-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2节综合拔高练 试卷 1 次下载
-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达标检测 试卷 1 次下载
- 第1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练习题 试卷 5 次下载
2020-2021学年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免费课后练习题
展开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实质
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
A.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状态
B.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温度、pH、渗透压恒定不变的状态
C.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D.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了机体细胞能够在各种恶劣条件下正常代谢
2.(2020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易错 )
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题组二 熟记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3.(2020山东枣庄高二上期末)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概念最准确的描述是( 深度解析 )
A.血液中缓冲对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在神经、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4.(2020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期中)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中,分别属于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的是( )
①内环境的稳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体液调节
③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组三 了解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稳态失调和稳态概念的发展
5.(2020湖北华中师大第一附中高二上期中)稳态是生物学的一大基本概念,有关稳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内环境,故内环境的稳态至关重要
C.在分子水平、器官水平、种群水平乃至生态系统水平都存在稳态
D.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的稳态,也参与了内环境稳态的形成和维持
6.(原创)随着生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稳态的概念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下列关于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
B.在细胞水平上,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存在着稳态
C.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
D.在群体水平上,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存在稳态
7.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出现不自主战栗,起“鸡皮疙瘩”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有的人接触花粉皮肤出现红疹
D.血液中钙离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
8.(2019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运动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题组四 分析“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
9.(2020山西高二上期末)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肝匀浆的pH为7.35~7.45,其能维持稳定的90%来自Na+和Cl-
B.滴定时,要戴手套,有酸或碱溅出,立即用水冲洗
C.一般以滴数为纵坐标,pH变化为横坐标,绘制实验结果
D.生物材料的缓冲结果接近自来水组、背离缓冲液组
10.血液的pH保持在7.35~7.45是非常必要的,血液中存在以下平衡体系:
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HC]约为[H2CO3]的20倍,如果[HC]/[H2CO3]<15,立即发生酸中毒。此实例说明无机盐能够( )
A.调节内环境的渗透压 B.调节内环境的pH
C.组成细胞的结构 D.维护细胞正常形态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掌握内环境稳态的作用和意义
1.(不定项)()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不会改变内环境的pH
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C.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相对稳定状态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2.(原创)()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在心脏和肝脏细胞中活性最高,在血浆中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而使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内环境的稳态与细胞代谢过程无关
D.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题组二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3.(2020江西南昌十中高二上期中,)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绝对稳定
B.血红蛋白、胰岛素和葡萄糖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生存必需的,主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机制
D.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细胞内液和血浆
4.(2020江苏苏州高二上期中调研,)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深度解析 )
A.③与⑤相比,⑤中含有的蛋白质较多
B.②红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不会引起③血浆pH发生大幅度变化
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D.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HCO3的调节作用,pH会维持相对稳定
5.(2020山东齐河一中高二上期末节选,)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a表示 系统,b表示 系统,c表示 系统,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还有图中的 系统。
(2)一般情况下,人的体液中O2浓度较低的是 (填“细胞内液”或“细胞外液”),这是因为在细胞内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产生CO2。CO2从组织细胞进入组织液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浆pH降低,但乳酸可以与血浆中 发生反应,使血浆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 的调节下进行。
题组三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分析
6.(2020辽宁葫芦岛六校协作体高二上期中,)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深度解析 )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
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对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7.()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成分。为探究人体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对,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及用具:
家兔的血浆适量、 、pH试纸、滴管、量筒、试管若干支,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碳酸钠和乳酸。
(2)实验步骤:
①设置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
②先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 ,再依次滴入等量 ,测量pH并记录填表。
③对B组中的 。
(3)结果预测:
A组: 。
B组: 。
(4)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C | 2.B | 3.D | 4.A | 5.B | 6.B | 7.A | 8.A |
9.B | 10.B |
|
|
|
|
|
|
1.C 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不是恒定不变的,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内环境稳态不能保证机体细胞在极端恶劣条件下能够正常代谢,D不符合题意。
2.B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正确;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恒定不变的,B错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C正确;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正确。
陷阱分析 稳态的实质:
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恒定不变的。
3.D 血液中缓冲对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的pH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对内环境的理解不准确,A不符合题意;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对内环境的理解不准确,B不符合题意;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因此正常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解题通法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机体内化学成分、渗透压、温度及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状态。
(2)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A 最初,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推测,内环境的稳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综上分析,①③符合题意,故选A。
5.B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如温度、pH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现代稳态概念认为稳态不局限于内环境的范畴,而是适用于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分子水平上有基因表达的稳态调节、酶活性的稳态调节等,器官水平上存在血压、心率的稳态等,群体水平上存在种群数量变化的稳态、生态系统的稳态等,C正确。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内环境为细胞的生活提供必要的水环境以及其他物质交换的通道,所以细胞必须依赖内环境而存活,同时细胞产生的某些代谢产物是内环境不可缺少的成分,因此细胞也参与形成和维持内环境稳态,D正确。
6.B 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在正常生长和分裂的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存在的稳态属于分子层面,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B错误。
7.A 寒冷时出现不自主战栗,起“鸡皮疙瘩”,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A符合题意;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水肿,水肿是组织液增多引起的,组织液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这种情况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B不符合题意;有的人接触花粉皮肤出现红疹,是由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甚至损伤,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液增多,组织液中还含有少量的红细胞,使皮肤红肿,血浆、组织液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这种情况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C不符合题意;血液中钙离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钙离子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这种情况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D不符合题意。
8.A 人体运动时,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但仍处于动态平衡中,A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当稳态遭到破坏时,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得不到保证,因而可能导致疾病发生,C正确;酶促反应需要适宜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和pH等,所以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正确。
9.B 肝匀浆的pH为7.35~7.45,其能维持稳定是因为匀浆内含有缓冲对,A错误。滴定时,要戴手套;有酸或碱溅出,立即用水冲洗,B正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C错误。由于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因此生物材料的缓冲结果接近缓冲液组、背离自来水组,D错误。
10.B 根据题述平衡体系可知,当血液中H+增多时,平衡向左移动,产生的CO2通过肺排出;H+减少时,平衡向右移动,产生H+,此实例说明无机盐能调节内环境的pH。
能力提升练
1.ABC | 2.B | 3.C | 4.D | 6.D |
|
|
|
1.ABC 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不会改变内环境的pH,是因为人体中缓冲对的存在使pH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A正确;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如温度、pH等,B正确;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确;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者的成分可以相互交换,但内环境不包括细胞内液,D错误。
2.B 由题意可知,若检测血浆中转氨酶的含量,判断其是否处于正常值范围内,则可初步判断机体(主要是心脏和肝脏)的健康情况,这说明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B符合题意;根据题意,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而使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可得出内环境的稳态与细胞代谢过程有关,C不符合题意;内环境中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是相对稳定的,其稳态存在,A不符合题意;稳态处于动态变化中,其动态变化有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不符合题意。
3.C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渗透压、温度和pH)处于动态平衡,A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生存所必需的,主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机制,C正确;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D错误。
4.D 由题图可知,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红细胞,③是血浆,④是组织细胞,⑤是组织液。③血浆与⑤组织液相比,③中含有的蛋白质较多,A错误;②红细胞中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②红细胞中的氧气到达④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②细胞膜1层,①细胞膜2层,再经过④细胞膜1层,共4层膜,C错误;肌肉细胞缺氧时,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血浆中pH会维持相对稳定,D正确。
解题通法 葡萄糖和氧气进入内环境并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的途径:
5.答案 (1)呼吸 消化 泌尿 循环 (2)细胞内液 自由扩散 (3)NaHCO3 (4)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1)由题图可知,O2通过a进入循环系统,CO2通过a排到外界环境,与外界完成气体交换,可推知a是呼吸系统;养料通过b进入循环系统,可推知b是消化系统;代谢废物通过c排到外界环境,可推知c是泌尿系统。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还有图中的循环系统。(2)人的体液中O2浓度较低的是细胞内液,CO2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3)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乳酸会使血浆pH降低,血浆中NaHCO3可以与乳酸反应,使血浆的pH维持相对稳定。(4)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6.D 题述实验探究的是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所以血浆组为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A正确;加入HCl后,清水组的pH应降低,从图中结果可知,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B正确;从坐标曲线图可以看出,当加入的HCl达到一定量后,无论是血浆组还是缓冲液组,都不能继续维持pH的相对稳定,说明血浆组缓冲对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C正确;从坐标曲线图可以看出,缓冲液组的曲线较血浆组先下降,说明缓冲液组维持pH相对稳定的能力弱于血浆组,D错误。
解题通法 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血浆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如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机体能通过缓冲对使pH稳定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7.答案 (1)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 (2)②等量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 乳酸(或碳酸钠) ③3支试管按A组操作依次加入等量的3种物质后,再滴加等量的碳酸钠(或乳酸),测量pH并记录填表
(3)A组:试管1 pH变化明显,试管2、3 pH变化不明显 B组:试管1 pH变化明显,试管2、3 pH变化不明显 (4)血浆中存在着缓冲对
解析 (1)实验材料中适量家兔的血浆为实验组,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为对照组。(2)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一般如下:第一步,取材随机均分为几组,编号,设置A、B两个实验组,分别模拟碳酸钠和乳酸的调节,每组取3支试管;第二步,不同组自变量的处理,先向A组中的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蒸馏水、缓冲液均为对照组,家兔血浆为实验组),再依次滴入等量乳酸(或碳酸钠),测量pH并记录填表。对B组中的3支试管按A组操作依次加入等量的3种物质后,再滴加等量的碳酸钠(或乳酸);第三步,把上述各组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第四步,观察并记录比较相应的因变量。(3)A组:试管1 pH变化明显,试管2、3 pH变化不明显,B组:试管1 pH变化明显,试管2、3 pH变化不明显。(4)蒸馏水中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液中有缓冲作用,家兔血浆与缓冲液一样有缓冲作用,说明血浆中含有缓冲对。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课后测评,共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课堂检测,共6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时作业,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