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生态工程练习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3181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节 生态工程练习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3181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节 生态工程练习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3181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练习题 试卷 3 次下载
- 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练习题 试卷 4 次下载
- 第4章 人与环境第1~3节综合拔高练 试卷 3 次下载
- 第4章 人与环境复习提升docx 试卷 试卷 3 次下载
- 第4章 人与环境达标检测 试卷 3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工程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第3节 生态工程
第1课时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1.关于生态工程概念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
B.生态工程就是指根据分析、设计、调控,建设一个全新的人工生态工程体系
C.通过生态工程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
D.生态工程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易错 )
A.生态工程建设遵循生态学规律
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D.生态工程是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题组二 理解和辨析生态工程原理
3.下列关于自生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生是由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实现的
B.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
C.一般若想提高生态系统的自生能力要尽量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
D.只要布设好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生态系统的自生功能就能得以维持
4.“无废弃物农业”是生态工程最早的模式之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循环原理
B.“无废弃物农业”设计既促进了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也保证了主要物质或元素较高的转化率
C.“无废弃物农业”没有废物产生
D.“无废弃物农业”不依赖化学肥料也能保证土壤肥力
5.(2020河北沧州一中阶段测试改编)位于胶东半岛的昆嵛山林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曾大规模营造马尾松纯林,结果遭到松干蚧的毁灭性打击。这一事例说明,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必须遵循( )
A.循环原理 B.自生原理
C.协调原理 D.整体原理
6.为了改善环境,向某降雨量少的地区移栽大量杨树,结果造成杨树生长不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事例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B.该事例违背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C.不适宜栽种当地的适应环境的树种
D.生态工程建设时设计好适宜的栽种树种后,栽种量越多越好
7.以下做法不符合整体原理的是( )
A.不仅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B.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
C.一方面要号召当地居民积极进行生态建设活动,另一方面要考虑居民的生活、经济能力
D.社会习惯、法律制度不会影响生态工程建设
8.(2019河北邢台高二下期末改编)下列做法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是( )
A.引入外来物种时仅考虑美观性和经济效益
B.利用堆肥和沤肥等方式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
C.以单一作物种植为主以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D.排掉沼泽地的积水,使之变为农田和牧场
9.(2019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二下期末改编)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是( )
A.循环原理 B.自生原理
C.协调原理 D.整体原理
10.(2019山西太原五中高二下月考改编)回答有关生态工程的问题: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农业的一切副产品都要能再循环,尽量减少损失,提倡使用固氮植物、作物轮作以及正确处理和使用农家肥料等技术来保持土壤肥力,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实行生态农业还要考虑贫困地区收入等问题,才能避免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这遵循的是 原理。
(2)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
①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 。
②在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个过程遵循的原理主要是 。
③西部地区的草场要注意合理放牧,因为根据 原理可知,草场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也具有环境承载力,所谓环境承载力是指
。
(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进行修复。
第2课时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掌握生态工程的实例
1.下列不属于我国生态工程建设实例的是( )
A.沼气工程 B.桑基鱼塘
C.防沙治沙工程 D.焚烧城市生活垃圾
2.请根据图判断,该生态工程属于( )
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B.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C.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D.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3.(2020山东章丘四中高三模拟改编)下图表示某地区的玉米生态工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就图示而言,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循环原理
B.在玉米田中引种大豆并引入食虫鸟,可提高抵抗力稳定性,遵循自生原理
C.此地区的玉米生态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D.遵循自然规律,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整体原理的体现
4.(2020江苏徐州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工程采用工程学和生态学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
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5.如图为某农业生态工程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易错 )
A.该生态工程的设计体现了整体原理
B.该生态工程中应用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
C.沼渣、沼液还田的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提供有机物
D.建立沼气池可提高人类对光合产物的能量利用率
6.随着工业的发展,采矿业对环境造成越发严重的破坏,人们需要对矿区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矿区废弃地可能会给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B.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重建
C.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尽可能依赖自然演替恢复其功能
D.可使用人工制造表土的方式缓解矿区的生态环境
7.(2020四川凉山高三第三次诊断改编)设计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下图为种养结合型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酵处理中的生物属于 ,其分解产生的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利用,该设计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2)种养结合型设施生态农业模式需要科学的设计方案,否则会影响经济效益,那你认为该系统中的“设施养殖”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出两点即可),该设计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3)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模式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题组二 关注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8.现如今我国生态工程的不足之处包括( )
①有些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 ②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 ③缺乏成功案例 ④缺乏理论性指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高度重视生态工程建设,把生态工程建设放在首位
B.我国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
C.中华民族传承古老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发展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D.生态工程的发展和应用将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大有作为
第3节 生态工程
第1课时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基础过关练
1.B | 2.C | 3.D | 4.C | 5.B | 6.A | 7.D | 8.B |
9.B |
|
|
|
|
|
|
|
1.B 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A正确;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都属于生态工程,B错误;通过生态工程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C正确;生态工程能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D正确。
2.C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A、B正确;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的工程,C错误;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可持续的工程体系,D正确。
易错警示
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低污染、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而不是无消耗、无污染。
3.D 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生物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进行自组织,实现系统结构与功能协调,形成有序的整体,该整体可以自我维持,这种由生物组分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A正确;因为生态系统的自生依赖生物组分的自组织、自我调节等,因此需要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一般而言,应尽量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才能有效利用各种群之间的互利共存关系,从而有助于生态系统维持自生能力,B、C正确;要维持系统自生,除了要合理布设好系统的生物成分以外,还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D错误。
4.C “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循环原理,循环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A、B正确;“无废弃物农业”并不是没有废物产生,只是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产生,C错误;“无废弃物农业”能够实现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不依赖化学肥料也能保证土壤肥力,D正确。
5.B 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能够较好实现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和优化,大规模营造马尾松纯林,物种数量少,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容易受虫害的威胁,这种做法违背了自生原理,B符合题意。
6.A 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该事例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A正确,B错误;当地树种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为改善当地环境,适宜栽种当地树种,C错误;处理好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并不是栽种量越多越好,D错误。
7.D 遵循整体原理,首先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其次人类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不仅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A、B正确。如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当地居民参与生态建设活动如种树,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居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收入等,只有把生态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造林和护林的目的,C正确。社会习惯会影响人的思维和习惯,法律制度可以约束人的行为,对生态工程建设有重要影响,D错误。
8.B 引入外来物种时仅考虑美观性和经济效益,违背了整体原理,因此,引入外来物种时除了考虑美观性和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生态效益,A错误;利用堆肥和沤肥等方式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利用了循环原理,B正确;以单一作物种植为主以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违背了自生原理,C错误;排掉沼泽地的积水,使之变为农田和牧场,违背了自生原理、整体原理等,D错误。
9.B 由题干信息可知,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B符合题意。
10.答案 (1)循环 整体 (2)①水 ②自生原理 ③协调 在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某种环境所能承受的生物种群的最大数量 (3)已被破坏的或受损的生态环境
解析 (1)生态农业的一切副产品都要能再循环,尽量减少损失,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实行生态农业还要考虑贫困地区收入等问题,协调好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造林和护林的目的,才能避免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这遵循的是整体原理。(2)①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水。②在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优化等能力,这遵循的原理主要是自生原理。③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某种环境所能承受的生物种群的最大数量,根据协调原理可知,草场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也具有环境承载力。(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是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的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因此其主要任务是对已破坏的或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第2课时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基础过关练
1.D | 2.A | 3.C | 4.C | 5.C | 6.C | 8.B | 9.A |
1.D 沼气工程、桑基鱼塘利用生态工程原理,实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属于生态工程建设实例,A、B不符合题意;防沙治沙工程属于沙漠地区生态工程建设的实例,C不符合题意;焚烧城市生活垃圾不利于环境保护,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实例,D符合题意。
2.A 据图中信息该生态系统具有养猪场、养鱼的稻田和鱼、蟹池,符合循环原理,属于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3.C 该生态工程中,某环节产生的废物可以作为另一个环节的原料或资源,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遵循循环原理,A正确;在玉米田中引种大豆并引入食虫鸟,生物多样性提高,可提高抵抗力稳定性,遵循自生原理,B正确;能量是不可能循环的,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C错误;遵循自然规律,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整体原理的体现,D正确。
4.C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采用工程学和生态学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动植物物种引进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在湿地的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5.C 该生态工程的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了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A正确;该生态工程中应用了循环原理,达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B正确;沼渣、沼液还田的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提供有机肥料或者矿质元素,C错误;建立沼气池可提高人类对光合产物的能量利用率,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D正确。
陷阱分析
生产者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需要外界提供矿质元素(肥料)。
6.C 矿质中可能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可能会给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A正确;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工程的关键是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重建,B正确;矿区土壤极其贫瘠,依赖自然演替很难在短期内获得效果,需要采取植被恢复等措施加速重建,C错误;人工制造表土后,在其上植树种草,可缓解矿区生态环境,D正确。
7.答案 (1)分解者 循环 (2)资源状况、社会需求 整体 (3)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
解析 畜禽粪便经过发酵变成有机肥,利用的是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该环节将上一环节的废物变成下一环节的资源,即为蔬菜等作物提供肥料,主要体现了循环原理。(2)科学设计“设施养殖”,要重点考虑该地的资源状况如自然资源中的水资源等,还要考虑社会需求如市场需求,以实现经济效益,该设计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3)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模式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因是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这样不会过度开采资源,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8.B 我国生态工程的不足之处包括有些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态系统的调控尚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的支持、缺乏理论性指导等,但是已经有一些成功案例,B正确。
9.A 我国高度重视生态工程建设,并不是将生态工程建设放在首位,而是更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A错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B正确;中华民族传承古老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发展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C正确;今天,古老的智慧融合了现代科学成就,生态工程的发展和应用,将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大有作为,D正确。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工程第1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工程第1课时练习,共5页。
高中第3节 生态工程第1课时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第3节 生态工程第1课时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生态工程建设的实质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4章 人与环境第3节 生态工程第2课时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4章 人与环境第3节 生态工程第2课时一课一练,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