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课时分层作业7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182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课时分层作业7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182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课时分层作业7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182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后练习题,共6页。
课时分层作业(七)(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基础练]枣树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土壤pH值在5.0~8.6之间,枣树都能正常生长结果,有著名的“铁杆庄稼”之称。下图示意我国红枣主产区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2题。1.我国红枣主产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 )A.水热充足 B.土壤肥沃C.地形平坦 D.光照充足、日温差大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华人居住区,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造成非华人市场难以开拓的主要原因是( )A.冷藏保鲜技术差 B.交通运输困难C.贸易壁垒森严 D.饮食习惯不同1.D 2.D [第1题,红枣树主要分布在光照充足、日温差较大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第2题,国外多数国家没有种植红枣的历史,因而各国消费者对红枣的价值了解不全面,也没有食用红枣的习惯,使得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1986年中国科研人员在广东省遂溪海边发现一株比人还高、看似芦苇但结着穗的水稻(海水稻),此后的30年间通过繁育选择优良株系、种子提纯、繁殖和全基因组测序等进行一系列深入研究。2017年海水稻试种成功,最高亩产为620.95千克,未来可以实现海水稻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据此完成3~5题。3.海水稻从发现到大规模商业化种植,主要依靠 ( )A.消费市场 B.科学技术C.劳动力 D.海洋环境 4.原生海水稻植株在海边可以长到1.8~2.3 m,主要是( )A.减少海洋生物对种子的破坏B.防御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C.适应涨潮时海水较深的环境 D.充分利用海岸的太阳光 5.未来海水稻在我国大规模推广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 )A.海岸滩涂广阔 B.单位产量高C.海洋面积广阔 D.沿海交通便利3.B 4.C 5.A [第3题,繁育选择优良株系、种子提纯、繁殖和全基因组测序都属于农业科技,故海水稻从发现到大规模商业化种植,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第4题,原生海水稻植株在海边可以长到1.8~2.3 m,是对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海水潮起潮落,水稻植株长得比较高,避免在高潮水位时被淹没。第5题,我国是个沿海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岸滩涂广阔,适宜大面积种植海水稻,故在我国可以大规模种植的有利条件是海岸滩涂广阔。]2016年智利取代泰国成为我国第一大鲜果进口来源地。智利西部是海岸山脉,东部是安第斯山,两条山脉之间的中央山谷成为水果生长的沃土。结合智利地图,回答6~8题。6.泰国曾连续多年是我国进口水果最多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①距离我国近,运输成本低 ②气候多样,水果种类丰富③农业科技发达,生产成本低 ④水果种类与我国的互补性强A.①④ B.①③C.②④ D.②③7.智利中央山谷有利于优质水果生产的条件为( )A.地形平坦 B.水源丰富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 8.与泰国水果相比,智利水果在我国具有的竞争优势是( )A.海洋运输成本低廉 B.劳动力丰富,生产成本低 C.具有反季节供应优势 D.能全年供应新鲜水果6.A 7.C 8.C [第6题,泰国与我国距离近,水果的运输成本较低;泰国气候类型单一,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水果类型主要为热带水果,与我国水果的互补性较强;泰国为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并不发达。第7题,智利中央山谷两侧有山地的阻挡,受来自海洋的水汽影响小,降水少,但光照条件好,有利于水果营养物质的积累。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智利位于南半球,其水果收获季恰好是北半球的冬季,正好弥补我国冬季水果供应的不足。]9.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有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有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2)解释该区域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商品棉销售的原因。(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解析] 第(1)题,据经纬网及区域轮廓判断,该区域为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农场应沿河流布局,分布在绿洲地带。该地区光照条件好、灌溉水源稳定、砂质土壤等,均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第(2)题,新疆长绒棉质优易存,主要消费市场是我国东部地区,陇海—兰新铁路连接棉花产区与消费市场,便于棉花外运。第(3)题,制约该地区商品棉生产的因素包括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劳动力不足等。第(4)题,干旱地区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将导致河流断流、水资源短缺加剧、土地荒漠化扩大。[答案] (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水源。(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等级过关练]读下列四幅图,完成10~12题。10.四幅图所表示的发展农业生产时改造的区位因素分别是( )A.光照、土壤、地形、水源B.温度、地形、水源、土壤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11.图①所示农业生产方式最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A.北京市郊区 B.长江中下游平原C.江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1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B.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C.交通运输的发展D.国家政策措施的影响10.B 11.A 12.B [第10题,利用玻璃温室发展农业生产改造的区位因素是温度;修建梯田发展农业生产改造的区位因素是地形;新疆利用坎儿井发展农业生产改造的区位因素是水源;华北平原治理盐碱地的措施之一是井排井灌,故利用井排井灌发展农业生产改造的区位因素是土壤。第11题,图①示意利用玻璃温室进行农业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投入较多,技术要求高,一般多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大城市的郊区,而且玻璃温室改造的是温度条件,符合题意的为A项。第12题,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要做到因地制宜。]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栽培稻米的起源地之一,日本稻种引自中国,但目前日本大米却成为中国游客的抢购目标。在东北盘锦地区就有日本大米品种“一目惚”的种植,并以订单方式销往日本。材料二 稻米种植,包含了超多的技术活:选种、育秧、移植、生长期管理、储藏、脱壳加工成精米,最后是做成米饭。 日本大米保证口感的秘诀就是培育优良品种。材料三 下图是亚洲水稻种植分布区和优质稻米产区示意图。(1)描述图示水稻种植分布区的共同特点。(2)对比其他水稻主产区分析日本水稻产区的优势。(3)对比东北与日本的气候、地形、土壤、人口等地理知识,分析东北大米品质优于日本大米及日本大米品种在东北种植并销往日本的原因。(4)中国人抢购日本大米对我国水稻生产有什么启示?[解析] 第(1)题,描述水稻主产区的共同特点,实际就是分析水稻种植的共性区位条件,根据图示的有用信息,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等)、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种植历史等)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第(2)题,考查日本水稻产区的特有条件,需根据图示信息,从纬度位置、机械化水平、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第(3)题,同样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条件比较,从题干要求的气候、地形、土壤、人口等方面展开分析即可,需注意的是共性和差异性、优势和劣势条件的分析。第(4)题,考查日本农业对我国农业的借鉴意义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结合材料,从科技、生态环境、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思考和分析即可。[答案] (1)同为湿润的近海地区,水稻生长季节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生长;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种植水稻历史悠久。(2)纬度高,水稻生长期长,品质优良;基础设施完善,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水平高。(3)东北地区气候与日本相近,光热条件相同,形成相同的地带性土壤;东北地区地形平坦,人均耕地广,日本以山地为主,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东北的水稻种植环境优于日本,日本人口稠密,稻米需求量大;日本劳动力价格高于东北地区;日本粮商通过商业运作,赚取高额利润。(4)我国水稻生产要加强科技投入,特别是在生产链条上种植之外的环节;要注重环境保护,优良的环境才能种植出放心粮食;多结合市场需求研发新品种,适应市场需求;改进营销方法的同时注重品质,提升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信心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垄沟的主要作用是,该耕作方式可以增产的直接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 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