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学案及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探究导引,核心归纳,拓展提升,思维导图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学案设计(二)学习目标1.掌握地貌观察的顺序。2.熟悉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3.了解地貌观察实践的过程。自主预习预习模块一:地貌观察的顺序说明:在教材中找到该知识点,理解概念或过程。1.地貌组成的层次性 2.观察地貌的顺序 预习模块二:地貌观察的内容说明:在教材中找到该知识点,理解概念或过程。1.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绝对高度是 。 (2)相对高度能够 。 2.坡度:划分坡的重要标准。(1)一般用 或者 和 的比值来表示。 (2)影响3.坡向4.除此以外,还要观察 。 课堂探究探究一:地貌观察【探究导引】某地理研学团队计划对贺兰山进行研学探究,学习观察地貌的方法。队员们对贺兰山周边的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了研读,确定了观察步骤和方法。按照前往贺兰山C地的过程,逐步对贺兰山整体、山体的一侧坡地、山麓的冲积扇体进行观察。读贺兰山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贺兰山整体的等高线地形图(图A),根据经纬网和海拔,判断图示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根据等高线描述贺兰山的形态特征。 2.对贺兰山图A中局部地区进行放大(图B),观察图B,说出图中主要的地貌类型,并描述其主要特征。 3.对图B中的局部山麓地带放大(图C),根据等高线判断,图C的东南半壁的地貌类型,并说出判断理由。 4.对图C中东南部地形的不同部位进行仔细观察,组成物的颗粒大小有什么规律? 5.结合对图示区域地貌的判读,总结观察地貌的一般方法。 【核心归纳】1.宏观地貌类型及其特征地形类型形态特征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平坦广阔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小,等高线较稀疏,弯折部分比较和缓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形盆地四周等高线密集,数值四周大、中部小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密集,顶部明显稀疏 2.微观地貌类型及其特征地貌类型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单位:米)说明地形特征山峰、示坡线闭合曲线外低内高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地势向外侧降低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线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的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线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峭壁、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凸出处,称陡崖 3.常见坡形的等高线特征坡的类型等高线特点剖面示意图陡坡密集缓坡稀疏均匀坡间隔均匀凸形坡自下而上,等高线由密而疏,表示山下部坡较陡,山上部坡较缓凹形坡自下而上,等高线由疏而密,表示山下部坡较缓,山上部坡较陡 探究二:相对高度的计算【探究导引】读教材第77页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1.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2.图示区域内最大的相对高度约为多少? 【拓展提升】等高线地形图中相对高度的判断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首先要找出图中最大等高线的数值(H大)和最小等高线的数值(H小)及等高距d。如图所示,图中最大等高线的数值H大=500米,最小等高线的数值H小=100米,等高距d=100米。据此可进行以下计算:(1)图中最大海拔(H最大)为:H大<H最大<H大+d(2)图中最小海拔(H最小)为:H小-d<H最小<H小(3)图中最大相对高度(ΔH)为:H大-H小<ΔH<H大-H小+2d 探究三:坡度、坡向1.坡度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坡地耕作对农业的影响 坡地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2.坡向对温度和降水的具体影响温度 降水 【思维导图构建】 核心素养专练1.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下列对其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起伏和缓 B.陡峭险峻C.地势平坦 D.石林群拱图1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2为甲、乙两点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2~4题。2.陡崖M最大落差可能为( )A.198米 B.290米 C.380米 D.450米3.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 )A.300 B.400 C.500 D.6004.图中王村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正东方向C.正西方向 D.西南方向一百多年前,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很多难题,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修筑从南口到八达岭一带的铁路。读下图,回答5~6题。5.京张铁路八达岭段采用“人”字形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较多,河谷深邃 B.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C.沿线地势陡,坡度大 D.发展沿线旅游业6.下列有关“人”字形铁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增加了施工的强度和难度B.降低了线路的坡度C.增加了工程建设费用D.增加了工程量7.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为 。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线路、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核心素养专练1.B 2.C 3.B 4.B 5.C 6.B7.(1)自东向西(2)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3)①海拔为300~400米;②位于山麓谷地中;③有河流经过;④位于白水河北岸;⑤谷口朝南。(4)合理。理由:两条路线的水平距离相同或实际距离相近;攀登的相对高度相同或两山海拔相近。或不合理。理由: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导学案,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导航,知识导学,重点导析,探究活动,知识归纳,知识拓展,教材答疑解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貌观察的顺序,地貌观察的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