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319638/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3196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4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3196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4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3196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319638/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4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31963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4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31963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31963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4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31963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31963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31963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31963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养蚕经验交流会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31963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4.养蚕经验交流会教案设计
展开(一)桑蚕生活史
桑蚕一生有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理意义。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食外界营养物质而生长的阶段,蛹是从幼虫过渡到成虫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衍后代的生殖阶段。桑蚕从收蚁到结茧经过4眠5龄,一般26天左右。
桑蚕幼虫期是摄取食食物急剧生长阶段。从蚁蚕到5龄盛食期,体重增加约10000倍,各龄对蚁蚕增加倍数分别为12、78、441、2136、9787倍,对前龄增力口倍数分另:j为12、6、6、5倍。由此可见精心饲养、加强管理,使其良桑饱食是保证桑蚕幼虫期快速生长,蚕茧丰收的重要技术措施。
(--)桑蚕与环境条件
桑蚕与环境条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桑蚕不能离开环境而孤立地生活。桑蚕的发生、生长、发育、生殖等所有生命活动都要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有温度、湿度、空气、光线和桑叶等。
l、温度
桑蚕属变温动物,桑蚕的体温随气温而变化,温度直接影响蚕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蚕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5℃,最高临界温度为37~C,适温范围在20~30'(2之间。蚕对昼高夜低的温度变化是适应的,变温饲养有利于调节蚕体内各种酶类的最大活性,可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的进行,因此简约化饲育,不但切合生产实际,而且符合蚕体生理。
2、湿度
在适湿的范围内,随着湿度的增加,蚕的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旺盛,食下量和消化量增加,能促进蚕的生长发育。蚕的正常适湿范围是:第1龄95%,以后逐龄降低5%,到5龄时,大致为70%~75%。湿度直接影响蚕体水分的散发和体温调节,同时也关系到桑叶的新鲜程度,间接影响蚕的营养状况。
3、空气 .
蚕在饲养过程中,通过呼吸摄取空气中的氧,以分解体内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供蚕体生命活动之用。空气新鲜是桑蚕生活的重要条件,尤其大蚕期适当通风换气是非常必要的。
4、光线
蚕有一定的趋光性,尤其小蚕期特别明显。蚕室内光线应保持分布均匀,避免直射光、斜射光,以自然光线为好。
5、桑叶
桑叶是桑蚕的唯一实用饲料。蚕的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均从桑叶中摄取,桑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蚕的生长发育和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因此良桑饱食是养蚕丰产的关键技术。
上述环境条件在饲养过程中,应根据情况灵活调控。
五、桑蚕丰产规范化饲养技术体系
桑蚕饲养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副业生产项目之一。桑蚕丰产规范化饲养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养蚕计划及准备,蚕室、蚕具消毒,催青和收蚁,小蚕饲养,大蚕饲养,上簇和采茧,蚕病防治等。
(一)养蚕计划及准备
北方蚕区无霜期短,全年可养蚕l一3次。春季气候适宜,叶质优良,蚕不易发病,产茧量高。但此时桑树生长还没到最旺盛期,过度用叶会影响桑树的生长,所以,春蚕少量养
为好,秋季桑树生长达到最旺盛期,桑叶充足,可适当多养,分批养。
从收蚁、饲养到上簇、采茧的整个养蚕过程,需要的蚕室、蚕具及消毒用具等都应备足。饲养一张蚕种用房一间(30m2),蚕匾45个、除沙网、塑料薄膜、上簇结茧用的簇具及消毒药品等,都应事先做好准备。
养蚕用工,按10张蚕种计算,小蚕(1~3龄)每人可养10张种,大蚕(4~5龄)每人养1张种。
(二)蚕室、蚕具消毒
养蚕前的蚕室、蚕具洗刷、消毒对养蚕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特别是春、秋连续养蚕的蚕室、蚕具,其周围的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均能感染蚕体,引发蚕病。如果洗刷不干净消毒不彻底,就会造成蚕茧减产甚至绝收。所以,养蚕前,必须对已用过养蚕的房屋、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清扫、洗刷和消毒。消毒方式有两种:
l、物理消毒
一是烈日曝晒,如对清洗完的蚕具经烈日曝晒,可杀灭表面上各种微生物;二是煮沸蒸汽消毒,对小蚕网、盖桑布等小件蚕具,放在水中煮15分钟或放蒸汽灶中蒸汽消毒,效果很好
2、化学消毒
一是石灰浆消毒,石灰是养蚕生产上应用很广的消毒剂,但必须是新鲜石灰粉。将新鲜石灰粉配成浓度为3~5%的石灰浆,喷洒蚕室蚕具。注意操作时,要不断搅拌,使石灰浆保持悬浊状态。消毒后保持湿润30分钟。蚕室门口及四周地面可直接撒石灰粉消毒。二是甲醛消毒,有条件的地方用甲醛消毒更好。甲醛消毒应注意两点:①消毒前棚壁、门窗必须能密封,不能漏气。②消毒时需要加温,必须在25℃以上密封5小时以上。市售甲醛溶液浓度为36%左右,用甲醛加石灰粉混合液消毒效果最好。具体配法是:1公斤甲醛溶液加水15公斤、再加200克生石灰粉,配成甲醛、石灰水混合液。这样1桶配好的药液正好可消毒一间蚕室、蚕具等,喷完药密封一昼夜后再开门窗放味,注意当天配药当天用完。
(三)催青和收蚁
1、催青
催青俗称暖种。就是把蚕种保护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使其发育、直至蚕卵转青孵化。
催青时期,春蚕主要根据当地气温和桑树开叶早晚而定,一般辽西、辽南地区以五月初催青,辽东、辽北地区以五月中旬催青为宜,总之,要在桑芽有4片完全开展的叶时开始催青。秋蚕催青主要根据桑树采伐情况和气候情况来确定。
催青温度对蚕卵胚子发育的影响很大,稍有不适,就会造成孵化率降低或孵化不齐,催青最适温湿度如表1。
一般,春蚕催青需要按标准温湿度加温补湿,而秋蚕靠自然温度。最好组织养蚕户集中催青,待转青后分发各户。自家催青,春季可利用自家炕加温。用一果品箱,内底放一层塑料薄膜,膜上铺一层湿沙,沙上放3~5根玉米杆,蚕种卵面朝上平放在玉米杆上,箱内放一个干湿温度计,箱上用湿布盖上。温度以移动箱位调节。每天上午8点,下午4点各看一次温度。
表1 催青最适温湿度标准
发育期 | 初期 | 中期 | 后期 |
天数 | 1 | 4 | 6 |
温度(℃) | 15~18 | 24 | 26 |
干湿度(℃) | 1.5 | 2.5 | 2.0 |
光照对蚕卵胚子发育也有影响,一般催青按自然光照昼明夜暗即可。但蚕种转青后,应昼夜黑暗保护,以抑制发育较快的蚕卵,至收蚁当天早上感光,使蚁蚕孵化齐一。
2、收蚁
收蚁就是把孵化出来的蚁蚕收集到蚕座上,开始给叶饲养的过程。收蚁当天早上5~6点钟,揭去蚕种上的遮盖物,开始感光。并将桑叶切成相当于蚁蚕体长1.5倍的小方块待用。蚕种感光后,经过2小时左右即可收蚁。春蚕一般在上午7~8点钟进行,夏秋蚕因温度高,可提前1小时进行。并将蚕室温度调至26~27℃,干湿差1℃。
收蚁方法,以桑收法为好。待蚕出齐后,先把切好的桑叶均匀撒一层在蚕座纸上,蚕座纸要略大于蚕种纸。然后,将蚕种纸卵面向下盖在桑叶上,经15~20分钟后,揭去蚕种纸,用蚕筷和鹅毛定座,给桑即可。蚕种纸上未出的蚕卵,拿回催青继续黑暗保护,第二天再感光收蚁。第二天收蚁的蚕要和第一天的蚁蚕分开饲养,切忌混养。
(四)小蚕饲养
1、小蚕的生理特点:
(1)小蚕喜高温多湿,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小蚕的发育齐,而且快。
(2)小蚕生长发育比大蚕快,因此,对桑叶质量要求高,并注意及时扩座、匀座,以防蚕稀密不均食桑不足发育不齐。
(3)小蚕呼吸量小,呼吸强度却比大蚕高,对二氧化碳抗力强。适用塑料薄膜覆盖饲育即保证桑叶不蔫又不影响小蚕生长。
(4)小蚕抗性比大蚕弱,对有害气体抵抗力差,容易中毒。小蚕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抗性也比大蚕弱,易染病。生产上,五龄蚕期常暴发蚕病,往往是因为小蚕期感染所引起。因此,小蚕室、用具要严格清洗消毒,尤为重要。
(5)趋光性和趋密性。一般蚁蚕和小蚕对较弱光线有正趋光性。因此,收蚁提早感光能显著提高孵化率,平时室内光线要尽量保持均匀。蚕的趋密性,因龄期不同而异,蚁蚕和一龄蚕趋密性强,因此,小蚕在给桑前要扩座、匀座。
2、小蚕饲养形式
根据农村有火炕的条件,结合多年的实践证明,以炕床用塑料薄膜覆盖饲育最为合适。其方法是:在炕上搭一个架子,根据饲养量多少,在架上分层搁蚕匾,各层之间相距25cm左右。然后,将四周用塑料膜围上,利用火炕来调节温度。如果饲养量仅一张种,可在炕上用木板垫上,板上搁蚕匾,蚕匾上盖塑料膜。切勿将蚕匾直接放在炕上,以防感温不匀和小蚕伤热。
覆盖的塑料膜要用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养一张种要准备120cm长,90cm米宽塑料薄膜8~10块。1~2龄上盖下垫,四周包折、3龄蚕只盖不垫,蚕眠时不盖,以使蚕座干
燥。每次给桑前半小时揭开塑料膜,晾干再用,同时给蚕换气。
3、小蚕饲养技术 .
(1)桑叶的采摘和贮藏:1~2龄蚕选采适熟偏嫩叶,以叶色、叶位为选择依据,以叶色为主,参考叶位。1龄蚕以浅绿叶为宜,采第2~3片叶;2龄蚕以绿叶为宜,采第3~4片叶;3龄蚕采较深绿色三眼叶。夏秋蚕,看叶色叶位,并凭手感判断适熟叶。
桑叶贮藏和保鲜也是非常重要的,1~2龄蚕用桑量少,可用缸或盆贮藏,小蚕千万不能喂萎蔫叶和伤热发霉叶。
(2)温湿度调节:小蚕饲养的温湿度标准见表2。
表2 小蚕饲养的温湿度标准
龄期 | 温度℃ | 湿度℃ | 干湿差℃ |
一 | 27~28 | 90 | 1 |
二 | 26~27 | 85 | 1.5 |
三 | 25~26 | 80 | 2 |
在饲养过程中,应随时调节温湿度以达到要求。火炕塑料膜育,加温容易,但要经常观察,及时调整炕上温度,干燥时要注意补湿。小蚕期要适当换气,给桑前半小时将塑料膜打
开换气,给桑后再盖上。
(3)给桑:小蚕给桑前要切叶,切叶的目的是便于撒叶均匀,厚薄一致,蚕食方便。给桑次数和给桑量,应根据蚕的发育,食欲和残剩桑叶多少灵活掌握。小蚕塑料薄膜覆盖育,每
天给桑3次即可,一般在早晨6点,下午1点半,晚上9点,晚上给桑可适当偏多。
(4)扩座、匀座:小蚕生长迅速,1~2龄蚕体每天能增加两倍,三龄每天增加一倍。因此,必须随着蚕的生长逐渐扩大蚕座面积。扩座的同时结合匀座,使蚕有充足的食桑和活动
空间。扩座、匀座必须在每次给桑前进行。
(5)眠起处理:蚕食桑生长到一定程度要就眠,当蚕体由青白变黄白时即开始就眠。蚕眠时要停止给桑,在蚕座上撤干燥材料,如草木灰、石灰粉等起防潮防病作用。待90~
95%的蚕眠起后给叶,蚕起后第一次给桑叫饷食。饷食前,必须要撒药(小蚕防病一号)或草木灰和石灰粉以防病消毒。
为了养蚕成功,每龄蚕眠前或起后最好加眠网或起除网除沙。加网的作用是及时清除掉蚕座上残桑、蚕沙及滋生的病菌,保持蚕座干燥,以防蚕病。加眠网的时期为:1龄和3
龄相同,从收蚁或饷食当顿算起,第6顿给桑前加眠网,2龄饷食算起第5顿给桑前加眠网。加网给桑半小时后除沙。
(五)大蚕饲养
1、大蚕的生理特点
(1)食桑量大:大蚕期食桑量约占整个蚕期的85~90%,尤其5龄蚕占80%。因为5龄蚕丝腺急剧增加,丝腺增长量5龄近占95%。所以,5龄蚕的营养条件如何,对蚕的健康、
蚕茧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2)对高温多湿抵抗力差:大蚕单位体重的表面积比小蚕小,所以蚕体多余的热量和水分散发困难。加之食桑量大,排出的粪尿也多,如遇高温多湿,容易发病。
(3)呼吸量大:对二氧化碳抗力弱。因此,大蚕期要特别注重蚕室的通风换气
2、大蚕饲养形式
大蚕期时间占全龄的五分之三,用工量约占全龄的70%,设备占80%,食桑量占80%。俗话说,养好小蚕收一半,大蚕饲养是提高产茧量和质量的关键。饲养形式主要根据大蚕占面积大,可采用蚕匾架上育,充分利用蚕室空间,也可选择地面干燥通风良好的房屋在地平面上育,或利用塑料大棚饲养。
3、大蚕饲育技术
(1)桑叶的采摘、运输和贮藏:大蚕用叶量大,要保证每天桑叶贮够,最好早晚两次采桑。同时,要注意路途运输和贮桑时防止发热变质。
(2)给桑:大蚕要保证良桑饱食,但给桑也要适量,以吃饱而不浪费桑叶为原则。一般春用芽叶秋用片叶,每昼夜给桑3~4次。如遇桑叶萎蔫或干燥时,可适当在叶面上喷点清
水。
(3)饲养环境:大蚕需要干燥环境,蚕室内最好有微风,大蚕靠风养就是这个道理。大蚕对温湿度的要求见表3
表3 大蚕饲养的温湿度标准
龄期 | 温度℃ | 湿度℃ | 干湿差℃ |
四龄 | 24~25 | 75 | 4 |
五龄 | 23~24 | 70 | 5 |
(4)眠起处理:第4龄的蚕眠期较长,也称老眠。一般眠1.5~2天。眠前和眠起加网处理同小蚕,4龄加眠网一般在饷食当顿算起第9顿加网为宜。
(5)除沙:大蚕尤其是五龄,食桑量大,蚕粪排泄多,龄期长,必须每天除沙一次,以保持蚕座相对干燥,防止蚕病发生。4龄中除一次,每次除沙前最好撒大蚕药(大防)后加网除沙。
六、上簇和采茧
一般春蚕到5龄经过7~8天,夏秋蚕6~?天后就进入熟蚕期,此时蚕停止食桑,身体缩短,胸部及腹部半透明,头部昂起,左右摇摆呈吐丝状,或向匾边爬,称这时的蚕为熟蚕或老蚕。这时要组织力量及时抓蚕上簇。
上簇用具可就地取材,一般用稻草或麦秆打成蜈蚣簇,每张种需用3.5米长的草龙45条左右,用时盘成盘,每盘上400~450头,若分层时,要先上层后下层,折簇350~400头/m2。千万不能过密,切忌用柴草树枝做簇,茧质差。簇中温度仍要保持23~24'C,在此温度中蚕3天左右吐丝完毕,开始化蛹。蚕吐完丝后,蚕室要注意通风排湿。
一般春蚕上簇后第6~7天、夏秋蚕第5~6天可以采茧,采完茧后选茧,选出同宫、薄皮、油烂分开放,必须在第10天前卖茧,过晚卖茧就有出蛾的危险,且茧也变轻。
七、蚕病防治
蚕病种类很多,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的蚕病。生产上常见蚕病有以下几种:
(一)僵病
僵病是由真菌感染蚕体引起的传染病害。病蚕死亡后,尸体僵直不腐烂,称之僵病。又因寄生菌类不同,分为白僵病,绿僵病和黄僵病。最常见的是白僵病,其次是绿僵病,该
病的发生,主要是通过蚕体皮肤传染。当真菌孢子随空气、灰尘、桑叶等粘附在蚕体上,遇到适温、多湿的条件,孢子萌发穿过皮肤侵入体内,致使蚕体感病死亡。夏秋蚕发病较多。
(二)脓病
该病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病害。脓病中最常见的是血液型脓病,危害也较大。该病病毒主要通过食下传染,其次是创伤感染。蚕食下病毒污染的桑叶或皮肤创伤传染发
病。该病自感染到发病的潜伏期,小蚕3~4天,大蚕4~6天。病情发展到最后,蚕表现行动狂躁、乱爬,皮肤易破,流出白色浓汁而死亡。春、夏、秋蚕都有发生。
(三)细菌病
细菌病是由细菌感染而得病,蚕死亡后,尸体软化腐烂,流出恶臭污液。常见的有败血病,蚕死后有的胸部发黑、有的身体发红。有的青头,统称败血病,夏秋蚕多发此病。
(四)中毒病
桑蚕对农药类反应非常敏感,吃下或接触少量的农药即可造成中毒死亡,农药的来源是桑园打药或桑园周围农田打.药而飘染于桑叶,还有附近工业废气、煤气、烟草等都会引起蚕的中毒。中毒后,蚕儿左右摇摆,吐污液,排污粪,很快会死亡。个别中毒轻的即使当时没死,也是不结茧蚕。蚕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应特别注意防范。
(五)蚕病综合防治
(1)彻底消毒、杜绝病源。防病必须贯穿养蚕全过程,在重点抓好养蚕前消毒的基础上,关键是做好蚕期的蚕座、蚕体消毒。各龄及时加网除沙,定期用防病1号等蚕体、蚕座消毒
药剂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随时淘汰病弱蚕。
(2)选用抗病品种、加强饲养管理。
(3)防治桑园害虫,避免相互感染。桑园害虫也可发生僵病、病毒病和细菌病病害,其中不少病原可与家蚕相互感染。因此,桑园防虫也是蚕病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4)及时诊断蚕病,控制病害蔓延。蚕一旦发病,应及时确诊蚕病种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首先应及时捡出病蚕,严格淘汰弱小蚕,并用新鲜生石灰粉等药剂进行蚕体、蚕座消毒。严防病蚕与健康蚕混养,减轻发病数量。一旦发现蚕中毒、要立即查清毒源、及早离开毒源,及时撒生石灰并换新鲜无毒桑叶,防止继续或扩大中毒。
八、桑蚕丰产规范化饲养技术体系表
综合桑蚕丰产规范化饲养技术体系要点,建立桑蚕丰产规范化饲养技术体系表,见附录Ⅱ
小学4.养蚕经验交流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4.养蚕经验交流会教学设计,共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4.养蚕经验交流会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4.养蚕经验交流会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4.养蚕经验交流会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4.养蚕经验交流会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交流会,学习新课,综合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