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1.折形状教案设计
展开(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1.折形状
课 题 | 折形状 | 授课日期 |
| |
教学内容 | 1.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2.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3.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 | |||
教学目标 | 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2.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 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 |||
教学重点 | 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 |||
教学难点 | 使蛋壳的切口尽量平直。 | |||
教学过程 | 反思与讨论 | |||
一、集中话题 1.(教师出示各种图片)谈话: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你能说出下列物体是有哪些形状构成的吗? 2.讲述: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板、球体5种形状构成的,请大家试一试,由这些形状你还能变出哪些形状? 3.活动:学生探究用小刀切割橡皮泥。 4.交流:汇报自己切割出的形状,并尝试说一说这些形状像什么物体?。 二、探索和调查 1.谈话:纸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你能想办法给纸改变一下形状吗?比比谁的方法多。 2.活动:学生折纸,交流各自折的形状。 3.谈话:那么我们刚才折的这些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最大呢?你能预测一下吗? 6.学生讨论,记录好预测结果。 教师提醒:它们能放在一起比较吗?为什么?比较的时候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的呢? 7.谈话:我们怎么来比较这不同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大呢? 8.学生讲述方法。 教师提醒:比较的时候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的呢?如何比较结果呢? 9.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 10.交流各种形状的承受力。 13.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14.教师演示:(出示蛋壳)薄薄的鸡蛋壳好像弱不禁风,猜猜多少本本子能将它压塌呢? 先学生预测,老师演示蛋壳的承受力。 15.提问:看了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想法呢? 三、回顾和解释 1.出示书上的图画 提问:下面物体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2.讨论: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牢固的形状? 3.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留心观察身边各式各样的物体,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改进它们的缺点?。
| 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引出本课的内容,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
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物体的承受力。
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 |||
作业设计 | 完成实验册p19,p20
| |||
板书设计 | 1.折形状 | |||
教学后记 | 这堂课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做"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科学和理解科学,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新课程倡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里我只告诉学生研究纸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至于如何实验,纸折成什么形状,由学生自己设计。又以实验记录的形式提示学生基本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实验过程由学生自己控制完成。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本课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亲历科学探究的机会,学生在折形状的过程中,引起他们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承受力大小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与物体形状有关问题的探究欲望。学生在折形状的过程中,小组协调,合理分工,动手、动脑,想方法把自己组的形状折好,完成不同形状的承受力大小的实验。当学生看到一个圆柱形的纸筒上竟然能放15本科学书时,都惊奇地叫了起来。使我真切的体会到亲历科学给学生带来的无比魅力,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再次强烈地感受到了科学课的魅力,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看似平凡,却常常给人以惊喜。科学教师应与学生一样,永葆童心,带着学生在科学的世界里探索、发现,揭开一个又一个秘密,为创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学习新课,遗传现象的推测,拓展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折形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折形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了解各种形状在生活中的运用,拓展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苏教版1.折形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1.折形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了解各种形状在生活中的运用,拓展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