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达标检测 试卷 11 次下载
-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练习题 试卷 5 次下载
- 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练习题 试卷 7 次下载
-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4 次下载
-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达标检测 试卷 8 次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随堂练习题
展开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下列有关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紫外线
B.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红外线
C.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
D.散射作用使地面温度升高
地球上很多现象都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关。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2020安徽舒城中学高一上期中)多云阴雨的白天,气温较低,主要是因为大气的( )
A.吸收作用强 B.反射作用强
C.散射作用弱 D.保温作用弱
3.(2020安徽舒城中学高一上期中)黎明前东方天际先泛起“鱼肚白”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 )
A.散射作用 B.反射作用
C.吸收作用 D.辐射作用
2017年10月9日中新社北京:近期中国东部地区频频出现大雾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浓雾。10月9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部分地区仍被雾气笼罩。中央气象台专家表示,此次大雾天气将持续到13日左右。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4.浓雾天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是( )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5.浓雾天气能见度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交通信号灯很醒目。大雾期间交通信号灯仍然很醒目的原因是( )
A.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B.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
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
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
读太阳辐射随波长的能量分布表,回答下面两题。
分区
波长(微米)
占总能量的百分比(%)
a
0.2~0.4
5
b
0.4~0.76
50
c
0.76~4
45
6.(2019辽宁沈阳东北育才中学高一上月考)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主要是来自太阳辐射的( )
A.a分区 B.b分区
C.c分区 D.a分区和c分区
7.(2019辽宁沈阳东北育才中学高一上月考)阴天时,教室里面比晴天时暗,是因为( )
A.云对a分区太阳辐射吸收作用强
B.云对b分区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
C.云对c分区太阳辐射吸收作用强
D.云对b分区太阳辐射吸收作用强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1分钟)内,投射于单位面积(1平方厘米)上的太阳辐射量(焦耳)。下图为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太阳光照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2020福建漳平一中高一上月考)下列与太阳辐射强度无关的是(深度解析)
A.地表反射率 B.海拔
C.大气云量 D.太阳高度
9.(2020福建漳平一中高一上月考)我国的新疆南部地区太阳辐射能很丰富,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空气稀薄
B.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沙漠地区,地面辐射强
读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图,回答下面两题。
10.反射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 )
A.新雪、耕地 B.海洋、耕地
C.新雪、海洋 D.沙土、草地
11.下列现象与反射率有关的是( )
A.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冷
B.冬季四川盆地比长江三角洲冷
C.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冷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冷
题组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12.(2019江西南昌八一中学高一上月考)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 )
A.①太阳辐射
B.②大气辐射
C.③大气逆辐射
D.④地面辐射
13.(2019江西南昌八一中学高一上月考)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4.(2020河南鹤壁中学高一上月考)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
A.a B.b C.c D.d
15.(2020河南鹤壁中学高一上月考)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易错)
A.大气逆辐射 B.太阳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读某地连续四天天气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题。
16.(2019北京丰台高一上期中)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13日 B.14日
C.15日 D.16日
下图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7.(2020陕西黄陵中学高一上期中)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18.(2020陕西黄陵中学高一上期中)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数字序号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①
B.大气的反射作用—④
C.大气的吸收作用—③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③
《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煴’指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9.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20.“天雨新晴,北风寒切”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
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
B.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
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
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21.“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是因为“烟气”可以( )
A.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温度 B.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阻挡冷空气南下,防止冻害发生 D.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大气受热过程
2018年11月24—26日,受局地污染积累及周边区域污染传输共同影响,京津冀地区出现雾霾天气。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1.(2019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疑难,)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19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疑难,)当雾霾加重时(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3.(2019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与晴朗天气相比,通常雾霾天气的气温( )
A.白天低,夜晚高,昼夜温差小
B.白天高,夜晚低,昼夜温差大
C.白天高,夜晚高,昼夜温差小
D.白天低,夜晚低,昼夜温差大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
4.(2020河北邢台八中高一上月考,疑难,)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5.(2020河北邢台八中高一上月考,疑难,)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2020河北邢台八中高一上月考,疑难,)与同纬度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易错)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2020湖北荆州中学高一上月考,疑难,)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和图中哪个过程相关(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④
8.(2020湖北荆州中学高一上月考,疑难,)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
A.②增强,③减弱 B.②减弱,③增强
C.③增强,④减弱 D.②减弱,④增强
济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且初始温度相同的玻璃箱(如下图),甲玻璃箱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量两个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玻璃箱里的气温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2019山东济南一中高一上期末,)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
10.(2019山东济南一中高一上期末,)甲玻璃箱气温比乙玻璃箱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能力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路灯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固定角度的太阳能电池板为路灯提供电能。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城市的路灯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题。
11.(2020甘肃张掖二中高一上期中,疑难,)—般情况下,每天路灯关闭时间早于日出时间,与此相关的原因是( )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B.大气的散射作用
C.大气的反射作用
D.大气的吸收作用
题组二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优点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12.()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加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13.()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 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 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 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 增加地温
电视剧《闯关东》中有这样一段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4.(疑难,)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有( )
①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②b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③b代表的辐射比a代表的辐射波长短
④c代表的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疑难,)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辐射的方向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黄)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如下图所示),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6.(2020四川眉山车城中学高三月考,)树木涂白的主要目的是( )
A.防虫、防冻 B.整齐、美观
C.方便人夜间行路 D.延长树木的寿命
17.(2020四川眉山车城中学高三月考,疑难,)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树干昼夜温差 B.减少地面长波辐射
C.延迟树木开花时期 D.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
18.(疑难,)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 辐射,②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 辐射,③表示 辐射,④表示 辐射。
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2)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3)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 (填图中数码),大气温度升高,同时 (填图中数码)增强, 作用增强,从而满足南方水果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
(4)暑假去西藏旅游,需准备防晒霜、厚衣服等物品。这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 作用弱,气温低。
专题强化练六 大气受热过程
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地理现象是( )
A.黎明时分天空是明亮的
B.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C.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D.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2020天津静海四中高二上月考,)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20天津静海四中高二上月考,)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甲
乙
4.(2020河北乐亭一中高一上期中,)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
A.25℃ B.12℃ C.10℃ D.8℃
5.(2020河北乐亭一中高一上期中,)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2020河北乐亭一中高一上期中,)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深度解析)
A.① B.② C.③ D.④
甲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码代表某种辐射;乙图为武汉市郊区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甲
乙
7.()甲图中( )
A.①的能量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8.()照片拍摄的季节,武汉市郊区的农民一般会给白色塑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则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
A.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B.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蒸腾
C.10—11月,阻挡③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D.12月至次年1月,增强①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9.(2020上海交大附中高二上期中,)2018年3月17—19日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天气,降雪过后,北京进入“极速制冷”“冷冻周”模式,其成因不包括( )
A.新雪反射地面辐射,地温低
B.融雪吸收热量,气温低
C.气温低、湿度大,体感温度低
D.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
第二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考点1 大气受热过程
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Ⅰ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Ⅱ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Ⅰ
图Ⅱ
1.(2019江苏单科,20,3分,)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Ⅱ中(双选)( )
A.①增大 B.②增大
C.③减小 D.④减小
考点2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2017课标Ⅰ,9,4分,)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17课标Ⅰ,10,4分,)该地寒冷期(易错)
A.最低气温高于-16 ℃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三年模拟练
选择题
观测显示,山体内部气温(T1)远高于山体外部相同海拔自由大气的温度(T2)。结合下图,回答下题。
1.(2020北京朝阳高三上期中,)导致T1与T2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山体内部近地面( )
A.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多
B.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
C.大气逆辐射强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2.(2020北京海淀高三上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B.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使大气辐射减少
C.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D.雾霾天气会导致白天地面辐射增强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降低北极地区的气温。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地区均有分布。图甲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图乙示意北极地区海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鸟粪对北极地区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主要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4.()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图甲为同一地点连续两日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甲
图乙
5.(2020福建长泰一中高三上月考,)由图甲和图乙可知( )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C.a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曲线表示昼阴夜晴
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6.(2020福建长泰一中高三上月考,)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图乙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冰雾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俗称“冒白烟”,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而形成冰雾。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当地因地制宜地设计了高效日光温室,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产。温室前屋面上覆盖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图1为大兴安岭冰雾日变化示意图,图2为该日光温室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图1
图2
7.()一天中,冰雾高峰期出现在9时前后的原因是( )
①地面辐射弱 ②相对湿度大
③降温最快 ④风速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效果,当地农民盖上和掀起草苫的时间分别是( )
A.14时前后、20时前后 B.10时前后、15时前后
C.日落前后、日出前后 D.日落前后、正午前后
随着我国交通建筑技术的进步,隧道的修建日趋普遍,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周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的1月和7月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题。
9.()表示1月隧道内部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华北某区域裸地和秸秆覆盖地土壤的冻结过程状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2020福建厦门湖滨中学高三上期中,)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小的原因主要是秸秆( )
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B.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
C.使地面反射率变小
D.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
11.(2020福建厦门湖滨中学高三上期中,)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冻结土壤融化较晚的原因主要是土壤( )
A.冻结时间较晚 B.获得光照较少
C.水分蒸发较弱 D.上空气温较低
答案全解全析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
基础过关练
1.C
2.B
3.A
4.C
5.B
6.B
7.B
8.A
9.C
10.C
11.D
12.A
13.D
14.D
15.C
16.D
17.B
18.D
19.B
20.B
21.D
1.C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A项错误。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B项错误。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C项正确。散射作用使天空呈现蔚蓝色,D项错误。
2.B 多云阴雨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故B项正确。
3.A 黎明前东方天际先泛起“鱼肚白”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故A项正确。
4.C 浓雾天气使大气能见度降低主要是由于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5.B 红、绿色光的穿透力较强,不容易被散射,即使在能见度低的情况下(如大雾天)也很醒目。
6.B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区部分、波长较长的红外区部分削弱较多,对可见光区部分削弱很少。故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主要是来自太阳辐射的b分区(可见光区),B项正确。a分区是紫外区,c分区是红外区,A、C、D项错误。
7.B 阴天时,教室里面比晴天时暗,是因为云对b分区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可见光少,B项正确。云对a分区太阳辐射吸收作用弱,对c分区太阳辐射吸收作用强,这两分区不是可见光,A、C项错误;云对b分区太阳辐射吸收作用弱,D项错误。
8.A 地表反射率影响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多少,从而影响地面辐射的强弱,与太阳辐射强度无关,A项符合题意;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厚度越小,太阳辐射强度越大,B项不符合题意;大气云量越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越强,太阳辐射强度越小,C项不符合题意;据图可以看出,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太阳辐射强度越大,D项不符合题意。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太阳高度或纬度、海拔、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白昼时间等。
9.C 我国的新疆南部地区为盆地,海拔不高,A项错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纬度较高,B项错误;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能丰富,C项正确;地面辐射不会影响太阳辐射能,D项错误。
10.C 读图可知,反射率最高的是新雪,反射率最低的是海洋。
11.D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冷,其原因主要是南极地区有厚厚的冰盖,故反射率高,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进而使其气温比北极地区低。
12.A ①来自大气层之外,为太阳辐射;②为被大气削弱后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来自地面,为地面辐射;④来自大气,且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为大气逆辐射。故选A。
13.D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大气逆辐射减弱。图中④为大气逆辐射,故D正确。
14.D 读图分析可知,a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b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表示地面辐射,d表示大气逆辐射,D项正确。
15.C 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直接吸收很少,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后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可以吸收长波辐射而增温,所以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C项正确。
误认为太阳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才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16.D 白天晴天,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气温高;夜间晴天,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降温快,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最大的是16日,D项正确。
17.B 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分别来自太阳、地面和大气,且②与③方向相反,因此①②③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故B项正确。
18.D 大气通过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将地面损失的部分能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由上题分析可知,③为大气逆辐射,故D项正确。
19.B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先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然后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向外辐射热量,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大气温度上升。
20.B 晴朗且大风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易形成霜。
21.D 增加“烟气”相当于增加了云层厚度,云层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能力提升练
1.A
2.D
3.A
4.B
5.B
6.B
7.C
8.D
9.D
10.B
11.B
12.A
13.C
14.D
15.C
16.A
17.A
1.A 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图中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故选A。
2.D 当雾霾加重时,大气中颗粒物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太阳辐射减弱,大气逆辐射增强。故选D。
3.A 出现雾霾天气时,大气中颗粒物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太阳辐射减弱,白天气温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气温高,昼夜温差小,A对。
4.B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之前经过了大气的削弱作用,地面吸热增温后以地面辐射的方式释放能量,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故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其传递过程是太阳辐射—削弱后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对应图中的①—④—②,B项正确。
5.B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故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地面辐射,对应图中的②,B项正确。
6.B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故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气逆辐射弱,由于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所以,与同纬度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而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④为太阳辐射中到达地面的部分,③为大气逆辐射,②为地面辐射,故与同纬度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强,地面温度不一定高,因为地面会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另外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也会影响气温。
7.C 地面辐射中的大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之后大气又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返还给地面,从而达到保温作用。这两个过程对应图中的③和④,故C项正确。
8.D 多云的天气,云层较厚,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较强,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减弱;晚上大气逆辐射(④)增强,使得大气温度较高,所以昼夜温差较小,故D项正确。
9.D 甲、乙两玻璃箱接受了相同的太阳辐射,而甲玻璃箱中有土层,乙玻璃箱中没有土层。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可知,甲玻璃箱中土层吸收太阳辐射能力较强,使地面温度较高,产生的地面辐射较强,大气温度较高;乙玻璃箱底部为玻璃,吸收太阳辐射能力较弱,产生的地面辐射较弱,大气温度较低。由此得知,甲、乙两玻璃箱内气温产生差异的原因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故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据此选D。
10.B 读图可知,甲玻璃箱底部为土层,乙玻璃箱底部为玻璃。与玻璃相比,土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强,形成的地面辐射较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多,气温较高。故选B。
11.B 路灯是用于道路照明的,路灯关闭时间早于日出时间是因为日出以前天空已经较亮,不需要借助路灯照明,而日出前天空已经较亮的原因主要是大气的散射作用将位于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光的部分光线散射到地平线以上,故B项正确。
12.A 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作用。
13.C 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可以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14.D 从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出,a代表太阳短波辐射,b代表地面长波辐射,c代表大气逆辐射。其中b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b代表的辐射比a代表的辐射波长长;c代表的辐射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15.C 燃烧柴草可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及烟尘,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进而保护作物免受冻害。
16.A 树木涂白使用的涂白剂中含有生石灰和硫黄,可防虫、防冻,利于树木安全过冬,A正确。
17.A 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少白天树干吸收的太阳辐射,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减小,从而减少树皮开裂,故选A。
18.答案 (1)太阳 大气 地面 大气逆
(2)D
(3)③ ④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4)削弱 保温
解析 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第(2)题,倡导低碳生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而使大气逆辐射减弱,即④减弱,故D项正确。第(3)题,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大气温度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从而满足南方水果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第(4)题,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为了防止被太阳晒伤,因此需要准备防晒霜;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因此需要准备厚衣服。
专题强化练六 大气受热过程
1.D
2.B
3.D
4.B
5.D
6.B
7.D
8.B
9.A
选择题
1.D 黎明时分天空是明亮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形成的,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关,故A项错误;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形成的,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关,故B项错误;夏季多云的白天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故气温不会太高,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关,故C项错误;多云的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因此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故D项正确。
2.B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图中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因此B项正确。
3.D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图中④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D项正确。
4.B 根据温室效应原理,透明玻璃瓶内热量不易散失,保温作用强,因而放在透明玻璃瓶内的温度计比放在外面的温度计温度略高,B项正确。
5.D 图乙中①是太阳辐射,②是云层的反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可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④。
6.B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②是云层的反射,②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球变暗,故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②。
我们肉眼只能看到可见光,到达地面的可见光越少,天空越暗。
7.D 根据箭头方向分析可知,甲图中①是太阳辐射,能量有小部分被大气吸收,大部分到达地面,A错。②是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B错。③是大气逆辐射,昼夜都起保温作用,C错。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D对。
8.B 照片拍摄的季节,武汉市郊区的农民一般会给白色塑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则照片拍摄的季节是夏季,大约是7—8月,这样做的目的是削弱太阳辐射(①)以减少农作物蒸腾。
9.A 新雪反射的是太阳辐射,而不是地面辐射,A项符合题意。融雪吸收热量,导致地面热量和大气热量被消耗,使得气温低,B项不符合题意。刚下过雪,空气中湿度较大,冷空气控制,气温低,导致体感温度低,C项不符合题意。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导致地温和气温低,D项不符合题意。
第二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1.BC
2.B
3.C
1.BC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中,①表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④表示被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②表示大气逆辐射。云海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即④增大,减少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即①减小,A、D项错误;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地表温度较晴天低,地面辐射减少,即③减小,C项正确;云层中的水汽会加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即②增大,B项正确。
2.B 膜内温度高于自然状态下的温度,且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要小于膜外自然状态下的平均温度日变化,故①②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有积雪时的温度日变化要小于无积雪时的温度日变化,则②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
3.C 图示①②为膜内温度日变化,其中①变化很小,而②有较大变化;①②又分别为丰雪年和枯雪年的温度日变化,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即C项正确。
图示③④为平均气温日变化,④最低平均气温接近-16℃,则该地最低气温可能在某些时期短暂低于-16℃,则A错误。图示③④变化一致,说明积雪状况差异对气温日变化影响不大,故B错误。
三年模拟练
1.B
2.C
3.A
4.B
5.B
6.C
7.A
8.D
9.C
10.D
11.B
选择题
1.B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故山体内部气温高不是因为山体内部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多,A项错误。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之山体内部较干燥,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多;山体外部相同海拔自由大气的热量来自海拔更低的地面,随着海拔升高,温度下降,当热量传递到与山体同样高度时,已大大减弱,所以山体外部相同海拔自由大气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山体内部,故导致T1与T2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山体内部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与大气逆辐射无关,B项正确,C、D项错误。
2.C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A项错误。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使大气辐射增加,B项错误。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C项正确。雾霾天气会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D项错误。
3.A 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结合图可知尘埃颗粒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使北极地区气温降低,A正确。
4.B 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从而影响北极地区的气温,夏季北极地区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因此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
5.B a曲线昼夜温差小,气温变化平缓,表明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低,说明昼夜都是阴天;b曲线昼夜温差大,气温变化明显,表明昼夜都是晴朗天气,A、C错误。图乙中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为大气逆辐射,表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a曲线昼夜温差小,是因为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而导致气温不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而导致气温不低,因此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B项正确。b曲线昼夜温差大,是因为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而导致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而导致气温低,而图乙中②为地面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与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没有直接关系,D项错误。
6.C 图乙中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减少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大气逆辐射增强,所以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大气逆辐射明显减弱,即③减弱,选项C符合题意。
7.A 根据材料可知,冰雾形成于地面附近气温较低时,大兴安岭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日出晚,早上9时为日出前后,此时地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近地面大气温度特别低,属于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间,利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冰雾,①正确;冰雾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水汽,在相对湿度较大时更容易形成,②正确;一天中降温最快应为日落之后,③错误;风速较大,不利于冰雾的形成,④错误。综合以上分析,A项正确。
8.D 光照强烈时,要让温室内获得更充足的光照,应掀起草苫,所以掀起草苫的时间应为正午前后,这时光照强且冰雾较弱;在光照差或无光照时要盖上草苫,以减少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因此盖上草苫的时间应为日落前后。故选D。
9.C 冬季隧道内外温度都比夏季低,因此曲线①②表示7月隧道内部和外部的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③④表示1月隧道内部和外部的平均温度日变化。隧道内部平均温度日变化小,因此曲线③表示1月隧道内部平均温度日变化,故C项正确。
10.D 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小的原因主要是秸秆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使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减少,D项正确;秸秆覆盖不能增强大气逆辐射,A项错误;秸秆遮挡阳光,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B项错误;秸秆使地面反射率变小,但这不是土壤冻结厚度较小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
11.B 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冻结土壤融化较晚的原因主要是土壤被秸秆遮挡,获得光照较少,B项正确。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时训练,共4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M地盛行风和降水状况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达标测试,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气受热过程,图中箭头②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精练: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精练,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气受热过程,对大气中的紫外线有削弱作用的是,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