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泰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

    江苏省泰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第1页
    江苏省泰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第2页
    江苏省泰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泰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和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和运用(27分)
    走到了那片人声鼎沸的银杏林,周围静悄悄的,我眼前忽然一亮【甲】十几片银杏叶,就只有十几片,叶子的边缘,悄悄围上了一圈儿花边儿一样的黄色。在满树银杏叶依然是绿色的领地里,它们就那么悄悄地,xiāng着金边儿,好似长着金边儿的绿蝴蝶,静静依傍在众多的绿蝴蝶中,仿佛在yùn niàng着一个梦。这十几片银杏叶、金边儿连成了一道曲线,涌动在zhù蓄着绿色的海洋里,宛如十几个小小的浪花,那么小——不注意还真看不到呢——却那么欢快地,涌动出了初秋的姿容,真是美不胜收。就是这么十几片,看起来那么着急,那么热情,恨不得再过几天,就要形成波涛【乙】形成巨浪,汹涌在这秋的季节里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甲】逗号 【乙】 逗号 B. 【甲】 冒号 【乙】 顿号
    C.【甲】逗号 【乙】 顿号 D. 【甲】 冒号 【乙】 逗号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文段划线句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边连成
    的曲线”的情态。它既有浪花一样的动态美,又有小孩子般的欢快,在初秋时分展现出自己独有的美丽。所以,读这句时要活泼欢快。
    B.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人声鼎沸”“美不胜收”使用正确。
    C.“这十几片银杏叶,金边儿连成了一道曲线,涌动在zhù蓄着绿色的海洋
    里”,句中“涌动”是动词,“海洋里”的“里”是表示方位的名词。
    D.爸爸为爷爷的七十大寿定制了生日蛋糕,上面写着“祝令尊大人健康长
    寿”。句中“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用在这里不恰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 通过电影《长津湖》,使我们留下感动的泪水。
    C. 一季度,国内汽车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2.7%左右。
    D.今日之中国以启迪人心的理念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为世界发展注入动
    力,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5.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10分)
    ①水何澹澹, 。
    ②“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③夕阳西下, 。
    ④ ,江春入旧年。
    ⑤ ,可以为师矣。
    ⑥回乐烽前沙似雪, 。
    ⑦朋友相敬,敬于德;朋友相交,交于情。年轻的李白离开故乡外出闯荡,面对一轮明月,他以连用三个地名的诗句“ , 。”(《峨眉山月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十二章》中,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的句子是 , ?
    6.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7分)
    洋思中学七年级组织同学们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
    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共谈交友之道】写两个成语表示你的交友之道。(2分)
    肝胆相照、情同手足、 、 (写两个)
    (2)【共享交友之情】班级同学用一首小诗表达对友情的理解。请在横线上填
    写适当语句。(2分)
    感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3)【真诚邀请老师】(3分)
    开学两个月以来,部分同学因缺乏正确的交友之道,没有很好的适应新环境。因此班级想邀请学校心理课杨老师参与到星期一下午第三节“学会交友”主题班会中来,给同学们答疑解惑。你自告奋勇代表全班同学去邀请杨老师,你会对杨老师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63分)
    (一)阅读李白的《夜下征虏亭》,完成7~9题。(7分)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①,江火似流萤。
    【注】①征虏亭:建于东晋,是金陵(今南京)的一大名胜。此亭居山临江,风景佳丽。李白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暮春由此登舟,往游广陵,即兴写下此诗。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绣颊(jiá):涂过丹脂的女子面颊。
    在这首诗里,诗人月夜行船,描写了征虏亭、 、 等具体的景物。(2分)
    8.试赏析“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两句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中的“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月”所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试作简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4分)
    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文: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②。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③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①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政治家、改革家。 ②食:吃 ③俟(sì):等待 ④ 欤:句末语气词,吧。
    10.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尊君在不( ) ②相委而去 ( )
    ③期返而食( ) ④方与之食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起不食待之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学而时习之 D.曲肱而枕之
    11.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2分)
    (1)故 人 至 暮 不 来 (标在主谓之间)
    (2)恐 其 自 食 其 言 也(标在动宾之间)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同样是与人有约定,甲文中的友人与乙文中的吴起表现有何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12分)
    14.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 )(3分)
    A.清代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
    B.《父亲的病》叙写了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文章既讽刺了庸医,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C.《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D.《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黄香扇枕。
    E.《朝花夕拾》中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 《无常》、《琐记》。
    15.根据以下提示写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名称。(4分)
    (1)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不告诉各人的父母。_____________
    (2)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何一种奇特的药引。_____________
    (3)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藐视。
    ___________
    (4)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___________
    16.《西游记》中“紧箍儿咒”是唐僧用来约束孙悟空的法宝,探究下表中唐僧三次念“紧箍儿咒”的不同原因,分析孙悟空的成长与变化。(5分)
    ①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③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秋枣儿红》,完成17~21题。(14分)
    ①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
    ②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人,站在村西的山包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手,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放入口中,咀嚼着,脆生生,甜润润,齿颊生香。
    ③这个季节里,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我还小,一到枣熟,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啦啦地掉了一地。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
    ④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⑤现在想来,那种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真是让人低回不已。
    ⑥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几乎每天,她都会到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是否被孩子采摘,看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这样的跑动,要一直到“落枣”结束,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于家中。
    ⑦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
    ⑧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想到祖母,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
    ⑨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
    ⑩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的事情。收下的枣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去做的。祖母会找一领“箔幛”,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地将枣儿晒干。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我喜欢看祖母晒枣的过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一种慈祥和满足,将经久的岁月,沉淀为一种明练和淡然。
    ⑪晒干的枣儿,大部分要卖掉,换来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用以度日。但祖母总是会保留一些的,待到冬日,室外积雪盈门,室内,全家人围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此时,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儿,提供家人,围而食之。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其乐也融融。彼情彼景,日久之后,就凝铸成了一种对家乡永久的思念。
    ⑫我思念家乡,思念那满村的红艳,那早晨的炊烟和炊烟下生息的亲人。
    17.围绕“秋枣”,本文主要记叙了祖母的哪些往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分)
    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③④两段写后邻家的老婆婆有何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中“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一句颇富哲理意味,能引发读者的思索。
    B.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写作的目的主要是突出儿童生活的无忧忧虑。
    C.祖母总是捧出往日晒干的一大捧枣儿给家人吃,她这样做主要是要让大家共尝甜枣、品味生活,体现了她对大家的关爱,表现她待人的深情。
    D.中秋前后,故乡的秋枣特点是:枣多、枣红、枣香。
    21.从全文看,说说大红的“秋枣儿”凝聚了作者哪些美好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6题。(16分)
    传递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原文有改动)
    22.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2分)
    十分痛苦—— ① ——重拾希望—— ② ——十分感激
    2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⑺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析结尾划线句“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在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阅读本文第(6)段划浪线部分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它们在记叙顺序上的相同点及作用上的不同点。(5分)
    【链接材料】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记叙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第(6)段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题目:______的味道
    在你12年的人生岁月中,走过缤纷四季,体味过世态冷暖,享受着温暖的亲情,也感受着时时与你相伴的师生情谊,这其中,一花一草,一颦一笑,哪怕一支笔,一杯水,相信都曾给你留下过别样的“味道”,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镶 酝酿 贮
    2.D
    3.B
    4.D
    5.①山岛竦峙②一年之计在于春③断肠人在天涯④海日生残夜
    ⑤温故而知新⑥受降城外月如霜
    ⑦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6.(1)如:诚心诚意、一诺千金、同甘共苦、雪中送炭等。(与交友之道有关即可)每个1分
    (2)示例: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我原想采摘一朵玫瑰,你却送我整片海洋;我原想珍藏一片绿叶,你却给我整片麦浪。(注意仿写的格式)每空1分
    (3)示例:杨老师您好,因为我们班有部分同学在交友问题上需要心理疏导与方法建议,我代表全班邀请您参加明天下午第三节“学会交友”班会课,希望您能到来,谢谢。(要有称呼,表达出邀请的目的,告知具体的时间。语言委婉,语言表达流畅。3分)
    7.(1)明月、山花、江火(写出两个即可)每空1分
    8.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山花比作绣颊,江上渔火比作流萤,生动形象写出了山花的娇艳,江上火点的迷离奇幻,(1分)表现了作者对着美景的喜爱之情。(1分)
    9本诗中的月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美景的喜爱)之情。(1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的明月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与担忧之情。(1分)
    10.(1)①同“否” ②离开 ③约定 ④吃,吃饭(4分)
    (2)A(2分)
    11.(1)故 人/ 至 暮 不 来 (标在主谓之间)(1分)
    (2)恐 /其 自 食 其 言 也 (标在动宾之间)(1分)
    12. (1)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2分) (2)略
    13.甲文中的友人与人相约,却失约,不讲诚信(1分);乙文中的吴起约好等朋友一起吃饭,就说到做到,非常守信。(1分)
    14.(1)B、C(3分)
    15.(1)衍太太(2)陈莲河(3)范爱农(4)寿镜吾(每空1分)
    16.①观音(菩萨); ②三打白骨精; ③ 分辨真假猴王 (每空1分)
    ④由冲动、急躁、易怒日趋成熟、稳重、理性。(2分)
    17. 祖母守枣(护枣,看枣,拾枣,蒸枣分给孩子们吃);祖母送枣;祖母晒枣;祖母留枣让家人围而食之(冬日分枣给家人吃)。(写到与祖母相关的四件事即可,每件1分)
    18. 这句话用了动作描写(1分)和神态描写(1分),细致地刻画出祖母送枣时内心的快乐、愉悦和自豪(满足、幸福)。体现祖母的大方、质朴、善良。(写出一点即得1分)
    19. 写出了老婆婆的宽容、大方、淳朴、友善(1分)为下文祖母送枣给他人做铺垫,体现了淳朴、守信人情的普遍存在(或怀念家乡的淳朴人情)。(1分)
    20.C(2分)
    (写作目的主要是表现我思念家乡的种种情感)
    21. ①对故乡往事的回忆和眷念(对家乡得思念);②对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的赞美;③对大方、慈祥、勤劳、能干的祖母的赞美;④对一家人围着吃枣的浓浓亲情的怀念。(一点得一分,两点得全分。)
    22.①非常感动(或感到温暖)②心急如焚(每空1分)
    23.善良(拾金不昧)、懂事、勤劳、乐观、知恩图。结合文章内容略。(写到两点得2分,结合文章内容各1分)
    24. ①既指风停了,“她”的身体感到暖和②也指小男孩的善良、懂事使“她”内心倍感温暖。(或小男孩的乐观坚强使“她”深受鼓舞,重拾希望。)(每点1分)
    25. 结构: 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或点题)(2分)内容:点明善心的传递可以温暖人心这一主旨。(1分)
    26.记叙顺序:插叙。(1分)
    本文交代了小男孩贫苦的家境和捡废品的原因,突出了小男孩懂事、善良、乐观的品质,为下文写“她”给男孩废品并资助他上学做铺垫。(2分)
    连接材料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那步田地(病情严重),突出了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对孩子的无私的爱(突出了母爱的伟大)。(2分)
    附: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精读片段
    探究原因
    分析人物
    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心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只教:“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
    唐僧从 ① 处得到紧箍,骗孙悟空戴上。孙悟空疼痛难忍,盛怒之下,欲害唐僧,唐僧念咒自卫。
    阅读《西游记》整本书,你会发现唐僧念紧箍儿咒的次数越来越少,可见孙悟空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
    孙悟空 ② (写出情节名称)时,人妖不分的唐僧念咒加以阻止。
    沙僧在半空道:“二位住了手,我同你到师父面前辨个真假去。”这大圣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
    唐僧为了 ③ 而念紧箍儿咒。

    相关试卷

    江苏省泰兴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兴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用0,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收回,综合性学习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翻译下列句子,根据语境,补全下面的对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苏省泰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泰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默写,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语文实践活动,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划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