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12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解析卷)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12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docx
    • 解析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卷).docx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12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第1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12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第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卷)第1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卷)第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卷)第3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12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解析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12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12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docx、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在叶片的哪一结构中进行的(  )A.表皮细胞 B.保卫细胞 C.叶肉细胞 D.叶脉2.黄瓜、胡萝卜、甘蔗、菠菜这些 植物供人们食用的部位分别属于(  )A.根、茎、叶、果实 B.果实、种子、叶、茎C.果实、根、茎、叶 D.种子、叶、茎、根3.多数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的绿色要深一些,其主要原因是(  )A.上表皮细胞内含叶绿体多B.下表皮气孔分布多C.靠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里含叶绿体多D.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含叶绿体多4.分析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正确的是(  )二氧化碳+淀粉(贮存能量)+氧气A.有光和无光时都能进行B.把简单的有机物变成复杂的有机物C.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光D.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里5.甘薯根长得肥大,其中所含得大量淀粉是由(     )。A.叶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B.甘薯根自己合成的C.茎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D.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6.下列对光合作用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并释放氧气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并释放氧气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并吸收氧气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吸收氧气7.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A.光 B.羊 C.草 D.狼8.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所有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C.光合作用能维持大气中的碳      氧平衡D.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9.除哪一项外,均为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A.二氧化碳 B.氧气C.叶绿体 D.光10.将一棵1.5千克的树苗在肥沃的土壤中培育两年,两年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12.5千克,其增加的10余千克的重最主要来源于(  )A.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B.土壤中的水和有机物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11.某同学参加实验技能测试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叶片横切面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B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C.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三部分D.多数植物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12.某生物小组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二氧化碳浓度)(    A BC D13.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和最终能量来源分别是:(   A.糖类太阳能    B.脂肪糖类    C.脂肪太阳能    D.食物太阳能14.有一种白萝卜裸露在地上的部分是绿色,而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叶绿素的形成需要较高温度 B.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C.叶绿素的形成需要空气 D.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土15.对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采取适当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以下措施不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是(    A.增加二氧化碳 B.降低光照强度 C.合理密植 D.延长光照时间 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实验探究题16.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按序号排列):_____2)图一中步骤的作用是脱色,即使叶片中含有的_____溶解在酒精中,其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明显.3)图二是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和丙,其实验变量是_____4)图二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为了使该实验结果在短时间内非常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说出一项措施即可)_____5)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提出让水稻高产可采取的措施(说出一项措施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你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一中的[____]_____细胞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2)图二中表示植物体内运输B物质的结构是_____,其中大部分B物质以气体的形式从图一中的[____]_____散失到大气中。白天在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叶片的_____作用。3)图三的实验是为了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4)将图三的乙和丙叶片摘下,然后放入盛有_____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都变成_____色,然后滴加碘液来检测_____的存在,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叶片变蓝,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5)若将图三的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丙叶片所在的瓶中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丙叶片进行了_____的结果。
    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联系光合作用的概念以及根据叶片的结构和相应功能解答。【详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由此可见C正确。故选:C2C【解析】【分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详解】 黄瓜属于果实,胡萝卜以肉质根作蔬菜食用。甘蔗是一种草本植物.甘蔗秆直立,粗壮多汁,表面常披白粉,可作食用。菠菜以绿叶为产品的草本植物,食用部分是叶。故选C【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能够根据六大器官的特点,对食用部分做出正确的判断。3D【解析】【分析】叶片的结构模式图:【详解】叶片的上表皮靠近栅栏组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叶绿体含量多;而下表皮靠近海绵组织,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叶绿体少;此外上表皮接受阳光照射多,叶绿素形成多。所以,多数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的绿色要深一些。故选:D【点睛】掌握叶片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5D【解析】【分析】淀粉属于有机物,筛管将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从上而下运输给身体的各部分,据此解答。【详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根、茎、叶都有筛管,并且是相通的。将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从上而下运输给身体的各部分。甘薯根长的肥大,其中所含的大量淀粉是由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故选D【点睛】考点: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6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详解】光合作用的公式:,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故选B7A【解析】【分析】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详解】食物链:草狼中,狼吃羊,狼获得的能量来自羊;羊吃草,羊获得的能量来自草;草体内的能量,是草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因此狼体内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故选:A【点睛】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的能量都最终来源于阳光,审题时要注意有无最终二字。8A【解析】【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利于保持大气中的碳       氧平衡。【详解】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植物的叶片和嫩茎中含叶绿体,可见植物的叶片和嫩茎都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从公式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意义: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B正确。C、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C正确。D、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所以合理密植是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以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意义。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B【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可见,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场所。10C【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在此过程中,完成了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据此解答。【详解】绿色植物由根吸收来的水,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用于细胞的构建以及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由题意可知,将一棵1.5千克的树苗在肥沃的土壤中培育两年,两年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12.5千克,其增加的10余千克的重最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C正确。【点睛】植物体的增重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11B【解析】【分析】1.叶片的结构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2.图示结构:上表皮、叶肉、叶脉、下表皮、气孔。【详解】A.叶肉细胞含有较多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所以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A正确。B叶脉由导管和筛管构成,具有运输功能;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B错误。C.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C正确。D.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由于上表皮接受阳光,温度要比下表皮高,水分散失快,所以上表皮的气孔少。因此多数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上,D正确。【点睛】掌握叶片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12C【解析】【分析】温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而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何时都能进行。【详解】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 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二氧化碳++能量;0-6时,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升高,而6-18时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从18-24时为黑夜时间,与0-6时的情况一样,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故选:C【点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13A【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和修复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详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因此食物是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的来源。其中,糖类是生物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能源物质),生物的一切活动,包括运动、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非生物的物质的能量是生物部分中各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非生物的能量--太阳能、非生物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动物之间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所有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A正确。【点睛】关键点:生命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来源是食物,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最终能源是太阳能。14B【解析】【分析】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详解】白萝卜裸露在地上部分是绿色,而埋在地下部分白色,是因为在培育的过程中,地下部分没有接受到阳光的照射,没有叶绿素形成。地上部分见光能形成叶绿素,因此是绿色。故选:B15B【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2)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详解】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增加二氧化碳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A不符合题意。B.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降低光照强度,光合作用效率会下降,导致产量降低,B符合题意。C.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C不符合题意。D.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D不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16④①③②    叶绿素    金鱼藻    增加金鱼藻的数量、增加光照强度等    合理密植    【解析】【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要点:一是验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利用的原理是淀粉遇碘液变蓝;二是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实验中主要采用对照的实验方法。【详解】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是:暗处理→①部分遮光后光照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③酒精脱色→②漂洗后滴加碘液检验冲掉碘液观察叶色。所以图一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④①③②2)图一中步骤的作用是脱色,即让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其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明显。3)图二是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和丙,其实验变量是金鱼藻,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是不是金鱼藻产生的。4)图二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为了使该实验结果在短时间内非常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金鱼藻的数量、增加光照强度等,以便产生的氧气更多。5)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释放出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光合作用。根据光合作用原理让水稻高产可采取的措施有合理密植、增施农家肥等。172    叶肉    导管    4    气孔    蒸腾        二氧化碳    酒精    黄白    淀粉        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4)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5)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酒精能溶解叶绿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6)图一中,1上表皮,2叶肉,3下表皮,4气孔,5叶脉。【详解】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叶肉细胞内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据图二可见:AB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D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可见A是二氧化碳,B是水,C是氧气,D是有机物。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蒸腾作用为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提供主要动力。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水分通过4气孔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3)图三中甲叶片遮光与见光部分形成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乙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丙装置的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可见乙与丙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见图三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光照。4)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变为黄白色。乙组装置与丙组装置的区别是丙里面是清水,乙里面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清水没有此功能,故乙、丙两装置内丙里面有二氧化碳,乙里面没有二氧化碳。因此乙、丙两装置中的叶片所处的环境,唯一变量是二氧化碳,由于乙叶片所处的环境没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乙叶片由于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遇碘不能变蓝色。而丙叶片由于环境中有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故遇碘变蓝色。该对照组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5)在黑暗的环境中丙装置中的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呼吸作用,瓶内会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特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相关试卷

    湖北省恩施市书院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考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市书院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考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恩施市白果中学12月生物考试题(原卷+解析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恩施市白果中学12月生物考试题(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恩施市白果中学12月生物考试题原卷docx、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恩施市白果中学12月生物考试题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