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第2课时 乙酸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 第4节第2课时 油脂 蛋白质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4节综合拔高练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强化练4 同分异构体种数的判断与原子共面 试卷 7 次下载
-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第1课时随堂练习题
展开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糖类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1.(2019云南玉溪高一月考)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营养物质的是(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油脂 D.乙醇
2.(2019广东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nH2mOm的通式
B.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
C.仅用碘水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3.(2019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期中)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是( )
A.淀粉B.葡萄糖C.蔗糖D.果糖
4.葡萄糖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
B.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C.能发生银镜反应
D.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5.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地方至今仍用传统工艺来制作米酒。家酿米酒的转化过程为( )
A.淀粉→蔗糖→葡萄糖→酒
B.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酒
C.淀粉→麦芽糖→果糖→酒
D.淀粉→蔗糖→果糖→酒
6.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现按下列方式进行综合利用,并回答问题。
(1)A的名称是 ,D的结构简式是 ,C的名称是 。
(2)写出反应B→C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 。
题组二 糖类及其水解产物的检验
7.(2019湖南张家界高一期末)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加入到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由此可以得知该病人的尿液中含有( )
A.食醋B.葡萄糖C.酒精D.食盐
8.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该试剂是( )
A.NaOH溶液B.Na2CO3溶液
C.碘水 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9.某同学为了检验纤维素的水解产物是否为葡萄糖,将纤维素与70%的硫酸共热后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煮沸,无砖红色沉淀生成,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水解产物中无葡萄糖
B.使用的硫酸过浓,只发生了脱水反应
C.由于水解后混合液中含有H2SO4,所以见不到砖红色沉淀
D.加热时间不够长,所以见不到砖红色沉淀
10.某学生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甲:淀粉溶液 水解液 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乙:淀粉溶液 水解液 无银镜产生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丙:淀粉溶液 水解液 中和液 生成银镜
结论:淀粉水解完全
根据上述三个方案的操作及现象,首先回答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如果这三个方案均不合理,请另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淀粉已经水解完全。
(1)方案甲: 。
(2)方案乙: 。
(3)方案丙: 。(4)你的方案: 。
能力提升练
1.(2019黑龙江大庆一中高一第二学段考试,★★☆)下列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的物质是( )
A.CH2CH—CHO
B.CH3CH2COOH
C.CH2CH—COOCH3
D.CH2OH(CHOH)4CHO
2.(疑难2,★★☆)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3.(2019河北邯郸一中高一下期中,疑难1,★★☆)下列实验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4.(2020云南文山高一月考,★★☆)某精细化工厂将棉花(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加工成很细的颗粒结构,然后添加到食品中去,可使食品易加工成型,改变食品的口感,降低人体获得的能量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B.纤维素在人体中可水解成葡萄糖
C.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可以促进消化
D.纤维素不能被任何动物吸收
5.(2020福建厦门一中、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科学家发现了利用泪液来检测糖尿病的方法,其原理是用氯金酸钠(NaAuCl4)溶液与泪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反应生成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60 nm)。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纳米金单质颗粒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C.氯金酸钠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检测时,NaAuCl4发生还原反应
6.(疑难2,★★☆)有两位同学同时进行蔗糖的性质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操作:取少量蔗糖加适量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其原因是 。
A.蔗糖尚未水解
B.加热时间不够
C.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中和加入的酸
D.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2)乙的操作:将蔗糖溶液与稀H2SO4共沸后,向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一直未见砖红色沉淀产生,其原因是 。
(3)检验蔗糖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应选用的物质是 。
A.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稀硫酸
B.银氨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C.银氨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D.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氢氧化钠溶液
(4)两名同学都没有将实验做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你认为甲同学应该如何操作才能获得成功: 。
7.(2019陕西黄陵中学高一期末,疑难1、2,★★☆)常见的有机物A、B、C、D、E、F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变化中,某些反应条件及产物未标出)。B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D可发生银镜反应。
(1)B的分子式为 ;F的结构简式为 。
(2)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3)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
(4)A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A+E 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D 葡萄糖、油脂和蛋白质均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乙醇不属于营养物质,D项正确。
2.D 并不是所有的糖类物质都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没有甜味,脱氧核糖的分子式为C5H10O4,不符合CnH2mOm的通式,A项错误;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B项错误;仅用碘水能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C项错误;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多糖,且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项正确。
3.C 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均为蔗糖,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4.A 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A项错误;葡萄糖分子中含羟基,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项正确;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C项正确;由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是C6H12O6,D项正确。
5.B 家酿米酒是以淀粉类物质为原料在酶的作用下逐步转化而成: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酒(乙醇)。
6.答案 (1)纤维素 CH3CH2OH 二氧化碳、水
(2)C6H12O6+6O2 6CO2+6H2O
(3)(C6H10O5)n+nH2O nC6H12O6
解析 甘蔗渣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能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可转化为酒精,在人体内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7.B 向该病人的尿液中加入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相当于加入了新制的Cu(OH)2悬浊液,产生了砖红色沉淀,则病人尿液中的某物质中含有醛基,四个选项中,只有葡萄糖中含醛基,B项正确。
8.D NaOH溶液只能与乙酸发生反应,但是无明显现象,与另外两种物质不反应,因此不能鉴别,A错误;Na2CO3溶液与乙酸发生反应产生CO2气体,与另外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反应,因此不能鉴别,B错误;碘水与淀粉溶液混合会变为蓝色溶液,与另外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反应,因此不能鉴别,C错误;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与乙酸混合,发生反应,变为蓝色溶液,与葡萄糖混合,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与淀粉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三种物质,D正确。
9.C 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在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前必须加入NaOH溶液将水解液由酸性调至碱性,否则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C项正确。
10.答案 (1)结论不正确。因为水解液中加入碘水后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有淀粉剩余,但不能说明淀粉尚未水解
(2)结论不正确。因为水解液呈酸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不能说明淀粉尚未水解
(3)结论不正确。实验只能证明淀粉已经水解,不能证明是否仍有淀粉存在,所以无法证明淀粉水解完全
(4)淀粉溶液 中和液 产生银镜
解析 (1)水解液中加入碘水变蓝,只能说明有淀粉存在,但不能确定淀粉是否水解;(2)因稀硫酸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中并未被消耗,溶液呈酸性,而银镜反应需在碱性溶液中进行;(3)该实验只能说明淀粉已经水解,但不能确定淀粉是否有剩余;(4)为证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可取水解液,加入碘水,若无明显现象,则淀粉无剩余。
能力提升练
1.D A项分子中无—OH或—COOH,不能发生酯化反应,错误;B项分子中无醛基,不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错误;C项分子中无醛基,不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无—OH或—COOH,不能发生酯化反应,错误;D项分子中含—OH和—CHO,能发生加成、酯化反应,也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正确。
2.D 因为混合液呈碱性,所以加碘水不变蓝,不能说明不含淀粉;而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结论应为淀粉已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3.C 食醋中含有醋酸(乙酸),而水垢中含有碳酸钙,食醋浸泡水垢会产生无色气体二氧化碳,是因为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A正确;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高锰酸钾被还原,紫色褪去,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B正确;碘酒中含有碘单质,而土豆中含有淀粉,所以碘酒滴到土豆片上,土豆片变蓝,C错误;葡萄糖分子中含—CHO,具有还原性,则新制的银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生成银镜,D正确。
4.C 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即纤维素在人体内不水解,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A项、B项均错误;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吸收,但能刺激肠道蠕动和促进分泌消化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C项正确;牛、羊、马等食草动物体内有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这些动物体内能发生水解反应而被吸收,D项错误。
5.A 纳米金单质颗粒为金属单质,不属于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项错误;在题述反应中Au的化合价降低,即NaAuCl4为氧化剂,则反应中葡萄糖为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B项正确;NaAuCl4中Na为+1价、Cl为-1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Au的化合价为+3价,C项正确;NaAuCl4中Au元素从+3价降到0价生成Au单质,发生还原反应,D项正确。
6.答案 (1)C (2)未加NaOH溶液中和酸,酸溶解了Cu(OH)2悬浊液 (3)B (4)待煮沸后的溶液冷却后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至溶液呈弱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就可观察到银镜的生成
解析 (2)蔗糖在稀硫酸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但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中稀硫酸是催化剂,加入的Cu(OH)2悬浊液被H2SO4溶解生成CuSO4,无法发生Cu(OH)2与醛基的反应。(3)检验蔗糖及其水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有无还原性,既可选用银氨溶液,又可选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由于上述检验糖类还原性的两种试剂均为碱性试剂,易被酸破坏,水解产物中加入上述碱性试剂前,应先中和掉蔗糖水解过程中使用的稀硫酸。
7.答案 (1)(C6H10O5)n CH3COOC2H5 (2)羧基 (3)CH3OCH3
(4)2CH3CH2OH+O2 2CH3CHO+2H2O
(5)CH3CH2OH + CH3COOH CH3CH2OOCCH3 + H2O
解析 B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由图示可知B转化为C时应发生了水解反应,再结合C、D可发生银镜反应可知,C、D中均含醛基,则C为葡萄糖,A为乙醇,D为乙醛,E为乙酸,F为乙酸乙酯,B可能是淀粉或纤维素。(1)淀粉或纤维素的分子式为(C6H10O5)n,F是乙酸乙酯,其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2)E是乙酸,其官能团为羧基。(3)C2H5OH的同分异构体是CH3OCH3。(4)A→D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5)A+E F为乙醇和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 CH3COOH CH3CH2OOCCH3 + H2O。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食醋浸泡水垢
产生无色气体
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B
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
紫色褪去
乙醇具有还原性
C
碘酒滴到土豆片上
土豆片变蓝
淀粉遇碘元素变蓝
D
新制的银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
有银镜生成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糖类优秀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糖类优秀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秸秆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人教版 (2019)第一节 糖类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一节 糖类精品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第1课时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第1课时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