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239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239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2391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2391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2391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2391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2391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2391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望天门山,远远地看,题目解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人山相望,诗文解读,高大雄伟陡峭险峻,碧绿清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李白:(701一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欢交朋友。 主要作品:《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后人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望天门山 [唐]李 白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
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江水因撞击到山而折回去
写出了江水浩浩荡荡、来势汹涌的气势。
诗意: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天门山是什么样子的呢?水又是什么样子的?
一“出”一“来”写出了李白内心的激动和惊喜。
诗意: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为什么李白不说“两岸青山相对立”而说“两岸青山相对出”?
本句诗写远望天门山所见的雄姿,这里的“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诵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使得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出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两对色彩鲜明的景物“青山”和“碧水”,“白帆”和“红日”勾勒出了一幅精美的图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开阔的胸襟与豪放不羁的精神。
《望天门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历来为许多文人墨客所喜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杭州西湖,去欣赏诗人苏轼笔下西湖的美丽景色。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
要求:自读诗歌,理解题目的含义。
作者在西湖上畅饮时,起初阳光明媚,后来就下起了雨。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隐若现,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适宜。
要求:朗读诗歌前两句。 思考:哪句写的是初晴?哪句写的是后雨?
初晴——水光潋滟晴方好,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
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雨天的西湖朦朦胧胧。
要求:朗读诗歌前两句。 思考:“水光潋滟晴方好”中,哪个词用得很美?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潋滟”一词用的美。
想到了波光粼粼,湖水荡漾,浮光跃金……
要求:朗读诗歌前两句。 思考:正当诗人和友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西湖山水之中时,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你想用什么词语来表达你的感受?作者描绘这景象用的词语是?
要求:朗读诗歌后两句。 思考:诗人由西湖想到了谁? 诗人为什么想到了她?
西子,即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西湖与西施都十分美丽,把西湖比喻成西施。
要求:朗读诗歌后两句。 思考:诗人是怎样赞美西施的? 西施化浓妆美不美?化淡妆呢?不化妆呢? 作者写西施的用意是什么?
赞美西湖,表明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浓抹,雨天就如西施淡妆,不管晴天雨天都适合西湖。
“总相宜”表现她无论什么时候都美的特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课堂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pptx、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前预习ppt课件,文件包含17《古诗三首》第二课时课件pptx、17《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说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二课时pptx、第一课时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