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三第二章第4节第2课时 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练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3242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三第二章第4节第2课时 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练习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32425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三第二章第4节第2课时 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练习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32425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学年高中生物人教A版必修3 题组训练+专题强化练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节 免疫调节第2课时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节 免疫调节第2课时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人体内的T细胞分两类,第一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组一 细胞免疫
1.(2020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二上期末)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淋巴细胞都由骨髓产生
C.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都需要吞噬细胞参与
D.细胞免疫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2.(2019河南开封一模)下列有关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B、D分别是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中的效应细胞
B.细胞B、C、D均能识别血清中的相应抗原
C.A细胞无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图示过程有溶酶体参与
D.若④代表HIV,则细胞C代表效应T细胞
3.(2020山东临沂罗庄高二上期中)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主要会引起手足口病,还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V71侵入机体后经T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
B.效应T细胞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EV71入侵的细胞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患儿感染EV71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消除EV71
题组二 免疫失调症
4.有少数人吃了虾后出现过敏反应,轻度的引起荨麻疹,重度的甚至导致休克、死亡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遗传物质是决定吃虾引发过敏反应的根本原因
B.吃虾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虾蛋白,机体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D.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虾蛋白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5.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的细胞,起着避免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机体的重要作用,其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图)。下列疾病最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
数量减少调节性
T细胞数量增加
A.系统性红斑狼疮B.过敏反应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D.艾滋病
题组三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6.(2020江西吉安五校高二上月考)人体内的T细胞分两类,第一类:杀伤T细胞(Tc),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第二类:辅助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Tc能发挥作用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8识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h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成的,并在胸腺中成熟
B.若人体内出现癌细胞,则依赖于Tc发挥作用,予以清除
C.如果编码CD8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可能出现自身免疫病
D.Th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
7.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能抑制T细胞的生长,诱导T细胞裂解,从而避免T细胞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机体通过抗体来清除肿瘤细胞
B.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
C.阻断PD-L1蛋白的合成有利于机体清除肿瘤细胞
D.上述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题组四 免疫学应用
8.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计划防疫工作,规定新生儿必须在六个月内接种三次乙肝疫苗,接种疫苗后的应答反应是 ( )
A.浆细胞能在血液中长期保留
B.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的产生
C.效应T细胞对疫苗进行摄取、处理和传递
D.吞噬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淋巴因子
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
1.(★★☆)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7N9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免疫反应(A、B为有关的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禽流感病毒H7N9侵入机体后,能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与病毒结合
B.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7N9清除
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2.(2020江西吉安五校高二上月考,★★☆)烧伤后的伤口容易化脓的主要原因是绿脓杆菌的感染,头孢菌素是临床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抗生素。用药前一般会对病人做过敏实验和细菌耐药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淋巴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形成的浆细胞会使绿脓杆菌裂解死亡
B.吞噬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会将相关抗原信息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C.用药前做耐药实验的原因是抗生素滥用会诱导细菌发生耐药突变
D.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机体不再发生免疫反应
3.(2019湖北鄂州、黄冈高三上期末,★★☆)已知诺如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T细胞和B细胞通过抗原受体(细胞膜上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蛋白质)来识别抗原。下列关于该病毒的遗传特性及侵入人体后的免疫应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诺如病毒基因组变异率高,难以研制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B.诺如病毒侵入人体后需经抗原受体识别后方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
C.侵入人体细胞内的诺如病毒只有在效应T细胞的参与下才能清除
D.浆细胞既能合成分泌抗原受体,也能合成分泌相应的抗体
4.(不定项)(2020北京西城高二上期末改编,★★☆)如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膜上的受体不可识别同一过敏原
B.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C.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将立即发生过敏反应
D.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
二、非选择题
5.(★★☆)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DC细胞与T细胞的作用模式图(S1、S2表示信号分子)。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DC细胞接受病毒、细菌等外来物质刺激后,可通过 方式将其摄取并进行处理、传递,由此推测DC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功能与 细胞类似。
(2)DC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其通过细胞外特定的结构与T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激活T细胞内的信号分子,从而引起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T细胞受DC细胞激活后所表现出的免疫效应是 。
(3)DC细胞具有长的突起,其生理意义是 。
(4)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对机体的免疫系统起抑制作用,使得免疫细胞不能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科学家将肿瘤患者的单核细胞体外培养诱导生成DC细胞,并制成负载肿瘤抗原的DC细胞,再将这些DC细胞注入患者体内后刺激体内的肿瘤杀伤性淋巴细胞增殖,进而恢复患者免疫系统 的功能。上述DC细胞治疗相比传统药物治疗的优点是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D 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A正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淋巴细胞都由骨髓产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正确;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可以吞噬病原体,在特异性免疫中摄取和处理病原体,使病原体暴露出所特有的抗原,然后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抗体和抗原结合后,也依赖吞噬细胞将其吞噬消灭,C正确;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D错误。
2.C 据题图分析可知,细胞B不是体液免疫中的效应细胞,A错误;细胞D为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B错误;细胞A是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图示过程有溶酶体的参与,C正确;若④代表HIV,则细胞C是被病毒攻击的靶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可与被病毒入侵的靶细胞接触,使之裂解死亡,D错误。
3.D EV71侵入机体后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A错误;效应T细胞能攻击被EV71入侵的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B错误;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消灭病毒,C错误;机体感染病毒后,机体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散播,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使靶细胞裂解,靶细胞裂解后,病毒暴露在体液中,依然需要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消灭病毒,D正确。
4.D 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过敏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A正确;第一次吃虾时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由于抗体具有特异性,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当第二次吃虾时会对过敏原过度敏感,从而引起过敏反应,B正确;机体初次接触虾蛋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但不会产生过敏反应,C正确;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虾蛋白会引起过敏反应,D错误。
5.A Mcl-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这可能会抑制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进而避免引发自身免疫病。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A符合题意;过敏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B不符合题意;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不属于自身免疫病,C不符合题意;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D不符合题意。
6.C 辅助T细胞(Th)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迁移到胸腺中成熟,A正确;Tc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若人体内出现癌细胞,则依赖于Tc发挥作用,予以清除,B正确;如果编码CD8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则不能形成糖蛋白CD8,导致Tc不能发挥作用,可能出现免疫缺陷病,而不是自身免疫病,C错误;辅助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说明其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D正确。
7.A 监控和清除人体内的肿瘤细胞是通过细胞免疫过程完成的,抗体不能清除肿瘤细胞。
8.B 浆细胞不在血液中循环,它们在生存的2~3天内存在于组织中,一般在淋巴结处,A错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记忆细胞能对抗原保持长期记忆,B正确;吞噬细胞对疫苗进行摄取、处理和传递,C错误;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淋巴因子,D错误。
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
1.D 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A错误;A物质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能力,但不能清除抗原,B错误;T细胞成熟于胸腺,它可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C错误;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识别作用,D正确。
2.B 浆细胞只能分泌抗体,不能裂解细胞,A错误;吞噬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会将相关抗原信息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如T细胞,B正确;用药前做耐药实验的原因是抗生素可选择发生了耐药突变的细菌,抗生素不能诱导细菌发生耐药突变,C错误;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机体会发生免疫反应,D错误。
3.D 诺如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基因组变异率相对较高,又由于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所以难以研制疫苗进行免疫预防,A正确;诺如病毒侵入人体后需经T细胞、B细胞等细胞的抗原受体识别后方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B正确;诺如病毒侵入细胞后需依赖效应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靶细胞裂解将抗原释放出来,进而被抗体清除,C正确;浆细胞不能合成分泌抗原受体,D错误。
4.AC 由题图可知,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A错误;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故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正确;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C错误;组织胺的释放可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D正确。
二、非选择题
5.答案 (1)胞吞 吞噬 (2)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或分化成效应T细胞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细胞免疫 (3)树突状细胞中“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有利于树突状细胞传递抗原 (4)防卫、监控和清除 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可诱导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
解析 (1)DC细胞通过胞吞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入细胞内;DC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功能与吞噬细胞功能类似。(2)分析题图可知,图示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T细胞外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T细胞受DC细胞激活后所表现出的免疫效应是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或分化成效应T细胞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细胞免疫。(3)DC细胞具有长的突起,其生理意义是增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有利于树突状细胞传递抗原。(4)这些DC细胞注入患者体内后刺激体内的肿瘤杀伤性淋巴细胞增殖,进而恢复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DC细胞治疗相比传统药物治疗的优点是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可诱导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章 免疫调节第3节 免疫失调复习练习题,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