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和眼镜 (提高) 巩固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245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眼睛和眼镜 (提高) 巩固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245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四、眼睛和眼镜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四、眼睛和眼镜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填空,探究与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巩固练习】一、选择1. (2015•天桥区二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C.近视眼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D.远视眼看近处景物所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2.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约10cm处。小华在实验中测出自己眼睛的近点大约是20cm,这说明小华是( )A.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3. 某同学是近视眼,从戴上眼镜能看清书上的字迹,到摘下眼镜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他应该( )A.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B.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C.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D.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4.(多选)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照相机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 B.近视眼应配凸透镜眼镜 C.远视眼应配凸透镜眼镜 D.用放大镜看到的字是实像 5. (2015•东城区一模)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列关于近视眼的成因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B.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 C.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 D.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6. 小明的爷爷戴有度数为400度的透镜,则此透镜的焦距是( )A.0.25m B.0.5m C.4m D.2.5m 二、填空7.眼睛通过________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________,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________,对光的________变大,物体射来的光也会聚在视网膜上。 8.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制成的眼镜的度数越________。远视镜片的度数是________数,近视镜片的度数是________数。 9.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________,折光能力________,或者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________,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视网膜上得到的是一个________。近视眼要用由________制成的近视眼镜来做矫正。 10.看物体时间较长而又不容易疲劳的距离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某人眼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cm处最合适。 11. 眼睛相当于一架 。 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它把来自于物体的光会聚在 上,形成物体的像, 将这个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12.杨老师正在埋头批改作业,突然听到办公室门口有同学在喊“报告”,杨老师为了看清楚远处的这位同学,于是她戴上了眼镜。由此我们判断杨老师的眼睛属于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当她把眼镜放到桌面的书上时,出现的情形应该如右边 图所示。13. (2015•广州校级二模)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老花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 ,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图。三、探究与作图14.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如图所示。眼睛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A.快门 B.光圈 C.镜头 D.胶片
(2)眼睛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A.快门 B.光圈 C.镜头 D.胶片
(3)上图的眼睛存在哪类视力问题?哪种透镜能对它进行矫正? 、 。 15.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如图所示是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线射到近视眼眼球中的晶状体的光路示意图,请你画出经过晶状体折射后的大致光路图。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1.【答案】C【解析】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故A错误;B、眼睛好比是一架照相机,即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的眼睛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该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推迟会聚,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故C正确;D、远视眼看近处景物所成像落在视网膜上的后方,看远处的物体有可能使得像落在视网膜上,故D错误;故选C。2.【答案】C【解析】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约10cm处。小华在实验中测出自己眼睛的近点大约是20cm,这说明小华是远视眼;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3.【答案】A【解析】(1)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戴上眼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书上的字迹。摘下眼镜会聚光线能力增强,书本离眼睛要近一些,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2)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晶状体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4.【答案】BD【解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A正确;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远视眼佩戴凸透镜,B错误,C正确;放大镜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5.【答案】D【解析】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或眼球变凸,对光的折射能力较强,看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选D。6.【答案】A【解析】老花镜是凸透镜,它的焦度;焦距是:。二、填空7.【答案】睫状体;较薄;变厚;偏折能力8.【答案】小;正;负9.【答案】太厚;太强;太长;光斑;凹透镜10.【答案】12.5【解析】正常人的明视距离为25cm,若人用平面镜看自己的脸部,则人眼与镜中像的距离应该是25cm;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人眼到镜面的距离应该是25cm÷2=12.5cm。11.【答案】照相机;晶状体;凸透镜;视网膜;视觉神经【解析】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觉神经将这个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12.【答案】近视眼;乙【解析】(1)由于杨老师戴眼镜的目的是为了看清楚远处的同学,也就是说她的眼睛能够看清楚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由此可知她是近视眼。因此要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2)书面上的字在甲眼镜中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成像性质与放大镜一样,放大镜是凸透镜,所以甲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眼镜;透过丙看书面上的字,字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丙是一个平光镜。综上分析要选用乙眼镜。三、探究与作图13.【答案】乙;短;甲【解析】在以上四个图中,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C乙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也是老花眼成像情况;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丙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因此甲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故答案为:乙;短;甲。14.【答案】(1)C;(2)D;(3)近视眼;凹透镜【解析】(1)眼睛的晶状体是一个焦距可调的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2)正常眼睛成的像在视网膜上,所以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3)观察上图可以发现,晶状体把光线会聚到了视网膜的前方,说明晶状体的曲度变大,是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15.【答案与解析】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如图所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滑轮(提高)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与作图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电压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电压表的使用,正确的是, 图中,要求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答案】0-3;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2节 内能课堂检测,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