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页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2页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2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居民身份证,知道居民身份证正反面信息及身份号码及各数位代表的含义。
    2.了解居民身份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懂得配合警察查验身份证是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3.学会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能够正确使用居民身份证,产生对拥有中国公民身份的自豪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身份证的用途并正确使用身份证;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2分钟)
    拓展空间:活动作业
    请说一说居民身份证在生活中的用途,并写出三种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的方法。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3分钟)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师生互动,视频导入
    导语:古人们可以随意出入特定场所吗?怎样才能顺利通行呢?让我们带着这一疑问观看这则视频。
    提问:为什么范闲来到鉴查院无人理会,拿出提司腰牌众人反应亮了?谁来说一说。
    预设:因为他的腰牌证明了他的身份。
    追问:那现代人用什么来证明身份呢?
    预设:身份证。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
    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以观看视频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小结揭题: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小小身份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居民身份证。
    探究新知
    一、认识身份证(13分钟)
    活动一:身份证大探索
    探索身份证正反面的信息
    1.提问:(出示身份证实物)请大家一起看真正的身份证,它的全名叫什么?为什么称作居民身份证而不是公民身份证呢?
    预设:它的全名叫居民身份证。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身份,所以叫做居民身份证。
    2.合作探究:
    (1)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都有哪些信息?看谁找得多?
    预设:正面:国徽、签发机关、有效期限;背面:姓名、性别、出生、住址。
    教师根据学情揭示身份证上的项目信息,并在需要的地方加以解释说明。例如:国徽部分。
    补充说明:有国徽的一面才是身份证的正面;只有中国公民才能拥有中国居民身份证。
    居民身份证上这么多信息中,哪个信息是独一无二的?
    预设:居民身份号码是独一无二的。
    补充说明: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身份证号码具有唯一性、不变性。
    提问:它是怎样组成的?各个数字都代表哪些含义?(阅读25页相关链接)
    (3)在观察父母长辈的身份证时,你注意到大家的有效期期限是一样的吗?
    补充说明:因为年龄不一样,所以有效期限是不同的。我国的相关法律对此有明确的规定。(阅读25页相关链接)
    学生仔细观察身份证,查找相关信息并回答问题。
    通过提问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强烈地想要去了解有关身份证的一些知识。
    了解所有的个人信息全部记录在身份证上,为下面的保护个人信息做铺垫。
    3.普法知识:
    揭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三条 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证号码、本人相片、指纹信息、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
    注意:指纹信息。
    从2013年1月起增加了指纹输入,为什么增加指纹输入呢?同学们有没有办身份证录入指纹的经验呢?
    预设:提高安全性,指纹是独一无二的。
    4.小结:这张小小的卡片上拥有我们每个人独特的信息,所以身份证件特别重要。
    学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认识到身份信息的重要性。
    通过这一环节强化学生理解小小的身份证有唯一性,有法可依,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中国公民才有保障。
    总结升华:一个小小的身份证还有相关《身份证法》,让我们有法可依,因此我们中国公民是受法律保护的,所以身份证可以保护我们的权益。
    二、身份证本事大(5分钟)
    身份证用途广、方便多
    1.提问:既然身份证这么重要,平时生活中都有哪些情况会用到身份证呢? (可结合书中第26页)
    预设:飞机、火车、住宿、游玩、邮寄包裹等。
    2.整理:身份证用途这么多,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平时你们会用到的这些方面,还有很多用处呢,比如办社保卡,银行卡,结婚生子……
    阅读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应当出示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
    (一)常住户口登记项目变更;(二)兵役登记;(三)婚姻登记,收养登记;(四)申请办理出境手续;(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3. 思考:为什么这些场合都要用到身份证?
    它是我们身份的证明,可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
    学生结合问题积极回答,并分享生活经验。
    本环节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一步拓展身份证的用途,让学生感受身份证的用途广泛,从而引导他们理解身份证的重要作用。
    总结升华:居民身份证是我们每个公民的法定证件,在生活中,大到选举、结婚、上学、找工作,小到买车票、考驾照、寄快递等都要用到身份证。所以它的用途可真大啊,既保障供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三、正确使用身份证(11分钟)
    (一)妥善保管身份信息
    活动二:小小审判官
    1.导语:身份证件那么重要,近年来身份信息泄漏的新闻和由此引发的案件越来越多,针对以下几个案例,你能分辨出对错吗?我们来看一看谁判断的又快又准。
    游戏规则:教师设置的情境中,你认为对的就站起来,错的就坐下。
    案例分析:
    (1)小红去超市办理会员卡,工作人员需要身份证复印件,于是她看着工作人员复印完毕后,在身份证上备注“此复印件仅限于办理会员卡使用”,并在复印件上标注日期,拿回身份证原件。(判断)正
    师:复印信息要备注用途和时间。
    (2)小明身份证丢失,没有着急,他说,等忙完这几天再去公安机关办理挂失。(判断)误
    师:不仅身份证,还有一些证件信息也是不能随意泄露,比如医保卡,驾驶证等。一旦丢失需要及时挂失补办。
    (3)小丽借同事小王的身份证去办理电话卡,小王没有借给小丽。(判断)正
    师:不久的将来,电话卡也会被纳入征信,一旦电话卡被弃用产生欠款,会影响个人信用,比如贷款或者其他社会活动受阻。即便要借,也要借给值得信任的人。
    (4)小卢坐火车一出出站口,就把火车票晒在了微信朋友圈,告诉大家说他出差了,晒完之后便随意丢弃了。(判断)误
    师:老师在讲身份证的正确使用,为什么老师说火车票的事情呢?
    预设:因为火车票上有二维码,为了安全起见,不要随意在网上上传带有二维码的个人信息单据。此外,火车票上也有个人信息,不仅如此还体现地点和时间。
    师:那么还有什么单据是我们不能随意丢弃的呢?
    预设:快递面单,购物小票等。
    师:能体现个人信息的单据都不要随意泄露。
    2.小结:我们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不泄露,所以我们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
    (二)积极配合警察查验
    活动三: 查验身份知多少
    1.导语:保管好我们的个人身份证件,不仅维护了我们个人信息安全,还让违法犯罪分子失去可乘之机。警察在保护合法公民的安全时,在搜查可疑犯罪分子时也需要查看证件。请一起观看下面这个视频,说说你的感受。
    播放视频《警察查验身份》。
    2.分析:警察刚才在视频里说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所以可以查验身份证。你知道警察可以在哪些情境下查验身份证吗?
    3.出示:课本第27页“知识窗”内容。
    4.辨一辨:面对这些情况,他们是否有权查验身份证?
    (1)马路上出现集体群殴事件,范围较大,并伤及路人。警察及时赶到,并要求出示身份证。有权查验
    (2)小红去超市购物,结过账之后在出超市门时,防盗闸机响了起来,这时超市工作人员要求小红出示身份证。无权查验
    (3)火车站警察通过巡逻发现,站前有一人员鬼鬼祟祟,神情紧张。警察及时赶到,并要求其出示身份证。有权查验
    (4)经群众举报,某药店长期售卖假药,公安机关进行查实并查验了负责人的身份证。有权查验
    (5)今年国庆期间,小王去北京游玩,出火车站和去天安门被警察拦下,要求出示身份证。有权查验
    3.小结:同学们找得都非常对,“知识窗”的内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同学们不仅知法、学法、懂法、用法,将来也一定是个守法的好公民。作为中国公民,积极配合警察查验身份证工作是法定义务,正因如此我们的社会才会如此安定和谐,所以身份证还能维护社会秩序。
    4.博古通今:播放视频《古人的身份证明》
    总结:古代身份证大多用来证明朝廷官员和有权有势之人的身份,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它是为特权阶级服务的。
    学生结合预设的情境进行辨析。
    学生观看视频并分享感受。
    学生结合课本“知识窗”内容,对情景进行归类。
    联系生活,举例说明生活中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情况,了解信息泄露对个人生活的各方面影响,强化学生保护信息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视频和情景再现的环节,让学生不再阅读枯燥无味的法律条款,充分发挥主体地位,自己仿佛小法官,分析案件,学会解决问题。知道配合警察查验身份证是法律赋予的义务,是必须配合的,否则将要受到惩罚。让学生在活动中知法,学法,懂法,用法。
    总结:今天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每个人都拥有公民身份,人人平等,履行义务,享受权益。所以我们更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做到个人信息不外漏,正确合法的使用身份证。
    课堂练习:(4分钟)
    (一)填空题
    1.(身份证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
    2. 居民身份证号码由( 18)位数字组成。
    3.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时候,我们必须(配合 )。
    (二)选择题
    下列关于居民身份证的说法你不赞同的是( B)
    A.不要随意透露包含个人信息单据的二维码
    B.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法院挂失
    C.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三)判断题
    1.公民身份证号前六位是出生日期。 ( × )
    2.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 √ )
    3.下车后就可以将车票随意乱扔了。( × )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学以致用,及时巩固。

    相关教案

    2020-2021学年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纪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3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 宪法是根本法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 宪法是根本法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