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达标测试
展开第一~二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考点1 金属的冶炼
1.(2020课标Ⅱ,7,6分,★★☆)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
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
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
2.(2020课标Ⅲ,7,6分,★★☆)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
考点2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3.(2020浙江1月选考,10,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高效、较洁净的燃料
B.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C.石油的裂化主要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轻质油
D.厨余垃圾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质能
4.(2019天津理综,1,6分,★★☆)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考点3 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
5.(2018课标Ⅱ,8,6分,★☆☆)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6.(2020课标Ⅱ,11,6分,★★☆)据文献报道:Fe(CO)5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OH-参与了该催化循环
B.该反应可产生清洁燃料H2
C.该反应可消耗温室气体CO2
D.该催化循环中Fe的成键数目发生变化
7.(2017江苏单科,1,2分,★☆☆)2017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 )
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
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
8.(2017课标Ⅲ,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考点4 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判断
9.(2020浙江1月选考,15,2分,★★☆)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提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羟基常称作酚羟基,酚羟基可与NaOH溶液反应) ( )
A.该物质可由n个单体分子通过缩聚反应生成
B.0.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33.6 L(标准状况)的CO2
C.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之一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
D.1 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3n mol NaOH
10.(2019北京理综,9,6分,★★☆)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链延长)( )
A.聚合物P中有酯基,能水解
B.聚合物P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C.聚合物P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
D.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的交联结构
11.(2017北京理综,11,6分,★★☆)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
(图中虚线表示氢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聚维酮的单体是
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
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三年模拟练
1.(2019四川乐山十校高一期中联考,★★☆)将煤块粉碎、经脱硫处理、在适当过量的空气中燃烧, 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
①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煤的利用率
②减少SO2的产生,避免造成酸雨
③减少有毒的CO产生,避免污染空气
④减少CO2的产生,避免“温室效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要求的是( )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D.用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
3.(★★☆)“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已经深入人心。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吻合的是( )
A.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产物
B.推广燃煤脱硫技术,防止SO2污染
C.推广垃圾的分类存放、回收、处理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4.(2020江西南昌新建一中高一月考,★★☆)利用如图装置做铝热反应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Fe2O3 2Fe+Al2O3
B.该反应会产生高温、发出强光
C.根据铝热反应的原理,可以冶炼某些金属
D.若反应中转移3 mol电子,则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是1 mol
5.(2020内蒙古包头包钢一中高三月考,★★☆)某学习小组按如图实验过程证明了海带中存在碘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 I2+2H2O
B.步骤③操作后,观察到试管中的溶液变为蓝色,则可说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C.若步骤②仅滴加稀硫酸后通入氧气,则步骤③操作后,试管中的溶液也变成蓝色
D.步骤①需要将干海带放入蒸发皿中灼烧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石油 分馏产品 乙烯 CH2BrCH2Br
A.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
B.①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C.②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
D.③是加成反应,产物名称是二溴乙烷
7.(2020湖北襄阳高二期末调研,★★☆)有资料报道,前几年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发现了“毒油”。所谓的“毒油”是指混有汽油的食用油,不能食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可以由石油的分馏得到
B.汽油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
C.可用静置后看其是否分层来判断食用油中是否混有汽油
D.裂化汽油可以作为溴水中提取溴的萃取剂
8.(★★☆)“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出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除硫酸厂尾气:SO2+2NH3+H2O (NH4)2SO3
B.消除硝酸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污染:NO+NO2+2NaOH 2NaNO2+H2O
C.制CuSO4: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D.制CuSO4:2Cu+O2 2CuO,CuO+H2SO4(稀) CuSO4+H2O
9.(2020山东潍坊高一月考,★★☆)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①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l2的利用率,理由是 。
(2)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步骤④利用了SO2的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步骤⑥的蒸馏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 。
(4)步骤⑧中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可利用它们的相对密度相差很大的特点进行分离。分离仪器的名称是 。
(5)步骤①、②之后并未直接用“含Br2的海水”进行蒸馏得到液溴,而是经过“空气吹出”“SO2吸收”“氯化”后再蒸馏,这样操作的意义是 。
10.(★★☆)已知:A、B、F是家庭中常见的有机物,E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F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根据下面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⑥、操作⑦的名称分别为 、 。
(2)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 。
A.汽油 B.煤油 C.柴油 D.重油
(3)在反应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反应是 。
(4)写出结构简式:A ,F 。
(5)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
(6)作为家庭中常见的物质F,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给我们造成了环境污染,这种环境污染是指 。
11.(★★☆)以硅藻土为载体的五氧化二钒(V2O5)是接触法生产硫酸的催化剂。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2O5既避免污染环境又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废钒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
物质
V2O5
V2O4
K2SO4
SiO2
Fe2O3
Al2O3
质量分数/%
2.2~2.9
2.8~3.1
22~28
60~65
1~2
<1
以下是一种废钒催化剂回收工艺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V2O5转化为V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同时V2O4转化成VO2+。“废渣1”的主要成分是 。
(2)“氧化”中欲使3 mol的VO2+变为VO2+,则需要氧化剂KClO3至少为 mol。
(3)“中和”作用之一是使钒以V4O124-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废渣2”中含有 。
(4)“离子交换”和“洗脱”可简单表示为4ROH+V4O124- R4V4O12+4OH-(ROH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了提高洗脱效率,淋洗液应该呈 性(填“酸”“碱”或“中”)。
(5)“流出液”中阳离子最多的是 。
(6)“沉钒”得到偏钒酸铵(NH4VO3)沉淀,写出“煅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全解全析
五年选考练
1.A A项,胆矾是硫酸铜晶体,其化学式为CuSO4·5H2O,错误;B项,湿法冶铜中的一步反应是铁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正确;C项,将CuSO4溶液蒸发浓缩,再冷却结晶可得胆矾,正确;D项,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来的铜附在铁釜上,正确。
2.C 孔雀石又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OH)2·CuCO3,也可写成Cu2(OH)2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物为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且对湿度比较敏感,可与盐酸、硫酸等发生反应,故A正确,C错误;依据题干信息《千里江山图》历经千年色彩依然,说明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故B正确;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约为57.7%,Cu(OH)2·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约为55.5%,故D正确。
3.B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是一种高效、较洁净的燃料,A项正确;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而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B项错误;通过石油的裂化可获得更多的汽油等轻质油,C项正确;剩菜剩饭等厨余垃圾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经过简单处理就能变成有机肥料等,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质能,D项正确。
4.D A项,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来生产乙醇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石油是由多种小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利用石油生产高分子材料涉及化学变化;C项,由基本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涉及化学变化;D项,反渗透膜法分离出淡水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D。
5.C 雾和霾的分散剂均为空气,A正确;由题图可知雾霾中含有NH4NO3和(NH4)2SO4,B正确;NH3应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反应物,C错误;过度施用氮肥会增加大气中NH3的含量,D正确。
6.C 由题给反应机理图可知,Fe(CO)5和OH-为催化剂,参与了该催化循环,A项正确;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O+H2O CO2+H2,B项正确,C项错误;由题图中含铁物质的结构可知Fe的成键数目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
7.C 本题考查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方面的内容。A项,夏天空调温度设定过低,消耗的电能会增多;B项,过多使用一次性用品会增加资源的消耗;D项,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不利于节约资源。
8.C 本题考查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SO2气体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C错误。
9.C 该物质是通过n个单体分子经加聚反应生成的高聚物,A项错误;该物质为高分子化合物,不确定0.1 mol该物质中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无法得出CO2的生成量,B项错误;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之一是乙二醇,乙二醇常被用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C项正确;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含有3n个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有n个酯基水解产生酚羟基,也能消耗NaOH,故1 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4n mol NaOH,D项错误。
10.D 将X和Y间的酯基通过水解的方式断开,还原出合成P的两种单体,它们分别是、。D项中的两种单体只能合成一种链状的高聚物,无法合成网状的高聚物。
11.B B项,聚维酮碘的合成过程为:
因此聚维酮分子由(2m+n)个单体聚合而成。D项,聚维酮分子中存在“”,能发生水解反应。
三年模拟练
1.A 煤块粉碎是为了增大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既能使煤炭充分燃烧,又能提高反应速率;脱硫处理是为了减少SO2的排放,避免造成酸雨;空气适当过量,能使煤充分燃烧,减少CO等有毒气体的产生,但不能避免或减少CO2的产生。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项正确。
2.A A项,属于乙烯的加聚反应,符合原子利用率100%的特点;B项,属于取代反应,还生成HCl等;C项,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水;D项,属于置换反应,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的产物还有CO。
3.D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保护环境的理念。
4.D 结合题图可知是Al和Fe2O3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 2Fe+Al2O3,A项正确;该反应过程中镁条燃烧会产生强光,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可以产生高温,B项正确;利用铝热反应原理,可以冶炼某些金属,C项正确;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若反应中转移3 mol电子,则消耗0.5 mol氧化剂(Fe2O3),D项错误。
5.D 结合图示可知步骤②中,I-被H2O2氧化成I2,其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 I2+2H2O,A项正确;步骤③操作后,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表明烧杯内溶液中含I2,从而说明海带中含碘元素,B项正确;若步骤②滴加稀硫酸后通入氧气,发生反应4I-+O2+4H+ 2I2+2H2O,则步骤③操作后,溶液也变蓝色,C项正确;蒸发皿不能用于灼烧,灼烧必须使用坩埚,D项错误。
6.D 石油是由多种烷烃、环烷烃组成的混合物,故A正确;分馏是物理变化,故B正确;由分馏产品得到乙烯发生了裂化、裂解,故C正确;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1,2-二溴乙烷,故D错误。
7.A 经石油的分馏和重油裂化均能得到汽油,A项正确;汽油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B项错误;食用油与汽油均为有机物,互溶性好,静置后不分层,不能通过静置是否分层来判断食用油中是否混有汽油,C项错误;裂化汽油中含烯烃,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用于溴水中溴的萃取,D项错误。
8.C C项产物中有SO2,SO2是大气污染物,可导致酸雨。
9.答案 (1)酸化后可以抑制氯气与水反应
(2)2Br-+Cl2 Br2+2Cl- Br2+SO2+2H2O 4H++2Br-+SO42-
(3)温度过高,大量水蒸气随之排出,溴蒸气中水分增加;温度过低,溴不能完全蒸出,产率低
(4)分液漏斗
(5)“空气吹出、SO2吸收、氯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Br2的浓缩过程,与直接蒸馏含Br2海水相比效率更高,消耗能源少,成本降低
解析 (1)Cl2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酸化后能抑制Cl2与水反应。 (2)步骤②中Cl2将Br-氧化成Br2,离子方程式为2Br-+Cl2 Br2+2Cl-;步骤④中Br2与SO2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H2SO4和HBr,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 4H++ 2Br-+SO42-。(3)蒸馏时,若温度过高,会有大量水蒸气随之排出,溴蒸气中水分增加;若温度过低,溴不能完全蒸出,导致产率降低。(5)海水中Br-的富集程度较低,在海水提溴之前,需进行海水浓缩。“空气吹出、SO2吸收、氯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Br2的浓缩过程,与直接蒸馏含Br2海水相比效率更高,还具有消耗能源更少,降低成本等优点。
10.答案 (1)分馏 裂解 (2)D (3)①②③ ④⑤
(4)CH3COOH
(5)CH3COOCH2CH3+OH-CH3COO-+CH3CH2OH
(6)白色污染
解析 由“E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知,E为乙烯;由乙烯与水反应生成B知,B为乙醇;由F为高分子材料知,F为聚乙烯;由C在酸性、碱性条件下均得到乙醇知,C为酯;由A为家庭中常见的有机物知A为乙酸,C为乙酸乙酯。(1)石油通过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通过裂解制取乙烯。(2)先得到的馏分沸点低,后得到的馏分沸点高。(3)酯化反应、水解反应均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6)聚乙烯难以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
11.答案 (1)V2O5+2H+ 2VO2++H2O SiO2 (2)0.5
(3)Fe(OH)3和Al(OH)3 (4)碱 (5)K+
(6)2NH4VO3 V2O5+2NH3↑+H2O↑
解析 (1)V2O5及VO2+中的V均为+5价,“酸浸”时,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原子守恒及电荷守恒不难写出离子方程式;“酸浸”时,V2O5转化成VO2+,V2O4转化成VO2+,K2SO4可溶于水,Fe2O3及Al2O3分别转化成Fe3+和Al3+,所以“废渣1”的主要成分是SiO2。
(2)欲使3 mol VO2+变为VO2+需转移3 mol e-,1 mol KClO3为氧化剂生成Cl-转移 6 mol e-,所以需KClO3至少0.5 mol。
(3)“中和”时加入KOH溶液,钒以V4O124-形式存在于溶液中,K2SO4可溶,Fe3+和Al3+分别转化成Fe(OH)3和Al(OH)3沉淀进入“废渣2”。
(4)该反应的逆反应为洗脱过程,增大c(OH-),有利于平衡向左移动,所以淋洗液应呈碱性。
(5)由流程图可以看出,H+在酸浸时损耗,钒转化为V4O124-,Fe3+及Al3+转化为沉淀,所以“流出液”中阳离子最多的是K+。
(6)“煅烧”时肯定得到V2O5,其他物质自然写出。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限度与速率第3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优秀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限度与速率第3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优秀课时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反应,2%,则60 min内v=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精品精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5 ml·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优秀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优秀课后作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