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19-2020学年江苏省各市初一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名校试卷】苏州市吴江区2019-2020学年7年级语文下册校际联合教学质量调研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名校试卷】苏州市吴江区2019-2020学年7年级语文下册校际联合教学质量调研 含答案,文件包含苏州市吴江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校际联合教学质量调研doc、苏州市吴江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校际联合教学质量调研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校际联合教学质量调研 初一语文 2020.07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的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伴随着运行试验列车从太仓境内呼啸而过,通沪铁路正式通车就在眼前。太仓段测试现场,工人们激动的手舞足蹈,这条线路的修通,是工人们锲而不舍奋斗六年的成果。再过半个月,太仓正式迈向高铁时代的梦想将不再是海市(shèn) ▲ 楼。 一条铁路,就是一条经济大动脉;迈向高铁时代,就是步入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加速跑道。通沪铁路通车运营,对太仓来说 甲 (A.内涵B.内含)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不仅将进一步缩短太仓与上海等地的通勤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增强太仓港集疏运能力,加快实施 乙 (A.汇入B.融入)上海战略,构建太仓“公铁水”立体式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不远的未来,太仓将成为江苏进入上海的重要交通(shū) ▲ 纽节点城市。那时的太仓将迸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海市(shèn) ▲ 楼 ②交通(shu) ▲ 纽 ③锲(A.qì B.qiè)而不舍 ④迸(A.bèng B.bìng)发 (2)为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 2.根据要求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1)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 ▲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3) ▲ ,草色入帘青。( ▲ 《陋室铭》)(4)草树知春不久归, ▲ 。(韩愈《晚春》)(5)黄梅时节家家雨, ▲ 。(赵师秀《 ▲ 》)(6) ▲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7)小苏在某次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有点飘飘然。同桌小明引用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诗句“ ▲ , ▲ ”来提醒他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迷醉。 3.名著阅读(6分) (1)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祥子在辛勤劳动中充满自信与好强,在畸形结合的家庭中苦苦挣扎而终告失败,在绝望中扭曲灵魂堕落成走兽,最终靠给死人送殡维持生计。 . B.虎妞粗俗丑陋,在婚姻中强势主导。但她精明能干,灵魂并未像刘四那样被剥削阶级的偏见恶习腐蚀殆尽,对祥子和小福子也表示出同情。 C.杨太太和曹先生,同样是让祥子拉包月的雇主,杨太太讲究人道主义,能给予祥子温暖的关怀,曹先生让祥子拿着拉车的钱,干着奴仆的活。 D.小福子的死是继虎妞死后给祥子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与其他因素一道使祥子由淳朴、正直、善良、能吃苦的青年变为懒惰、麻木的行尸走肉。 (2)阅读《海底两万里》,时,有人认为尼摩艇长是一个孤独且冷酷的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书中具体情节说明理由。 4.小明搜集到以下几幅对联,请你帮他找到适合张贴的店家。 (4分) (1) 青囊千古泽,红杏一林春。( ▲ ) (2) 月满楼香迎万家灯火,湾涵阁暖聚四海宾朋。 ( ▲ ) (3) 经纶满腹,正能椽笔抒筹策;丘壑在胸,锦绣文章写春秋。( ▲ ) (4) 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 ▲ ) A.理发店 B.饭店 C.药店 D.书店 第二部分(44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5~7题。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 昏鸦数(▲)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 遥见樵渔一路归。5.小明在读这首诗时,产生了疑惑,题目是“题春晚”,诗中却一个“晚”字也没有。你能帮 他解决困惑吗?(3分) 6.诗中括号内,老师给出了“只”和“点”两个选项,小明最初认为对应“昏鸦”,应该选 “只”,但经过思考后,认为在这个诗句中,要选“点”。你能说出他这样选择的理由吗? (2分) 7.诗人“小立阑干外”,面对眼前之景,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呢?(2分) A.思乡 B.闲适 C.惜春 D.孤寂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8~11题。 太祖①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②,犹惧不免。冲谓吏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曰: “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③柱乎?”一无所问。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二十·邓哀王冲)》) 【注释】①太祖:曹操。下文的“冲”即曹冲。②首罪:自首请罪。下文的“自归”也有自首的意思。③县:通“悬”。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而为鼠所啮(▲) (2)貌有愁色(▲) (3)世俗以为鼠啮衣者(▲) (4)俄而库吏以啮鞍闻(▲)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4分) (1)冲于是以刀穿单衣。 (2)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10.联系上下文,你觉得文中括号内填入下列哪个词语最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3分) A.惊 B.怒 C.问 D.笑 11.曹冲为什么要“以刀穿单衣”?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 梧桐飞絮 张为民 ①入春后,梧桐树上那些挂得高高的悬铃就像约好了似的,忽然就绽开了,细细密密的絮花互相推搡着,跳将出来,舒展了身子,轻盈地飘向空中。鹅黄的伞柄,白绒绒的羽盖,就这么懒懒散散地悬浮着,起起落落。偶有一阵风来,旋即交织起一片迷茫,恰似六月飞雪,漫天飞舞,瞬间凌乱了视线,原本清朗的城市变得朦胧起来。 ②梧桐飞絮,烦愁的人多,欢喜的人少。总以为漫无边际、随心所欲的絮花太过散漫,也太过蛮横,动辄密集地横亘在眼前,挨挨挤挤地将人围得严严实实。令人生畏的是,絮花似乎还有强迫症,总想努力地填补所有的空洞,路人若不经意偶遇,嘴巴、鼻孔、眼睛冷不丁地会贴上几朵絮花,不由得喷嚏连连,涕泗横流,更不消说满地的飞絮给城市清洁带来的困扰,怎不恼人。 ③而这漫天的絮花却是梧桐的欢喜时光,走过风霜雪雨的冰寒天,终于盼来暖意融融的阳春三月,绿芽初绽,结实飞絮,这是新生命的颂歌,正要随性地轻舞飞扬。 ④人之所取,往往轻自然,重实用。譬如饲养家禽家畜,只求长成速,上市早,获利快,于是圈养于狭隘空间,又不断填食,更有添加人工催长素,以利增肥增膘,却罔顾了动物的天性。比及梧桐树,看中的则是它“春冬落叶,以舒负暄融和之乐;夏秋交荫,以蔽炎烁蒸烈之威”的好处,却常耐不得其短短的飞花扬絮期。于是建议治理者有之,建议换树种者也有之。但不知顺时按令,萌芽飞絮,正是梧桐自己的世界。 ⑤人之所观,往往重现实,轻真实。那天,带孩子去植物园,看到一棵气势昂扬的大树,树干挺直,高擎着翡翠般的碧绿巨伞,树皮光滑,呈翠绿色,碧叶青干,透着清雅洁净。看着陌生,问工作人员,回说是梧桐树,一时竟没反应过来,和印象中的梧桐树实在相去甚远。再细究,才知道我们常说的梧桐,原是法国梧桐又名悬铃木,而眼前的才是上生土长的中国梧桐,别名青桐、桐麻。中国梧桐和法国梧桐性、习均相远。植物学分类上,中国梧桐属锦葵目,法国梧桐属金缕梅目,二者在树形,果实上差别甚大。中国梧桐多庭栽,赏心悦目,取的是“栽桐引凤”之意。“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云:梧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赏心悦目,人家斋阁多种之。”法国梧桐宜街种,作遮阳挡雨用,取的是经济实用之途。申城大凡稍有宽度的马路两边,都有法国梧桐婆娑的身影。数年前,沪上评选城市最美林荫道,其时,以梧桐为行道树的林荫道居然占了七成以上,梧桐已然是我们这个城市的标配。 ⑥那么,此梧桐,彼梧桐;居庭院,处街衢,又有何关系。梧桐依旧是梧桐,无论中国梧桐还是法国梧桐,它们并不在乎身负盼美名,也无意被寄托了何种意象,只需一方肥沃的土壤,或亭亭如盖或苍翠挺拔,生机盎然的生长,这才是它们自己的世界。 ⑦窗外,旋起一阵风,几缕金黄色、细细的絮花从风中钻出来,紧紧贴在窗玻璃上,像是一张绽开笑靥的脸。 (选自《新民晚报> 2018年05月15日) 12.结合文中描写梧桐飞絮的语句,说说作者笔下的梧桐飞絮有怎样的特点。 (3分) 13.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解说有错误的是哪一项?(3分) A.梧桐飞絮令人烦愁,是因为入春后,漫天的飞絮狯遮挡路人的视线,引起口眼鼻的极度 不适,还给城市清洁带来了麻烦。 B.第④段以饲养家禽家畜和栽种梧桐为例,指出人们为了一己私利罔顾动植物天性,随意 改变它们生长规律的行为的荒谬。 C.人们大都遵从经济实用的原则,将亭亭如盖的法国梧桐作为行道树的首选树种,将苍翠 挺拔的中国梧桐栽种在庭院之中。 D.作者用自己不认得中国梧桐的事实阐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往往依托于现实的生活 经验,而忽略了事物的真实本质。 14.面对漫天的梧桐飞絮,网友们议论纷纷。阅读全文后,你觉得作者在留言区会说些什么呢? 请帮他完成下面的留言。 (3分) 春天的歌:可以用高压水枪冲掉梧桐树上球果中的“毛毛”。 月亮小湾:干脆直接都砍了,换种别的品种的树吧! 作者: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8题。 【导读】本文选自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一章,主要记录了美国实业家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1819-1892)集资铺设第一条横跨大西洋、连接欧美两洲的海底电报电缆的故事。 ① 八月初的某一天,旧大陆和新大陆几乎在同一时刻获悉这一事业成功的消息;它所产生的反响难以言表。在美国,消息刚刚传到那里,人们就陷入狂热的欢呼之中。商店的营业随即停顿,大街小巷挤满人群,他们在打听、喧哗、谈论。 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一夜之间成了国家的英雄。纽约全城都在震撼、在咆哮,人们盼望着要一睹这位人物的风采,是他“通过自己的决断果敢使年轻的美洲和古老的欧洲结成了良缘”。 八月十七日,报纸用特大号字的醒目标题欢呼这次胜利:“电缆传送成功”“人人欣喜若狂”“普天同庆的时刻”。这确是史无前例的胜利,因为自从地球上开始有思想以来,还从未有过这种情况:一个想法能在一瞬间飞越过大洋。 到了晚上,所有城市都被万家灯火照得通明,每扇窗户都有亮光。此时此刻,即便是市政大厅的屋顶着了火,也几乎不能妨碍他们的欢乐,因为第二天又有新的庆祝活动。“尼亚加拉”号到达纽约,菲尔德这位伟大的英雄出现了!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剩下的电缆被拖着穿过纽约城,全体船员受到了款待。从太平洋到墨西哥湾的每一座城市,每天都在重复着这种欢庆的场面。一次又一次的欢呼把这个新的哥伦布弄得神魂颠倒,此时此刻他成了美国最光荣、最受崇拜的人物。 ② 但是就在这片欢庆之中,只有一个声音、而且也是最最重要的声音却沉默了,那就是海底传来的电报。说不定菲尔德在欢呼声中就已经知道这个可怕的事实:大西洋的电缆恰恰就在这天停止了工作;而前几天传送的讯号现在也早已混乱不清,好像一个临死的人的最后喘息,现在电报终于彻底断了气。菲尔德是唯一知道这一底细的人,想必他内心非常惊恐。 不久,从电缆传来的消息竟是如此稀少终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恰恰就在欢庆胜利的狂热过后的第二天,从大洋彼岸再也没有传来纯正的电流振荡。 如果说,人们仅仅从真诚的热情中清醒过来,对他们原来寄予厚望的这个人从背后绝望地冷眼相看,那倒好办了,但他们没有这么宽容。关于大肆赞美过的电报已经失灵的谣传几乎还没有被证实,欢呼的浪潮就像反冲回来似的,全都气势汹汹地扑向那个无辜的罪人,说他欺骗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世界。城里的人说,他早就知道电报失灵,但是为了利用这段时间把属于他自己的股票以高价脱手,所以不说。甚至还有更恶毒的诬蔑:越过大西洋海底的电报从来就没有真正传来过,所有收到的电讯都是伪造的,都是骗局,那份英国女王发来的电报是事先起草好的,而且根本不是通过大西洋海底电缆传过来的。恰恰是昨天欢呼得最响亮的人现在变得最慷慨激昂、怒不可遏。纽约全城的人、全美国的人都在为自己过分激烈、过分急躁的热情而感到羞愧。 毫无疑问,菲尔德成了这种愤怒的牺牲品。这个昨天还被当作民族英雄的人,现在却不得不像个罪犯似的躲避他的昔日朋友和崇拜者。真可谓成于一朝,毁于一夕,没宥想到失败得这么惨,资金损失,名誉扫地。而这根没有用的电缆却像传说中的一条环绕地球的巨蟒躺在大洋底下见不到的深处。 ③ 这条被人遗忘了的电缆在大洋底下毫无用处地躺了六年。在这六年期间,两大洲之间又恢复了原来的冷清沉寂,而在世界历史上两大洲曾经有过一小时长的时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用一个脉搏跳动、呼吸彼此相闻。美洲和欧洲曾经肩并肩同时交谈过几百句话,而现在这两大洲重又像几千年以来一样被那无法克服的遥远距离所隔开。十九世纪最大胆的计划昨天几乎就要成为现实,而现在又变成了传奇和神话。 六年之内一切王作都处于完全停顿状态,就像那条海底下被人遗忘的电缆一样,无人问津。但是,尽管六年时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匆匆一瞬间,而在像电这样一门如此年轻的学科里,六年却又好比一千年。人们越来越不去注意执着于这项计划的那个幻想家,不过,重新试验这项计划的时刻不可避免地必然会到来,只是缺少一个能把这项旧计划注入新生力量的男子汉。 突然之间,那个男子汉出现了,看,他还是原来的他,仍旧是那个怀着同样信念、充满同样信心的菲尔德。他从默默无闻的自我放逐和幸灾乐祸的蔑视中又站了起来,他重新出现在伦敦,第三十次远渡大西洋。 1865年7月23日,他带领着一艘装载着新电缆的巨型海轮离开泰晤士河。尽管第一次试验又失败了——在铺到目的地前两天由于电缆断裂而告吹,那永远填不饱的大西洋又吞下了六十万英镑。但是此时此刻的技术对完成这项事业是确有把握的,因而没有使人丧失信心。1866年7月13日第二次出航,终获成功。这一次、,通过电缆传到欧洲的声音十分清晰。数天以后,那条失踪的旧电缆被重新找到。 现在,这两条电缆终于把欧洲的古老世界和美洲的新世界连接为一个共同的世界。在咋天看来是奇迹的事今天已变成想当然的事。从此时此刻起,地球仿佛在用一个心脏跳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能从地球的这边同时听到、看到、了解到地球的另一边。 (有删改) 15.浏览全文,根据章节内容为每部分拟写一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不超过6个字)。(3分) 16.作者茨威格在创作《人类群星闪耀时》时,参考了大量当时的文献资料,同时,在叙述和 描写中,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请在文中各找一例,简述“纪实”与“想象”在传 记文学中的作用。(4分) 17.文中写到“纽约全城的人、全美国的人都在为自己过分激烈、过分急躁的热情而感到羞愧”。 阅读全文后,你觉得他们真正应该羞愧的是什么?(4分) 18.仿照下面示例,为文章结尾添写一两句抒情议论性的语句,揭示人物品质。(4分) 示例: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伟大的悲剧》) 第三部分(60分)19.作文。(60分) 成长中,有许多人会让我们感受到美好。也许是你崇拜的偶像,也许是你尊崇的名家;也许是你敬重的亲人,也许是你知心的朋友;也许是陌生的路人…… 请以“我心中,你最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阅读下面的游记,完成各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区、相城区学业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无答案),共4页。
这是一份苏州市吴江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中调研测试(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