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1物理人教版(2019) 一轮复习 课件+学案
- 实验_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课件PPT 课件 3 次下载
- 实验_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课件PPT 课件 3 次下载
- 第2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学案 学案 6 次下载
- 第3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及应用学案 学案 3 次下载
-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学案 学案 3 次下载
第1讲 重力、弹力、摩擦力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1讲 重力、弹力、摩擦力学案,共2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重力,摩擦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相互作用——力
课程标准
1.认识重力、弹力与摩擦力。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知道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现象,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矢量和标量。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备考方略
1.本章是力学的基础,要熟练掌握各种力的性质,能判断各种力的有无及方向,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培养科学思维。
2.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广泛应用于力、电、热等各部分内容,重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学习过程注意从具体问题中构筑物理模型,培养正确科学推理与模型构建能力,发展学科素养。
3.分析具体的平衡问题时要重视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的掌握,如相似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辅助角公式等。
4.本章内容是力学的基础,重视对物理观念的构建,重视科学思维,如模型构建、科学推理等学科素养。还要认真研究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关系、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等实验,重视科学探究素养的提升。
第1讲 重力、弹力、摩擦力
一、重力、弹力
1.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
(3)方向:总是① 竖直向下 。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
注意 重力并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弹力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② 恢复原状 ,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2)产生的条件:a.两物体③ 相互接触 ;b.发生④ 弹性形变 。
(3)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⑤ 相反 。
3.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⑥ 正比 。
(2)表达式:F=kx。
式中的k是弹簧的⑦ 劲度系数 ,单位符号为N/m;k的大小由弹簧⑧ 自身性质 决定。x是弹簧长度的⑨ 变化量 ,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二、摩擦力
1.两种摩擦力的对比
项目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定义
两个具有⑩ 相对运动趋势 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两个具有 相对运动 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 相对运动 的力
产生条件
(必要
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接触处有弹力;
(3)两物体间有 相对运动趋势 (仍保持相对静止)
(1)接触面粗糙;
(2)接触处有弹力;
(3)两物体间有 相对运动
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满足 0mg sin θ,乙对甲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f=F-mg sin θ,F增大,f增大;若F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1节重力弹力摩擦力课时学案,共15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章第1讲重力弹力 摩擦力(含解析),共14页。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导学案,共4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重力,力的图示和示意图,弹力,胡克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