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巩固练习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3271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巩固练习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3271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前要检验纯度,以免发生爆炸 B.不慎将浓盐酸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浓碱溶液冲洗 C.CO气体有毒,处理CO尾气的方法一般是将其点燃,转化成无毒的CO2 D.在盛O2的集气瓶中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事先在集气瓶底部铺上一层沙子 3.下列做法中,合乎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将加热后的试管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冷却B.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C.为了节约药品,用剩后的药品都要放回原瓶D.将吸有溶液的胶头滴管平放于实验台上 4.下列有关过滤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滤前,应将液体搅匀后,再倒入过滤器中过滤 B.过滤时,应将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上 C.过滤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应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 D.过滤时,若滤纸上的沉积物太多,可用药匙将它清除掉 5.下列各项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为保证分流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 6.给150 mL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所需的仪器是(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酒精灯 ④试管夹 ⑤石棉网⑥泥三角 ⑦坩埚 ⑧铁三脚架A.③⑥⑦⑧ B.②③⑤⑧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7.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
A.用 10 mL 量筒量取 5.2 mL 盐酸
B.用 100 mL 量筒量取 5.2 mL 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 25.02 g NaCl
D.用 100 mL 筒量配制 50 mL 10% 的盐酸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加试剂或采用的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A.NaCl固体(Na2CO3固体):加水过滤B.KNO3溶液(NaCl):过滤C.CO2(HCl):通入Ca(OH)2溶液中 D.CuSO4溶液(Cu粉):过滤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B.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的气味C.酒精灯的火焰可以用嘴吹灭D.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10.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要有安全意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若手被小刀割伤,先用稀双氧水擦洗,然后敷药包扎。
B.不慎将浓碱溶液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稀醋酸溶液,严重的须就医。
C.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
D.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灭,烫伤(灼伤)要就医。
11.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OH-等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 二、填空题1.在中学实验中学过的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很多,如结晶、过滤、蒸发……请填写分离或提纯下列各混合物最适宜的方法的名称。(1)除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氢铵________。(2)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少量食盐________。(3)分离碘的饱和水溶液________。(4)除去粗盐中的泥沙________。(5)从海水中提取食盐________。(6)分离油和水________。 2.草木灰是柴草燃烧后形成的灰肥,是一种质地疏松的热性速效肥。其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为碳酸钾,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钾。先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用实验检验其中的SO和Cl-。(1)此实验的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冷却结晶。(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 )A.左盘重,样品轻B.左盘轻,砝码重C.右盘重,砝码轻D.右盘轻,样品重(3)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时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进行第③、④步操作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后分成两份,分别装在两支试管中。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观察到有____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观察到有____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3.利用图示装置收集气体或洗涤气体。(1)若烧瓶是干燥的,且由a导管进气,可收集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如______________等。(2)若烧瓶中充满水,则可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如__________等,气体应从________口进入。(3)若在烧瓶中放入浓硫酸即可用于干燥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口进入。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否则,加热时液体可能冲出危及实验者和他人的安全。 2、【答案】B【解析】氢气中混有空气时,点燃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要检验纯度。浓盐酸的腐蚀性不大,溅到皮肤上用水冲洗就可以了,而浓碱溶液的腐蚀性很大。CO气体有毒,又易燃,点燃后可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铁丝在O2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温度很高的四氧化三铁固体,事先在集气瓶中铺上一层沙子可防止集气瓶炸裂。3、【答案】B4、【答案】B【解析】为了使液体迅速流下去,一般在过滤前静置,上层液体中含固体较少,所以过滤所用时间短;而C和D中操作容易使滤纸破损。5.【答案】A 【解析】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溴水中溴单质的萃取剂。 6.【答案】B 【解析】给150 mL的液体加热,需要250 mL以上的仪器,故选择烧杯而不用试管;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石棉网需用铁三脚架支撑,还需酒精灯加热。7.【答案】A 【解析】A:10 mL 量筒可以精确至 0.1 mL,故可以量取 5.2 mL 液体;
B:100 mL 量筒只能精确至 1 mL;
C:托盘天平只能精确至 0.1 g;
D:筒量只能用来量取溶液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所以答案为 A 。
8.【答案】D 【解析】 A、B中两者均易溶于水;C中两者均与Ca(OH)2溶液反应。9.【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判断。题中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容易烫伤手,应该用试管夹靠近管口夹持试管;有些气体的气味有强烈的刺激性或毒性,所以应该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酒精灯的火焰不可用嘴吹,应该用灯帽盖灭,原因是吹气时,一是由于空气流动,加速灯芯上酒精蒸发,会烧得更旺,二是可能将火焰压入灯内,引起爆炸;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10. 【答案】C【解析】稀双氧水有消毒杀菌的作用;水银易挥发有剧毒,因此散落在地上的水银应回收,与土壤混合或落入砖缝的部分应用硫粉来处理,而不能直接用水冲洗。酒精失火不可水冲,以防扩大面积;所以答案为C。
11. 【答案】B 【解析】首先滴加足量Ba(NO3)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CO,同时除去CO;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加足量Mg(NO3)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OH-,同时除去OH-;过滤后,滴加AgNO3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Cl-。 二、填空题1.【答案】(1)加热 (2)蒸馏 (3)萃取分液 (4)过滤 (5)蒸发结晶 (6)分液【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利用NaCl和NH4HCO3性质的差异,可用加热方法使NH4HCO3分解为NH3、H2O、CO2而除去;除去乙醇中NaCl可用蒸馏方法;把碘从水中分离出来用萃取;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可使之溶于水后过滤;从海水提取食盐用蒸发结晶;分离不互溶的两种液体油和水,可用分液。提示:要理解各种分离方法的使用条件和分离目的结果。2.【答案】(1)过滤 蒸发 (2)B (3)滤液浑浊 (4)引流,防止滤液溅到漏斗外;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热,有液体溅出 (5)白色沉淀 SO 白色沉淀 Cl-【解析】本题涉及物质的分离、除杂和离子的检验。题目设计中将物质的分离操作和注意事项与实验操作综合在一起,要正确解答需明确操作原理、规范操作程序。3.(1)密度小 H2、NH3 (2)H2、O2、CO a (3)b【解析】(1)用排空气法来收集气体要注意气体的密度,结合本题干燥烧瓶的位置特征,由a导管进气,使用的是向下排空气法,所以收集的气体密度应比空气的密度小,如H2、CH4等。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案设计,共14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综合与测试学案及答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高清课堂:实验安全,典型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第1章《从实验学化学》第1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新人教版必修1doc、第1章《从实验学化学》第1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新人教版必修1doc、第1章《从实验学化学》第1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新人教版必修1doc等3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