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市巴南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藻zǎo 坍塌dān 抽噎yē 咄咄逼人duō
B. 闪烁shuò 怅然 chàng 称职 chèng 人迹罕至hǎn
C. 贮蓄zhù 蜷伏quán 嗔怪chēn 骇人听闻hài
D. 着落zháo 草垛duò 晕眩xuàn 怪诞不经dàn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莅临 决别 兴高采烈 不求甚解 B. 分歧 烂漫 刨根问底 拈轻怕重
C. 云霄 帐蓬 油然而生 花枝招展 D. 狭隘 祷告 惊慌失措 翻来复去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入冬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发现新冠疫情,重庆虽不在其中,但很多人戴上口罩绝非杞人忧天。
B. 学习遇到疑难问题时,我们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C. 西部产业发展能够见异思迁 , 从纺织品、化工、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向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再生能源利用、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D.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地表示赞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的标志之一。
B. 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 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力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B. 李伟同学随父亲到单位的同事家里做客,主人问他心情如何,李伟说:“光临寒舍,十分高兴!”
C. 得知嘉宾的父亲刚去世,访谈节目主持人说:“对令堂过世深表哀悼。”
D. 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6.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B. 《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观音菩萨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
C. 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被提及。
D. 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二、语言表达
7.假如《西游记》中的沙僧来参加学校阅读社团的招聘,你是录取或淘汰他,请作出选择,并请你写出理由。
三、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班级正在举行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你为此次读书活动写一条宣传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假若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
(3)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青少年学生的阅读量普遍不足。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
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①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②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四、句子默写
9.默写填空。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4)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刘禹锡《秋词》)
(6)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和思乡恋土的寂寞情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8)古诗中,“月”常被诗人用作寄托思念亲人、思念朋友情感的载体。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五、课内阅读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则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②意与日去________
③年与时驰________
④将复何及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4)阅读选文和链接材料,说说同为告诫儿子的两篇短文,表达的用意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最温暖的一片阳光
李云迪
①母亲真的老了,有点像孩子般缠人。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她耳朵有点背,电话里声音总是很大。其实她也没什么事,只是问我是否安好。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就高兴地把电话挂掉。有时我忙,就会打断她的话,我能听得出那边轻轻的叹息。但母亲还是在每天上午九时左右打过来,正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
②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母亲过去常用婆婆丁做蒸菜,婆婆丁一定要野生的,最好在打春时没有开花前去采,这时的最新鲜。小时候我很爱吃母亲做的这个菜。我有些担心地告诉母亲,您都八十多岁了,千万不要去野外采野菜了,我会不放心的。母亲答应得很痛快。
③第二天正午时分,有人叩门,打开门见是母亲。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我急忙把母亲扶进屋内,埋怨她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我。可母亲不理我的不满,喜滋滋地取出她做的蒸菜,看不出一丝倦意。我见她的手青筋暴露,手上有结痂的血口子,一定是采野菜时留下的。她说,快吃吧,还温和着呢。我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为了让我吃到她做的菜,竟然沐着风雨去野外,顶着晨星点灶火,用一股爱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车,颠簸几个小时,给我送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
④母亲真的老了。眼前的事情她往往记不住,可过去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晰。母亲也有青春,只是离今天很远。她曾把箱子里保存的一条长裙拿给我看,告诉我她就是穿了这条长裙和父亲在向日葵下相识的。那长裙还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腰弯了,头发白了,白得像天上的一片云。
⑤母亲生在青川江边,长在稻花乡里。母亲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条唱着歌的小溪,每当燕子呢喃着飞来的时候,桃花就开了。开着开着,桃花就落了,花瓣落在溪水里打着旋流远了,就像流远的岁月。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两棵杏树,每当圆润的青杏结满枝头的时候,不等熟透,母亲就和小姐妹们采下来吃。那味道酸酸的,就像那时辛酸的日子。母亲在艰苦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家务活,有一手好针线,成家后很是勤俭。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她用那根银针缝补着旧衣裳一样的破旧岁月。父母感情很深,生活得很和睦。父亲在知命之年患了重病,离开了人世,母亲开始独自生活。我担心她孤寂,执意把她接到身边来,可她不肯。她说,她能自理,也不想给我们增加麻烦。我给她请了保姆,可没几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
⑥忽然想起,有两天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了。我急忙打电话过去,多次无人接听,我有了不祥之感,乘夜车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时,见母亲躺在床上,额头敷着毛巾。邻居大婶告诉我,母亲发了两天烧,烧得重时不断念叨着我的名字。我守候在母亲的床边,两手紧攥着她那像树枝一样干瘪的手。母亲问我,你知道我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吗?我摇摇头。她告诉我,最希望的事是让我永远不会老,永远不得病。如果有可能,让她代替我老,代替我生病,她也乐意;就是走了,也不想扰动我,一个人悄悄去找我的父亲。我听着,心被刺痛,泪如泉涌。我把脸紧紧贴在母亲的手上,整个人似乎已经融化了。
⑦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九时左右,也就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我都先把电话打给母亲,问候她是否安好。我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温暖。
⑧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缕阳光……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仔细品味语言,说说第⑦段划线句表达的妙处。
我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
(3)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⑤段的作用。
(4)文章以“最温暖的一片阳光”为题,有什么好处?
(5)请结合第③段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的理解。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纪念
张惠雯
①一个人如果曾有个非人类的朋友,如果他曾在某个瞬间真诚而平等地注视他那朋友的眼睛,他就会由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的灵魂,走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中去。这样的人是幸运的。给予我此种幸运的是点点,它是一条斑点狗,在我家生活了十四年。对于我来说,这不是平常的十四年,而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我从二十二岁走到三十六岁。在这段时光里,如果每次还乡在记忆里最终剩下了一些画面,那么几乎每个画面里都留有点点的影迹。
②很难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它是条极有灵性的忠犬,理解人、信赖人,它是我的朋友,一个忠诚、温厚、沉默的朋友。它表达爱的方式是忠诚地守在你身边,离你近一点、更近一点,直至偎依着你。它和你一起散步,总是走在你旁边,即使国为什么新奇事物稍微跑到前面几步,它也会立即意识到,然后停下来回头凝望着你——它是在等着你。有时候,你到家附近的小店去买东西,出门时并没有带着它,但很快你会发现它来找你了,找到你,就欢喜地和你一起回家。
③前一个冬天,我有种莫名的忧虑。有一次,我和母亲打电话,我说,北方的冬天寒冷,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它就能多活一年,那么我下次回家时也许还能见到它。母亲叫我不要担心。过后,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家,家里显得格外荒凉,似乎人都出去了。于是我想到点点,我想至少它应该在家。我到它住的杂物储藏间里找它,里面铺着干草,仿佛废弃已久,我里里外外地喊它、寻找它。突然,我想到,难道它已经不在了?因为这个梦太不祥,我不愿对别人提起。两三天后,我给家里打电话,问起点点,我母亲说它正在外面卧着晒太阳呢。后来,每次打电话问起它,母亲都说它很好。
④就在几天前,我又梦见了点点。我梦见终于回家了,我走进往家去的那条小胡同,突然,点点迎面朝我跑过来,就像过去很多次我回家时一样,它是来迎接我的。不过,这次它显得更欢喜,看起来就像一两岁时那样年轻。我记得它的表情像是在笑。这是个温暖的梦,但醒来的我却十分悲伤,因为我觉得它太过温暖,倒像是种告别。这一次,我打电话给三姐,她告诉了我实情:点点已经在三个月前去世了,家里人一直瞒着我。现在想来,它大约在我做那个不祥的梦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⑤点点似乎精心地选择了自己的死期。也许为了让我这个和它聚少离多、不在场的好朋友记住它,它是在我三十六岁生日后的第二天离去的,而这一天刚好是星期天,是全家人团聚的日期,姐姐们都带着孩子回来了,它因此能在临走前和大家告别。之前的三天它已经滴水不进,它一直待在它那间小屋里,卧在母亲冬天特地给它铺的厚毯子上。三天里,它再也没能站起来,姐姐试图喂它一些葡萄糖水,但它无法下咽。不知道是什么毅力让它撑到了那个星期天的中午,它一直等着,等所有人都到了以后。当时,大家聚在它的小屋里,它来回地看着他们中的每一个。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它就这样呼出最后一口气,平静地闭上了眼睛。后来,大家就在后面的小菜园里埋葬了它。它死时有众人的陪伴,而不是在某个寒冷的夜里孤独地离开,它也没有长期瘫痪而后痛苦而屈辱地离开,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安慰。
⑥我不相信人或动物死后仍有灵魂,但我相信它们活着时有灵魂,这灵魂就是一颗心灵能走进另一颗心灵的桥,就是我从它那双眼睛里看到的令我感动的东西。尽管如此,我想当我再回到家,我还是会去埋葬它的地方陪伴它一会儿,就像它过去无数个时候曾静静地陪伴我。那时,我们两个顺着门前那条南北大街来回地走着,常常是在夏日的晚风中,或是冬日上午温暖的阳光里。有时,我骑着自行车,它跟在旁边。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再后来,它跑得慢了;终于,它老得几乎跑不动了,我得骑得很慢,还要不时停下来等它。两年前最后一次回家,点点的两条后腿骨质老化,它有时高兴地站起来想朝我走来,却会突然摔一跤。我最喜欢带它去父母在房后开辟的那个小菜园里,站在石榴树或柿子树下,吹着风,就那么安静地站一会儿,我感到我们同样在体会着世间的某种美好,那种温暖的欣欣的生意,感受着极其祥和的相伴的快乐……
⑦我们的亲戚、朋友都说点点是有福气的狗,这无非是指我们给了它足够的食物和一个栖身之所。可是,和它给予我们的信任、爱,和它带给我们的快乐相比,我们给它的多么微不足道!作为它的朋友,我的心此时充满悲伤和愧疚。在来美国以后的这几年里,我难得陪陪它。即使在短暂的回国假期里,我也要抽空去旅游,待在家里的时间并不多,加之在家时亲友应酬频繁,我每天匆匆忙忙、来来往往,竟忽略了这位老去的、忠诚的朋友。如今,一切补偿都已不可能。它的死令我意识到我已经太久没有回家了,它也提醒我,当一个人还能够给予爱的时候就尽力给予爱,不要寄望于不可知的未来。
⑧点点是一条被我们人类视为卑微的狗,但它却让我体会到仁慈、悲悯的更博大的意义。人的大部分生命都浪费在那些自认为重要的事务中了,但最后发现真正赋予这生命温度的却是那些短暂的美好、瞬间的感动,在记忆里,这瞬间成为了永恒。
⑨人生就像一个旅途,失去了这位挚爱的朋友,我擦干眼泪后仍得继续前行。而除了更加尊重、善待其他生命,我想不出更好的、纪念它的方式。
(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文章的情节。
描述点点→①________→又梦点点→②________→回忆点点→③________
(2)第⑤段“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中“落泪”、“流泪”、“泣不成声”能否互换?为什么?
(3)文章第④和第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文章第①段“这样的人是幸运的”“给予我此种幸运的是点点……”。为什么说我是幸运的?请结合全文说说理由。
(5)下面这段文字是《2015年散文随笔选粹》给本文的推荐语。请结合全文,谈谈有哪些“更多的隐秘情感”。(答出两点即可)
(链接材料)“这条陪伴她(作者)十多年的狗,既是她的朋友,也是她的镜子。也是在对它的回忆中,作者品味到更多的隐秘情感。”
七、作文
13.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总抱怨生活的平淡,平淡让我们失去了激情,没有了感觉,不知道感动。其实,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悉心体会,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人许多事,都会令我们心潮澎湃、感动不已。
请你以“爱,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500字;③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也不能借用试卷中的材料)。
14.根据要求作文。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的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等,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
请以“带着…………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也不能借用试卷中的材料)。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A.dān——tān;
B.chèng——chèn;
D.zháo——zhuó。
故答案为:C
【点评】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答案】 B
【解析】【分析】A.决别——诀;C.帐蓬——篷;D.翻来复去——覆。
故答案为:B
【点评】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3.【答案】 A
【解析】【分析】A.杞人忧天,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使用恰当;
B.“不耻下问”指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可耻,此处用错对象;
C.“见异思迁”指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含贬义;
D.“随声附和”指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说,含贬义;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③注意成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同义成语。⑥注意某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4.【答案】 B
【解析】【分析】A.两面对一面,把“能否”改为“能够”;
C.成分残缺,缺主语,把“随着”或“使”去掉一个;
D.语序不当。“解决并发现”改为“发现并解决”。
故答案为:B
【点评】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答案】 D
【解析】【分析】A.“笑纳”是敬辞,用于请对方收下礼物;
B.“寒舍”是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家;
C.“令堂”是指别人的母亲,此处应为“令尊”。
故答案为:D
【点评】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
6.【答案】 C
【解析】【分析】A.《孔乙己》不是《朝花夕拾》的作品,选自《呐喊》;
B.孙悟空在“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等,而不是观音菩萨;
D.“打伤太白星”是后话,应该为“打出南天门”。
故答案为:C
【点评】名著导读考查形式有填空、选择、简答等多种形式,考查内容有名著的作者、年代、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性格、艺术特色、相关情节等。平时需要广泛阅读课外名著,深入了解作品内涵,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并积累相关知识。
二、语言表达
7.【答案】 ①录取;沙僧对团队忠诚,任劳任怨,能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②淘汰;沙僧少言寡语,能力平平,工作缺乏主动性。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名著人物形象熟悉,题干要求“写出录取或淘汰他的理由”学生可根据自己对沙僧的理解,选择一个观点作答即可。同时语言运用要准确、得体。如录取沙僧:他是一个特别踏实、意志坚定的人。唐僧被红孩儿捉走,悟空提出散伙,八戒应和表示同意,反而是沙僧劝大家不要散伙。和他一起去完成一件事,会更自信,不会半途而废。或淘汰:沙僧憨厚老实、没有主见,表现平庸,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创新精神。
故答案为: ①录取;沙僧对团队忠诚,任劳任怨,能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②淘汰;沙僧少言寡语,能力平平,工作缺乏主动性。
【点评】必读名著中重要的人物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特点要熟悉,并能据此做出正确的评价。
三、综合性学习
8.【答案】 (1)示例:感受文字之美,享受读书之乐;闻一缕书香,读一篇美文,享一段时光;书籍是心灵的良药;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2)示例:妈妈,您一直担心我读课外书籍浪费时间,会影响我的学习,我记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对写作有很大帮助。今后您还是让我多读点课外书籍吧。
(3)①示例: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下降。②主要原因:一是学生阅读量少;二是由于音像制品、漫画等不断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解析】【分析】(1)拟写标语时要注意:①要抓住活动主题,突出主题,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②语言简练,句子结构紧凑,形式整齐;③要有号召力和感染力,鼓动性、宣传性。满足题目对修辞、字数、用词等要求。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示例:阅读经典名著,提高文化素养。(2)解答此题,要考虑说话对象,所以语句要得体。再是语言表述上要观点明确有说服力,注意结合具体要求。 如:妈妈,你的看法可能不对。我读课外书是为了开拓眼界,增长知识。可以提高我的作文水平,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您说,对吧?(3)①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与概括能力。解答时,要仔细研读材料,抓住关键语句,把握各段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中“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和材料二中“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等语句来分析,两则材料共同反映的一个现象: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下降。②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及信息提取能力。解答时,要细读材料,把握材料大意,结合材料内容“青少年学生的阅读量普遍不足”“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联系实际生活来分析。造成学生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下降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阅读量少;二是音像制品、漫画等不断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故答案为:(1)示例:感受文字之美,享受读书之乐;闻一缕书香,读一篇美文,享一段时光;书籍是心灵的良药;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2)示例:妈妈,您一直担心我读课外书籍浪费时间,会影响我的学习,我记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对写作有很大帮助。今后您还是让我多读点课外书籍吧;
(3)①示例: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下降。②主要原因:一是学生阅读量少;二是由于音像制品、漫画等不断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点评】(1)拟写标语时要注意:①要抓住活动主题,突出主题,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②语言简练,句子结构紧凑,形式整齐;要有号召力和感染力,鼓动性、宣传性。满足题目对修辞、字数、用词等要求。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2)本题属情景对话题。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讲话设定的情景及要求,了解对话的原因、对象、及讲话人身份,选择得体的语言表达。本题作答时首先要有称呼,然后表示对妈妈的理解,接着引用名言阐述阅读的意义,最终向妈妈提出请求。
(3)解答这类题,要在对问题的内容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进行。要扣住主题,围绕重点语句加以拟定。
四、句子默写
9.【答案】 (1)归雁洛阳边
(2)思君不见下渝州
(3)博学而笃志
(4)回乐烽前沙似雪
(5)便引诗情到碧霄
(6)何当共剪西窗烛
(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分析】古诗文名句的默写既需要背诵、理解和记忆,也需要书写正确。如“归雁”、“洛”、“渝州”、“笃志”、“碧霄”、“天涯”等。
故答案为:(1)归雁洛阳边
(2)思君不见下渝州
(3)博学而笃志
(4)回乐烽前沙似雪
(5)便引诗情到碧霄
(6)何当共剪西窗烛
(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背诵能力。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看清题目的要求,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五、课内阅读
10.【答案】 (1)达到;消失;疾行,指迅速逝去;来得及
(2)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眀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②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3)D
(4)选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的用意是让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希望儿子志存高远的愿望。链接材料中孙叔敖告诫儿子的用意是让儿子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让儿子“请寝之丘”,做人不可贪心,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
【解析】【分析】(1)①句意: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致:达到。②句意:意志随岁月而流逝。去:消失。③句意:年华随时光而飞驰。驰:疾行,指迅速逝去。④句意: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及:来得及。(2)①无以,不能。学,学问。②淫慢:过度的享乐,懈怠。淫:过度。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治性:修性,养性。
(3)“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是意思是“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表达了作者希望儿子不虚度年华,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愿望。故选D。
(4)《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志存高远,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材料中从“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中可知,寝之丘是一块不吉利的土地,楚人和越人都很忌讳,所以能够长期占有;孙叔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懂得居安思危,不仅在位之时不倨傲,多次拒绝大王的封赏,在将死之时也告诫儿子不要贪心,不要肥沃的封地,因为那是别人也垂涎的东西,只要别人都嫌弃或敬畏的东西才是最安全的。
故答案为:(1)达到、消失、疾行,指迅速逝去、来得及
(2) 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眀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②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3)D
(4) 选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的用意是让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希望儿子志存高远的愿望。链接材料中孙叔敖告诫儿子的用意是让儿子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让儿子“请寝之丘”,做人不可贪心,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
【点评】(1)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
(2)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3)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将每一个选项涉及的内容和原文内容进行比较,要注意细节上的差别。
(4)根据文章所表达的内容,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劝诫的语言,进行分析比较。
【参考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链接材料: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之所以不同于世俗的原因。
六、现代文阅读
11.【答案】 (1)本文主要讲述了母亲给“我”打电话以及送蒸菜的事情,表达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我”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2)使用了动作描写,“眯”“张”“侧”等动词,生动传神表现了我接听母亲电话的情态,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或表达了母亲带给我的温暖与幸福)。
(3)运用插叙的写法。文章插叙了母亲过去的生活经历,突出母亲一生的艰辛,使人物形象丰满,补充交代了母亲每天给我打电话的原因,使文章内容充实,更为真切感人。
(4)运用象征手法或比喻的修辞,用“最温暖的一片阳光”象征(或比喻)母亲、母爱,与文章结尾相呼应,文题照应,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5)只要有母亲在,就会有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发生。文中是指母亲不顾年老体衰,克服重重困难,采摘野菜并做好美味的蒸菜给“我”送来,令“我”震撼的事情。这句话体现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解析】【分析】(1)本文的主要写作对象是母亲,事件:“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第二天正午时分,有人叩门,打开门见是母亲。……喜滋滋地取出她做的蒸菜”可概括为:给“我”打电话以及送蒸菜的事情。结合“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缕阳光”理解情感,表达了母亲对“我”的关爱,“我”对母亲的感恩。可据此概括。
(2)“我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描写的对象是“我”,“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是动作描写,表现出“我”接到母亲电话的情形,再结合人物的情感分析,表达了我对母亲的依恋,因为母爱是那么地温馨与幸福!
(3)第⑤段在文章中心,“母亲生在青川江边,长在稻花乡里。母亲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条唱着歌的小溪……”交代了母亲年轻时的生活背景及经历,是插叙。“母亲在艰苦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家务活,有一手好针线,成家后很是勤俭”,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母亲的艰苦与勤劳,使人物形象饱满;“我担心她孤寂,执意把她接到身边来,可她不肯”补充交代了母亲每天给我打电话的原因,使文章内容充实,结构紧凑。
(4)阅读全文可知,作者主要写母亲,表现母亲对“我”的爱。结合文末处“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缕阳光……”一句,可知标题“最温暖的一片阳光”中的“阳光”指的就是母爱,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对我关爱的程度。以“最温暖的一片阳光”为题,既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形象地表现“母爱”这一主旨。
(5)要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品味语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看出,这句话是针对母亲千辛万苦给“我”送蒸菜的事而言的,以“奇迹”来突出了这件事给“我”的震撼力之大,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故答案为:(1) 本文主要讲述了母亲给“我”打电话以及送蒸菜的事情,表达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我”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2) 使用了动作描写,“眯”“张”“侧”等动词,生动传神表现了我接听母亲电话的情态,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或表达了母亲带给我的温暖与幸福)。
(3) 运用插叙的写法。文章插叙了母亲过去的生活经历,突出母亲一生的艰辛,使人物形象丰满,补充交代了母亲每天给我打电话的原因,使文章内容充实,更为真切感人。
(4) 运用象征手法或比喻的修辞,用“最温暖的一片阳光”象征(或比喻)母亲、母爱,与文章结尾相呼应,文题照应,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5) 只要有母亲在,就会有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发生。文中是指母亲不顾年老体衰,克服重重困难,采摘野菜并做好美味的蒸菜给“我”送来,令“我”震撼的事情。这句话体现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点评】(1)按照“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缺失,尤其是“何人”“何 事”不能少。 “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2)从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角度赏析 答题模式:人物描写方法+人物状态+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点,或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等。
(3)插叙作用:补充交待了……;为下文的……做铺垫;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中心。
(4)题目的作用
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作为文章线索 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④具有象征意义⑤语意双关 ⑥点明中心 ⑦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⑧含蓄隽永,耐人寻味⑨巧用修辞,生动新颖。
(5)理解句子含义:①联系语言环境,理解句子含义。②结合作品背景,理解句子含义。③抓住关键性词语,理解句子含义。 ④分析句子的写作手法,理解句子含义。 ⑤联系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理解句子含义。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中与之相似的特定情境,理解句子含义。
12.【答案】 (1)梦见点点;泪别点点;愧疚点点
(2)不能互换。这三个词紧扣各自身份,这三个词分别描述了“大人”“点点”“小孩流泪的状态。大人面对生死离别,虽然难过却能抑制自己的感情,故“落泪”能够表现出这种伤心的状态;狗纵然伤心,但不会像人那样泪流成河,“流泪”是眷念主人的自然流露;孩子们十分悲伤却不会掩饰,所以“泣不成声”更准确传神。
(3)不能调换。因为第④段写“又梦点点”,与第三段“梦见点点”的情节衔接更紧密,叙写更连贯;集中叙写我的两个梦,更能突出对点点的关爱与思念。先写又梦点点,再写点点之死,形成倒叙,造成悬念,更能表现点点死亡带给我的悲伤;同时,为后文的议论蓄势。
(4)因为①我由点点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的灵魂,走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中去;②点点陪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③点点给予我们许多的信任、爱与快乐;④点点让我体会到仁慈、悲悯、尊重、善待生命等更博大的人生意义。
(5)①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灵魂的幸运;②赋予生命温度的往往是那些短暂的美好、瞬间的感动:③体会到仁慈、悲悯的更博大的意义;④能给予爱的时候就尽力给予爱,不要寄望于不可知的未来;⑤更加尊重、善待其他生命。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来理清情节。从文章内容来看,“点点”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概括时要以“点点”为核心。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①~②),描述我家曾经养过的小狗点点;第二部分(③~④),叙述我两次梦到点点,不断询问家人才知道点点已离开人世;第三部分(⑤),描述点点去世前与家人分别的情景,它似乎是精心选择了离开的时间;第四部分(⑥~⑧),回忆与点点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第五部分(⑨),总结全文,抒发对点点的思念与内心的愧疚。按这一情节发展过程加以概括即可。
(2)首先表明态度:第⑤段“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中“落泪”、“流泪”、“泣不成声”不能互换。这三个词是与人物身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点点去世,“大人落泪”,“大人”经历过很多生离死别,点点的去世让大人很难过,但成人能控制住背上的情感,所以是“落泪”;“狗流泪”表现出动物对主人的眷恋与温情,伤心不舍;“孩子们泣不成声”,小孩子真情流露用“泣不成声”来形容更能表现出孩子们的悲伤情绪。
(3)这种题型一般是不能调换。结合文段内容分析,第③④自然段集中叙写了“我”的两个梦,一是为了表现我对点点的关心和思念;二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回忆”,为下文内容作铺垫。并且第⑤段再写点点之死,是倒叙的手法,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引出下文的“回忆”并为结尾的议论蓄势。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4)可结合文中重要语句分析理解。如第①段“它是一条斑点狗,在我家生活了十四年。对于我来说,这不是平常的十四年,而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点点陪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第⑥段“我不相信人或动物死后仍有灵魂,但我相信它们活着时有灵魂,这灵魂就是一颗心灵能走进另一颗心灵的桥,就是我从它那双眼睛里看到的令我感动的东西”,因为我由点点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的灵魂,看到的令我感动的东西;第⑦段“和它给予我们的信任、爱,和它带给我们的快乐相比,我们给它的多么微不足道”,点点给予我们许多的信任、爱与快乐;第⑧段“点点是一条被我们人类视为卑微的狗,但它却让我体会到仁慈、悲悯的更博大的意义”,点点让我体会到仁慈、悲悯、尊重、善待生命等更博大的人生意义。
(5)一般来说,作者在文中的情感隐含在对景物及人物的描写中,或者用议论抒情的句子直接表达出来。所以解答此题要留意文中的景物描写及议论抒情句。文末写道:“点点是一条被我们人类视为卑微的狗,但它却让我体会到仁慈、悲悯的更博大的意义”“除了更加尊重、善待其他生命,我想不出更好的、纪念它的方式”等,可以看出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情感主要有:体会到仁慈、悲悯的博大意义;懂得了尊重、善待其他生命的认知;对生命(无论是人还是动物)的敬畏;善待生命等。
故答案为:(1)梦见点点、泪别点点、愧疚点点
(2) 不能互换。这三个词紧扣各自身份,这三个词分别描述了“大人”“点点”“小孩流泪的状态。大人面对生死离别,虽然难过却能抑制自己的感情,故“落泪”能够表现出这种伤心的状态;狗纵然伤心,但不会像人那样泪流成河,“流泪”是眷念主人的自然流露;孩子们十分悲伤却不会掩饰,所以“泣不成声”更准确传神。
(3) 不能调换。因为第④段写“又梦点点”,与第三段“梦见点点”的情节衔接更紧密,叙写更连贯;集中叙写我的两个梦,更能突出对点点的关爱与思念。先写又梦点点,再写点点之死,形成倒叙,造成悬念,更能表现点点死亡带给我的悲伤;同时,为后文的议论蓄势。
(4) 因为①我由点点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的灵魂,走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中去;②点点陪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③点点给予我们许多的信任、爱与快乐;④点点让我体会到仁慈、悲悯、尊重、善待生命等更博大的人生意义。
(5) ①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灵魂的幸运;②赋予生命温度的往往是那些短暂的美好、瞬间的感动:③体会到仁慈、悲悯的更博大的意义;④能给予爱的时候就尽力给予爱,不要寄望于不可知的未来;⑤更加尊重、善待其他生命。
【点评】(1)概括故事情节解题策略:抓住主要人物或事件,找出中心句或关键词句加以提炼。
答题模式:谁/什么+ 干什么/怎么样(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2)首先,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其次,理解词语在句中的含义,把它还原到文中,结合具体语境和人物形象理解词语的深刻涵义,揣摩作者用这个词的意图。
(3)段落的顺序能不能调换,要看段落情节的安排、要看作者的写作顺序,要看中心表达的需要。
(4)根据题干的要求,从文中相关段落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回答,答案要点要全面。
(5)体会情感的方法有:①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体现作者态度的语句;②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分析作者的态度;③从作品的表达方式入手分析作者的态度(记叙文与说明文中那些议论与抒情的句子,议论文中的中心句或总括性句子,往往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态度 )。
七、作文
13.【答案】 【参考例文】
爱,就在我身边
爱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是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是寒冷中的一丝温暖,她是失意时的一句鼓励……我们身边的爱由一个个温馨的片段构成,这些片段平凡而伟大。
陌生人的帮助
回家的路上,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在路上,迎面走来了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奶奶,身着花色棉袄,可看出那个棉袄已经过了许多年头。她颤颤巍巍推着装满东西的车,车上全是纸板、塑料盒、易拉罐,眼前一黑,车一倒,老奶奶也随之倒去。一位陌生人冲出来,及时地扶住了老奶奶,连忙说:“没事吧?”老奶奶用嘶哑的声音说:“谢谢你,小伙子,我没事,这身子骨不如以前硬朗了,忙你的去吧。”一句简单的话,使爱在身边。
家庭中的温暖
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了,尽管很不情愿地写作业,可我还是打开书包,拿出了试卷开始写,写了一段时间,肚子就开始“咕噜噜”响了起来。下班的妈妈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做饭。一会儿小米粥的香气扑面而来,诱惑着我的味蕾,连忙跑过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一顿简单的饭,使爱在身边。
同学间的友谊
躺在床上,忽然一阵敲门声打乱了我的思绪。妈妈赶忙去开门,我一看呀,原来是同学们,他们手中都带了一些礼物,我不禁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其中一位同学打量了我一番,问道:“你还好吗?”“没事,就是有一点炎症。”“老师,说你生病了,组织我们几个同学来看你。还有一件事儿,最近你都没来上学,功课肯定落下,以后我们每天给你补课。”顿时,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份真挚的友谊,使爱在身边。
爱,无处不在,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收获,去感受,但无论如何都要记住:爱就在身边!
【解析】【分析】题目“爱,就在我身边”——注意“我身边”,不要写“历史故事,文学作品,电视剧,记忆中,不在你身边的爱”,可以发生在你身上,或者你周围别人的爱心故事。可以写真实的事,写熟悉的事。记叙文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让“我”的激情在文章中闪光,情真意切,引起共鸣。选材:围绕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来写,如“父母之爱”“亲人之爱”“同学之爱”“老师之爱”“陌生人之间的关爱”等。有没有一样东西能让你想到“爱”?例如:珍贵的生日照片、一碗鸡汤的温馨、外公送的学习卡、一双帆布鞋的故事、生病收到的千纸鹤等。最好选择自己体验到爱的事件来写,即使是写自己看到的,也要写出事件与“我”的联系。可以是一件事,重点写一个片段,也可以写多个片段,用一条线索串连起来。注意要有适当的动人的细节描写,精心设计的一处前后的呼应,巧妙的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恰当地应用古诗词,增加文章的意境。
【点评】掌握命题作文审题技巧:①弄清题目的限制和要求。 命题作文常对文体、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内容等有限制,弄清楚了这些,就好确定作文的选材范围。 ②抓住“题眼”确定中心。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扣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中心。③尽量把内容落实到人、事、物上。
14.【答案】 【参考例文】
带着感动出发
因为感动,人生的光辉与色彩才被我们领略;因为感动,生命的律动与力量才会给予我们希望;因为感动,万事万物深层的美好才会被我们碰触,被我们欣赏。那么,带着感动出发吧,用感动充实出一个辉煌的人生。
带着感动出发,才会体会那些高尚的情操。在人生绚烂的路途上,我们无比渴望受到高洁气质的熏陶。然而,怀抱一颗充满感动的心,那些美妙高尚的人格才会如花般灿烂地开放在你的眼前,永恒于你的心间。如果不是心怀感动,陶渊明“性本爱丘山”的淡然气质如何让你觉得心旷神怡?如果不是心怀感动,司马迁那“史家之绝唱”如何在你心间激起层层浪花?因为感动,因为带着感动出发,我们在人生的坐标上才不会迷失方向,我们才会被那些高尚的人格引向新的路途。
带着感动出发,才会看到生命的真谛。珍惜生命、感悟生命并非是人人都能恪守的真理。如果不是把感动放在心间,你如何触摸到生命中最柔软的底层,你又如何理解生命复杂的含义?史铁生虽然双腿残疾,虽然怨恨过痛苦过,但他最终在苍凉的地坛中悟出生命的内涵,这种深刻的领悟来自他内心对生命的感动,来自亲情所带来的刻骨铭心的感动。
这感动,让他在破碎的生命旅途中走了那么远,这感动让他对生命充满敬畏,充满慨叹。因为感动,因为带着感动出发,我们才能拥抱生命敞开的灵魂。
带着感动出发,才能做到坚守原则与坚持不懈。感动让我们内心变得柔软,感动让我们将自己的信念把持得更为坚定。
苏武牧羊于瀚海之地,大漠飞沙,我相信是他心中的感动,那出自对国家的大爱的感动引领他向那条荒芜之路上勇敢迈进。还有王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她的勇敢同样来自她那真真切切的感动,遵循于内心的感动,让我们带着感动出发,感动会将信念与坚强深植于土地,连成一片碧绿的辉煌。
艰险与坎坷,我们不怕;风沙与风雪,我们依旧昂首向前。这是因为感动给我们的内心准备了最丰厚的食粮。带着感动出发,让人生的航向永远地朝向美好的远方。带着感动出发,让辛苦而漫长的生活因为感动而充盈着快乐与希望!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本文题目中可填的词很多,如感动、感恩、幸福、理想等,基本上是表达一些情感和思想的词语,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选择填写。先把与这个词有关的事写一写,突出这种情感或思想,比如自己是如何被感动的,为什么要感恩,自己幸福感的由来,自己理想的产生等。叙述后,不要忘了本题中“出发”一词,即要写到自己如何行动。前文可写他人或生活给了我什么,然后再写自己怎么去在这种情感和思想的影响下去生活,这就是“出发”的含义。“出发”强调的是开始过重新开始,它总是和目的连在一起,即出发去干什么。虽然“出发”是一个动词,但在审题时对“出发”的理解不能过于狭隘,应拓展为:参与、面对、追求等内容。题目中不管填写什么内容,主题都要积极向上,是正能量的传递。本题要求写记叙文,写作时注意细腻的描写,这样不仅能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还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最为典型的细节,精心打造。若将细节描绘与情感表达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文章就会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深刻性。
【点评】对于半命题作文,所填充的内容往往是决定着写作成败的关键。填充文题,关键是要找准所要写作的内容
重庆市巴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9页。
重庆市巴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你根据画波浪线的句子仿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默写填空,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巴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