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必修3练习含答案:第2专题 指南录后序(苏教版必修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3272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必修3练习含答案:第2专题 指南录后序(苏教版必修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3272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必修3练习含答案:第2专题 指南录后序(苏教版必修3)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3272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合集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烈士的抉择指南录后序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烈士的抉择指南录后序课时作业,共9页。
第二专题 指南录后序【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解除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意:料想C.予更欲一觇北 觇:窥视D.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遽:立刻【解析】选A。除:授予官职。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归而求救国之策 ②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B.①以资政殿学士行 ②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C.①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②以至于永嘉D.①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②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解析】选B。A项,前者连词,表承接;后者连词,表转折。B项,都是介词,凭借……(身份)。C项,前者介词,在;后者介词,到。D项,前者副词,于是,就;后者副词,却。3.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和其现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B.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C.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D.穷饿无聊,追购又急【解析】选C。都是指假和真,泛指内部情况。21世纪教育网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归而求救国之策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C.北虽貌敬,实则愤怒D.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解析】选B。“缙”,同“搢”,插。5.关于这部分文字的段落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第1段,述说出使的背景。B.第2段,叙述在元军营不辱使命,捍卫民族尊严的经历。[来源:21世纪教育网C.第3、4段,写北行途中逃脱的行程。D.第1至4段重在抒情。【解析】选D。重在“记叙”。6.对《指南录后序》一文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B.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之意,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爱国之情。C.由于在这篇序文之前作者已经写过一篇《自序》,所以把这篇序叫做“后序”。D.本文叙述和抒情相结合,前面四段以叙述为主,间或抒情,第五段以议论为主,又历数了种种危险的遭遇。【解析】选D。第五段以“抒情”为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列举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径,只想他们杀死我,不再考虑个人的安危。(2)没有办法,我改名换姓,隐蔽行踪,在荒野里奔走,在露天下歇宿,每天同元军的骑兵在江淮一带你追我躲。二、把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变为整句。 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和在财东马房睡过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什么叫困难。21世纪教育网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整句指形式整齐匀称,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分析例句,画线部分做整个句子的状语。首先提出状语的中心词“讨饭”、“睡过觉”、“打过短工”,而主语根据后文可知为“他”,然后根据整句的要求进行改写。答案: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三、按照下面画线句子的句式,仿写两个句子。 心正则笔直。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片丹心,不指南方死不休,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战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国,写下了忧愁幽思、感天动地的《离骚》。宋代的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写下了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素能综合检测】一、积累运用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荟萃(cuì) 缙绅(jìn) 纾祸(shū) 翌日(yì)B.遽然(jù) 羁縻(mí) 诟病(ɡòu) 造诣(yì)C.诋毁(dǐ) 庶几(jǐ) 酋长(qiǘ) 彷徨(pánɡ)D.愧怍(zuò) 自刭(jǐnɡ) 巡徼(jiào) 檄文(xí)【解析】选C。“几”读jī,“酋”读qiú。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予自度不得脱 物换星移几度秋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C.竟使遇哨,无不死 有志者事竟成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斯人,吾谁与归【解析】选D。D项,微:无、没有。A项,度:估计/量词,表次数。B项,以:率领/凭借……身份。C项,竟:假使/终于,终究。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21世纪教育网D.如高沙,常恐无辜死【解析】选D。无辜:无罪。古今义相同。A项,行为:(古)两个词;(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B项,可以:(古)两个词,“可以凭借”;(今)能愿动词,表示可能或许可。C项,遗体:(古)赐予的生命,留给(自己)的身体;(今)死者的尸体或动植物的残留物质。4.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C.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D.请罪于母,母不许【解析】选C。C项,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其他各句均为倒装句。[来源:21世纪教育网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A.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B.北虽貌敬,实则愤怒C.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D.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解析】选B。与例句均为名词用作状语。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对策:对付的策略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养育:养活C.吾深恨于此 深恨:非常遗憾D.天祥临刑殊从容 从容:沉着、镇静【解析】选A。对策:奏对策论。【解析】选D。与:介词,跟,同。A.因:连词,于是/介词,依靠,凭借;B.其:表希望的语气词/代词,他们的;C.以:介词,把/目的连词,来。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①捧诏涕泣 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③尽以家赀为军费 ④左右命之拜,不拜 ⑤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A.②③④ B.②④⑤C.①②⑤ D.①②④【解析】选B。①写文天祥之忠,③写文天祥尽全力抗敌,赴国难。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原丞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落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军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逃离,最后逃到真州。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解析】选C。“赴元朝都城”说法不对,应是“赴元军中”,“最后逃到真州”应为“……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1世纪教育网(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来源:21世纪教育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希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庶:希望。“将有闻风而起者”,定语后置)(2)(张弘范的)侍从命令文天祥跪拜,(文天祥)不跪拜,张弘范于是用对待宾客的礼节接见他。(注意补出省略的定语、主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三指南录后序课后复习题,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指南录后序同步测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随堂练习题,共1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