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必修3练习含答案:第4专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苏教版必修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3272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必修3练习含答案:第4专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苏教版必修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3272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必修3练习含答案:第4专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苏教版必修3)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3272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合集
高中苏教版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时练习,共12页。
第四专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课文3~6段,回答下列问题。1.对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奉璧奏秦王 奏:进献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谢:道歉C.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间:偷偷地D.臣请就汤镬 就:接受【解析】选C。间:抄小路。【解析】选A。因:趁机/借助;B.以:连词,表目的,来;C.也:表判断语气。D.乃:于是。3.下面句子能够表现蔺相如沉着机智的一组是(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③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④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⑤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⑥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A.①②④ B.①④⑤C.②③⑥ D.③⑤⑥【解析】选B。②③显示的是蔺相如的勇气。⑥是结果,而不是表现。4.下面对原文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蔺相如力排众议,奉璧入秦,看到“秦王无意偿赵城”时,他不仅直斥秦王以强欺弱,还迂回婉转地讥讽秦王的言而无信。B.蔺相如最终派从者怀璧归赵的原因除了认清秦王以城易璧的骗局外,还由于他在赵王面前做出的一定要完璧归赵的承诺。C.从“秦王大喜”到“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的情节变化,反映了蔺相如由被动到主动,最终不辱使命的过程。D.作者选用完璧归赵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一位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勇有谋、能言善辩的外交家形象。【解析】选B。蔺相如的承诺是“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5.翻译下面的句子。21世纪教育网(1)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我认为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这)不应该。(2)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当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与众大臣仔细商量这件事!二、阅读课文的第10~12段,完成6~10题。6.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欲刃相如 刃:杀B.赵王鼓瑟 鼓:击鼓C.顾召赵御史 顾:回头D.相如引车避匿 引:调转【解析】选B。鼓:演奏。【解析】选C。以:连词,表目的,“来”。A.之:代词,他们/助词,的。B.为:动词,演奏/介词,替,给。D.今:名词,现在/连词,如果。【解析】选C。A、B两项的第二句不能直接表现蔺相如的“高义”。D项的第一句不能直接表现蔺相如的勇敢。9.对上面文字评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中对秦王“秦王怒,不许”“不怿,为一击缻”的描写,表现了他色厉内荏、难以下台的窘态。B.蔺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中“前”这一极为普通的动作,却表现出蔺相如极不平常的机智;而“跪”表现了他对秦王的恭敬,显示出二人地位的悬殊。[来源:21世纪教育网C.“渑池之会”表现了蔺相如能言善辩、娴于辞令的外交家的身份,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蔺相如蔑视权贵的凛然气概。D.在“将相和”中,舍人的一番话从侧面烘托了蔺相如能忍能让的性格,突出了他心胸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解析】选B。“对秦王的恭敬”评述不准确。这里的“跪”貌似恭敬,实则表现了蔺相如的不卑不亢。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答案:(1)秦王直到酒宴完毕,始终不能压倒赵国。赵国也部署了很多军队来防御秦国,秦国不敢轻举妄动。(2)(渑池之会)结束以后,赵王一行回到赵国,因为相如功劳大,赵王封他为上卿,位次在廉颇之上。(3)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三、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与接纳。有了这种气度、这种胸怀,就会气宇轩昂、大气磅礴,就会海纳百川、包容万物。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 有了这种品质、这种境界 就会变得豁达,变得成熟(2)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 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 有了这种智慧、这种艺术 就会面对人生,从容不迫(3)宽容是一种力量、一种自信 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有了这种力量和自信 就会胸有成竹,获得成功四、如果让你选择三件事来表现父亲或母亲的形象,那么你会选择哪三件事,为什么?请你用标题的形式概括事件(如本课典型事件可概括为: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然后说明选择的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略。[来源:21世纪教育网]【素能综合检测】 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B.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C.召有司案图D.拜送书于庭【解析】选B。A.“质”同“锧”;C.“案”同“按”;D.“庭”同“廷”。2.下列各句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徒:白白地B.臣等不肖,请辞去 不肖:没有才能C.独畏廉将军哉 独:难道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卒:最终【解析】选A。徒:只是。【解析】选C。且:连词,况且。A.介词,趁机/介词,通过;B.动词,延请/动词,调转;D.动词,宠幸/副词,幸而。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②舍相如广成传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④左右欲刃相如⑤相如廷叱之 ⑥秦王恐其破璧⑦庸人尚羞之 ⑧宁许以负秦曲A.①⑤/②④/③/⑥⑧/⑦B.①②④/⑤/③⑦/⑥⑧C.①②④⑤/③⑥⑦/⑧D.①⑤/②④/③⑥/⑦⑧【解析】选A。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5.下面加点词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解析】选C。C项“所以”意义是“用来……的”;其他三项“所以”的意义是“……的原因”。6.下列句子加点的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使不辱于诸侯②秦王使使者告赵王③使舍人怀而逃之④遣一介之使至赵⑤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④⑤【解析】选B。①动词,出使;②③动词,派遣;④名词,使者;⑤连词,假使。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蔺相如使和氏璧完整地归还(赵国),人们都称赞他,而我却不认为这件事是正确的。(2)蔺相如之所以能够保全了和氏璧,这是上天有意成全的缘故啊!8.“赵得其情则弗予”中的“其情”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答案: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9.王世贞对“相如完璧归赵”的称道质疑,其疑点何在?他这样认为的理由何在?[来源:21世纪教育网]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21世纪教育网秦王设九宾,斋戒而待相如上璧,相如欺秦王,这就使秦王有了理,有借口攻赵索璧,这样就“挑其怒”,对强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实不可取。10.本文认为蔺相如之所以能“完璧归赵”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1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黑体字注音,解释下列黑体词的含义,把相应内容填入表格,写出下列黑体词的含义和用法,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填空,阅读下文,完成文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时练习,共4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后作业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中加点字的读音,依次正确的是,选出句式与其它名句不同一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