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声强化难点(3)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B.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拨动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钢管,甲同学先后听到两下响声,对这一现象说明正确的是( )A.声音在钢管中产生了回声B.声音在空气中产生了回声C.甲同学听到的敲击声第一次由钢管传来,第二次由空气传来D.甲同学听到的敲击声第一次由空气传来,第二次由钢管传来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发声C.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4.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音调的是( )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C.“请勿高声喧哗” 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的6.目前的智能音箱通过连接网络,可以让用户以自然语言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信息查询、生活服务、出行路况等多项功能的操作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智能音箱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智能音箱发声需要物体的振动C.用户对智能音箱发布指令,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D.人们可以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不同歌手的声音,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B.拉小提琴时手指在不同的弦上滑动可以改变弦的音色C.利用超声波可以为病人检查身体,但人耳听不到这个声音D.喇叭纸盆正对蜡烛火焰,当喇叭发声时,纸盆振动越快,火苗左右摆动的幅度也越大8.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B.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C.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9.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的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无关10.下列事实中,应用次声波的是( )A.蝙蝠用来判断障碍物或飞虫的位置和距离 B.利用回声测海底深度C.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 D.预报海啸和台风11.2020年1月14日,泸州市民乐团在江阳艺术宫举行了“2020年迎春音乐会”,音乐会着重以民乐、民歌的表现形式来突出这场音乐会的特点,有琵琶、二胡、古筝等民乐器参加演奏,也有著名音乐家的独唱、合唱等.以下关于音乐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听众能听到声音,主要是通过大厅的墙壁传过来的B.二胡演奏中,演奏者通过拉动弓的力度来改变声音的音调C.男高音和女低音合唱中,男高音的音调高D.我们很容易区分二胡和琵琶的演奏,主要是通过声音的响度12.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同一个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分析正确的是( )A.甲声音的音调比乙高B.丙声音的响度比甲大C.甲声源发声时振动幅度比乙大D.甲声源发声时每秒内振动次数与丙相同13.儿童公园中设置了如图1金属管做的传音筒,有图2甲、乙、丙三个声音甲乙丙三个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如下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喇叭位置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声音传播时间最长B.另一头听到的甲丙声音的响度可能不一样C.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D.甲声音比乙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多14.端午节,某地举行了龙舟赛,比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比赛中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D.比赛时,观众主要根据音调区分号子声和鼓声 二、简答题15.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有经验的人通过声音就知道水是否快满了.(1)他是怎么判断的? (2)暖水瓶倒出一杯热水后盖上瓶塞过一会瓶塞弹起,请说出此过程发生的能量转化?16.如图,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有经验的人通过声音就知道水是否快满了,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17.小明在紧张的复习功课,可是楼下商铺的喇叭却大声播放音乐,请你给小明想出两种减弱噪声的办法。(方法不允许重复)18.某同学为了探究摆钟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选择大小相同的小球,做实验时让不同的摆锤都摆动10次,数据记录如下:次序球的种类摆长(cm)时间(s)1铜球6018.82铝球6018.83铜球12025.5 (1)为了验证摆动时间跟摆长的关系,应选______和______两组实验来比较分析;(2)为了验证摆动时间跟摆锤质量的关系,应选 _____和______两组实验来比较分析;(3)根据实验的结果,应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9.随便叫一位同学蒙住眼睛坐在房间中央,请他安静地坐着不动,也不要把头转动,然后站在他的正前方或正后方敲击物体.如图所示.请他回答敲击的地方,也许他的回答会令你吃惊.例如,声音本发生在房间的这一端,他却会指着完全相反的一端!讨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20.20.小明家住在快速路旁边,窗户正对快速路,每当有汽车经过,都会产生很大的噪声,严重影响休息和学习,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请具体说明解决的办法和道理.21.“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2m/s,则这个世界将就变成…”,写出四个较合理的场景.22.日本广岛一家工厂研制出一种电动保险柜。保险柜的门扉上安有“电子耳”,能听声音,还能把这种声音送给电脑进行识别,保险柜的主人买下它以后,事先对着“电子耳”讲一句暗语,让电脑对主人的声音进行分析,存储到存储器里。比方,主人对它说:“芝麻,芝麻!开门!”电脑便记住了这个暗语,等主人再来时,只要对着电子耳重复这句话,保险柜便能自动打开了。有人担心,如果小偷知道了暗语怎么办?有趣的是,除了主人以外,谁对电子耳讲暗语,保险柜的大门都不会开。请回答:(1)为什么保险柜听到主人的暗语能自动开门,而听到小偷同样的暗语不会开门?(2)由这个故事你联想到有哪些类似的应用。23.如图甲中,某同学用手敲桌子,另一同学贴在桌面上的耳朵听到声音,该现象说明了什么?如图乙中如果将收音机的音量调大,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如图丙中一手按住高脚杯的底部,另一手指蘸水后摩擦酒杯的杯口,酒杯发出声音,当逐渐向杯子中加水时,酒杯发出声音的音调将怎样变化。
参考答案1.B【详解】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通过改变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入人耳的,故B正确;C.用力拨动吉他弦改变的弦振动的幅度,故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拨动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振动的频率,故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故D错误。故选B。2.C【详解】其他条件相同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所以甲同学先后听到两下响声,是因为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快,第一声是由钢管传来,第二声由空气传来。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3.A【详解】A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错误;C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故CD错误。故选A。4.D【详解】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这里的“高”指的是响度,故A不符合题意;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响度,故B不符合题意;C.“请勿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指的是响度,故C不符合题意;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故D符合题意。故选D。5.A【详解】A.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故A正确;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空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B错误;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小声说话,即减小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声音的大小,即响度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A。6.C【详解】A.智能音箱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是语音包含的信息传递给智能音箱并完成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智能音箱发声也需要物体的振动,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户对智能音箱发布指令,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故C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D.人们可以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不同歌手的声音,是由于不同的歌手的音色不同,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歌手,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详解】A.大力敲鼓可以增加鼓面的振幅,是为了提高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B.拉小提琴时手指在不同的弦上滑动可以改变弦的振动频率,所以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C.声音能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可以为病人检查身体,但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超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所以人耳是听不到超声波的,故C正确;D.当喇叭发声时,纸盆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但没有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所以火苗左右摆动的幅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C。8.A【详解】A.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 B.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说明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C.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符合题意;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不符合题意。故选A。9.B【详解】A.人类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约为20Hz~20000 Hz,低于20Hz或高于20000 Hz的声音人类是听不到的,故A错误;B.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有一部分声能被反射回来,这种反射回来的声叫“回声”,故B正确;C.减小噪声的影响,人们通常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故D错误。故选B。10.D【详解】A.蝙蝠用来判断障碍物或飞虫的位置和距离的是超声波,故A不符合题意;B.利用回声可测海底的深度,是利用超声波来测距的,故B不符合题意;C.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D.海啸或台风发生时会伴随着次声波,所以利用次声波能预报海啸或台风,故D符合题意。故选D。11.C【详解】A.听众能听到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过来的,故A错误;B.二胡演奏中,演奏者通过拉动弓的力度来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男高音和女低音合唱中,男高音的音调高,故C正确;D.我们很容易区分二胡和琵琶的演奏,主要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故D错误。故选C。12.C【详解】A.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甲声音与乙声音频率相同,即音调相同,故A错误;B.对比甲、丙两图可知,甲声音与丙声音振幅相同,即响度相同,故B错误;C.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甲声音振幅比乙声音振幅大,即甲声源发声时振动幅度比乙大,故C正确;D.对比甲、丙两图可知,甲声音的频率低于丙声音的频率,即甲声源发声时每秒振动次数少于丙,故D错误。故选C。13.B【详解】A.甲、乙、丙三个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路径相同,传播介质也相同,所以传播速度也相同,根据速度的推导公式知:三个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时间一样,故A错误;B.由图2甲丙的波形图知:甲、丙两声音振动的幅度相同,但响度大小除了和幅度有关外,还和距离有关,若人在另一头所站位置不同,也会导致听到的声音响度不同,故B正确;C.金属管是中空管,所以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通过两种介质传播:金属管和管内空气,故C错误;D.由图2甲乙的波形图知:甲、乙两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次数相同,故D错误。故选B。14.A【详解】A.运动员听着鼓点划桨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运动员可以通过鼓声获得划桨的时间,故A正确;B.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B错误;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振动的幅度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故C错误;D.比赛时,观众区分号子声和鼓声主要靠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A。15.(1)他是根据音调不同判断的;灌水的时候,瓶里的空气振动,发出声音,这部分空气就是声源;开始的时候里边的空气多,空气柱长,它振动起来比较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也就低,水越灌越多,空气越来越少,空气柱越来越短了,振动得越来越快,即振动频率高,音调也变高了.(2)热水瓶的冷空气与热水之间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使冷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水蒸气会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把瓶塞顶出瓶口.【解析】(1)根据题意知道,他是根据音调不同判断的;当灌水的时候,瓶里的空气振动,发出声音,这部分空气就是声源;开始的时候里边的空气多,空气柱长,它振动起来比较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也就低,随着水越灌越多,空气越来越少,空气柱越来越短了,振动得越来越快,即振动频率高,音调也变高了;(2)热水瓶的冷空气与热水之间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使冷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水蒸气会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把瓶塞顶出瓶口。16.是根据声音音调的变化觉察的.灌水的时候,瓶里的空气受到振动,发出声音,这部分空气就是声源;开始的时候里边的空气多,空气柱长,它振动起来比较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也就低了,水越灌越多,空气越来越少,空气柱越来越短了,振动得越来越快,即振动频率高,音调也变高了【解析】答: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声音是由于空气柱振动产生的;随着水面的升高,使空气柱的长度变小,引起空气柱振动的变快,从而使声音的音调升高.【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由于空气柱的长度变化,引起空气柱振动的快慢变化,从而影响了声音的音调.【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此题还要抓住声音是由于空气柱振动产生这一点.17.见详解【详解】把门窗关紧了,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并且带上耳塞,这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同时,他还可以请邻居把音响关小声一点,这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8.1 3 1 2 摆钟摆动快慢与摆锤的摆长有关,与摆锤的质量无关,且摆长越长,摆动速度越慢。 【分析】(1)要探究摆动快慢与摆长的关系,需使球的种类相同,摆长不同; (2)要探究摆动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需使球的摆长相同,质量不同;(3)根据数据得出摆动快慢与摆长的关系。【详解】(1)[1][2]为了验证摆动时间跟摆长的关系,需使球的种类相同,摆长不同,应选1、3进行实验;(2)[3][4]为了验证摆动时间跟摆锤质量的关系,需使球的种类不同,摆长相同,应选1、2进行实验;(3)[5]由数据可知,摆钟摆动快慢与摆锤的摆长有关,与摆锤的质量无关,且摆长越长,摆动速度越慢。19.因为你敲击时,站在该同学的正前方或正后方,那么他的两只耳朵到声源的距离就一样,那么他就无法从强度、时间、振动步调等方面区分声源的方向.【解析】两只耳朵可以分辨声源的方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强度不一样;二是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时间有先后;三是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振动步调有差异.所有这些,有一个共同原因,那就是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不一样.但是你敲击时,却是站在他的正前方或正后方.20.要求有关部门在路的两旁装上挡板,这样使声音在传播过程减弱【解析】试题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解:根据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可得出方法:①在声源处减弱﹣﹣要求汽车减弱行驶的噪声,高速公路上的噪声是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产生的,故这个方法无法实现.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高速路两旁装上挡板,这比较容易实现.③在人耳处减弱﹣﹣戴上耳塞,这个不太现实.故只有第二种方法是比较合适的.故本题答案为:答:要求有关部门在路的两旁装上挡板,这样使声音在传播过程减弱.【点评】本题结合实际问题来考虑如何减弱噪声,对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是非常有好处的.21.(1)上课铃响了,过很长时间后同学们才能听到,所以同学们还在校园内活动;(2)汽车的行驶速度比喇叭的声速传播的快,汽车喇叭就失去了作用;(3)裁判员就无法计算起始时间;(4)电视机屏幕上的场景与声音给人以同步的感觉,假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只有0.2m/s,人看到电视机屏幕上的场景与声音严重不符。【解析】【详解】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2m/s,则这个世界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1)上课铃响了,过很长时间后同学们才能听到,所以同学们还在校园内活动;(2)汽车的行驶速度比喇叭的声速传播的快,汽车喇叭就失去了作用;(3)裁判员就无法计算起始时间;(4)电视机屏幕上的场景与声音给人以同步的感觉,假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只有0.2m/s,人看到电视机屏幕上的场景与声音严重不符。22.(1)小偷和保险柜主人的音色不同(2)银行的储蓄卡;智能门等(合理就行)【解析】试题分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和不同人的声音.(1)电脑对主人的声音进行分析,存储到存储器里.电子耳如同人耳一样,能根据小偷和保险柜主人的音色不同来区分小偷和主人.(2)类似的应用有:银行的储蓄卡;智能门等.考点:音色23.桌子(固体)可以传声;纸屑跳起的更高;音调变低【详解】甲图实验中另一同学贴在桌面上的耳朵听到的声音是由桌子传播的,说明桌子(固体)可以传声;乙图实验中将收音机的音量调大,音箱纸盆振动幅度变大,观察到纸屑跳起的更高,这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丙图实验中用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酒杯由于振动发声,当逐渐向杯子中加水时,水量越多,越不容易振动,杯子振动越慢,故其振动的频率变慢,音调变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第一章 声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