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声现象突破提升(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图所示。演奏者敲击大小不同的钟演奏出优美的乐曲。下列关于编钟声分析正确的是( )A.现场观众听到编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B.敲击同一个钟,力度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C.用同样的力敲击外形越大的钟,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D.编钟声是由空气振动而产生的2.每年中考、高考期间,为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影响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将教室的窗户关好B.停止校园周边工地的施工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D.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3.大剧场四周的墙壁总是修成凹凸不平,目的是( )A.增加声音的反射 B.减弱声音的反射C.为了装饰剧场 D.为了增大音量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声包括听得见的声音、还有听不见的超声波和次声波C.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跟发声体发声时的频率和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D.发声体的材料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5.目前的智能音箱通过连接网络,可以让用户以自然语言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信息查询、生活服务、出行路况等多项功能的操作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智能音箱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智能音箱发声需要物体的振动C.用户对智能音箱发布指令,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D.人们可以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不同歌手的声音,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B.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传声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D.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越高7.如图描述声音传播过程中的频率、声速、响度和声能随离开声源距离而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8.《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坡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中说,大将张飞在桥头大喝,声如巨雷,吓死了曹军大将夏侯杰。这段故事中,“声如巨雷”指的是声音的( )A.传播快 B.音色好 C.响度大 D.音调高9.如图,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B.弹拨吉他力度越大,吉他弦的振动频率越大C.吉他声响度大小与人距离吉他远近有关D.吉他声具有能量10.功夫巨星成龙在2018年《开学第一课》中与同学们畅谈梦想(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课时,主讲人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C.观众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主讲人的声音D.主讲人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11.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A.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D.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12.下面是两个物体的振动周期与振幅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但音调相同B.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音调也不同C.两个物体的音调不同,但响度相同D.两个物体的响度相同,音调也相同13.儿童公园中设置了如图1金属管做的传音筒,有图2甲、乙、丙三个声音甲乙丙三个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如下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喇叭位置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声音传播时间最长B.另一头听到的甲丙声音的响度可能不一样C.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D.甲声音比乙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多 二、简答题14.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盒中,听听声音的变化。取出后,分别用报纸、海绵等不同材料包住它,再放入盒中,听声音的变化。由此你有什么启示?你能举出生活中采用不同方法控制噪声的两个实例吗?对减弱和控制噪声问题,请你提出三点合理化建议。15.利用一根薄钢尺和桌子,请你设计下列一个小实验,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验证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16.列举噪声的危害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如图所示,用硬纸板做一个圆盘,在最外圈打一圈距离相等的小孔,第二圈打上许多距离不等的、杂乱无章的小孔,把圆盘同定在一个轴上,匀速转动圆盘.同时用一根橡皮管对准最外圈的小孔吹气,听一听声音有何特点?对准第二圈小孔吹气,听一听声音有何特点?由此实验你探究到什么问题?18.小平拎起水壶向保温瓶中灌开水,在一旁看书的小刚提醒他:“小平,水快灌满了!”说话间,小平发现水真的满了,小平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快满了?”小刚说:“听出来的.”小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你能帮他弄清其中的原因吗?19.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小为1m/s,世界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写出几个合理的场景。(至少两个)20.如图所示,人们向远处喊话时常用厚纸卷成一个纸筒,然后通过纸筒说话,远处的人才能听得更清楚,这是什么原因? 21.观察下表,试写出两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在空气中
在气、固、液体中(0℃)
在15℃空气中
温度/℃
声速/m•s﹣1
介质
声速/m•s﹣1
频率/Hz
声速/m•s﹣1
0
330
氧气
316
2000
340
15
340
水
1450
1000
340
30
349
冰
3160
500
340
100
386
铁
4900﹣5000
256
340
结论: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1) .(2) .
参考答案1.A2.A3.B4.B5.C6.A7.B8.C9.B10.A11.B12.A13.B14.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15.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固定振动部分的尺长一定,用大小不同的力使尺子振动,观察尺子振动的幅度,比较两次的听觉得出结论:尺振动幅度越大,听到的响度越大.16.深夜工厂里的机器声干扰人的休息 @小城镇街道上嘈杂的汽车喇叭声,影响学生的学习等.17.(1)第一圈小孔的排列有规律,用一根橡皮管对准圈的小孔吹气,气体通过小孔规则振动,就会发出有规律的声音,是乐音;(2)第二圈上的小孔距离不等的、杂乱无章的,用橡皮管对准圈的小孔吹气,气体不规则振动,就会发出杂乱无章的声音,是噪声。由此实验可知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18.当往暖水瓶中倒水时,水面上方的空气柱会振动发出声音,灌的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小刚是根据音调判断出水的高度进而知道水满了.19.响度的大小又决定于发声体振幅大小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和声音的发散程度20.人要昕清别人的说话,传到人耳的声音需要达到一定的响度,而响度的大小又决定于发声体振幅大小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和声音的发散程度。通过纸筒喊话,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大部分声音向同一方向传播,这样就增大了听众听声音的响度,从而更能听清楚讲话的内容21.(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2)温度一定时,(在同一介质中)声速与频率无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