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 16 次下载
-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第二课时)教案 教案 16 次下载
- 2.2 城镇化 (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 17 次下载
- 2.2 城镇化(第二课时)教案 教案 16 次下载
-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 16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
展开课型:新授课
主备:
审核:
时间:
知识目标: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教学重点】联系所在城市的功能区的分布,理解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城市功能区的类型和特点,理解城镇聚落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和探究法; 归纳法。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1.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2.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3.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因此,强调城市规划对国防建设的认识,掌握现代化国防建设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城市规划与国防建设的发展,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
[高考链接]
“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
(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巩固练习】
(1)城镇的功能分区都非常明显。( )
(2)每个城镇都有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
(3)经济因素是影响所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
(4)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完全按照经济规律呈现。( )
(5)下列城镇功能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提示:(1)× 从城镇发展的历史来看,在城市规模较小时,城区狭小,各功能区往往混杂布局,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异。
(2)√ 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镇的基本功能区,为各类城镇所共有。
(3)×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主要影响现代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并不是所有城镇。
(4)×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除了受经济因素影响外,还受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影响,所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非完全按照经济规律呈现。
(5)B [城市是人口集中的区域,是人类聚落的一种形式,因此住宅区的占地面积最大。]
【探究一】
城市地租水平随距市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的判读
探讨1.(综合思维)各类土地利用的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O处)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
提示:三种土地利用的付租能力均随距市中心(O处)远近递减,其中商业用地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O处)远近递减最大;住宅用地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O处)远近递减较小;工业用地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O处)远近递减最小。
探讨2.(综合思维)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AB和BC呢?
提示:OA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AB最有可能成为住宅区,BC最有可能成为工业区。
(1)明确图中坐标构成特点,纵轴表示地租水平的高低,横轴代表的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原点为市中心。
(2)明确图中三条直线的含义分别代表商业、住宅、工业的付租能力。
(3)观察三条直线的陡直变化,三类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都随着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在下降,但三者的下降速度不同;商业最快,住宅次之,工业最慢。
(4)确定功能分区的区间,比较三种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变化。可确定OA区间内商业的付租能力最高,为商业区;AB区间内住宅的付租能力最高,为住宅区;BC区间内工业的付租能力最高,为工业区。
【小结】
交通通达度
城市内不同地段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导致地租存在差异,影响了功能区的分化。下图为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
【课堂检测】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一环路 B.二环路
C.三环路 D.环城路
(2)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⑤人口向郊区迁移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3)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 ②市中心交通拥堵
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⑤市中心人口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1)C (2)B (3)D [第(1)题,根据图示及各类土地利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可知,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付租能力大于工业付租能力转移到三环路,住宅区可拓展到三环路。第(2)题,由于市中心用地紧张、地租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工厂纷纷外迁。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为人们上下班提供方便,有利于工厂外迁。第(3)题,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交通,近年来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一方面由于此地地租较低,能够降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是由于市中心交通拥堵;更重要的是二、三环路交通便利,能够为商业活动带来大量消费人群,满足其市场需求。
【板书设计】
【作业】
【教学反思】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案例分析:乡村之旅,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问引导,展示图片,教师讲解,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分组讨论,补充讲解,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知识解析,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