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一)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年)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一)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年)第1页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一)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年)第2页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一)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年)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古代人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1课时 (一)1.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   A.与氧气接触     B.充足的空间C.温度达到着火点     D.物质具有可燃性2.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C.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D.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3.古代人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所示)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起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着火点约为170 ℃C)却没被点燃,其原因是(   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C.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温度低于其着火点D.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4.“火柴各部分的燃烧”实验如图所示,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A.有可燃物B.有助燃剂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5.2019330日,四川凉山州因山脊的一棵云南松被雷击起火而引发森林火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云南松为可燃物B.雷击使温度达到云南松的着火点C.开辟隔离带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D.木材着火可以喷撒干粉进行灭火6.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中,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7.2019330日,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当地时间20194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被烧毁。火灾的频繁发生,对社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根据以下灭火方式,写出相应的灭火原理。1)将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                           2)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3)野炊时用沙土将火堆掩埋,其灭火原理是                                      8.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9.日常生活中将火柴划燃后令火焰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被点燃,原因是(   A.氧气不足B.温度没达到着火点C着火点升高了D.空气不足10.小兵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居然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做起了这个实验: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1)根据这个实验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这个实验还引发了他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11.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1)能燃烧的是         (填“a”“b”“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A.温度降低B.氧气耗尽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         (填化学式)进人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4)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       (填字母)。A.作反应物B.隔绝空气C.提供热量1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燃烧。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中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13.如图所示为一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固定装置已略去),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1)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分别用玻璃棒蘸取酒精和水,再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后移开,实验现象如下:实验用品现象蘸有酒精的玻璃棒产生火焰蘸有水的玻璃棒无明显变化 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2)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中,ab两处放有少量白磷,c处放有少量红磷,当看到a处白磷燃烧、c处红磷不燃烧时,估计温度计示数一定在           以上,此现象能够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3)除上述两个条件外,燃烧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能说明该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参考答案1.【答案】B2.【答案】C3.【答案】C4.【答案】C5.【答案】C6.【答案】A7.【答案】(1)清除可燃物2)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隔绝氧气(或空气)8.【答案】D【解析】将木柴架空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剧烈,A选项正确: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烟尘进入人体,地面附近烟尘少,应尽量贴近地面逃离,B选项正确;室内着火,如果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会使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C选项正确;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通过隔绝空气灭火,D选项错误。9.【答案】B【解析】从燃烧的条件考虑,火柴梗是可燃物,且与氧气接触,则不易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其着火点。因为将火焰竖直向上时,不能对火柴梗持续加热,所以温度不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B项说法正确。10. 【答案】(12Mg+CO22MgO+C2在一定条件下,CO2也能支持燃烧 有些金属(如镁)着火时,不能用CO2灭火(合理答案均可)【解析】(1)根据镁条燃烧的现象可推知,镁条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和氧化镁。11.【答案】(1aB24P+5O2 2P2O53P2O54A【解析】(1)白磷是可燃物,Y形试管内有氧气,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a处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耗尽管内的氧气,燃着的白磷会很快熄灭。(3)白磷燃烧生成的P2O5入空气会污染环境,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P2O5进入空气。(4)烧杯中热水的作用:一是提供热量,二是隔绝空气。12.【答案】D【解析】60℃时白磷燃烧,说明白磷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A正确;60℃时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260℃时红磷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B正确 260℃时,处的红磷燃烧,处的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C正确;无烟煤属于可燃物,处无烟煤未燃烧,说明温度没有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D错误。13.【答案】(1)必须有可燃物240;温度达到着火点3)与氧气接触(合理答案均可);a处白磷燃烧,b处白磷不燃烧【解析】(1)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蘸有酒精的玻璃棒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离开,有火焰,蘸有水的玻璃棒加热后无明显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可燃物。(2a处白磷和c处红磷都是可燃物,且都与氧气接触,当看到a处白磷燃烧、c处红磷不燃烧时,此时温度一定高于白磷的着火点,而低于红磷的着火点,故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3)燃烧条件除了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还需要有氧气;图乙所示的实验中,a处白磷燃烧,b处白磷不燃烧可说明这一点。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优秀第2课时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优秀第2课时课后测评,文件包含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精品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精品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灭火的原理,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下列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