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水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水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通常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撕纸和捏橡皮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常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
A.0℃、100℃ B.37℃、0℃ C.100℃、0℃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温水和烫手的水放在教室讲台上,不管过多久,它们温度都不同
B.不能用热水给体温计消毒,因为热水温度可能超过体温计测量范围
C.一杯70℃的水,温度下降到60℃,说明这杯水的热量在增加
3.以下方法中,不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
A.用电扇吹 B.给水加热 C.放入保温杯中
4.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下雪不冷化雪冷。其中包含的科学原理是( )。
A.雪融化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空气的温度就会下降
B.雪融化时会释放冷气
C.雪在融化时温度是不变的,只是人的感觉出了问题
5.撕纸和捏橡皮泥( )。
A.只是形状变化了,本质上没变
B.纸和橡皮泥巴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纸和橡皮泥了
C.一点变化都没有
二.填空题
1.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 )的影响。
2.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 );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3.水( )变成水蒸气,水( )成冰,冰( )成水,这些是水的三态变化。
4.水的三态是指水的( )、( )和( )。
5.当水的温度低于0℃时,它就会变成( ),在这个过程中它的体积会变( )。
三.判断题
1.液体必须是会流动、透明的物体。( )
2.水遇冷结冰是一种凝结现象。( )
3.水只要跟空气接触,就会不停地蒸发到空气中。( )
4.一定要先了解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后再使用。( )
5.我们看到烧水时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
四.连线题
1.连线题。
把水相应的状态变化用线连起来。
水蒸气 冰 水 雪
液体 固体 气体
五.简答题
1.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冰融化的实验中,除了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你还观察到其它什么现象?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六.综合题
1.聪聪想知道食盐在冷水中溶解得快还是在热水中溶解得快,下面是他设计的实验计划。'实验计划中存在错误,请你对他的实验计划进行修改。
请你根据聪聪的实验计划回答下列问题。
(1)聪聪要研究的问题是( )对食盐溶解速度快慢的影响。
(2)需要的材料。(在相应材料的后面画“√”)
A.相同粗细、质量的食盐( ) B.两个烧杯( ) C.小刀( )
D.冷水( ) E.热水( ) F.方糖( )
(3)请指出实验计划中的错误之处。
2.下表是某同学连续测量—杯热水的温度得到的数据:
1.根据推测,8分钟时的温度可能是( )℃。
2.通过上表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水温的变化规律是( )。
A.一直缓慢降低 B.先降低,后不变 C.先降得快,后降得慢
3.如果这位同学所在的实验室温度是25℃,两个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是( )℃。
3.在括号内填出酒精灯各部分名称(可供选项:外焰、内焰、焰心、灯芯、酒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A
5.A
二.填空题
1.黏度
2.融化;0
3.蒸发;凝结;融化
4.液态;气态;固态
5.冰;大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
不同点:水是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
2.试管外面有小水珠,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3.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有固定的形态、不流动、固体,而且体积变大。
六.综合题
1.(1)温度
(2)A相同粗细、质量的食盐(√) B两个烧杯(√ ) C小刀( ) D冷水(√ ) E热水(√) F方糖( )
(3)两个烧杯中的水量应该相同;两个烧杯中加入的食盐粗细、质量要相同;要同时向两个烧杯放食盐;要同时搅拌或不搅拌。
2.59;C;25
3.如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水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要使冰块融化,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水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零下温度数值越大,表示,盐水溶液在蒸发的过程中,水结冰过程中,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水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往水里滴几滴油后出现的现象是,下列属于水和水蒸气的不同点的是,纯净水是,在水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