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1两种电荷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290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1两种电荷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290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1两种电荷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2903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优秀教案设计
展开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摩擦起电的本质。
2.知道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检验带电体的方法及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4.了解自由电子及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规律;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难点: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推理和摩擦起电的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观察对比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观看“怒发冲冠”视频导入。让学生思考头发竖起来的原因是什么?这里面存在着什么奥秘?这节课我们就一块儿来揭开这个谜底!
新课讲授:
探究点一、两种电荷
活动1:学生实验,用与头发摩擦过的梳子、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和橡胶棒、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水流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归纳总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作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作摩擦起电。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前面的实验得出: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表示;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用“-”表示。
活动2: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
观看视频“玻璃棒跟丝绸摩擦,橡胶棒跟毛皮摩擦后,分别靠近带电的另一根玻璃棒和橡胶棒”,并总结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活动3:向学生介绍电荷量相关知识
活动4:探究验电器
通过考考你两个问题引入“验电器”
展示ppt、结合验电器动画理解:
1.结造:金属球、金属箔、金属杆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且所带电荷量越多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
4.检验方法:让物体接触验电器的 金属球若金属箔片张开,说明物体带了电。
探究点二、原子及其结构
活动5:PPT播放原子及其结构并指导学生自学课本33页到34页的内容,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自己叙述出原子结构;
(2)试着分析出摩擦起电的原因。
(3)什么是元电荷?
归纳总结:
(1)原子结构:
(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3)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e=1.6×10-19 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探究点三、导体和绝缘体
活动6:演示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展示PPT引导学生理解下列知识点:
导体:(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2)常见的导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金属:自由电子;食盐溶液:阴离子、阳离子)
绝缘体:(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2)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空气、油等。
(3)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课堂练习:
1.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在原子内部,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故选A。
2.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带异种电荷 D.带同种电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验电器的工作原理。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由于带有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金属箔片在排斥力的作用下而张开一定角度,故选D。
3.如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同种、异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从题图可以看出A、C选项属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D选项属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选B。
4.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
A.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B.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C.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D.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物体带电情况。A带负电,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电体也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A和B互相吸引,所以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C和A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A、C带同种电荷,C带负电。故选B。
5.运输油的油罐车底部都拖有一根铁链,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油和油罐的摩擦会使油和油罐带上异种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电火花,将汽油点燃。铁链是导体可把所带电荷传导到大地。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多项学习活动记住并理解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摩擦起电的本质,知道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检验带电体的方法及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了解自由电子及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两种电荷
两种电荷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验电器工作原理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库(C)
原子及其结构
原子
原子核:带正电
电 子:带负电
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e=1.6×10-19C
导体和绝缘体
电荷可以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导体
绝缘体
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
【课后反思】
两种电荷这一节是电学的初始课,因此上好这一课,对于学好电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学生对电学课的第一印象。基于此,我在设计本课时,尽可能的设计了实验,而且把它设计成探究性试验,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电学的兴趣。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虽看似浅显,但知识点多,给人凌乱而繁杂之感。而且由于化学知识滞后,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导电能力不同的原因理解起来都非常困难。因此课堂容量还是不小的。故在教学中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互帮互助的方法,让所有学生都弄明白。
物理人教版第1节 两种电荷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第1节 两种电荷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改进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共5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教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