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顾草原的破坏,它是一位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进行无限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并产生大量废弃物,污染环境。据此完成1~3题。1.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造成的是( )A.沙尘暴加剧 B.农药污染C.臭氧层空洞 D.破坏性地震2.下列经济模式,属于“牧童经济”特点的是( )A.黄河出现凌汛B.围湖造田,增产粮食C.南水北调,解决北方水荒D.黄土高原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3.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不会出现B.发展科学技术是解决“牧童经济”的关键C.加强环境管理可以从根本上治理“牧童经济”D.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不可避免解析第1题,“牧童经济”的主要特点是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把地球看成取之不尽的资源库进行无限度的索取,同时造成废弃物大量累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它表现为追求高生产量和高消费量。破坏性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与“牧童经济”无关,选D项。第2题,黄河出现凌汛是自然现象。南水北调有利于发展生产,并有利于环境的良性发展,与“牧童经济”不同。黄土高原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是环境保护的做法。围湖造田,增产粮食的做法,与“牧童经济”相似,据此选B项。第3题,发达国家也会出现“牧童经济”;发展经济是解决“牧童经济”的关键;加强环境管理可以从根本上治理“牧童经济”;“牧童经济”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重视环境保护的产物,可以避免。答案1.D 2.B 3.C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A.产品流、废弃物流、再生资源流B.废弃物流、产品流、再生资源流C.产品流、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D.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产品流5.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 )A.使资源与能源在该区域内不断循环使用B.构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C.改变农业耕作制度,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D.实现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解析第4题,指向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中心的箭头,应表示废弃物流,对应图中②;由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中心指出的箭头,应表示再生资源流,对应图中③;城区与农村地区、工业区与农村地区之间的箭头应表示产品流,对应图中①。故选A项。第5题,图示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构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B项正确;不可能使资源与能源在该区域内不断循环使用,A项错误;该区域气候条件不变,不能改变农业耕作制度,C项错误;可以实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区域可持续发展,D项错误。故选B项。答案4.A 5.B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然而由于海平面上升,再过50年,这个拥有9个小岛的国家将在世界地图中消失。读图,完成6~7题。6.因被海水侵吞的土地不断增加,图瓦卢在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土地被淹没的原因有( )①岛屿沉降 ②海水膨胀 ③暴雨泛滥成灾 ④两极冰川融化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7.下列措施能有效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 )A.调整生产结构,减少对能源的使用量B.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D.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解析第6题,图瓦卢土地被淹没的原因是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水膨胀和两极冰川融化。故选B项。第7题,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全球变暖。A、C两项不现实,分散城市人口也不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故选B项。答案6.B 7.B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计划。该计划第一项第一款指出,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与会各方同意长期合作,共同行动,把“减排温室气体”作为全球长期目标。材料二 下图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与CO2排放比重比较图。(1)材料一中“巴厘岛路线图”计划第一项第一款所指出的内容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2)为什么发达国家在减排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3)公众参与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解析第(1)题,“巴厘岛路线图”计划第一项第一款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发达国家排放的CO2比重较大。第(3)题,联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方面来回答,合理即可。答案(1)共同性原则。(2)发达国家人均CO2排放量大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历史上累计CO2排放量大于发展中国家。(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少用一次性用品;节约用水、用电。(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能力提升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1~2题。1.图中②处所填内容应是( )A.改善环境质量B.人类与环境统一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物质资料生产2.协调人地关系的首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规模B.转变发展模式C.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D.公众积极参与解析第1题,人类的生产既有自身生产也有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自身生产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故①为物质资料生产,③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故②为改善环境质量;要想达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人类与环境统一,故④为人类与环境统一。第2题,据图分析,协调人地关系首先要控制人口规模。答案1.A 2.A(2019·全国Ⅲ卷)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3~4题。3.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废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4.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可知,该系统对厨余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以提取生物油脂等产品,在生产沼气过程中也会产生废渣,故厨余垃圾是自动处理系统中的原料,B项正确,A、D两项错误。厨余垃圾利用过程中会产生沼气,利用沼气发电,但其不是该系统中的能源,C项错误。第4题,据图可知,该工艺流程在生产沼气过程中会产生废渣而不是利用废渣生产沼气,A项错误。利用提取的生物油脂生产工业油脂而不是利用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B项错误。利用有机渣生产沼气,同时会有废渣产生,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3.B 4.C贵州省江侗乡“稻鱼鸭系统”是根据当地降水充沛的自然条件,形成的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水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农业生产方式,耕作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图1为稻鱼鸭生产景观图,图2为稻鱼鸭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图1 图2 5.影响“稻鱼鸭系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 ( )A.植被 B.水源C.地形 D.土壤6.下列关于该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了粮食商品率B.减少了农田生物的多样性C.减少了农业污染D.降低了土壤肥力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稻鱼鸭系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在水稻田里养鱼和养鸭,无论是水稻、鱼,还是鸭子,都需要充足的水源,故选B项。第6题,“稻鱼鸭系统”能够维持农田生态平衡,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农田生物的多样性。这种农作生产方式能够控制作物病虫害,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有效保护农田环境,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故选C项。答案5.B 6.C人们把循环经济形象地称为“静脉产业”,这些企业将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读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7~8题。7.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①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示的产品 ②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③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④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8.下列有关a过程的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A.提供再生资源 B.产生新的废弃物C.减少污染 D.节约自然资源解析第7题,城市垃圾应分类处理,回收利用,焚烧或填埋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示的产品、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和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都有利于环境保护或节约资源,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①③④正确。故选C项。第8题,图中显示a过程是废弃物经过处理后排放到自然环境中,根据循环经济模式的要求,可知a过程是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故选C项。答案7.C 8.C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生活垃圾约有1.5亿吨。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方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随着积存垃圾的不断增加,约有1/4的城市已难以找到堆放垃圾的场所,约有2/3的城市已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材料二 据专家预测,在未来30年内,全球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其中,“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被排在第二位。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有人说:“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上海用垃圾作燃料,把垃圾变为有机肥甚至建材,已成为现实。下图是新型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1)根据材料说出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2)根据材料说出目前城市对垃圾的传统处理方式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3)根据材料二,分析新型垃圾处理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解析第(1)题,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第(2)题,目前对城市垃圾的传统处理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垃圾堆放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填埋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第(3)题,新型垃圾处理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通过分拣使废弃物资源化,如作为建筑材料和肥料;废弃物的减量化,如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废弃物的无害化,如把废弃食品和废弃塑料回收后,减少了对土壤、大气等的污染。答案(1)居民日常生活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2)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大气。(3)①废弃物的资源化,如作为建筑材料和肥料;②废弃物的减量化,如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③废弃物的无害化,如把废弃食品和废弃塑料回收后,减少了对土壤、大气等的污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精品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时作业-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时作业-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堂检测,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1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1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