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文学类文本阅读检测含解析202109292123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文学类文本阅读检测含解析202109292123,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组1 小说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锄李 锐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B.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C.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D.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E.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8分) 文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天气晴朗,蓝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惬意。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心理的投射,吴秋明如果在旁边肯定会这样说的。马骁驭不禁微微一笑。到达小区,门口的保安照例拦住了马骁驭的车,他报了门牌号码和户主姓名,栏杆抬了起来。①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该是吴秋明。马骁驭从后视镜里看了眼自己,感觉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减去百分之三十的夸大,也还不错。吴秋明快速走来,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旧的。马骁驭心里打了一个闪,想起了母亲。也许是注意到了马骁驭的眼光,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马骁驭说,你真有心。吴秋明说,你知道那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吧?马骁驭说,不知道。吴秋明说,是二十世纪一个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和妈妈分开,关在笼子里用奶瓶喂养。他发现这样喂养的小猴子虽然更强壮一些,但却总是吮手指头,发呆,神情漠然。他分析是缺少母爱的缘故,于是给小猴子做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有奶的“铁皮妈妈”,一个是没有奶的“绒布妈妈”。结果哈洛惊奇地发现,小猴子只会在饿了时才去“铁皮妈妈”那里吃奶,绝大多数时间,它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这个实验说明,母亲并不仅仅意味着有食物,还要有温暖的怀抱。温暖的怀抱对小猴子来说非常重要。马骁驭说,不愧是心理学博士,太有意思了。吴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儿童村,都要一个个挨着去拥抱那些孩子。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我会多抱他们一会儿。我给不了他们一个完整的家,但至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我知道那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也许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何况我不仅仅是“绒布妈妈”,我还有温暖,有心跳,有笑容。我真心爱他们。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他暗想,也许吴秋明没有意识到,这拥抱其实是彼此需要的。她作为一个女人,肯定有做母亲的天性,每周和孩子们一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处。何况,一个长期单身的女人,也是需要拥抱的。到了西郊,停好车,他们一起走入一条小巷。吴秋明虽然个子矮小,步子却很大。马骁驭感觉和她走在一起速度蛮接近。进入一条小巷,眼前出现了一个旧木门。马骁驭一眼看到了门旁边挂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儿童村。吴秋明熟门熟路地进入,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围上来叫吴妈妈。吴秋明左揽右抱,踉跄地往里走,和迎上来的老师们一一握手,并把身后的马骁驭介绍给他们。后院停着一辆卡车,几个老师在搬运卸下来的纸箱,大一点儿的孩子也在帮忙搬。马骁驭也连忙过去帮忙,但被老师们阻止了,她们热情地把他拉进办公室,要他喝茶。马骁驭咨询了老师们很多关于孩子的问题。这些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和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在心理上有许多不同。马骁驭边听边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马骁驭从办公室出来,一眼看到院子里一个场景——吴秋明挽着袖子在给几个女孩子洗头。初秋的阳光洒在院子里,让这普通的场景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美丽。一个已经洗好头的女孩儿,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在一旁递毛巾,吴秋明舀起一瓢水,缓慢地淋到水池边另一个女孩子的头上。阳光穿透水柱,发出宝石的光芒。马骁驭定定地站在那里。这样的场景他在哪里见过?他仿佛见到了自己的灵魂,随时都在,却无法捕捉。他一动不敢动,害怕惊动它,打碎它。那一刻,他动心了,再次动心了。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动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尤其是在他们这个年龄,需要无数次的小动心,才能汇合成冲破樊篱的勇气。他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很认真,很仔细,脸上洋溢着一种光芒,这光芒让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他走过去,帮吴秋明把用过的毛巾搓干净,一一晾在铁丝上;转过身时,②看见一个头发湿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吴秋明的怀里,左右摇晃,半个脸埋在她怀里,半个脸沐浴在阳光下。另一个小男孩儿跑过来说,还有我,还有我,吴妈妈!吴秋明伸出另一只胳膊搂住了他。马骁驭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而后他走到她身边,以从未有过的语调说,以后我每次都和你一起来!(节选自裘山山《琴声何来》,有删改)1.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4分) 2.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4分)(1)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2分) (2)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分) 3.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4分) 4.文中为什么要写到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文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母 亲何家槐看见一阵人穿得清清楚楚的打她身边走过,母亲亮着眼睛问:“你们可是看火车去的?”“是的,阿南婶!”“我也想去。”“要去就去,又没有谁阻止你。”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成年忙碌,尤其是在收豆的时候。这几天一放光她就起身,把家事料理妥当以后,她又忙着跑到天井里,扫干净了地,然后取下挂在泥墙上,屋檐下,或者枯树枝中间的豌豆,用一个笨重的木槌打豆。这几天天气很好,虽则已是十一月了,却还是暖和和的,像春天。母亲只穿着一身单衣,戴一顶凉帽,一天到晚地捶着豌豆,一束又一束的。豆非常干燥,所以打豆一点不费力,有许多直像灯花的爆裂,自然而然地会裂开,像珍珠似的散满一地。可是打完豆以后,她还得理清枯叶泥沙,装进大竹篓,而且亲自挑上楼去。这些本来需要男子做的事,真苦够她了。催,催,催,催;催,催,……她一天打豆,很少休息,连头也难得一抬。可是当她听到火车吹响汽笛的时候,她就放下了工作,忘神地抬起头来,倾听,闭着眼思索,有时还自言自语:“唉,要是我能看一看火车!”车站离我们家里并不很远,火车经过的时候,不但可以听到汽笛的声音,如果站在山坡上,还能够看见打回旋的白烟。因为附近有铁路还是最近的事,所以四方八面赶去看火车的人很多。母亲打豆的天井,就在大路旁,村里人都得经过她的身边,如果要去火车站。一有人过去,她总要探问几句,尤其当他们回来的时候:“看见了没有?”“自然看见了,阿南婶!”“像蛇一样的长吗?”“有点儿像。”“只有一个喷火的龙头,却能带着几十节几百节的车子跑,不很奇怪吗?”“真的很奇怪。”因为她像小孩子似的,不断地问长问短,有许多人简直让她盘问得不能忍受: “我们回答不了许多的,阿南婶,最好你自己去看!”“我自己?”她仿佛吃了一惊,看火车,在她看来像是永远做不到的事。“是的,你要去就去,谁也不会阻止你!”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一生很少出门,成年累月地给钉在家里,像钉子一样。在这呆滞古板,很少变化的生活中,她对火车发生了很大的兴趣。那悠长的、古怪的汽笛,尤其使她起了辽远的、不可思议的幻想,飘飘然,仿佛她已坐了那蛇一样长的怪物飞往另一世界。不论什么时候一听到那种声音,她就闭上眼睛,似乎她在听着天外传来的呼唤。完全失神一样地,喂猪她会马上放下麦粥桶,洗衣服她会马上放下板刷,在煮饭的时候,她也会立刻抛开火钳,有时忘了添柴,有时却尽管把柴往灶门送,以致不是把饭煮得半生半熟,就是烧焦了半锅。“你也是坐着火车回来的吗?”她时常问从省城回来的人。“是的,阿南婶!”“火车跑得很快吗?”“一天可以跑一千多里路,我早上还在杭州,现在却在这儿跟你讲话了。”“那么比航船还快?”“自然自然。”“它是怎样跑的呢?”“那可说不上来。”“哦,真奇怪——”她感叹着说:“一天跑一千多里路,如果用脚走,脚胫也要走断了。这究竟是怎样的东西,跑得这样快,又叫得这样响!”“……”跟她讲话的人唯恐她噜苏,急急想走开,可是母亲又拉住问:“你想我能坐着火车去拜省城隍吗?”“自然可以的,阿南婶,谁也不会阻止你!”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举起木槌,紧紧地捏住一束豌豆,很想一槌打下去,可是一转念她却深深地叹息了。(原载《文学》一九三四年一月一日第二卷第一号,有改动)1.根据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用两个词概括母亲劳作的特点。(2分) 2.简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3分) 3.母亲和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安排有何用意?(4分) 4.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5) 5.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6分) 题组2 散文文4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湖 殇熊久红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②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③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④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1 200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旷远。这些深深的怀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⑤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种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⑥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新疆离海太远,便只好以湖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六十多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⑦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域的浩渺。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鹤、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水边是一片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亲密接触的惬意。几行浅浅的脚印,一段浪漫的行程。⑧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梦里,潮涨潮落,清波涟涟。⑨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若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⑩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⑪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数字。近50年,我们失去的湖泊有243个,其中,新疆的数量最多,达62个。罗布泊消失于1972年;台特玛湖消失于1974年;玛纳斯湖消失于1974年;艾丁湖消失于1987年。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但它们确实是从我们眼前一个一个消失的。⑫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⑬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⑭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⑮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候,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有删改)1.第①段中的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3分) 2.作者描绘了八十年代中期游湖所见景色,用意是 。(3分) 3.本文是抒情散文,第⑪段却用了若干数据和年份,有何效果?(4分) 4.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殇”的含义。(3分) 5.以第⑫—⑮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5分) 文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甘森的西红柿甘建华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沿着输油管线迤逦而来,路上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天上飞鸟也不见踪影。笔直平坦的公路上,伴随的只有连绵不绝的昆仑山。高原缺氧,旅途劳顿,我们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走着走着,蓦然抬望眼,前方出现了十分醒目的几栋红顶房,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在茫茫瀚海之中的孤岛。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楼?司机轻咳一声,嗓中吐出四个清脆的字:“甘森到了。” 房屋精致稳固、庭院干净美观超乎我们的想象,生产区的整洁、生活区的布局超乎我们的想象,就连院落正中的那几棵白杨树,翠绿挺拔的雄姿也超乎我们的想象。更别说见到蔬菜大棚中盛开的大丽花,嫩绿的小白菜,绿中泛红的青椒,美艳欲滴的西红柿,真让我们一声连着一声地惊叹。 教导员宋代勇,从绿色蔬菜大棚里,摘下来三个西红柿,笑嘻嘻地给我们一人递上一个。仔细端详着长相似心形、皮质似婴儿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它的鲜嫩水灵。那样的沙甜,那样的微酸,那样的美味,那样的滋润。以前我们吃过多少西红柿啊,怎么就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味道醇正的口福呢?口福之外,另有一种眼福等待着我们,这就是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一块制作精美的铝合金板,上方写着:“家庭因你的平安而幸福,输油事业因你的奉献而繁荣。”这个西部荒漠深处的亲情文化墙,大多是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下面的留言,既有妻子对丈夫的关心,也有儿女对父母的惦念,还有孩子对远方父母的祝愿。宋代勇说:“亲情文化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每当看到这个广告牌,我们的心中都会泛起一股温馨与暖意,只有好好工作,才能对得起家人的深情厚谊。”宋代勇女儿是这样留言的:“您是家里的一片天,没有了天空,鸽子就无法自由飞翔,多爱护身体。”郭光元儿子:“您的坚忍不拔和铮铮铁骨是我永远的榜样,我从您那儿汲取到奋发的力量,走过挫折,迈向成功。”青海土族职工甘述文两个小女儿甘卉、甘婷:“上班多保重,没有你的爱,无论多豪华的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我无法把几十则亲情话语一一抄录下来。记得当时我的鼻孔是酸酸的,眼睛有些模糊,手有些颤抖,字也有些歪斜,但我的感动却是的的确确的。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就是“苦水”。花格输油管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原油输送管道,甘森热泵站位于这条管道的中段,是社会依托条件最差、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它距花土沟镇230多公里,距格尔木市270多公里,海拔2 910米。甘森还是一个风口,据说西北风从此进入格尔木地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刮风扬沙,最多时站里一天能拉出去十吨的沙子,一年用过的扫把不计其数。站在甘森站的院落里,任凭强烈的紫外线照在脸上,我的思绪飞越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1954年初夏,我的父辈们高喊“到柴达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千里迢迢地来到异乡。尽管黄沙漫漫,寒风呼啸,气候异常干燥,鼻孔里结着血痂,然而他们不悔,都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园。1958年地中四井日喷原油800吨,为当时步履艰难的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使冷湖成为继玉门、新疆、四川之后的第四大油田,迅速崛起。原石油工业部的一位副部长当年在青海油田考察时,曾经潸然泪下地说道:“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别说工作,只要能待住,生活,也是英雄啊!”柴达木油田的英雄们以三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美德,积60年两万多个日日夜夜之功,造就了一个千万吨级的大油气田!一步一回头,一生一世情。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无论相隔多么遥远,我都不会忘记柴达木沙海中的那座绿岛,绿岛上那群默默工作的石油兄弟姊妹,以及他们亲切的笑容和特别珍贵的亲情文化。当然,还有那个味道格外甜美的西红柿。我得说,那是我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西红柿。(有删改)1.怎样理解文中用“十分醒目”和“海市蜃楼”这两个词语来描述甘森?(2分) 2.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5分) 3.作者用“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引出其环境条件之苦,又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甘森的发展之变,请分别予以概括。(4分) 4.文中为什么要写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请简要分析。(5分) 5.文章末段写西红柿为什么说“味道格外甜美”和“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7分) 答案题组1文1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孤僻”的说法错误,六安爷去百亩园锄地是对土地的热爱,不听别人劝阻也是出于这种情感,不能说六安爷“孤僻”。C项,小说表达的不是环保主题,小说通过对耕地变为焦炭厂的景象的表述,反映的主要是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冲突问题。E项,“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的说法不准确,六安爷坚持在已经被收购的耕地上劳作,某种层面上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排斥,但更多的是对土地的热爱。2.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标题内涵的能力。作答本题,要从“锄”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进行分析。“锄”表面上是一种农具,代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一步分析“锄”这一标题与人物形象、主旨的关系,即可得出深层含义。六安爷对“锄”的执着,说明其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对即将失去的百亩园的不舍,“锄”将人与土地连接起来,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3.①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②将百亩园抽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③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作答本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上分析。内容上,用“几千年几百代”“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来体现百亩园养育了西湾村世世代代的人,是村民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同时“几千年几百代”“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将百亩园抽象为农耕文明下生活方式的象征。结构上,对于农民如此重要的百亩园将要被毁,变成焦炭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六安爷层面: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小说主旨层面: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②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本题题干已经提示了答题的角度,即六安爷和小说主旨两个层面。六安爷层面上,这句话是六安爷面对村民的反复劝阻时所做的回应,体现了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而“过瘾”也表明六安爷对即将失去的百亩园的不舍和痛心。小说主旨层面上,在土地上劳作成为一种瘾,是农民精神的寄托;而耕种从劳作变为“过瘾”,暗示着对传统农耕文明衰落的深思。文21.①突出了吴秋明心理学博士的身份,说明她懂得“温暖的怀抱”对孩子的重要性;②交代吴秋明穿碎花薄棉衣去儿童村的原因;③引出下文,马骁驭对吴秋明产生了新认识;④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与孩子们的亲密互动做铺垫。【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内容上,主要是突出吴秋明的身份和去儿童村穿碎花薄棉衣的原因;结构上,引出下文并为吴秋明在儿童村与孩子们的互动做铺垫。2.(1)马骁驭对吴秋明敞开了心扉,把吴秋明放进了自己的心里。(2)细节描写。用“趴”“摇晃”“埋”等动词,描写出一个充满母爱光辉的温馨而圣洁的画面,体现女孩子对吴秋明深深的依恋和吴秋明对孩子浓浓的爱意。【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第(1)题,要在整体把握小说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住人物关系的变化。“心里的那根栏杆”“抬起来”,“从栏杆下通过的”是吴秋明,可知马骁驭对吴秋明敞开了心扉,把她放进了自己心里。解答第(2)题,很明显是细节描写。从这一细节描写可看出女孩对吴秋明的依恋和吴秋明对孩子的爱意。3.吴秋明是一个细心、耐心,有爱心,充满吸引力的单身心理学女博士的形象。【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从文中看,吴秋明是“心理学博士”“单身”;熟知儿童心理,能够学以致用;质朴、善良,有爱心,真心爱儿童村的孩子,并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们。简要总结即可得出答案。4.①三次心理冲动将马骁驭对吴秋明的了解认识逐层展开,使小说脉络更加清晰;②三次心理冲动写出了马骁驭不同的思想感情,从侧面塑造了吴秋明形象;③三次心理冲动都源于吴秋明对孤儿的独特关爱所呈现的善心与爱意,吴秋明付出爱的同时也获得了爱,深化了主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是一道探究题,但答案并不开放。考生解答时需要先从原文中找出题干中所说的“三次心理冲动”,然后逐一分析每次冲动的原因,并思考“三次心理冲动”在展开情节、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文31.①忙碌 ②辛苦【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认真阅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着眼于画波浪线的部分,抓住关键字词进行概括。如第一处画波浪线部分中的“一放光她就起身”“又忙着跑”“然后取下”等突出了母亲的忙碌。第二处画波浪线部分中的“一天到晚”“一束又一束”“还得理清”“而且亲自”等突出了母亲的辛苦。2.①透露了母亲内心的急迫。②表现了母亲劳作的忙碌。③反映了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本题中的“催,催,催,催;催,催,……”独立成段,重复使用一个字,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这是对打豆声音的描写,既透露了母亲内心的急迫,也表现了母亲劳作的忙碌,更反映了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3.①同样写看火车,内容有变化,在结构上起贯串全文的作用。②反映了母亲向往又犹疑的复杂心理。③询问的不厌其烦与回答的不胜其烦形成对照,丰富了母亲的形象。【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这道题应重点把握以下两点:一是要从结构入手,从对话所处的位置出发分析,明确其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二是要从情节入手,把握母亲与行人对话时的特定心理,明确其在情节上的作用。考生从这两个角度入手分析并概括作答即可。4.①通过比喻、排比,渲染了火车的神奇与母亲对火车的痴迷。②通过神态、动作等细节,细腻描写了母亲好奇、陶醉和渴望的心理。③叙事上有过渡、舒缓节奏等作用。【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两点:一是鉴赏语言与评析技法应融为一体;二是应优先考虑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然后再考虑语句和上下文的联系。5.①母亲是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②母亲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尝试新生活的内在倾向。③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望变为行动的自觉和勇气。【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首先,找出关于母亲的描写性文字,然后分析归类,最后概括出形象特点。母亲忙于家事,片刻不停,说明母亲是一个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母亲对火车感兴趣,说明她具有尝试新生活的内在倾向;母亲最终没有去看火车,说明她缺少自觉和勇气。评价时切忌零敲碎打,要注意综合考虑。题组2文41.第①段用“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来比喻“站在干涸的湖底”,表现出痛感的切身、剧烈;用“骨头”突出湖的干涸;骨头是身体的一部分,隐含湖与人不可分割的意思。这一比喻贴切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比喻修辞的妙处可以从本体、喻体的特点,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这个比喻把“脚站在干涸的湖底”比喻为“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表现出痛的程度之深,也突出了湖的干涸,十分形象;骨头与血肉等共同组成人的身体,这里用“骨头”来说明湖的干涸,隐含着湖与人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2.以记忆中艾比湖难以忘怀的美丽来反衬现实中艾比湖的残败,表达痛惜之情。【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回答这个问题,要注重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语段的具体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表达的主题或者作者的情感等。作者以八十年代中期游湖所见景色与前文描写的艾比湖的现状作对比,以记忆中艾比湖的美丽动人反衬现实中艾比湖的残败凄凉。通过反衬表达了作者对艾比湖现状的痛心惋惜之情。3.在抒情散文中列举数据和年份,能具体确切地表现出湖泊消失数量之多、速度之快、地域之集中,更好地抒发了作者痛苦无奈的情感,也能带给读者触目惊心的感觉。【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把握文章中具体的数据的表达效果,可以从数据反映的现实意义、体现的作者情感、带给读者的感受等方面分析。第⑪段的数据主要表述了湖泊消失的数量和年份,这些数据具体说明了湖泊消失的多、快和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湖泊消失的痛心疾首和无能为力的情感;同时一连串的数据列举,也让读者有触目惊心的感觉。4.题目中的“湖”不仅指艾比湖,还指向众多境遇相似的湖;“殇”为非正常死亡,隐含了作者悲伤、担忧、谴责等复杂情感。【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章标题含义的能力。回答问题时,要注重把握题目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文章可知,“湖”不仅指艾比湖,更是指众多与艾比湖命运相似的湖。“殇”原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这里用来形容湖泊的非正常干涸。作者以“湖殇”为题,既概括了作品的内容,又体现了作者对湖干涸的悲伤、担忧等情感。5.示例一:作品善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灭”“呐喊”“挖掘着墓穴”“悲哀”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⑫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描绘四幅图画,既有形象的美感,也有形式的美感;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贴切而富创造性。这些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示例二:作品多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灭”“呐喊”“挖掘着墓穴”“悲哀”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⑫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以上这些与作者的强烈情感是一致的。但我认为写文章不应满足于个人情感的宣泄。本文在遣词造句中情感注入过多过浓,未加沉淀节制,给人泛滥甚至虚假的感觉,降低了作品的感染力。【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语言风格的能力。把握语段的语言特点,可以从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等角度结合具体内容和情感进行分析。如使用主观色彩浓重的词语,增强了情感表达的程度;使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描写对象的特征。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析,能自圆其说即可。文51.既表现沙海中甘森的明显、清晰,又突出沙海中甘森的令人难以置信。【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正因为放眼都是白亮亮的沙海,所以甘森红顶的房子自然会显得“十分醒目”。沙海少有人烟,而甘森那么明显、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让人不太敢相信它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说是“海市蜃楼”。2.途中自然景物的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的生机勃勃。衬托。突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揭示文章的主旨。【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从第一段中可分析出作者在旅途中所见景物的单调荒凉,从后面对甘森的描写中可见其生机勃勃。作者在第一段中写路上无草,天上无鸟,以及缺氧与劳顿,其实是为了突出后面甘森的生机勃勃,所以用的是衬托手法。而从作者开始的“昏昏欲睡”到后来的“惊叹”“感动”等,可见其情感的变化,衬托手法的运用还揭示了文章颂扬甘森石油人的主旨。3.远离市镇,社会依托条件差;海拔高,风沙大,自然条件艰苦。由初建油田时环境条件恶劣的荒漠,变成了环境优美的沙海绿岛——石油人的“新家园”。【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对“甘森的环境条件之苦”与“甘森的发展之变”两方面加以概括。在概括前一方面时,要重点分析文章第九段的内容,抓住其关键句,如“是社会依托……的地方”“一年一场风……不计其数”等;在概括后一方面时,要抓住最后四段,分析出甘森的发展变化,即从荒漠变为绿岛。4.(1)为了表现并赞扬甘森石油人的精神风貌。(2)写出甘森石油人及其家属懂得爱与亲情,有家庭幸福感与责任感。(3)写出甘森石油人及其家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情节、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亲情文化墙联系着石油人和他们的家属。从石油人的角度来说,他们远离亲人投身石油事业,体现了奉献精神,在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下,他们还设下亲情文化墙,从亲情文化墙上的内容可见其精神风貌,以及他们的家庭幸福感与责任感;从石油人家属的角度看,亲情留言不但体现了对石油人的关爱,也体现了他们对石油人的理解与支持,这里也有他们的奉献精神。对上面的内容进行整合概括即可得出答案。5.(1)点题。(2)西红柿是甘森石油人在荒漠中种植出来的果蔬,特殊而珍贵,显示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甜美生活。(3)西红柿又是作者感情的寄托物,它寄寓着作者对甘森石油人的美好情感,文章借西红柿颂扬甘森石油人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德。【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结构、内容、主旨等方面进行分析。从结构上看,文章标题为“甘森的西红柿”,末段再写西红柿,有点题作用;从内容上看,写荒漠中的果蔬西红柿,突出了甘森石油人的辛勤劳动,强调味道甜美,也显示了人们的甜美生活;从主旨上看,作者这样写寄寓了自己对甘森石油人伟大精神的颂扬。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四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含解析),共22页。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06 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共4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海明威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