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图画美,理清文章说明的顺序——先总后分、从主到次。
2.学习课文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摹状貌、分类别,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3.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2`)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被美称“天堂”、“园林之城”“百园之城”,是因为苏州拥有一批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总数达到100多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足见苏州园林之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说明文《苏州园林》,学习叶圣陶先生是如何运用语言把苏州园林的美表现出来的。
二、梳理文章说明顺序,了解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叶老曾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请同学们
(一)快速阅读全文, 理清作者的思路。(3`)
要求:1. 用____圈画出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建议时长:3-4分钟
阅读检测:(3`)
1.本文的文体______A.事理说明文 B.事物说明文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
3.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地位?
(齐读——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示例:标本:样本,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具有一般性。典范,可作学习标准、榜样的事物,是集其他同类事物优点的代表。标本,可以准确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4.最能说明苏州园林整体特征的一句话是:_______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二)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具体来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的整体特征的?请同学们圈画出关键语句。(2`)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三)第二段是作者匠心独运的自然段,在文中起重要作用。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圈画出3-9能概括一段内容的关键性语句,并思考他们与第二段和全文的关系。(3456四段能否调换顺序?)(3+5`)
(3)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4)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5)苏州园林的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7)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9)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苏州园林》在结构上的特点:总分结构。说明顺序是先主要后次要。先总写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然后从四个主要方面和三个细节上说明特点。)
三、细品园林之美(12`)
快速浏览3—9自然段,找出体现苏州园林图画美的语句,试着从下面的图中找一找苏州园林,并说明原因。
1.作者把园林说成是美术画而不是图案画,这两者有什么样的区别?
(图案画类似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工整对称,比较刻板,是一种刻意为之的。美术画是一种艺术创造,更注重个性,不讲究对称,充满自然之趣和艺术之美。因此,我们说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的布局充满自然之美。)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你怎么理解,艺术和技术有何区别?
(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式和手法,其效果是实际可感的东西,可以大量复制。艺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效果能给人审美愉悦,且无法被复制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苏州园林假山堆叠是一种艺术美。)
池沼的布置体现一种自然和国画美。
3.不同的花草树木相间栽种,枯藤瘦干和繁花满枝相补充。体现出一种映衬美。
4.苏州园林的有花墙和廊子隔着,使其富有层次美。叶老将这种美形容成“隔而未隔,界而未界”。你能结合图片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八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是两边无所依傍的,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的隔开,而只是缓冲一下游览者的视线,使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随着游览者游览脚步逐渐展开,这样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观众多、层次丰富)
5.局部角落点缀美
6.门窗的雕镂图案美。“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强调苏州园林门窗“工细”“简朴”,绝不庸俗和而别具匠心做了程度上的限定。
7.建筑色彩美
四、理解说明方法及表达效果(5+5`)
(一)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叶老也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表现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请根据下表,学习这些说明方法的知识,并在文中找出实例,说说它们的作用。
不同说明方法的运用
五、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谨性
叶圣陶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如果说苏州园林是各地艺术的标本,那么本文语言准备严谨,堪称说明文语言的典范。
“古木交柯”小院内,一树茶花红艳似火,霎时燃起了所有人的游兴。而与之一墙之隔 的“花步小筑”却是出奇的素净。中心景区临一池碧水,假山在侧,回廊盘曲,花影粉墙。水上桥堤搭一棚花架,春季可观紫藤;夏日,池中芙蕖盛放,凭栏可看荷 花;前行不远,至“闻木樨香”轩,此处遍植桂树,可作秋时幽赏;山顶可亭,则为冬日赏雪佳处。
这段话语言优美,写出四季不同地方景物的优美。但它可以用来形容很多景区景色。而说明文语言不同,我们通过具体语句来进一步感受一下。
A.组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2.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3.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4.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B组
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2.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读一读,你有怎样的发现?
A组,使用限定性词语,有分寸留有余地,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组,使用限定性词语,不留余地,斩钉截铁,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总结,通过此节课,我们学习了说明文阅读方法:抓关键词句,理清说明事物的特点和说明顺序;通过理解说明方法理解事物的特点。使用限定词可以使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
结束语
同学们,对于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要把它当做说明文的典范来学习,更要当做典型的文化现象来学习。从北方的皇家园林到江南的亭台轩榭,中国人对于园林的追求,早已浸润于心。
五、拓展作业
借鉴本文先总说再分别说明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介绍你曾经游览过的一座公园或建筑。注意抓住其主要特点,有条理地进行说明。不少于300字。
说明方法
运用方式
实例学习
例句
作用
作比较
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准确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举例子
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打比方
用一件事物来说明另一件事物,以突出事物的特征
列数字
用数据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引用
引用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文献资料,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细读品析,难点探究,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