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33185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33185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33185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3318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3318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33185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2019济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_1 C_12 O_16 Mn_55 Ga_70 As_75
1. 从古至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喝补铁剂(含Fe2+)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因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
B.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馨”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石灰石
C. “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司南中的“杓”含Fe2O3
D. 港珠澳大桥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吊绳,其商品名为“力纶”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亚铁离子易被人体吸收,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则喝补铁剂时,加维生素C效果较好,故A错误;
B.瓷器的成分为硅酸盐,主要原料为黏土,不是石灰石,故B错误;
C.“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与磁铁的磁性有关,则司南中的“杓”含Fe3O4,故C错误;
D.聚乙烯纤维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
答案选D
2. 依据反应2KIO3+5SO2+4H2O═I2+3H2SO4+2KHSO4(KIO3过量),利用下列装置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制取碘的CCl4溶液并回收KH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制取SO2 B. 用还原IO3-
C. 用从水溶液中提取KHSO4 D. 用制取I2的CCl4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热条件下Cu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所以该装置能制取二氧化硫,故A正确;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碘酸钾具有氧化性,二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且倒置的漏斗能防止倒吸,所以能用该装置还原碘酸根离子,故B正确;
C.从水溶液中获取硫酸氢钾应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应该用蒸发皿蒸发溶液,坩埚用于灼烧固体物质,故C错误;
C.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可以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然后再用分液方法分离,故D正确;
答案选C。
3. 2019年4月20日,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进行二次审议,牢筑药品安全防线。运用现代科技从苦艾精油中分离出多种化合物,其中四种的结构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②③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
B. ②、④互为同分异构体
C. ④的一氯代物有6种
D. ①②③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A.②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征,则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故A正确;
B.②、④的分子式不同,分别为C10H18O、C10H16O,则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④结构不对称,一氯代物有6种,故C正确;
D.①、②均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③的苯环上含有甲基,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有机物分子中只要含有饱和碳原子(包括:-CH3、-CH2-、、)中的一种,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就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含有、,分子中的碳原子就不可能共平面。
4.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是B元素常见的固体单质,乙常温下呈液态。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常温下0.05 mol• L -1丙溶液pH为l,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C
C. 由元素A、C、D仅能组成共价化合物
D. 由元素B、E组成的化合物可用于洗涤试管壁上残余的硫单质
【答案】CD
【解析】
【分析】0.05mol/L丙溶液的pH为l,可知丙为二元强酸,应为H2SO4,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且可生成H2SO4,则K应为SO2,可知乙为H2O2,L为H2O,甲是B元素常见的固体单质,浓硫酸和甲反应生成SO2,可知甲为C,M为CO2,则A为H元素,B为C元素,C为O元素,D为S元素,则E为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S2->Cl-,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则非金属性Cl>S,故B错误;
C.由元素A、C、D组成的化合物为硫酸、亚硫酸等,均为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
D.由元素B、E组成的化合物为四氯化碳,为良好的有机溶解,可用于洗涤试管壁上残余的硫单质,故D正确;
答案选CD。
5.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3mL0.1 mol• L -1AgNO3溶液中先加入4~5滴0.1 mol• L -1NaCl溶液,再滴加4~5滴0.1 mol• L -1NaI溶液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说明Ksp(AgCl)>Ksp(AgI)
B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5mL0.1 mol• L -1硫酸溶液,记录出现浑浊的时间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其他条件相同,测定等浓度HCOOK和K2S溶液的pH
比较Ka(HCOOH)和Ka2(H2S)的大小
D
向可能含有Cu2O、Fe2O3红色固体①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有红色固体②生成,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
(已知:Cu2O+2H+═Cu+Cu2++H2O)
不能说明红色固体①中不含Fe2O3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与氯化钠反应后,硝酸银过量,再加入NaI,硝酸银与碘化钠反应生成沉淀,为沉淀的生成,不能比较Ksp大小,故A错误;
B.只有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所以可以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故B正确;
C.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其对应的酸电离程度越小,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通过两种盐溶液的pH大小可以判断其酸根离子水解程度的大小,从而确定其对应酸的酸性强弱,从而确定电离平衡常数大小,故C正确;
D.氧化亚铜和氧化铁都是红色固体,氧化亚铜和稀硫酸生成的Cu能和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所以不能检验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铁,故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氧化亚铜在酸性溶液中能够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的Cu能和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6.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污水治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可以通过膜电池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流方向从A极沿导线经小灯泡流向B极
B. B极为电池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H3COO—— 8e− + 4H2O ═ 2HCO3—+9H+
C. 当外电路中有0.2 mol e−转移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的个数为0.2NA
D. 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H++2e− ═ Cl−+
【答案】B
【解析】
【分析】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根据原电池中氢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A为正极,正极有氢离子参与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e-+H+═+Cl-,B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3COO--8e-+4H2O ═2HCO3-+9H+,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原电池工作时,电流从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即电流方向从A极沿导线经小灯泡流向B极,故A正确;
B.B极为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3COO--8e-+4H2O ═2HCO3-+9H+,B极不是阳极,故B错误;
C.根据电子守恒可知,当外电路中有0.2mole-转移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的个数为0.2NA,故C正确;
D.A为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有氢离子参与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e-+H+═+Cl-,故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根据氢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原电池的两极称为正负极,电解池的两极称为阴阳极。
7. 人体血液存在H2CO3/、HPO/H2PO等缓冲对。常温下,水溶液中各缓冲对的微粒浓度之比的对数值lg x[x表示或]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碳酸pKal=6.4、磷酸pKa2=7.2 (pKa=-lgK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Ⅱ表示lg与pH的变化关系
B. a~b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C. 当c(H2CO3)=c()时,c(HPO)=c(H2PO)
D. 当pH增大时,逐渐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H2CO3⇌HCO3-+H+的电离平衡常数Kal=,所以lg=pKal-pH=6.4-pH,H2PO⇌HP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2=,所以lg=pH-pKa2=pH-7.2,以此解答。
【详解】A. 当lgx=0时,pH分别为6.4、7.2,所以曲线I表示lg与pH关系,曲线II表示lgc与pH关系,故A正确;
B. 酸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酸性越强即pH越小,抑制作用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a−b的过程中pH增大,溶液酸性减弱,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B正确;
C. 当c(H2CO3)=c(HCO)时,即lg=0,溶液中pH=6.4,则lg=pH−7.2=6.4−7.2=−0.8<0,,即c(HPO)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涉及电离平衡移动、电离平衡常数及水的电离等知识,正确分析图象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注意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巧妙使用。
8. 三氯化硼(BCl3),主要用作半导体硅的掺杂源或有机合成催化剂,还用于高纯硼或有机硼的制取。某兴趣小组用氯气和硼为原料,采用下列装置(部分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备BCl3。
已知:①BCl3的沸点为12.5℃,熔点为-107.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硼酸和盐酸;②2B+6HCl 2BCl3+3H2;③硼与铝的性质相似,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可用氯酸钾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从左到右的接口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j。
(3)装里E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如果拆去E装置,可能的后果是____________。
(4)D装置中发生反应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若缺少此步骤,则造成的结果是_____。
(5)三氯化硼与水能剧烈反应生成硼酸(H3BO3)和白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硼酸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BO3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KClO3+6HCl(浓) ═KCl+3Cl2↑+3H2O ②. ih→de→fg(或gf)→bc(或cb)→de ③. 饱和食盐水 ④. 硼粉与HCl气体反应生成H2,加热H2与Cl2的混合气体易发生爆炸 ⑤. 会生成B2O3,使产品不纯 ⑥. BCl3+3H2O═H3BO3+3HCl↑ ⑦. 2H2O - 4e-═O2↑+4H+ ⑧. 阳极室的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B(OH)4- 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H3BO3
【解析】
【分析】根据装置:由A中氯酸钾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制得的氯气混有HCl和水蒸气,可以由E中饱和食盐水吸收HCl气体,由C中浓硫酸吸水干燥;B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硼酸和盐酸,因此发生反应前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干燥纯净的氯气与硼粉在D中发生反应;BCl3的沸点为12.5℃,熔点为-107.3℃,可以用B中冰水冷凝产物BCl3并收集,F中NaOH可以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为防止F中的水蒸气进入B装置,在B和F之间连接一个C干燥装置,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A装置用氯酸钾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KClO3+6HCl(浓)═KCl+3Cl2↑+3H2O,故答案为KClO3+6HCl(浓)═KCl+3Cl2↑+3H2O;
(2)根据分析,A制备氯气,E中饱和食盐水吸收HCl气体,C中浓硫酸吸水干燥,为保证除杂充分,导气管均长进短出,干燥纯净的氯气与硼粉在D中发生反应,用B中冰水冷凝产物BCl3并收集,F中NaOH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为防止F中的水蒸气进入B装置,在B和F之间连接一个C干燥装置,故连接顺序为:a→ih→de→fg(或gf)→bc(或cb)→de→j,故答案为ih→de→fg(或gf)→bc(或cb)→de;
(3)装置E中为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若拆去E装置,硼粉与HCl气体反应生成H2,加热H2与Cl2的混合气体易发生爆炸,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硼粉与HCl气体反应生成H2,加热H2与Cl2的混合气体易发生爆炸;
(4)D装置中发生反应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若缺少此步骤,氧气与硼粉会生成B2O3,使产品不纯,故答案为会生成B2O3,使产品不纯;
(5)三氯化硼与水能剧烈反应生成硼酸(H3BO3)和白雾,白雾为HCl,反应的方程式为:BCl3+3H2O═H3BO3+3HCl↑;根据装置,阳极室为硫酸,放电的是水中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阳极室的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B(OH)4-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H3BO3,故答案为BCl3+3H2O═H3BO3+3HCl↑;2H2O-4e-═O2↑+4H+;阳极室的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B(OH)4-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H3BO3。
【点睛】明确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方法、熟悉各装置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和易错点为(5),根据电解原理正确判断阴阳极的电极反应是解答的关键,阳极室中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其中放电能力最强的是氢氧根离子,阴极室是氢离子放电。
9.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发出号召:“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消除含氮、硫、氯等化合物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对建设美丽家乡,打造宜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以HCl为原料,用O2氧化制取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反应为:4HCl(g) + O2(g)2Cl2(g) + 2H2O(g) ∆H = −115.4 kJ·mol−1,通过控制合适条件,分两步循环进行,可使HCl转化率接近100%。原理如图所示:
过程I的反应为:2HCl(g) + CuO (s)CuCl2(s) + H2O(g) ∆H1 = −120.4 kJ·mol−1,过程II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容积均为1L的甲、乙两个容器,其中甲为绝热容器,乙为恒温容器.相同温度下,分别充入0.2mol的NO2,发生反应:2NO2(g) N2O4(g) ∆H<0,甲中NO2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0~3s内,甲容器中NO2的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达平衡时,温度若为T℃,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平衡时,K甲_____K乙,P甲_____P乙(填“>”、“<”或“=”)。
(3)水体中过量氨氮(以NH3表示)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①可用次氯酸钠除去氨氮,同时产生一种大气组成的气体。写出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EFH2O2FeOx法可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降解,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则阴极附近Fe2+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工业上可用Na2SO3溶液吸收法处理SO2,25℃时用1 mol· L −1的Na2SO3溶液吸收SO2,当溶液pH=7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已知25℃时:H2SO3的电离常数Ka1=1.3×10−2,Ka2=6.2×10−8)
【答案】 ①. 2CuCl2(s) + O2(g) ═ 2CuO (s)+ 2Cl2(g) ∆H2═ +125.4 kJ•mol-1 ②. 反应放热,体系的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③. 225 ④. < ⑤. > ⑥. 2NH3+3NaClO═ N2+3NaCl+3H2O ⑦. H2O2+ H+ + Fe2+ ═ Fe3+ + H2O + •OH ⑧. c(Na+)>c(HSO3-)>c(SO32-)>c(H+)═ c(OH-)
【解析】
【分析】(1)盖斯定律计算判断过程Ⅱ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①甲为绝热容器,反应为放热反应;②达到平衡状态时二氧化氮浓度为0.02mol/L,结合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浓度,再计算平衡常数;③甲为绝热容器,乙为恒温容器,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据此分析判断;
(3)①根据流程图,NH3、NaClO是反应物,次氯酸、盐酸、氢氧化钠为中间产物,氯化钠、氮气和水是生成物,据此书写反应的方程式;②根据图像阴极附近Fe2+、H2O2与H+反应生成Fe3+、H2O和•OH,据此解答;
(4)25℃时用1mol/L的Na2SO3 溶液吸收SO2,当溶液pH=7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3 和NaHSO3,且c(Na+)最大,c(H+)=c(OH-)=10-7mol/L,根据K2计算判断c(HSO3-)和c(SO32-)的大小,然后排序。
【详解】(1)①4HCl(g)+O2(g)2Cl2(g)+2H2O(g)△H ═-115.4 kJ•mol-1,过程Ⅰ的反应为:②2HCl(g)+CuO (s)CuCl2(s)+H2O(g)△H1 ═-120.4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将①-2×②得:过程Ⅱ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CuCl2(s)+O2(g)═2CuO (s)+2Cl2(g)△H2═+125.4 kJ•mol-1,故答案为2CuCl2(s)+O2(g)═2CuO (s)+2Cl2(g)△H2═+125.4 kJ•mol-1;
(2)①甲为绝热容器,2NO2(g) N2O4(g) ∆H<0,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对反应速率影响大,0~3s内,甲容器中NO2的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0-3s内温度升高对反应速率影响大于浓度降低的影响,故答案为反应放热,体系的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②相同温度下,分别充入0.2mol的NO2,发生反应:2NO2(g)N2O4(g)△H<0,达到平衡状态时二氧化氮浓度为0.02mol/L,
2NO2(g)N2O4(g)
起始量(mol/L) 0.2 0
变化量(mol/L) 0.18 0.09
平衡量(mol/L) 0.02 0.09
平衡常数K==225,故答案为225;
③容积均为1L的甲、乙两个容器,其中甲为绝热容器,乙为恒温容器,相同温度下,分别充入0.2mol的NO2,发生反应:2NO2(g)N2O4(g)△H<0,甲容器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则K甲<K乙,平衡逆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气体压强增大,则P甲>P乙,故答案为<;>;
(3)①根据流程可知,NH3、NaClO是反应物,次氯酸、盐酸、氢氧化钠为中间产物,氯化钠、氮气和水是生成物,所以反应为:2NH3+3NaClO═N2+3NaCl+3H2O,故答案为2NH3+3NaClO═N2+3NaCl+3H2O;
②根据图示,阳极上Fe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阳极反应式为Fe-2e-═Fe2+,阴极附近Fe2+、H2O2与H+反应,结合图中生成物可知离子反应为H2O2+H++Fe2+═Fe3++H2O+•OH,故答案为H2O2+H++Fe2+═Fe3++H2O+•OH;
(4)25℃时用1mol/L的Na2SO3 溶液吸收SO2,当溶液pH=7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3 和NaHSO3,故c(Na+)最大,c(H+)=c(OH-)=10-7mol/L,根据K2=6.2×10-8=,则=0.62,即c(HSO3-)>c(SO32-),则有:c(Na+)>c(HSO3-)>c(SO32-)>c(H+)=c(OH),故答案为c(Na+)>c(HSO3-)>c(SO32-)>c(H+)═c(OH-)。
10. 磁性材料产业是21世纪各国竞相发展的高科技支柱产业之一,磁性材料广泛用于电子信息、军事技术等领域。碳酸锰主要用于制备软磁铁氧体,工业上用氯化铵焙烧锰矿粉制备高纯度碳酸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锰矿粉的主要成分是MnCO3,还含少量Fe、Al、Ca、Mg等元素。
②相关金属Mn+离子c(Mn+) ═ 0.1 mol• L -1形成M(OH) n沉淀的pH范围如下:
③常温下,Ksp(CaF2) ═1.46×10-10 Ksp(MgF2) ═7.42×10-11 Ka(HF) ═1.00 ×10-4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下列图1、图2,氯化铵焙烧锰矿粉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浸出液“净化除杂”过程如下:首先加入MnO2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再调节溶液的pH将Al3+、Fe3+变为沉淀除去;然后加入NH4F将Ca2+、Mg2+沉淀除去,此时溶液pH为6,c(Mg2+)═4.64×10-6 mol·L-1,c(HF)为_________mol·L-1。
(4)碳化结晶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化结晶过程中不能用碳酸铵溶液代替碳酸氢铵溶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6)测定碳酸锰产品的纯度。
称取0.5000 g碳酸锰产品于锥形瓶中,加25.00 mL磷酸,加热,碳酸锰全部转化为[Mn(PO4)2]3-,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100 mL,滴加2~3滴指示剂,然后用浓度为0.2000 mol·L-1的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为:[Mn(PO4)2]3- +Fe2+ ═Mn2+ +Fe3++2PO43-)。重复操作3次,记录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0.2000 mol·L-1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读数(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0.10
20.20
2
1.32
21.32
3
1.05
20.95
则产品的纯度=__________,若滴定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产生了气泡,则测得的碳酸锰粗产品的纯度___(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 ①. 500℃ m(NH4Cl):m(锰矿粉)=1.10 ②. MnCO3+2NH4ClMnCl2+2NH3↑+CO2↑+H2O ③. MnO2+2Fe2++4H+═Mn2++2Fe3++2H2O ④. 4.0×10-5 ⑤. Mn2++2HCO3-MnCO3+CO2↑+H2O ⑥. 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碳酸铵溶液中c(OH-)较大,易产生Mn(OH)2沉淀 ⑦. 92.00% ⑧. 偏低
【解析】
【分析】将菱锰矿粉(主要成分是MnCO3,还含少量Fe、Al、Ca、Mg等元素)和氯化铵混合研磨后焙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氨气,因此反应方程式为MnCO3+2NH4ClMnCl2+2NH3↑+CO2↑+H2O,浸出,浸出液含有Mn2+、Fe2+、Al3+、Ca2+、Mg2+,浸出液需要净化除杂,根据(3)的提示,需要加入MnO2将Fe2+氧化为Fe3+,再调节溶液的pH将Al3+、Fe3+变为Al(OH)3、Fe(OH)3沉淀除去,然后加入NH4F将Ca2+、Mg2+以CaF2、MgF2沉淀除去,净化液中主要溶质为MnCl2、NH4Cl,加入碳酸氢铵发生反应:Mn2++2HCO3- MnCO3↓+CO2↑+H2O,炭化结晶,过滤,滤饼干燥后得到MnCO3,滤液为NH4Cl溶液,蒸发结晶得到NH4Cl固体,可循环使用,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图像可知,锰的浸出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m(NH4Cl)∶m(锰矿粉)增大而增大,500℃、m(NH4Cl)∶m(锰矿粉)=1.10时,锰的浸出率最高,温度过高,m(NH4Cl)∶m(锰矿粉)再大,浸出率变化不大,成本增加,故焙烧温度取500℃、m(NH4Cl)∶m(锰矿粉)=1.10即可;故答案为500℃、m(NH4Cl)∶m(锰矿粉)=1.10;
(2)将菱锰矿粉(主要成分是MnCO3,还含少量Fe、Al、Ca、Mg等元素)和氯化铵混合研磨后焙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氨气,因此反应方程式为MnCO3+2NH4ClMnCl2+2NH3↑+CO2↑+H2O,故答案为MnCO3+2NH4ClMnCl2+2NH3↑+CO2↑+H2O;
(3)MnO2将Fe2+氧化为Fe3+,离子反应为:MnO2+2Fe2++4H+═Mn2++2Fe3++2H2O;已知:常温下,Ksp(MgF2)═7.42×10-11,Ka(HF)═1.00×10-4,溶液pH为6,c(Mg2+)═4.64×10-6 mol•L-1,则此时c(F-)=mol/L=4×10-3mol/L,Ka(HF)═=1.00×10-4,c(HF)==4.0×10-5mol/L,故答案为MnO2+2Fe2++4H+═Mn2++2Fe3++2H2O;4.0×10-5;
(4)碳化结晶时,反应的方程式为:Mn2++2HCO3- MnCO3↓+CO2↑+H2O,故答案为Mn2++2HCO3- MnCO3↓+CO2↑+H2O;
(5)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碳酸铵溶液中c(OH-)较大,易产生Mn(OH)2沉淀,故碳化结晶过程中不能用碳酸铵溶液代替碳酸氢铵溶液,故答案为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碳酸铵溶液中c(OH-)较大,易产生Mn(OH)2沉淀;
(6)根据表格数据,三次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mL)分别为:20.10、20.00、19.90,消耗的平均体积为20.00 mL,根据关系式:MnCO3~Mn(PO4)2]3-~(NH4)2Fe(SO4)2,则n(MnCO3)=n(硫酸亚铁铵)=0.2000mol/L×0.02L=0.004mol,产品的纯度为×100%=92.00%;若滴定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产生了气泡,则标准液消耗的体积读数偏小,故测得的碳酸锰粗产品的纯度偏低,故答案为92.00%;偏低。
11. 2019年1月3日上午,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所搭载的“玉兔二号”月球车,通过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进行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As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基态Ga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镓失去电子的逐级电离能(单位:kJ•mol-1)的数值依次为577、1985、2962、6192,由此可推知镓的主要化合价为____和+3,砷的电负性比镓____(填“大”或“小”)。
(3)1918年美国人通过反应:HC≡CH+AsCl3CHCl=CHAsCl2制造出路易斯毒气。在HC≡CH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As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4)砷化镓可由(CH3)3Ga和AsH3在700℃制得,(CH3)3Ga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
(5)GaAs为原子晶体,密度为ρg•cm-3,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Ga与As以_______键键合。Ga和As的原子半径分别为a pm和b pm,设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GaAs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_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可不化简)。
【答案】 ①. ) ②. 1 ③. +1 ④. 大 ⑤. 3:2 ⑥. 三角锥形 ⑦. sp3 ⑧. 共价 ⑨. ×100%
【解析】
【分析】(1)As为33号元素,基态As原子的核外价电子为其4s能级上2个电子、4p能级上3个电子,基态Ga原子核外4p能级上有1个电子;
(2)根据电离能知,失去1个或3个电子时电离能发生突变,由此可推知镓的主要化合价,同一周期元素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
(3)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三键中含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根据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计算结合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空间构型;
(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C原子杂化类型;
(5)根据GaAs为原子晶体判断Ga和As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根据均摊法计算该晶胞中Ga、As原子个数,计算晶胞的质量和体积,再根据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100%计算。
【详解】(1)基态As原子的核外价电子为其4s能级上2个电子、4p能级上3个电子,所以其价电子排布式为,基态Ga原子核外4p能级上有1个电子,则Ga未成对电子数是1,故答案为;1;
(2)根据镓失去电子的逐级电离能知,失去1个或3个电子电离能突变,由此可推知镓的主要化合价为+1和+3,同一周期元素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二者位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Ga<As,则电负性As比Ga大,故答案为+1;大;
(3)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三键中含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因此乙炔分子中含有3个σ键、2个π键,则σ键、π键个数之比为3∶2;AsCl3分子中A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4,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答案为3∶2;三角锥形;
(4)(CH3)3Ga中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C原子杂化类型为sp3,故答案为sp3;
(5)GaAs为原子晶体,Ga和As原子之间以共价键键合;该晶胞中Ga原子个数是4、As原子个数=8×+6×=4,所以其化学式为GaAs,该晶胞体积==cm3,该晶胞中所有原子体积=4×π[(a×10-10)3+(b×10-10)3]cm3=4×π×10-30×(a3+b3)cm3,GaAs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100%= ×100%,故答案为共价; ×100%。
12. 福莫特罗是一种治疗哮喘病药物,它的关键中间体(G)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能与FeC1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D中的含氧官能团为_________________。
(4)B的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种。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c.含有苯环结构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2:1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
(5)参照G的合成路线,设计一种以为起始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
【答案】 ①. C15H12NO4Br ②. 取代反应 ③. + +HCl ④. ⑤. 羟基、羰基和硝基 ⑥. 17 ⑦. ⑧.
【解析】
【分析】由D的分子式与E的结构可知,D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则D为,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含有酚羟基,结合C的分子式逆推可知C为,A的分子式为C6H6O,A与乙酸酐反应得到酯B,B在氯化铝作用下得到C,则A为,B为.E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F()的分子式为:C15H12NO4Br,反应①是与(CH3CO)2O反应生成与CH3COOH,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C15H12NO4Br;取代反应;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故答案为+ +HCl;
(3)根据上述分析,C的结构简式为 ,D的结构简式为,其中的含氧官能团有:羰基、羟基、硝基,故答案为;羰基、羟基、硝基;
(4)B()的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b.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说明含有酯基或酚羟基,c.含有苯环结构,若为甲酸形成的酯基,含有1个取代基,可以为甲酸苯甲酯,含有2个取代基为-CH3、-OOCH,有邻、间、对3种,若含有醛基、酚羟基,含有2个取代基,其中一个为-OH,另外的取代基为-CH2CHO,有邻、间、对3种,含有3个取代基,为-OH、-CH3、-CHO,当-OH、-CH3处于邻位时,-CHO有4种位置,当-OH、-CH3处于间位时,-CHO有4种位置,当-OH、-CH3处于对位时,-CHO有2种位置,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7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2∶1的是 ,故答案为17;;
(5)模仿E→F→G的转化,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然后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最后在NaBH4条件下反应生成,合成路线流程图为:,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物质的分子式及E的结构进行推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为(5),要注意根据题干流程图转化中隐含的信息进行合成路线设计。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39 Fe56, 用粒子分别轰击和,发生核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3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二模考试(4月)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二模考试(4月)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