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学设计
展开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种手段进行学习,并且懂得如何查找相关知识;
2.通过交流、讨论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
新课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燃烧。木炭燃烧,留下灰烬;酒精燃烧,什么也没有留下。再看生活中另一种常见的化学变化:金属生锈,质量增加。那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呢?这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都发生了变化,并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比较,是否发生了变化?
猜想与假设:人们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可以提出三种猜想:
1.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大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小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没有变化,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你的猜想是什么?
收集证据: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较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验探究】:
方案一: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反应前总质量和反应后总质量的关系。
方案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反应前总质量和反应后总质量的关系。
【结论与反思】:
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时要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未参加反应的则不遵守;
3.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各种物质,如气体、沉淀等。
【交流与讨论】:
1.小明发现:将100g酒精溶于100g水中得到200g酒精溶液,他认为这个实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呢?
2.小红发现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3.小军发现铁钉在空气中生锈后质量增加了,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交流与讨论】: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了变化,而总质量却不变呢?试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
水电解动画模拟原理氧化汞受热分解及动画模拟原理。
课堂小结
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个物质的质量总和
- 原因: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板书设计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个物质的质量总和
1.原因: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现反思如下:1、如果条件允许,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将验证性实验改为自主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自己体验“质量守恒”这一结论。2、多举通俗易懂的生活实例作为质量守恒的类比模型,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更容易地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3、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使课堂更加自主、合作、开放、互动。因为自主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和技能建构的地程,也是一个最容易产生体验的过程。
例题展示
类型一 质量守恒定律
例1. 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D )
A.①②③⑤B.①6C.②③⑤D.①③⑥
解析:根据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特点,可知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及构成物质的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而构成物质的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根据化学变化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实质,可得知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综上所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③⑥.
课后作业
一、当堂反馈
1.某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NaCl)水制取一些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 此反应产物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B )
A Na0H
B.H2SO4
C.H2
D.C12
2.现将10克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8克C和4克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D )
A.1:1 B.2:1 C.4:1 D.5:1
解析:10克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克A完全发生反应后生成8克C和4克D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后的总质量为8+4=12g mA+mB=12g
所以B的质量为:12-10=2g
A与B的质量比是10:2=5:1
二、课后练习
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C.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D.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相同,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也可含有多种元素,但不会是化合物,故此选项错误.B、一切物质都是有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故此选项正确.C、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并不是含有氧的化合物,故此选项错误.D、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量均相同,化学反应才遵循质量守恒,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
2.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C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 一种可做化肥的化合物在密封加热完全分解后生成氨气(NH3)、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C )
A、0,H、C
B、N、H、0
C、N、C、H
D、C、H、0、N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媒体,授课教案,历史再现,提出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简单化合物的命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净化水的主要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