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年初中化学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 第1章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教案

    2021年初中化学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 第1章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教案第1页
    2021年初中化学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 第1章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开启化学之门2  化学研究些什么 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其本质区别。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的能力。新课引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化学在帮助我们认识及合理利用周围物质世界和自然资源,促进科技进步中的巨大作用,这一课开始尝试研究化学,我们先从身边的物质开始。             教学过程(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活动探究]蜡烛的燃烧1.观察蜡烛提出问题,包括是什么、叫什么、怎么样等等,教师引导、归纳整理:1)刚点燃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点燃1分钟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3)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4)熄灭1分钟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5)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物质:_________________2.分组实验:学生动手对其中部分问题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3.讨论交流:根据实验说出各自对问题的看法,教师归纳板书。[讨论交流]以上变化如果要分成两类,你觉得哪些应该属于一类?为什么?[教师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交流讨论]课本第11页交流讨论的内容。[观察与思考]演示煤油的燃烧,空中生烟,碘化钾和硝酸银反应,学生仔细观察各变化的现象,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问题思考]在对蜡烛的探究实验中,我们了解了蜡烛的哪些性质?[讲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交流讨论]常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师讲解]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提问]1.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举例说明。2.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哪些现象?举例说明。(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交流讨论]你能证明空气的存在吗?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1)空气能供给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2)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3)久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_________________4)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变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讲解]空气的成分[活动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教师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记录现象。2.交流讨论:红磷燃烧消耗了什么?为什么水会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是1/5说明了什么?3.师生小结:红磷燃烧的反应表达式;实验结论。[教师讲解]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通过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拓展阅读]空气成分的发现史。[活动探究]灼烧面粉、葡萄糖和蔗糖。[教师讲解]物质由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学生观察]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图。[教师讲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三)化学研究物质的制法和用途[交流讨论]金刚石、石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师生小结]物质的用途跟其性质有着密切关系。课堂小结本课主要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性质和变化、制法和用途。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和用途。板书设计2  化学研究些什么(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活动探究——蜡烛的燃烧(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三)化学研究物质的制法和用途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学生认识化学仪器的时候,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引起的后果,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实验的基本操作的讲授,最好是边讲解边演示,甚至某些操作让学生来完成,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21例题展示类型一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C  )                  A.光合作用             B.烧制瓷器   C.汽油挥发             D.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类型二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2现有六种物品:金属小刀片、塑料直尺、2B铅笔芯、食盐水、眼镜片、橡皮,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按照物质的哪种属性进行分类的(   D  )第一类第二类金属小刀片、2B铅笔芯、食盐水塑料直尺、眼镜片、橡皮A.状态               B.颜色              C.硬度               D.导电性解析:由题意六种物品:金属小刀片、塑料直尺、2B铅笔芯、食盐水、眼镜片、橡皮,分为两类,观察比较、归纳两类物质,可知:第一类为具有导电性的;第二类没有导电性.类型三 化学研究物质的制法和用途3 关于丙二醇的以下资料:化学式C3H8O2无色粘稠状的透明液体;无味;易燃;沸点245 ℃熔点-6.5 ℃无腐蚀性;可用作水果催熟剂等,其中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  A   )A.②③⑤⑥       B.①③⑥⑦        C.③④⑦⑧           D.②④⑥⑧课后作业一、当堂反馈1.以下生产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B  )解析:A.沼气是由微生物发酵得来的,涉及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C.转炉炼钢是将铁水融化,利用高温使其中的碳单质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减少碳单质的过程,为化学变化;D.高炉炼铁是铁矿石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单质的过程,为化学变化。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A.用冰块进行防暑降温                 B.用高温蒸汽对碗筷进行消毒C.镁粉作照明弹材料                   D.炒菜用过的铁锅,放置后出现红棕色斑迹3.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 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C.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         D.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解析: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体积不变,所以,AB错误;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C时形成的,在变化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所以,C正确二、课后练习1.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记者报道重庆江津的一些怪事:晾晒的衣服等物品无缘无故地出现破损。随之而来的是漫天飞舞的猜测:有的说是大气电离惹的祸,有的认为是地球磁场变化所引发……后经材料科学家对破损处进行仔细观察,确认所有的破口无一例外都是机械损伤,而非自然环境下的损伤。关于此现象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理由充分的是(  C  )A.这是自然界的化学物质的损害所致         B.机械损伤表明这是一种化学变化C.伪科学总会被真正的科学所揭穿           D.这是外星人所为解析:衣服出现机械损伤说明是有人故意所为,而不会是化学物质的损害;也说明有人故意制造事端,产生混乱;认为是自然环境下的损伤或外星人所为属于伪科学。2.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B A.无水酒精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                 D.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迹 解析:A、无水酒精可以溶解手机屏幕上的赃物,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故A不符合题意;B、水垢不易溶解于水,但可以和酸反应生成可溶的盐,故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是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故B符合题意;C、食盐易溶解于水,可以用水溶解后洗净,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故C不符合题意;D、植物油不易溶解于水,不能用水洗净,可用汽油洗去,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故D不符合题意.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C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解析:A、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燃烧的过程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葡萄糖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爆竹爆炸的过程中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4.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不同的化学能,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1)举出一个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冰的融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2)蜡烛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和    能。

    相关教案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媒体,教具准备,授课教案,讨论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3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沪教版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常用仪器介绍,实验基本操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