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二氧化碳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二氧化碳的制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2.初步学会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新课引入 地球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却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你们猜一猜这种物质是什么呢?教学过程(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的循环及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提问]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什么空气中的CO2保持相对稳定?[学生阅读]:二氧化碳的循环[归纳] :大气中二氧化碳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拓展阅读] :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提问]: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颜色、状态、气味?[讲解、展示]①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干冰的生成过程)等,②干冰图片③干冰的用途。[归纳小结] :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活动探究] :二氧化碳与水的“变化”1.提出问题:(1)二氧化碳能不能溶于水?(2)二氧化碳溶于水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等?2.做出猜想:3.设计实验:(1)如图,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水,盖上瓶盖,振荡,观察变化。(2)将上述所得液体加石蕊试液,观察现象。(3)加热(2)中所得液体。4.演示实验:按上述方案实验。5.归纳小结:(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可以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加压强可以溶解得更多一些。(2)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一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3)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H2CO3→H2O+CO2[概念学习]:分析上面两个反应,讲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实验]二氧化碳熄灭蜡烛实验。 [归纳小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实验]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归纳小结]二氧化碳的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交流讨论]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 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实验]1.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2.将第一步实验中得到的液体加热,观察现象。[拓展阅读]溶洞的形成。[故事讲述]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思考为什么进入洞中的狗会死而人不会死。[学生阅读]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交流讨论]:1.在教室等人多的地方要注意什么?如何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对人造成不良影响? 2.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深井、山洞里时要注意什么?(二)二氧化碳的制取[交流讨论]我们知道哪些能产生二氧化碳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吗?[归纳小结]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法选择的依据。[演示实验]对比实验:1.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3.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归纳小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交流讨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归纳小结]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交流讨论]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小结]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交流讨论]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归纳小结]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实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边实验边讲解实验操作步骤,特别是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的气密性的检查。)[归纳小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课堂小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和验满方法。课堂小结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1.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3.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1.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三、二氧化碳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四、二氧化碳的制取板书设计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1.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含碳燃料的燃烧;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光合作用。3.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1.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水→碳酸(能使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碳酸→水+二氧化碳三、二氧化碳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四、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和反应原理: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2.发生装置:固体与液体常温反应制气装置。3.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4.检验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5.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6.实验步骤:查、装、收、拆。教学反思二氧化碳是典型的非金属单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帮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现象,并从中归纳出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特点,理解二氧化碳和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意识。同时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感受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化学变化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初步学习化学实验的一些操作技能,学会在实验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例题展示类型一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及二氧化碳的性质例1.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D )A.用天然气作燃料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进入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试验 D.进入废弃的煤矿井,用火把照明解析:A、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工降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浓度高,因此要做灯火实验,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废弃的煤矿井中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要注意防火,符合题意,类型二 二氧化碳的制取例2 某同学用塑料瓶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右图),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气泡产生。则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C ) A.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可验证醋酸比碳酸的酸性弱 D.所用材料体现了资源利用意识解析: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蓝色石蕊变红色.故选项正确;B、铜丝可以上下移动,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试纸变红色,故选项错误;D、所用材料体现了资源再利用,还比较环保.故选项正确;课后作业一、当堂反馈1.下列灭火器给图书馆灭火,不会给图书资料造成损坏的是( A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D.三者均可解析:A、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质而是物体损坏,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等处的火灾,故A正确,B、干粉灭火器灭火后会在物质表面留下分解后的物质,对图书会造成损坏,故B错误,C、泡沫灭火器中的泡沫会黏在物体表面而造成物质的损坏,故C错误,D、简易灭火器中的盐酸会造成图书的损坏,故D错误,故选A.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时,它们的收集方法相同的是( D )A.排水集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C.排食盐水集气法 D.向上排空气法解析: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共同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3.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加热碳酸产生二氧化碳 D.“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解析:A、木炭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生成一种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A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C、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分解反应D、干冰汽化生成二氧化碳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二、课后练习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无明显现象的是( C )2.二氧化碳能够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D )A.它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且密度比空气大B.它能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且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通常情况下,它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小D.通常情况下,它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解析:二氧化碳是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的气体,所以能够有效的隔绝空气,但是并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同时由于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所以可以用来大多数物质的灭火.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D是正确的.3.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C )A.猛击后用大量水冲洗 B.用大量的水浸泡C.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用水冲洗 D.用热的纯碱溶液冲洗解析:A、猛击会将瓶胆损坏,故A错误;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水冲洗不干净,故B错误;C、盐酸会与碳酸钙反应将碳酸钙溶解,操作简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简单化合物的命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原子的构成与离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