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初中化学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 第3章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教案

    2021年初中化学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 第3章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教案第1页
    2021年初中化学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 第3章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教案第2页
    2021年初中化学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 第3章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原子的构成与离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能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2.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3.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4.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教学难点1.能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2.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新课引入我们都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是由什么构成呢?[提出问题]10 s内,将一张纸按等比例进行分割到尽可能小,它还能再分吗?     教学过程(一)微粒的性质[问题]走在校园里,你会闻到桂花香味,但你看到桂花树吗?为什么? [观察思考]:实验操作1: 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到溶液甲。在烧杯B中加入3mL5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观察实验现象。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2:重新配制甲溶液,向溶液中慢慢滴加浓氨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3:在烧杯B中以蒸馏水代替浓氨水,重复实验1的操作。观察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和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湿衣服晾干,且阳关下干的更快。说明什么?[小结]微粒在不断的运动,且与温度成正比。[实验探究]取一根长约50cm的玻璃管,一端设法封住,往管中先后加入等体积的水(可红色)和酒精至满,用塞子塞住管口密封(不留空间)。然后把玻璃管两端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静置后,观察变化。然后用酒精灯火焰小心地加热管外壁一会儿,又有何变化?再冷却后,又有何变化?通过探究和讨论,得出结论:(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补充实验:压缩气体和液体,比较。微粒间有空隙,三态中,气态空隙最大,易被压缩,而且与温度成正比,与压强成反比。(二)  分子、原子及原子构成、离子【问题】为什么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内部又有些什么呢?卢瑟福  质子(正电荷)   预言:中子(电中性) 【拓展】归纳: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和外电子数,在数值上都等于原子序数。【讲解】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相对原子质量国际规定:近视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举例:H2O    1*2+16*1=18【练习】CO2NH4HCO3MnO2【讲述】原子与离子间的转化    得失电子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原子失去电荷,形成带正电和的阳离子。【交流讨论】钠原子与钠离子有何异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相等,质量几乎相等,核外电子数不等。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课堂小结一、微粒的性质1.微粒在不断的运动,且与温度成正比。2.微粒间有空隙,三态中,气态空隙最大,易被压缩,而且与温度成正比,与压强成反比。二、分子、原子三、原子的构成与离子板书设计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微粒的性质二、分子、原子三、原子的构成与离子教学反思本堂课微粒构成物质是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的一大重点与难点,重要是因为本专题是认识物质的基础,难点的原因是用微观的思维认识物质,并且非常抽象:而以学生现在的微观认识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是很难对本知识进行理解的,本复习课之前,在学生头脑中已经具备系列的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微粒观念,但是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大多数学生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认识还没有形成体系,经常是出现就题论题的现象,每每遇到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习题,总是有些困惑和迷茫,总感觉到微观的知识太抽象了,还没有初步形成宏观物质与微观构成相联系的特征思维方式,授课难度很大。在本节课主要时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引导学生用微粒的观点去学习化学。主要通过观察、想象、类比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进入奇妙的微观世界,反过来会用微粒观的知识去解释宏观现象中的许多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例题展示类型一  微粒的性质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D  )A.打气筒能把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B.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D.海绵吸收水分解析: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是因为气体分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隔,在受压的条件下分子间隔变小,气体体积会缩小,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A不符合题意;B、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当二者混合时分子之间相互穿插渗透,因此总体积会减少.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B不符合题意;C、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微粒之间的间隔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能说明微粒之间存在间隔.C不符合题意;D、海绵能吸水,是因为海绵中有无数的细小孔隙,当置于水中时,水会充满这些孔隙,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间隔;D符合题意.故选D类型二  分子、原子及原子构成、离子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D.在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各微粒中,只有离子是带电荷的解析: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所以,A正确;B、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所以,B正确;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C正确;D、在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各微粒中,原子、分子呈中性,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电子带负电,所以,D错误.课后作业一、当堂反馈1.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3,相对原子质量是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C  )A.质子数是53 B.核外电子数是53C.中子数是53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是125解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结合已知条件碘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3判断,该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其核外电子数是53,故AB正确;又由于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故原子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内中子数,结合碘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25可知,碘原子的中子数=125-53=72,故C错,D正确。故选C2.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 )A25m3石油气可装入0.024m3的钢瓶中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易干C.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D.通电时水分子变为氧分子、氢分子解析:本题应从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微粒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分子一定改变的知识来解答A、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B、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l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D、通电分解水时,水分子分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A.二氧化碳气体B.C.氯化钠晶体D.氩气解析:铁是由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二、课后练习1.某原子失去电子后,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该原子带了正电B.该原子的质子数发生了变化C.该原子带了负电D.该原子的相对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变解析:A、根据失去电子,则原子将带正电,故A正确.B、在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会变化,变化的是核外电子,故B错误.C、原子只有得到电子才带负电,故C错误.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变为离子,质量几乎不变,故D错误.2.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相反粒子所构成的物质一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B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相关教案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课堂教学过程,.纯净物和混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子 原子,离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