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练习题01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练习题02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练习题03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下列属于全球变暖原因的有,全球变暖可能引起,《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1.下列有关温室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原理是二氧化碳增多,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B.温室气体的增多主要是自然原因导致的
    C.温室气体增多主要与化石燃料燃烧和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有关
    D.二氧化碳通过呼吸作用被植物吸收
      读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影响程度对比表,回答下面两题。
    温室
    气体
    浓度(mg/m3)
    年增长
    率(%)
    生存
    期(年)
    温室效应
    强度(二氧
    化碳=1)
    对全球变
    暖的现有
    贡献率(%)
    1750年
    1990年
    二氧
    化碳
    280
    353
    0.5
    50~200
    1
    55
    氯氟
    碳化物
    0
    0.000 85
    2.2
    50~102
    3 400~15 000
    24
    甲烷
    0.8
    1.72
    0.9
    12~17
    11
    15
    一氧化
    二氮
    0.000 29
    0.000 31
    0.25
    120
    270
    6

    2.二氧化碳对全球变暖“贡献”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二氧化碳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
    C.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D.二氧化碳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3.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
    B.使太阳活动增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
    C.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
    D.使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二氧化碳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有二氧化碳的烧瓶温度较邻瓶高,最大温差可达4℃。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  )
    A.酸雨污染 B.温室效应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
    5.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
    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强烈增温
    C.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D.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题组二 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6.倘若海平面持续上升,会给沿海地区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土壤盐碱化减弱 ②沿海低地被淹没
    ③地下水水质恶化 ④海水倒灌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提倡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关掉不必要的灯及耗电设备一小时,以此表明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下列属于全球变暖原因的有(  )
    ①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排放
    ②二氧化碳的排放 
    ③水土流失 ④酸雨 
    ⑤化石燃料大量燃烧 ⑥森林遭破坏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②⑤⑥
    8.全球变暖可能引起(  )
    A.高纬度地区积温增加
    B.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减少
    C.全球冰川面积扩大
    D.低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增加
    9.(原创)关于全球变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存空间的丧失 B.加剧自然灾害
    C.激化国家间的资源争端 D.加剧环境污染问题
    题组三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005年2月16日,旨在要求缔约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性条约《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是于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通过的。该议定书规定,在2008—2012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然而美国政府于2001年3月28日宣布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0.(2020辽宁大连高二期中)《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  )
    A.臭氧层破坏问题
    B.碳氢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问题
    C.酸雨问题
    D.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
    11.(2020辽宁大连高二期中)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先减限排、多减限排的义务,技术能力差、经济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暂时没有减排的责任,这说明(  )
    A.环境问题是地区性问题
    B.国际环保合作必须遵循共同的责任
    C.地球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多主要是由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
    D.目前,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非可再生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重要污染源
    12.(2020辽宁大连高二期中)美国政府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说明(  )
    A.美国坚持单边主义外交政策
    B.温室气体对美国影响不大
    C.经济发达国家承担义务不大
    D.国际公约具有约束力,只是对违约者缺乏有效的制裁手段
      气温距平是某时段气温与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为1900—2016年我国地表气温距平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3.(2020四川成都高一上期末)近百年我国地表气温变化特征为(  )
    A.持续降低 B.持续升高
    C.波动升高 D.波动降低
    14.(2020四川成都高一上期末)该气温变化情况可能导致我国(  )
    A.水稻种植界限北移
    B.北方地区冬季消失
    C.各种农作物产量下降
    D.固态淡水资源增多
    15.(2020四川成都高一上期末)为减缓这种气温变化趋势,下列措施正确的有(  )
    ①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②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③轿车出行 
    ④增加绿地面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使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50%,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下图示意2007年和2016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6.从图中可以看出(  )
    A.煤炭消费比重上升
    B.天然气消费比重上升
    C.水电消费比重下降
    D.石油下降幅度最大
    17.为了降低碳排放,我国积极推行的措施包括(  )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②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③用核电取代矿物能源
    ④停止对煤炭的使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温暖、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速度快,年轮宽;反之,年轮窄),回答下面两题。

    18.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19.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D.海平面下降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温室效应形成原理
      下图为“自然环境中的碳循环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与全球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此图可以说明(  )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自然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③自然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④自然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大气中除了二氧化碳能加剧全球变暖外,封存于北极海底的甲烷由于冰层融化而被大量释放,对全球变暖也起着推动作用。下表为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2020四川资阳高一上期末,)上述气体的增加能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上述气体(  )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长波辐射
    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短波辐射
    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长波辐射
    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短波辐射
    4.(2020四川资阳高一上期末,)近百年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①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②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加热了近地面的大气
    ③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④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增加了大气热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组二 全球变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国家)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5.(2020上海嘉定高一上期末,)对实行“碳中性国家”计划不利的措施是(  )
    A.积极开发洁净的新能源
    B.积极植树造林
    C.合理开发水能
    D.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6.(2020上海嘉定高一上期末,)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
    B.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
    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
      全球变暖对作物分布和产量、区域能耗都有一定影响。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变化距平百分率分布图(1986—2005年)。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7.(2020江苏如皋中学高二下调研,)当前全球变暖的现象对区域农业的影响有(  )
    ①我国香蕉、菠萝等作物种植范围北扩
    ②中纬度地区农业受益,世界粮食总产量上升
    ③巴西主要糖料作物定会迎来大幅度增产
    ④植物病虫害暴发率提高,病虫害范围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2020江苏如皋中学高二下调研,)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能源消耗、工业生产的影响是(  )
    A.我国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均降低
    B.北美五大湖区域居民建筑单位面积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明显增加
    C.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作物的培育技术等市场扩大
    D.所有工业活动都承受越来越多政策性压力和税收负担
      西伯利亚地区冻土广布,冻土内储存着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近年来,西伯利亚冻土地区出现了诸多“天坑”。下图示意“天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2020湖南怀化高二上期末,)推测西伯利亚冻土地区“天坑”的成因是(  )
    A.冻土融化,气体逸出
    B.开发资源,形成矿坑
    C.抽取地下水,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流水侵蚀
    10.(2020湖南怀化高二上期末,)西伯利亚冻土地区的“天坑”增多,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破坏地下矿床
    B.地下水溢流损失
    C.加剧全球变暖
    D.生物多样性锐减
      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长城站1986—2019年平均气温及线性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1.(2020浙江金华十校高三模拟,)1986—2019年长城站的气温变化特点是(  )
    A.持续升高
    B.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2018年
    C.波动上升
    D.2019年平均气温比1986年高0.6℃
    12.(2020浙江金华十校高三模拟,)图示气温变化给全球带来的影响最不可能是(  )
    A.全球各地降水减少
    B.扩大某些疫病流行
    C.高山冰川普遍退缩
    D.改变原有生态系统
    13.(2020河北邢台高一上期末,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广泛关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将全面贯彻“低碳”理念。从交通到照明,从建筑到餐饮,随处都会体现“低碳”的理念。下图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的相关图片及1860—2000年气候变化的资料图。


    (1)这些图片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 
    (2)简述该环境问题会导致我国西部内陆地区部分河流干涸的原因。





    (3)上图所反映的气候变化趋势已经威胁人类生存,简述为减缓此趋势人类应采取的措施。










    第四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考点 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影响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20课标Ⅰ,1,4分,)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
    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
    2.(2020课标Ⅰ,2,4分,)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
    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
    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
    3.(2020课标Ⅰ,3,4分,)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
    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2019课标Ⅲ,6,4分,)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5.(2019课标Ⅲ,7,4分,)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
    A.洪水暴涨 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6.(2019课标Ⅲ,8,4分,)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
    A.林地 B.湿地 C.草地 D.寒漠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响。

    7.(2018天津文综,5,4分,)对上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8.(2018天津文综,6,4分,)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9.(2018课标Ⅰ,44,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下图)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该种子库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





    三年模拟练
    一、选择题
      2020年2月,在南极半岛某科考站附近出现大面积“西瓜雪”现象,引发人们广泛关注。该现象由雪中的极地雪藻(微生物)导致。极地雪藻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迅速生长时呈现红色,产生“西瓜雪”现象。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20山东淄博高三一模,)“西瓜雪”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增强 B.气温升高
    C.降雪增多 D.风力减弱
    2.(2020山东淄博高三一模,)“西瓜雪”现象导致该科考站附近积雪(  )
    A.存量增多
    B.反射率增大
    C.融化速度加快
    D.厚度增大
      下图为1979—2010年,夏末融化期间被北冰洋海冰覆盖的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9浙江新高考创新卷,)与夏末北冰洋海冰覆盖面积呈正相关的是(  )
    A.二氧化碳排放量
    B.森林覆盖率
    C.植被破坏程度
    D.工业化水平
    4.(2019浙江新高考创新卷,)北冰洋海冰融化会加速全球变暖,是由于(  )
    A.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B.削弱了太阳辐射
    C.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D.增强了温室效应
      2016年4月22日,《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我国积极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引领各国共同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赢得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下图示意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2019安徽合肥高三调研,)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
    B.第四纪属于间冰期,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小
    C.寒冷期偏长,温暖期偏短
    D.整个古生代以温暖期为主

    6.(2019安徽合肥高三调研,)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全球热量条件发生变化,但是水资源条件不变
    B.热量条件改善,全球生物多样性增加
    C.全球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增多
    D.极端天气减少,从而减少疫病的流行
      有学者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21个代表站点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的统计,分析近50年西北地区的气候演变规律,提出了西北地区气候由暖干型开始向暖湿型转变的观点。下表示意依据气温及降水统计数据得出的西北地区气温和降水距平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表1 西北地区气温距平变化(单位:℃)

    年平均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1956—1960年
    -0.3
    -0.4
    0
    -0.2
    -0.4
    1961—1970年
    -0.3
    0.2
    0
    -0.3
    -0.8
    1971—1980年
    0
    -0.1
    0.2
    0.2
    -0.3
    1981—1990年
    0.1
    0
    -0.2
    0.1
    0.7
    1991—2000年
    0.4
    0.5
    0.1
    0.3
    0.9

    表2 西北地区降水距平变化(单位:mm)

    年平均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1956—1960年
    -7.78
    2.1
    -1.9
    -5.5
    -3.7
    1961—1970年
    -9.52
    0.3
    -6.9
    -0.8
    -3.2
    1971—1980年
    -2.53
    -4.2
    -1.0
    5.7
    0.3
    1981—1990年
    6.43
    3.2
    1.5
    -2.0
    1.1
    1991—2000年
    8.44
    1.1
    7.0
    -0.6
    1.4

    7.(2020四川乐山高三三调,)西北地区增温趋势明显的两个季节是(  )
    A.春、秋季 B.秋、冬季
    C.夏、秋季 D.春、冬季
    8.(2020四川乐山高三三调,)西北地区降水量增加主要时期及该时期降水量增加最快的季节分别是(  )
    A.1981—2000年 春季 B.1991—2000年 春季
    C.1981—2000年 夏季 D.1991—2000年 夏季
    9.(2020四川乐山高三三调,)下列对西北地区变暖变湿趋势影响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
    A.冬小麦返青提早、抽穗期提前、成熟期提前
    B.加剧病虫害的流行
    C.冬季降水量增加,对土壤保墒和作物越冬有利
    D.冬季气温升高,牧区雪灾减少,利于牲畜安全越冬
    二、非选择题
    10.(2020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英国《卫报》报道,巴西科学家2020年2月9日在南极西摩岛上测得当地气温一度达到20.75℃,这是有观测记录以来,南极洲首次测得气温超过20℃。乌克兰南极科考队的队员在研究站门前发现常年洁白无瑕的雪地一夜之间变成了血红色!科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雪中含有一种叫极地雪藻的微生物,它们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存,并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但当温度升高时,就会“苏醒”并迅速生长,其体内含有类胡萝卜素,故呈现出如同西瓜一样的颜色。

    (1)有人说“南极气温升高和极地雪藻迅速繁殖之间可能会产生恶性循环”,为什么?



    (2)如何缓解南极气候变暖?





    11.(2020山西忻州高三二模,)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通过研究作出的有关气候变化的分析和预测显示: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之后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下图为我国1980—2010年气温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1980—2010年,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



    (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带?





    (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粮食产量的变化。试说明理由。




    (4)气候变暖给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





    (5)全球气温升高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直接关系。可采用哪些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C
    2.D
    3.D
    4.B
    5.D
    6.B
    7.D
    8.A
    9.D
    10.D
    11.C
    12.D
    13.C
    14.A
    15.D
    16.B
    17.A
    18.B
    19.D






    1.C 温室效应的基本原理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球接收的太阳能不会马上散失掉,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温室气体增多主要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有关。
    2.D 从表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虽然其年增长率不大,但贡献率却是最大,故选D。
    3.D 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能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同时增强大气逆辐射;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多,会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虽然导致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但不是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太阳活动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关系较小。故选D。
    4.B 由装有二氧化碳的烧瓶温度较邻瓶高可知,该现象反映的是温室效应。
    5.D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6.B 倘若海平面持续上升,会使沿海地区的土壤盐碱化加强;沿海低地被淹没;地下水水质恶化;海水倒灌增多。故选B。
    7.D 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上升,而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上升主要是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以及森林遭破坏,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②⑤⑥正确。故选D。
    8.A 全球变暖可能引起高纬度地区积温增加;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全球冰川加速融化,面积减小;高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增加,低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变化不大。故选A。
    9.D 全球变暖无法对某个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产生影响。
    10.D 根据材料可知,《京都议定书》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所以要解决的问题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故选D。
    11.C 从工业革命到现在,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多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故选C。
    12.D 美国政府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说明国际公约具有约束力,只是对违约者缺乏有效的制裁手段,故选D。
    13.C 读图可知,近百年我国地表气温变化特征为波动升高。故C正确。
    14.A 水稻喜高温多雨,绝大部分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此气温波动升高会导致我国水稻种植界限北移,A正确。四季的产生是地球公转的结果,气温变化不会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消失,B错误。温度升高可延长生长期,对具有无限生长习性或多年生作物以及热量条件不足的地区有利,而对生长周期短的作物来说较为不利,因为温度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加快,生长周期缩短,单产下降,C错误。温度升高会加速冰川融化,导致固态淡水资源减少,D错误。
    15.D 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以及破坏森林等植被导致绿色植物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量减少。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增加绿地面积可减缓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②④正确。故选D。
    16.B 读图可知,煤炭消费比重下降,且下降幅度最大,天然气、水电消费比重上升,故选B。
    17.A 读图可知,2016年核电消费比重仅为1.6%,并未取代矿物能源,③错;停止对煤炭的使用不现实,④错;①②均是我国为降低碳排放而积极推行的措施。故选A。
    18.B 由材料可知,树木在温暖、降水多的年份,生长迅速,年轮宽,反之年轮窄。根据图中年轮宽窄分布从里到外的规律是宽—窄—宽判断,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19.D 在M时期,年轮较窄,则当时气候较为寒冷、干燥,海水大量结冰,导致海平面下降。D对。气候寒冷干燥,暖冬不会频繁,河流也会因干旱少雨而断流或干涸,雪线下降,A、B、C错。
    能力提升练
    1.D
    2.A
    3.C
    4.C
    5.D
    6.C
    7.D
    8.C
    9.A
    10.C
    11.C
    12.A





    1.D 植物被大量砍伐,导致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图示②表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①是植物释放二氧化碳,对全球变暖影响小。③是动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对全球变暖影响小。④是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故选D。
    2.A 此图可以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对。自然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②错。自然环境中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③对。自然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双向的,如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排放二氧化碳,④错。故选A。
    3.C 温室气体对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因此温室气体的增加会使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导致全球变暖,故选C。
    4.C 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①符合题意;人类大量消费能源产生的热量相对地球表面来说很少,对近地面大气的加热作用极小,且热量容易散失,这不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②不符合题意;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增强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③符合题意;一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是全球变暖的表现和影响,不是全球变暖的原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5.D “碳中性国家”是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国家,机械化是以大量消耗化石能源为代价的,所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增多,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增多,不利于“碳中性国家”计划的实行。故选D。
    6.C 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成为“碳中性国家”,那么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减少,则全球温室效应会减弱,全球气温升高速度会减慢,海平面上升速度将减缓,故选C。
    7.D 香蕉和菠萝属于热带水果,若全球气温升高,则其在我国的种植范围会向北扩张,故①正确。全球变暖会使中纬度变干、高纬度降水增加,世界粮食总产量不一定上升,故②错误。全球变暖意味着气温日较差可能会变小,糖分积累变少,糖料作物糖分不足,所以不会大幅度增产,故③错误。气温升高会造成喜热生物的活跃,病虫害暴发率会随之增加,且范围也会扩大,故④正确。故选D。
    8.C 全球变暖使中纬度地区变得干旱,农作物产量下降,制冷需求增大,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作物的培育技术等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作物产量,因此其市场会扩大,故选C。
    9.A 近年来,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西伯利亚的冻土层融化,冻土内的气体释放出来,在地面下大量积累最终喷发,形成“天坑”,故选A。
    10.C 结合材料“西伯利亚地区冻土广布,西伯利亚冻土内储存着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可知,冻土地区的“天坑”增多,意味着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散溢到空气中,会加剧全球变暖,故选C。
    11.C 由图可知,1986—2019年长城站的气温变化特点是波动上升;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989年,为-1~-0.5℃;2019年平均气温为-2~-1.5℃,1986年平均气温为-3.5~-3℃,两年的温差应为1~2℃,故选C。
    12.A 图示气温变化表明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导致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北半球中高纬度和热带地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亚热带地区呈减少趋势,并不是全球各地降水减少,故选A。
    13.答案 (1)全球变暖 波动上升
    (2)加快冰川融化,使冰川消退,河流源头补给减少;使蒸发量增大,河水减少。
    (3)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森林,促进森林植被的再生,大量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
    解析 (1)由图可以看出,全球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波动上升,反映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2)全球变暖会导致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冰川融化加快,使冰川消退,河流源头补给减少;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河流水量减少,部分河流干涸。(3)本题主要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保护森林及加强国际合作角度进行分析。

    第四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1.C
    2.B
    3.C
    4.A
    5.D
    6.C
    7.D
    8.D

    1.C 治沟造地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均能达到防治水土流失和增加耕地面积的效果,A、B不符合题意;结合材料可知,治沟造地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可推断其更关注生活宜居、改善人居环境,C正确;无相关信息说明治沟造地更关注提高作物产量,D不符合题意。
    2.B 设问中提到“生产条件的改善”,优化农业结构和健全公共服务不属于生产条件改善,A、C错误;由图可知,该地通过沟道覆土造地、完善支渠排水灌溉系统,方便了田间耕作,B正确;无相关信息说明治沟造地能提高耕地肥力,D错误。
    3.C 图中出现“复垦空废宅基地”,说明当地空废宅基地多,居住用地充裕,①错误;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坡度大,坡耕地比例大,水土流失严重,植被少,生态环境脆弱,②③正确;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主要采用广种薄收、粗放落后的方式发展农业,而不是精耕细作,④错误。故选C。
    4.A 由“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可知,西伯利亚地区气温升高,故A项正确。
    5.D 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变暖,冻土融化,使表层土壤液态水含量增多,低洼的草地积水,而大量转化为湿地,再加上冻土融化使地表产生融沉现象,也形成大面积低洼的湿地。故D项正确。
    6.C 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变暖,使土地蒸发量增大,再加上平地上的地表水汇流到洼地里,使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而平地上的耕地逐渐变干,从而转化为草地。故C项正确。
    7.D 由两幅景观图片可知,该地区因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明显,冰川融水随河流外流,导致该地区地表淡水资源总量不断减少,D项正确;水域面积的变化和气温的改变,均会影响蒸发量,A项错误;河湖水量早期随冰川融水的增多而增加,但后期随着冰川面积的减少,冰川融水补给量减少,河湖水量也会减少,B项错误;水资源、气候及地表状况的改变,会导致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相应改变,C项错误。
    8.D 海平面上升的依据,可以理解为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明显影响。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升降变化而受影响,D项正确;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的海拔会相应降低,A项错误;海平面上升是因为海水受热膨胀和冰川融化,故两者均可以作为海平面上升的依据,B、C项错误。
    9.答案 有利条件:该岛位于北极圈内(冰原地区),终年严寒、冰冻;处于北冰洋中,人类活动影响小。
    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随着全球变暖,(在极端高温天气下)该岛上的冰雪(永冻层)融化(融水可能渗入进出种子库的隧道),威胁种子库的安全。
    解析 自然状态下保存种子样本应考虑气温、人类活动等因素。全球变暖会改变该地气温条件,进而威胁种子样本安全。
    三年模拟练
    1.B
    2.C
    3.B
    4.C
    5.D
    6.C
    7.B
    8.C
    9.D







    一、选择题
    1.B 由材料可知,极地雪藻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温度升高时迅速生长呈现红色,出现“西瓜雪”现象意味着极地雪藻迅速生长,主要原因为气温升高,故选B。
    2.C “西瓜雪”呈红色,与白色相比,颜色更深,也更易吸收太阳辐射导致升温,加速积雪融化,故选C。
    3.B 图示1979—2010年,夏末融化期间被北冰洋海冰覆盖的面积呈减小趋势。海冰覆盖面积减小,说明气温升高,海冰融化增多,故与夏末北冰洋海冰覆盖面积呈正相关的是森林覆盖率,故选B。
    4.C 北冰洋海冰融化会加速全球变暖,是由于冰层反射的太阳辐射减少,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故选C。
    5.D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第四纪全球平均温度较低,属于冰期,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大;从全球平均温度看,寒冷期偏短,温暖期偏长;整个古生代以温暖期为主,故选D。
    6.C 全球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端天气多发,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增多,水资源条件会发生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疫病流行几率增大,故选C。
    7.B 根据表1西北地区气温距平变化统计数据可知,距平值为正,说明气温上升。表中春季1991年后才有明显增温,夏季温度波动变化,秋季1971年后持续增温,冬季1981年后持续增温且增温幅度大。故选B。
    8.C 根据表2西北地区降水距平变化统计数据可知,距平值为正,说明降水量增加,正值变化越大,说明增加越快。故西北地区降水量增加主要时期是1981—2000年,该时期降水量增加最快的季节是夏季,故选C。
    9.D 西北地区变暖变湿,会使冬小麦返青提早、抽穗期提前、成熟期提前,A可信;加剧病虫害的流行,B可信;冬季降水量增加,对土壤保墒和作物越冬有利,C可信;冬季气温升高,湿度增大,牧区降雪增多,雪灾增多,不利于牲畜安全越冬,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0答案 (1)由于南极气温升高,极地雪藻得以迅速生长;而极地雪藻的迅速生长使大面积雪地呈现红色,进而使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促进融雪,如此反复则可能产生恶性循环。
    (2)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强国际合作。
    解析 (1)极地雪藻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南极气温升高使极地雪藻数量和面积逐渐增加;极地雪藻覆盖地表,并吸收太阳辐射,促进了积雪融化。(2)缓解气候变暖可以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角度去组织答案。
    11.答案 (1)1980—201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
    (2)我国北方增温比南方更为明显。
    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
    (3)粮食产量会增加。理由: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热量更加充足,这都有利于粮食生产。
    (4)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壤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等。
    (5)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1980—201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第(2)题,结合材料分析即可作答。第(3)题,从材料中可知,我国西部降水会增加,气温会升高,有利于粮食生产。第(4)题,气候变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带来一系列问题。第(5)题,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大科技投入等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优秀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 href="/dl/tb_c400871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优秀课后测评</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全球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此图可以说明,符合中国的CO2排放曲线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一课一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实现“碳中和”的可行“形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巩固练习,共6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练习题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