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四 燃料与燃烧单元2 碳及其化合物教案
展开碳和碳的化合物专题复习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课题分析】碳和碳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从物质类别上讲涉及到了有机物、无机物中的单质、氧化物、酸、盐。而从教材单元板块来看,并没有这一单元,也没有把整块知识集中在一起,而是根据内容安排分散于初中化学上、下册教材中,这就需要在教学中特别是复习时对整块知识进行整合。其中二氧化钠是核心物质,也是初中化学重要的物质,故在教学中以二氧化碳为核心构建物质之间的转化图,并以二氧化钠和碳酸钠作为重点复习内容。
【复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二氧化碳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2、构建以二氧化碳为核心的物质转化图。
3、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复习知识、整合知识、应用知识。
情感目标:渗透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构建观、整合观。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化学性质和应用;知识网络的构建。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化学性质的综合应用。
【复习方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学案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 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的化学物质,其中有一类物质的种类相当多,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密切联系,它就是碳和碳的化合物。今天,教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 | 聆听。
| 直接引出课题。 |
【展示复习目标】 | |||
【复习知识形成网络】 | |||
1、对物质进行分类 | 播放生活中木炭、石灰石、干冰、纯碱、碳酸饮料、天然气燃烧、一氧化碳燃烧图片。 问:这些图片中含有哪些物质?这些物质涉及哪些类别呢? | 观看
回答 | 联系生活,从生活走进化学,激发学生兴趣。
从物质类别上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 |
2、碳单质 | 简介:常见的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等,而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等。 | 聆听 | 认识碳的单质。 |
| 过度:碳单质如何转化为碳的两种氧化物呢?一氧化碳又如何转化为二氧化碳呢? | 思考,回答
归纳:C、CO、CO2 之间的转化。 | 设疑,激发思考。 |
3、CO | 简介: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用途。 强调:化学方程式书写细节。 |
完成练习1;
| 复习CO化学性质。 |
4、CO2 | 过度: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极少为0.033%,它与我们的生存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过度:二氧化碳又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
引导:H2CO3 、CaCO3 又怎么转化为CO2呢?说明H2CO3 、CaCO3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
1、 完成练习2、3;
2、 完成练习4 (学生黑板展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同学纠错;分析二氧化碳C端收集的原因。) 3、学生从练习题中归纳并补充CO2的化学性质,同时构建CO2转化为CO、H2CO3 CaCO3、 Na2CO3 的转化图。
4、学生构建H2CO3 、CaCO3 转化为CO2的转化图,归纳H2CO3 、CaCO3的化学性质。 |
通过练习、知识归纳突破重点物质的复习;提升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
5、N a2CO3 | 过度:CO2能转化为 N a2CO3 ,而 N a2CO3 俗称什么呢? 设疑:N a2CO3又怎么转化为CO2?
强调分析:N a2CO3化学性质。
| 完成练习5
1、完成练习6; (先小组讨论,再练习;同时学生黑板展示答案、同学纠错、补充不同答案、分析解题思路。) 2、归纳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构建Na2CO3 与CO2、CaCO3之间的转化图 | 复习物质的俗称。
N a2CO3的化学性质是重点,通过练习、归纳、分析强化。
|
7、有机物 | 简介:甲烷 | 构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转化图。 | 认识甲烷。 |
8、物质转化图 | 点拨:碳及其化合物种类很多,老师在这里只是带领大家以二氧化碳为核心构建了与部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图,还有其他物质如:小苏打、葡萄糖与二氧化碳之间的转化请同学们下去继续完善;今天,老师要交给你们的学习方法是: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我们要善于抓住知识之间的某种联系,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 |
明确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进行归纳、整合。 |
交给学生学习方法。 |
【综合应用】 | 导入:知识网络图中我们要重点掌握二氧化碳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并能解决一些综合问题。
总结:解题方法。 |
完成综合例题。 (学生通读一遍题干;小组讨论;完成练习,同时学生黑板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路。) |
通过综合应用题强化重点知识; 引导学生审题,分析, 逐步养成正确审题的习惯;提升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
【小结】 |
结束语 | 1、对应复习目标。 2、学生交流:这节课你学到的复习方法?你在知识方面的收获、疑惑? 3、小组表现? | 知识、方法的回顾、小结。 |
【板书设计】知识网络图。
【教学反思】
【基础练习】
1、 用CO气体来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如下,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玻璃管中的现象 反应方程式为_ _____。
(2)C装置是对尾气进行处理,因为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 。
2、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零碳”中的“碳”主要指( )
A CO B CO2 C CH4 D C
3、空气成分中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是 ,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 作用
4、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A中发生的方程式为 ,装置B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反应方程式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端”或“d端”)通入。
5、下列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
A 干冰H2O B 烧碱 NaOH C 纯碱Na2CO3 D小苏打 NaHCO3
6、把下列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①加入一种酸
Na2CO3+ = CO2↑ + +
②加入一种碱溶液
Na2CO3+ = CaCO3↓ +
③加入一种盐溶液
Na2CO3+ = CaCO3↓ +
【综合应用】7、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
(3)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第二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2 碳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2 碳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共6页。
初中化学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2 碳及其化合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2 碳及其化合物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手段与方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专题六 物质的溶解单元2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专题六 物质的溶解单元2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溶解性, 饱和溶液, 结晶,有关守恒法做溶液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