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第三节 人口容量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章 人口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01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 02第二节 城镇化练习题 试卷 4 次下载
- 03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本章综合与测试免费练习
展开本章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8年春节前在从山东淄博开往北京的火车上,四位旅客的谈话内容如下,其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甲:“我此次是到北京旅游。”
B.乙:“我去北京定居,和孩子一起生活。”
C.丙:“我到北京出差,洽谈业务。”
D.丁:“我到北京参加春晚直播。”
下图是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我国四大地区的人口流出地区(以县为单位)个数占比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2.2001—2010年中部地区的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高于西部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
A.位置 B.资源 C.技术 D.经济
3.2011—2016年东部地区的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快速增长 B.产业转型升级
C.经济发展滞后 D.交通条件完善
4.根据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的变化,推测其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
A.耕地资源压力减轻 B.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C.环境问题得以改善 D.经济活力逐渐减弱
读2016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口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
省区 | 出生率 (‰) | 死亡率 (‰) | 年末常住人口 (万) | 增量 (万) | 增速 (%) |
广东 | 11.9 | 4.4 | 10 999.0 | 150.0 | 1.4 |
山东 | 17.9 | 7.1 | 9 946.6 | 99.5 | 1.0 |
江苏 | 9.8 | 7.0 | 7 998.6 | 22.3 | 0.3 |
西藏 | 15.8 | 5.1 | 330.5 | 6.6 | 2.0 |
吉林 | 5.6 | 5.6 | 2 733.0 | -20.3 | -0.7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广东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人口自然增长
B.山东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人口自然增长
C.西藏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外来人口的迁入
D.吉林人口呈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口增多
6.2016年江苏人口增量较小的原因是( )
A.外来务工人员增加 B.人们生育意愿较低
C.人口政策的调整 D.人口基数较小
春节空城指数是反映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指标。下图是根据腾讯地图、腾讯位置服务发布的《2019春节出行预测大数据报告》得到的春节空城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7.图中S市最可能是( )
A.苏州 B.昆明 C.沈阳 D.兰州
8.春节空城指数越高的城市( )
A.人口外流风险越大 B.春节期间交通越拥堵
C.基础设施越完善 D.春节期间环境压力越大
“旅行青蛙”的游戏火爆,很多结婚后的年轻人不要孩子,却“养蛙养出了父母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两年后,出生人口不升反降。2017年,全国人口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是广东(1.117亿)、山东(1.000 6亿)和河南(0.955 9亿)。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9.年轻人“宁愿养蛙,不愿生娃”的主要原因有( )
①生儿育女成本不断升高
②受当前社会所谓“佛系”生活(无欲无求、淡然处世)观念的影响大
③当前年轻人的养老观念发生变化
④生儿育女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广东人口总量超过山东和河南位居榜首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气候适宜 B.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C.早生多育的地方传统 D.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得早
11.三峡库区大规模向外移民,选择迁入区时需要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资源环境承载力 B.性别组成
C.年龄构成 D.人口素质
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
12.下列有关澳大利亚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差不大
B.地形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决定性因素
C.内陆地区水资源缺乏,资源环境承载力小
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小
13.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适宜的气候
B.发达的农、牧、工矿业
C.对外联系便利
D.地域文化
河南省是位于我国中部的人口流出大省。下表示意河南省某村1978—2016年不同时段流动人口的目的地分布,截至2016年年底,全村户籍人口共333户,1 356人。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时间段 | 省内 | 新疆 | 珠江 三角洲 | 长江 三角洲 | 其他地区 | 总数 |
1978—1989年 | 14人 | 16人 | 0人 | 0人 | 0人 | 30人 |
1990—1999年 | 35人 | 35人 | 2人 | 13人 | 0人 | 85人 |
2000—2009年 | 168人 | 135人 | 74人 | 23人 | 23人 | 423人 |
2010—2016年 | 215人 | 180人 | 93人 | 24人 | 27人 | 539人 |
14.由表中信息可知,该村( )
A.外迁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B.外迁人口主要迁往发达地区
C.外迁人口主要迁往城市
D.迁往省外的人口的主要目的地是新疆
15.人口外迁有利于该村( )
①缓解人地矛盾 ②扩大耕地面积
③减缓老龄化进程 ④恢复生态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5分)
16.读我国人口分布图表,回答有关问题。(10分)
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比较表
| 面积比例 | 人口比例 | 人口密度 |
以东地区 | 36% | 96% | 222人/km2 |
以西地区 | 64% | 4% | 9人/km2 |
(1)黑河、腾冲分别属于 和 (省级行政区简称)。(2分)
(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特征是 。(2分)
(3)从以下三方面分析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
社会经济条件: 。(2分)
自然条件: 。(2分)
开发历史: 。(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2014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68亿人(不含港、澳、台)。常住人口数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江西省。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据见下表(不含港、澳、台)。
年份 | 总人口 (亿) | 年龄结构(%) | 每10万人 中具有大学 文化程度的 人数(人) | ||
0~14岁 | 15~ 60岁 | 60岁 以上 | |||
2000年 | 12.66 | 22.89 | 67.15 | 9.9 | 3 611 |
2010年 | 13.39 | 16.6 | 70.15 | 13.26 | 8 930 |
材料二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1)分析材料一所反映出的我国的人口问题及相关成就。(4分)
(2)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分析说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4分)
(3)根据材料二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概括世界人口数量的阶段性变化特征。(4分)
(4)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许多专家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请表明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材料一 叙利亚位于亚洲大陆西部,地形以高原为主。叙利亚是中东主要河流发源地,有“中东水塔”之称。叙利亚石油、磷酸盐、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叙利亚是阿拉伯世界的五个粮食出口国之一。农业依靠灌溉,出产小麦、大麦、棉花、葡萄、油橄榄、无花果、梨、李等,出口棉花、小麦与大麦。2011年开始叙利亚陷入持续动荡之中,几十万人死于内战,数百万人逃亡国外,引发25年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2015年以来已有30万难民冒险穿越地中海,其中2 500人命丧地中海。
材料二 德国政府对接纳难民持开放态度。2019年德国有超过2 100万人具有移民背景(公民本人或父母至少一方未在出生时取得德国国籍)。
材料三 叙利亚及其周边地区地图。
(1)叙利亚战争是大国干预与角力的结果,请从地理位置和资源角度说明大国角力叙利亚的原因。(6分)
(2)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5分)
(3)叙利亚难民将德国作为主要目的地。试分析难民潮给德国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19.读表格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类型的关系
生活类型 | 富裕型 | 小康型 | 宽裕型 | 温饱型 |
可承载人口(万人) | 85 358 | 93 894 | 104 330 | 117 370 |
(1)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所能承载的 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承载的 人口数量;并且人口合理容量总是 资源环境承载力。(3分)
(2)由上表可以看出 。(2分)
A.土地人口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
B.土地人口承载力小于土地的人口合理容量
C.生活消费水平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D.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3)图中A表示的因素是 ,它是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图中B表示的因素是 ,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2分)
(4)图中C表示的因素是 ,该因素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并不相同,对资源环境承载力产生较大影响。图中D表示的因素是 。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 (填“变化”或“稳定”)的。(3分)
(5)提高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正确途径是 。(2分)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④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B 旅游、出差、参加春晚直播等没有长时间改变居住地,属于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A、C、D错;到北京定居,是长期改变居住地,属于人口迁移,B对。
2.A 2001—2010年中部地区的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高于西部地区,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区距东部地区较近,人口流出多。故选A。
3.B 2011—2016年我国东部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逐步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导致东部地区的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明显增加。故选B。
4.D 据图分析可知,东北地区2011—2016年的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大量人口流出,会使未来东北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经济活力逐渐减弱,故选D。
5.B 根据表格内容,广东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9‰-4.5‰=7.4‰,远小于人口增速1.4%,因此,广东的人口增长主要来自人口迁移,A不对;计算可得山东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8‰,基本上等于人口增速1%,因此山东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人口自然增长,B对;计算可得西藏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7‰,占人口增速的一半以上,说明西藏的人口增长主要来自人口的自然增长,C不对;吉林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而人口增速为负,说明吉林的人口外迁导致人口呈负增长,D不对。故选B。
6.B 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应该使人口增量较大,与题干不符,A不对;从表中看,江苏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远小于广东和山东,因此江苏人口增量较小的原因是出生率较低,也就是人们生育意愿较低,B对;我国此阶段的人口政策应该使人口增量增大,C不对;江苏的人口基数小于广东和山东,但是相比较于人口增长率与两地的差别,不是最主要原因,D不对。故选B。
7.A 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凭借丰富的就业机会、优渥的薪资、完善的公共设施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在春节期间,大量人口返乡,从而出现空城。图中S市空城指数高,应为经济发达的城市,选项中苏州经济最发达,A正确。
8.C 春节空城指数越高的城市经济越发达,基础设施越完善,人口外流风险越小,春节期间大量人口返乡,交通拥堵减轻,环境压力较小。C正确。
9.D 年轻人“宁愿养蛙,不愿生娃”的主要原因有生儿育女成本不断升高,①对。当前社会“佛系”生活观念对年轻人生儿育女的影响较小,②错。当前年轻人的养老观念发生变化,③对。生儿育女对女性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影响较大,④对。D对,A、B、C错。故选D。
10.B 广东人口总量超过山东和河南位居榜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有大量劳动力迁入,B对。与气候温暖适宜无关,A错。广东人口出生率较低,说明早生多育的地方传统不是主要原因,C错;全面二孩政策是全国统一推行的,D错。故选B。
11.A 三峡库区的大规模移民属于政策性移民,选择迁入区时需考虑当地是否可以承接大量人口的迁入,即资源环境承载力,故A正确;库区的整体移民不存在性别组成、年龄结构或者人口素质上的特殊性,所以不需要考虑上述因素,故B、C、D错误。故选A。
12.C 资源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资源状况的差异,澳大利亚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大;内陆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资源环境承载力小;人口密度大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大。故C正确。
13.D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小。故选D。
14.D 表中信息不能反映外迁人口的年龄结构,A项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村迁移到外省的人口中,以新疆为目的地的人数始终超过一半,新疆一直是该村迁往省外的人口的主要目的地,但新疆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相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属于发达地区,D项正确、B项错误;表中信息不能反映出外迁人口主要迁往城市,C项错误。故本题选D。
15.D 人口外迁可减少迁出地的人口数量,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生态环境恢复,①④正确;人口外迁使该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可能造成部分耕地撂荒,减小耕地面积,②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外迁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会加速该村的人口老龄化进程,③错误。综上可知,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 (1)黑 云(或滇)
(2)东部多,西部少(或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3)以东地区经济发达,以西地区经济落后 以东地区气候宜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以东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开发历史悠久;以西地区则相反
解析 (1)黑河属于黑龙江省,腾冲属于云南省。(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或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3)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主要是①该线东西两侧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显著,以东地区经济发达,以西地区经济落后;②该线两侧的自然条件差异明显,以东地区气候宜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③开发历史差异大,以东地区开发历史悠久,以西地区开发较晚。
17.答案 (1)问题: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青壮年人口比例大,就业压力大,就业困难;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负担加重。
成就:新出生人口数量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降低;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快速上升,说明我国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2)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净增人口依然较多;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抑制了经济发展;环境压力大。
(3)20世纪中期以前人口增长缓慢,20世纪中期以后人口增长迅速。(或1950年以前人口增长缓慢,1950年以后人口增长迅速。)
(4)乐观观点:尚未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理由: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可以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找到新的资源;通过扩大和加强勘探,增加资源可利用量;通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拓展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
悲观观点: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理由:由于长期过度的消耗,多种资源、能源已出现短缺甚至枯竭;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过量的废弃物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地球空间的有限性和空间区域的差异性,使地球无法承载更多人口。
解析 第(1)题,从“问题”和“成就”两方面进行归纳。第(2)题,注意“人均”思维。第(3)题,注意按时间进行“分段”描述。第(4)题,本题属于半开放性试题,分别从“乐观”与“悲观”两方面分析。
18.答案 (1)叙利亚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是战略要冲;在干旱的中东地区,叙利亚水资源相对丰富;石油、磷酸盐、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中东主要的粮棉生产国,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与战略意义。
(2)德国经济发达,能提供较好的救助(社会福利);就业机会多;社会稳定,人身安全有保障;医疗、教育水平高;有宽松的难民政策。
(3)增加了德国的财政负担;易造成种族、宗教冲突,加大社会管理的难度,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难民大量涌入对德国国内有些产业形成就业竞争;加大环境压力。
解析 (1)叙利亚的地理位置主要从海陆位置角度分析,资源主要从水资源、矿产资源、粮棉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位置看,叙利亚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是战略要冲,战略地位重要。从资源看,在干旱的中东地区,叙利亚水资源相对丰富;石油、磷酸盐、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中东主要的粮棉生产国,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与战略意义。所以大国角力叙利亚。(2)大量叙利亚难民主动选择到德国避难,主要是看重德国优越的生存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安全;社会福利好;教育水平高;难民政策宽松;等等。(3)难民潮给德国带来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但本题只需要回答不利影响。大量难民来到德国,会增加德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增加德国政府财政负担;难民到来加大社会管理的难度,易造成种族、宗教冲突,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难民大量涌入对德国国内有些产业形成就业竞争,影响德国本国居民的就业;大量人口流入,也会加大环境压力。
19.答案 (1)最大 最适宜 小于
(2)A
(3)自然资源状况 科技发展水平
(4)人均消费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 变化
(5)C
解析 (1)资源环境承载力讨论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讨论一个地区适宜保持多少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总是小于资源环境承载力。(2)由表可以看出,土地人口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土地人口承载力不一定小于土地的人口合理容量,资源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A正确。(3)自然资源状况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B代表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因此B是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4)根据图中信息以及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分析可知,C是人均消费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二者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并不相同,对资源环境承载力产生较大影响;D既会影响资源开发,也会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故D是对外开放程度;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在不断变化,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也是变化的。(5)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可以提高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是提高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正确途径,C正确。
2020-2021学年第三节 人口容量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节 人口容量同步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9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课后达标检测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9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课后达标检测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本章综合与测试免费精练: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本章综合与测试免费精练,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