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年广西来宾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年广西来宾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01
    2021年广西来宾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02
    2021年广西来宾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广西来宾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广西来宾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句子默写,综合性学习,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枯涸(hé) 蜷曲(quán) 拈轻怕重(niān)
    B. 收敛(liǎn) 滑稽(qǐ) 神采奕奕(yì)
    C. 匿笑(ruò) 坍塌(tān) 头晕目眩(xuàn)
    D. 蹒跚(pán) 感慨(kài) 踉踉跄跄(lià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搓捻 缭亮 翻来复去 B. 葱茏 询职 人迹罕至
    C. 伶仃 劫掠 沉墨寡言 D. 点缀 倜傥 妄下断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刘老师几十年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诲人不倦 , 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
    B. 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意见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给人们塑造了一个除恶灭邪、神通广大的大英雄。
    D. 王祥总是苦心孤诣地钻研功课,按时完成作业,因此,他的成绩在年级总是名列前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语文课程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B. 《写字》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C.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更有效地避免发生校车交通安全事故。
    D. 能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放学回到家,妈妈递给小玉一杯茶,小玉喝了一口说:“妈,你想烫死我吗?”
    B. “因一点事耽搁,我来晚了。”张华一边擦汗一边对等候多时的朋友说:“还请见谅。”
    C. 小马提醒小红:“过马路不要玩手机,太危险啦!”小红回应道:“多管闲事!”
    D. 公交车上小雪冲着身边的小伙子吼道:“不要再挤了,我都要被挤成罐头里的沙丁鱼了。”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 ①②⑤④③ B. ③②①④⑤ C. ①⑤③④② D. ③⑤①④②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作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了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激励人们奋然向前。
    B. 《秋天的怀念》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其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人间》等。
    C.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内容多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D.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它与《诗经》《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8.下列对名著《西游记》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B. “三打白骨精”写白骨精先后变成女儿、母亲、哥哥来欺骗唐僧,被孙悟空一一识破打死,唐僧以为悟空打死了三个无辜的人,因此赶走了悟空。
    C. 小说取材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叙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情节跌宕起伏。
    D.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使用的兵器分别是如意金箍棒、九齿钉耙、降魔月牙铲。
    9.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作者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 这首散曲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这首散曲的主旨句。
    C. 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 这首散曲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二、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说茶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家老舍甚至说:“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活着?”
    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喝茶有学问,种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讲究,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等方面的知识。茶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前。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尝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亏喝茶才解了毒。这件事在汉代《淮南子》一书中即有记载。到了晋代,喝茶蔚然成风,唐代则成为喝茶的鼎盛期,出现了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这部书距离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而茶树在我国有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的一株树龄有2700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有关茶的诗文、书画、歌舞不胜枚举。
    ③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使人类社会趋于和谐。科学饮茶,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
    ④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人们在喝酒时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那种喧嚣之形、张扬之态,容易让人乱了心性。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乐而忘喧,能使人心沉下来。
    ⑤喝茶有助于养成简朴的品质。古代虽然有“茶贡”,但茶不是权贵的专宠,而是寻常百姓的家常事。在北京、四川、广东、扬州等地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馆,人们在其中。一杯清茶,一碟茶点,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抗战时期昆明的西南联大,宿舍少桌椅,图书馆缺座位,很多学生就在茶馆里“穷泡”。他们有些论文、著作就是在茶馆诞生的。现在每年春节政府举行团拜,也是清茶一杯,纵谈国事,呈现出一股廉政清风。
    ⑥喝茶更能喝出和睦。三五友人,数盅清茶,几碟茶点,推心置腹,气氛温馨,可以化解矛盾,增进缘分。在旧中国,一些地方的人发生冲突,常到茶馆“吃讲茶”。“讲”就是评理。冲突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斡旋,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顿时化干戈为玉帛。
    ⑦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明代郑和下西洋,把茶叶作为国礼赠送友邦,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1607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销往欧美各地,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当今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人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位居前三名的是爱尔兰、英国、科威特。茶叶作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1)下列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喝茶是一种文化现象。
    B.茶作为文化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
    C.现代社会,茶的文化作用已经不是很明显了。
    D.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2)下列文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引用老舍的话是为了突出强调在中国喝茶是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事情,引出说明对象。
    B.文中④⑤⑥三段说明,是按照茶的影响力由小到大,由对个人的影响到对群体的影响来说明的,按一定逻辑顺序,不能更改。
    C.第⑥段中“化干戈为玉帛”在文中的含义是“喝茶能化矛盾冲突为彼此和睦”。
    D.在我国古代,只有宫廷权贵才以喝茶为享受,平常百姓只是用茶解渴而已。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中国,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
    B.第②段画线句以时间为序,说明在我国喝茶的历史非常悠久。
    C.各国茶文化的形成,源于东印度公司收购茶叶,销往世界各地。
    D.全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茶文化。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像花生一样活着
    耿艳菊
    ①乡下老家种植着大面积的花生,父亲则是种植花生的大户。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父亲笑眯眯地点起一支烟,说:“花生啊,好活……”声音拉得倍儿长,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
    ②好活?还真是如此。似乎从有记忆开始,秋田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花生。这一种就是几十年,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③印象里,每年在麦子将要熟的时候,父亲就开始种花生了。一个三角撑子,一把铲子,就是全部工具。不几天,小种子已在土里发了芽。等到麦子收割完,青青的小苗已摇曳满地了。看着它们,我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宝贝得不得了。父亲开着农用车一趟一趟拉麦子麦秆,车轮碾在花生苗上,花生苗扁下去,流出了青色的汁液。我们心疼得直哭,父亲却哈哈大笑,说:“没事的,它们结实着呢!”
    ④果然,一段时间后,再见到它们,都好好的,青色的叶间还缀满了小黄花。父亲告诉我们,别小瞧这不起眼的小花,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他又给我们讲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我们听得有趣,情不自禁地数起了那些小小的花,一朵,两朵,三朵……心里溢满了欢喜。
    ⑤花生的生命力之强简直让你不敢相信。有一年,麦收过后,邻家图省事,就把田里的麦茬点燃了。谁知火势借着风力殃及到我家的地,一地青青,几个小时后,变成了一片黑乎乎的天地。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第二天,父亲就去街上重新买了花生种子。没想到,夜里一场雨后,黑乎乎的田里又冒出了绿绿的嫩芽。
    ⑥花生特别易于管理。一遍除草剂,就任其自由生长了。长长的夏天,容易干旱:花生可不怕。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秋天收获的时候,又会碰上连绵的风雨天,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果实长在下,雨水反而滋润了它。
    ⑦犹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没有经验,只在一个小公司里做着一份打杂的工作,时常心灰意懒。秋忙时节,正赶上放假,我便回去帮父亲收花生。父亲见我闷闷不乐,问缘由,我一股脑儿道出了了心中的烦恼和困惑。父亲听了,一边拔花生,一边和我聊起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许地山的《落花生》。他借用许父的话,说“花生不像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生发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下,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看,花生就是这样低调,把自己置于泥土中,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结出珍贵果实。
    ⑧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拔出一株花生,抖抖土。白花花的花生,太阳下,晃人的眼,那一刻,我心里豁然开朗。
    ⑨花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像贫苦人家的孩子,容易养,给口吃的,便虎蹿着往上长。它不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本本分分,安安然然,不管生活赐予的是灿烂阳光,还是一地风雨,它都顽强地活出自己的样子。风光是你们的,热闹是你们的,它只把自己藏在朴实的泥土下,悄悄地成长。
    (1)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填写完整。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②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3)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选文内容分析。
    (4)请说说文章的标题“像花生一样活着”的妙处。
    三、课内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 , 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B.意将隧入/身已半入
    C.久之/毙之
    D.投以骨/静以修身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一项的是( )
    A.一屠晚归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其一犬坐于前
    D.一狼洞其中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狼》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长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这也是一部文言小说集,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名作。
    B.本文语言精练,人物形象鲜明。文中的狼贪婪凶残、阴险狡诈;屠户则自始至终表现得勇敢机智,这也正是他能够战胜狼的重要原因。
    C.“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意思是记述,“异”指的是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这本书虽然写的多是鬼怪故事,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现实生活。
    D.本文第⑤段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对狼的憎恶之情,点明了本文的主旨,是本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4)把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四、课外阅读
    1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选自柳宗元《黔之驴》)
    【注释】①慭(yìn)慭然:惊恐疑惑、小心谨慎的样子。②狎(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③跳踉(liáng):跳跃。④㘎(hǎn):同“吼”,怒吼。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蔽林间窥之。________
    ②益习其声。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3)“黔之驴”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句子默写
    14.根据课文,用规范汉字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水何澹澹,________。( 曹操 《观沧海》 )
    (3)海日生残夜,________。( 王湾 《次北固山下》 )
    (4)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采用虚实结合手法,抒发了他为国征战的心声诗句:“________ ,________ 。”
    (6)默写《峨眉山月歌》: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性学习
    15.某校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诚信,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有人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少年儿童做人的根本,但有人说,诚信是“傻子”的代名词,讲诚信就是吃亏。对此你怎么看?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与教材内容相关,请简要概括故事的情节。(60字以内)
    (3)(对联续写)下面有一副未完成的对联,请围绕活动主题,续写对联。
    上联:读书在于明理
    下联:
    七、作文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走过年少轻狂的日子,母爱依然;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然;多少次跌落与登顶,奋斗依然……蓦然回首,山水依然,初心依然。
    以《 ▲ 依然》为题,叙写自己的真实故事。
    要求:①在 ▲ 上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把题目抄写到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A读音正确;B.滑稽jī;C.匿笑nì;D.感慨kǎi。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字音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形声字等容易混淆读错,另外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地分类整理。
    2.【答案】 D
    【解析】【分析】A.缭亮——嘹亮 翻来复去——翻来覆去;B.询职——殉职;C.沉墨寡言——沉默寡言;D书写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对字形积累。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3.【答案】 D
    【解析】【分析】A.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使用正确;B.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使用正确;C.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使用正确;D.苦心孤诣:用心良苦,造诣极其深。大词小用。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先要分析成语本身的意思,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4.【答案】 C
    【解析】【分析】A.语序不当,将“发扬”和“继承”交换位置;B.搭配不当,在句末加“水平”;C没有语病;D.一面与两面矛盾,去掉“能不能”,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5.【答案】 B
    【解析】【分析】A.“你想烫死我吗?”,对父母不尊重;B表达得体;C.“多管闲事!”,对朋友的善意提醒不友好;D.“不要再挤了,我都要被挤成罐头里的沙丁鱼了。”在公共场合说话太夸张。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能力。要想使语言表达得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看准对象,把握分寸;②适应场合,恰当用语;③注意遣词,谦敬恰当;④把握语体,用语准确;⑤认清文体,注意差别。答题时,要把题目中各个选项与上述几个方面逐一对比,从而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6.【答案】 A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本段是议论性文段,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思路来判断排序。③句提出正能量如何发挥效益的问题,②句承接前句“传播”一词,引出传播者负责的问题,①承接前句“责任”,说明媒体“责任”的具体内容,④句进一步说明“个体媒体”的“责任”,⑤句总结问题,强调“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的意识。
    7.【答案】 D
    【解析】【分析】ABC表述正确。D.《诗经》属于“五经”。四书指《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8.【答案】 B
    【解析】【分析】ACD理解正确。B.“三打白骨精”写白骨精先后变成女儿、母亲、父亲来欺骗唐僧。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积累。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9.【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B项的表述不准确,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诗眼,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B
    【点评】古诗词的赏析,要在通读全诗词的基础上完成,注意诗词中作者借景抒情的意象和作者表达情感的中心句。
    二、现代文阅读
    10.【答案】 (1)C
    (2)D
    (3)D
    【解析】【分析】(1)ABD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依据“当今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
    (2)A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依据“但茶不是权贵的专宠,而是寻常百姓的家常事”。
    (3)A.说法太绝对,原文依据“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B.错在“第②段画线句以时间为序”,应该是: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C.错在“销往世界各地”,原文依据“销往欧美各地”。D理解正确。。
    故答案为:⑴C
    ⑵D
    ⑶D
    【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的题,往往题目中的句子会存在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因此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即可。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本考点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3)本题考查阅读说明文的多方面的能力: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能力;品析说明文语言的能力;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①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②掌握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并结合有关内容进行分析;③掌握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简明、严密的特点,并结合有关内容进行赏析;④筛选与选项内容有关的信息,并与选项进行比较,判断选项是否与原文相符。

    11.【答案】 (1)花生苗惨遭碾压,―段时间后又缀满小黄花;“我”心灰意懒时父亲以花生启示“我”,“我”豁然开朗
    (2)①对父亲的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花生苗被烧后父亲内心的无奈绝望。②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玉米、棉花和花生以人的情态特征,生动形象,突出花生顽强的生命力。示例二:运用了对比的修辞,作者将玉米、棉花叶片的无精打采和花生的精神抖擞进行对比,突出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3)①父亲教子有方:当“我”处于人生低谷时,父亲用许地山的《落花生》来开导“我”……②父亲勤劳能干:父亲种着“一无际的花生”,“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③父亲热爱自己的工作:父亲讲起花生就“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这一种就是几十年”……
    (4)题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花生”作为全文的线索,贯穿全篇;题目还揭示了文章主旨;揭示人要像花生一样顽强地活出自己的样子。(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朴实低调地壮大自己)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事件的能力。根据表格中限定的段落按照谁、怎样的规律组织语言概括大意即可。
    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①句写了父亲的脸色、动作、语言,这些都是父亲在花生被烧后的表现,连曾坚信“花生好活”的父亲都有这样的表现,可见花生被烧得严重;②句联系后文一夜雨后花生“又冒出了绿绿的嫩芽”,可知这句又表现了花生的生命力顽强。
    ⑶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找出文中父亲的言行,分析这些言行表现了父亲什么性格即可
    ⑷本题考查对“像花生一样活着”内涵的把握。首先要答出手法:比喻。作用:表达了人生可以像花生一样坚强和默默无闻。因为这句话是对儿子说的,所以这里是父亲希望儿子像花生一样不自怨自艾,宁静安守,默默努力,进而拼搏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故答案为:⑴花生苗惨遭碾压,―段时间后又缀满小黄花;“我”心灰意懒时父亲以花生启。示“我”,“我”豁然开朗
    ⑵ ①对父亲的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花生苗被烧后父亲内心的无奈绝望。②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玉米、棉花和花生以人的情态特征,生动形象,突出花生顽强的生命力。示例二:运用了对比的修辞,作者将玉米、棉花叶片的无精打采和花生的精神抖擞进行对比,突出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⑶ ①父亲教子有方:当“我”处于人生低谷时,父亲用许地山的《落花生》来开导“我”……②父亲勤劳能干:父亲种着“一无际的花生”,“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③父亲热爱自己的工作:父亲讲起花生就“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这一种就是几十年”……
    ⑷ 题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花生”作为全文的线索,贯穿全篇;题目还揭示了文章主旨;揭示人要像花生一样顽强地活出自己的样子。(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朴实低调地壮大自己)
    【点评】⑴本题考查情节概括能力,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要求找出事件的中心内容,找到关键语句,或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可抓住几个要点作答即可: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时,要注意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外貌描写等,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词语角度赏析句子时,要抓住关键词语,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⑶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老板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⑷本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标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充当文章线索;指出文章主要人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三、课内阅读
    12.【答案】 (1)B
    (2)A
    (3)D
    (4)①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企图从洞中钻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②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能(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解析】【分析】(1)A.仅、只/停止;B.进入/进入;C.句末语气词,不译/代词,指狼;D.介词,把/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2)A.名词,晚上;B.名词做状语,从通道;C.名词做状语,像狗似的;D.名词作动词,挖洞;
    (3)ABC说法正确。D.本文第⑤段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故选D。
    (4)第一句重难点词语有:洞,名词作动词,挖洞。隧,名词做状语,从通道。第二句重难点词语有:几何,多少。止,只是。
    故答案为:⑴B
    ⑵A
    ⑶D
    ⑷ ①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企图从洞中钻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②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能(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课外的文言词语解释时,要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3)此题考查对课文语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准确,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基本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一名屠户很晚回家,担中的肉卖完了,只剩下骨头。途中有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户很害怕,拿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一只狼仍然跟从。又拿骨头扔给另一只狼,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可先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了上来。骨头已经没了,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困窘,恐怕前后受到狼的攻击。往旁边看田野里有打麦场,场主将柴草堆积在打麦场中,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跑过去,放下担子拿起刀子。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得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眼睛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头,又连砍几刀将狼杀死。正要走,转过身朝柴草堆后看,一只狼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身子已经进去一半了,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边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这才明白前边那只狼假装睡觉,用来诱惑敌人。
    狼虽狡猾,但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四、课外阅读
    13.【答案】 (1)偷看;渐渐地、更加
    (2)老虎因此很高兴,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本领只不过这样罢了!”
    (3)①老虎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不能贸然斗争,要深入调查探究底细,掌握了敌人的详细资料时,再攻其要害,方能胜券在握。②驴子角度:我们不能做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要有真才实学。生存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要有自知之明,面对强敌要沉着应付,以智求得生机。③好事者角度:影射为某些官僚主义者不顾实情,贸然引进,致使人才被荒废扼杀。
    【解析】【分析】(1)①大意:(老虎)躲藏在树林里偷偷观察它。窥,偷看。②大意:(老虎)渐渐地习惯了驴的叫声。益:渐渐地、更加。
    (2)这句话的重难点词语有:因:于是,就。计:盘算。之:指驴子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技:本领,技能。止:通“只”,仅。耳:罢了。
    (3)本文出现了三个对象:老虎、驴子、好事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寓意。站在老虎角度,从“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可以感悟到: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站在驴子角度,从“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驴不胜怒,蹄之”可以感悟到:我们不能做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要有真才实学;站在好事者角度,从“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可以感悟到:某些官僚主义者不顾实情,贸然引进,致使人才被荒废扼杀。
    故答案为:⑴1、偷看;2、渐渐地、更加
    ⑵ 老虎因此很高兴,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本领只不过这样罢了!”
    ⑶ ①老虎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不能贸然斗争,要深入调查探究底细,掌握了敌人的详细资料时,再攻其要害,方能胜券在握。②驴子角度:我们不能做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要有真才实学。生存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要有自知之明,面对强敌要沉着应付,以智求得生机。③好事者角度:影射为某些官僚主义者不顾实情,贸然引进,致使人才被荒废扼杀。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分析,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同时,平时要做好词语的积累。
    ⑵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
    ⑶本题考查概括文章所讲道理的能力。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文言文、多练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做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联系生活实际谈文章所讲的道理。
    【参考译文】
    黔(贵州的别称)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子,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老虎看到它,(觉得它)是个巨大的动物,把它当做神奇的东西。(老虎)躲藏在树林里偷偷观察它。(老虎)渐渐地出来接近它,十分小心谨慎,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放声嘶叫一阵,老虎非常害怕,(赶紧)远远地逃避,认为(驴子)将要把自己吃掉,十分恐惧。然而(老虎)来回来去地观察它,觉得(驴子)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似的。(老虎)渐渐地习惯了驴的叫声,(就)又走近(驴),出没(在它的)身前身后,(但)始终不敢扑咬驴子。(老虎又)渐渐地靠近驴子,更加随意地戏弄它,碰撞、倚靠、冲撞、冒犯它,驴禁不住发怒了,(就)用蹄子踢老虎。老虎于是高兴起来,盘算这件事。心想:“(这家伙的)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一声,咬断了驴子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五、句子默写
    14.【答案】 (1)杨花落尽子规啼
    (2)山岛竦峙
    (3)江春入旧年
    (4)学而不思则罔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注意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容易写错的字词有:竦峙、罔、阑。
    故答案为:⑴杨花落尽子规啼;⑵山岛竦峙;⑶江春入旧年;⑷学而不思则罔;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⑹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点评】此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六、综合性学习
    15.【答案】 (1)示例:做人一定要讲诚信。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根本。曾子“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反省,“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无不警醒我们,诚信不可失。(言之有理即可)
    (2)一位皇帝爱穿新衣,整日忙碌换衣裳,骗子称能织出神奇美丽的布,愚蠢不称职之人皆看不见,官员虚伪心作怪,都称赞什么都没穿的皇帝衣服华丽,最后一个小孩说出了真相。
    (3)做人在于诚信。
    【解析】【分析】(1)题干要求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话题是做人该不该讲诚信?作答时我们先要表明观点:做人一定要讲诚信。然后结合古今中外关于诚信的事例进行简要阐述,比如:古往今来,诚信一直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和道德的要求。关于诚信的事例比如“曾子杀猪”“商鞅立木为信”“季布一诺千金”等。最后得出结论,诚信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2)图片出自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题干要求在60字内简要概括故事的情节。故事的开端是一位皇帝爱穿新衣,整日忙碌换衣裳;发展是两个骗子称能织出神奇美丽的布,愚蠢不称职之人皆看不见;高潮和结局是官员虚伪心作怪,都称赞什么都没穿的皇帝衣服华丽,最后一个小孩说出了真相。据此作答即可。
    (3)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内容相关。注意活动主题是“诚信,从我做起”。上联“读书在于明理”,与之相对的下联可以是“为人要讲诚信”或者“做事贵在诚信”等。
    故答案为:⑴ 示例:做人一定要讲诚信。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根本。曾子“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反省,“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无不警醒我们,诚信不可失。(言之有理即可)
    ⑵ 一位皇帝爱穿新衣,整日忙碌换衣裳,骗子称能织出神奇美丽的布,愚蠢不称职之人皆看不见,官员虚伪心作怪,都称赞什么都没穿的皇帝衣服华丽,最后一个小孩说出了真相。
    ⑶ 做人在于诚信。
    【点评】(1)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平时的学习与实践中,要不断地进行积累,语文课堂中的独立思考,参加平时的实践活动,积累实战经验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2)此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图文转换,要求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首先要仔细观看插图,可从周围环境、人物穿着、人物行为等推断图片中的人物名字。进而推断所描绘的故事情节的内容和故事的名字。然后把画面上的内容分层次或方位用描述性语言表达出来。
    (3)这道题考查续写对联的能力。对联书写格式: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七、作文
    16.【答案】 【参考例文】
    飞翔依然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题记
    无尽的黑夜侵蚀着我那无尽的愁思,周围是可怕的静寂,我起身来到窗前。
    风很冷,绕过起伏的窗帘,刺透了我麻木的神经,我哆嗦了一下,缩了缩脖子。外面的灯光将整个院子充斥成白昼,半秃的树在瑟瑟秋风中颤抖,几片枯黄的树叶顽强地守着岗位,又终于坚持不住,一头栽下来,飘然落在冰冷的水泥板上。
    我叹口气,为那片悄然消逝的生命,更为自己无地自容的成绩。我不明白为什么上帝给人们胜利和欢乐的礼物时,后面总要拴上失败和苦涩。我总是摆脱不了失败双手的侵噬,犹如风雨中哭泣的百合花,淡薄了对阳光的渴望和心中那份持久的傲世之气。多少次苦苦寻求,又多少次茫然失落,梦犹如雪片漂洒的精灵,心已冷,意迷茫……
    深夜的风无力地掀动着俯卧在地面上的枯叶,翻动,再翻动,一直到大树的根下——那是生育树叶的一棵树。我忽然懂得:失去意味着新的获得,衰落意味着新的开始。一片黄叶枯了,烂了,受侵蚀,受寒冻,当春暖花开时,它将是层层浓荫中的一片。看到这里,我不觉释然了。
    失败是成功的因素,没有它,不会使你耳边警钟长鸣。失败又是生命的重负,长久地背着它,跋涉的脚上会多磨出几个不应有的血泡。朦胧中我感悟到风雨之后的阳光。“人生自信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年”!让洒脱与风雨同行吧。只要青春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只要阳光还在,我就不会孤独,不会停歇。纵使陷身茫茫沙漠,希望的绿洲还在,我心依然飞翔。想到这里,我不禁笑了。
    抬头,不知何时,天上多了几双眨动的眼睛。黑暗过后必是黎明,阴霾散尽,依然是彩虹,狂沙淘尽方得金。扬起自信的风帆,迎难而上吧!别因一时的荒芜而永别了心灵的田野。
    带着微笑出发,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解析】【分析】关键词“依然”意味着“坚持什么”,“依然”意味着曾经的坚守不变。作文提示语中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五个写作对象:母爱依然,故乡依然,奋斗依然,山水依然,初心依然。我们最好还是自己补充词语,尽量避免内容撞车。横线上要填的词语一般应该是抽象的,如“坚守信念、坚持梦想、执着、抓住友情、拒绝父爱”之类,如果只是简单地写坚守一件具体的事物,或者重新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比如“保存”“喜欢读书”等等,这样的立意就有失浅薄。选择立意的时候要力求新颖,比如在大家都选择“信心、勇气、理想”的时候,有同学另辟蹊径,选择“谦卑”,回避了撞车现象。因为是“依然”,所以要铺垫一下“失去”的情况或者状态,这部分应该略写;然后,围绕“为什么”要“坚守”展开情节,或者写自己“失去”之后是“怎么做”的,这一部分要详写;最后再适当地点一下题。
    【点评】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能力。要写好此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恰当选材。选择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事件来写,力求生动感人。(2)妙用手法:写作时,不但要对选取的人、事、物、景进行生动的叙写,还要加入细致的景物描写、细节描写来突出人、事、物、景的特征。(3)精心构思。文章可采用日记式,小标题式、镜头式、一问一答等创新文体,力求作文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段落
    主要事件
    ③④


    花生被大火烧过,夜里一场雨后又冒出
    ⑦⑧

    相关试卷

    广西2023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2023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精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来宾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来宾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阅读,综合,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来宾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来宾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文件包含广西来宾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docx、2022年秋学期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1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