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11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期段Ⅱ)(原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3393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11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期段Ⅱ)(原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3393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11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期段Ⅱ)(原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3393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11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期段Ⅱ)(解析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339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11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期段Ⅱ)(解析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339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11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期段Ⅱ)(解析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339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11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期段Ⅱ)(原卷+解析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11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期段Ⅱ)(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11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期段Ⅱ原卷docx、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11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期段Ⅱ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期段Ⅱ)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1.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5mmB.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m/sD.人洗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约为65℃2.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B.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C.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3.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时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B.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也适当向左移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小C.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移至25 cm处,适当将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成像规律与照相机原理相同D.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移至40 cm处,适当将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呈现正立、放大的像,此成像规律与投影仪原理相同4.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用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人体B.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C.如果没有酒精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D.常用的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都能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5.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小红用放大镜看邮票时,若想让邮票再放大些,她应将放大镜稍微靠近邮票些C.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利用热风加快手上水的蒸发6.某体温计的求数如图所示,某粗心的护士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用它直接去测甲、乙两病人的体温,体温计先后的求数是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一定是,乙的体温一定是B.甲的体温一定是,乙的体温可能是C.甲的体温可能是,乙的体温一定是D.甲的体温可能是,乙的体温可能是 评卷人得分 二、多选题7.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手摸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C.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远视镜D.两种镜片都是通过光的反射矫正视力的8.下列关于成像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像B.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都是物体的虚像C.有时摄影师让我们离他近些,是想让底片中的像更大D.平面镜能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是因为像比物体离镜子更远 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三、填空题9.如图甲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__。10.通过门缝往外看,眼睛离门缝越________(填“近”或“远”),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这可以用光的________来解释.11.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 ,“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_ 位置.12.医院用的氧气瓶中贮存的是________态氧,它是用________的方法使氧气液化的.13.温度计是根据_____原理制成的.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_______.14.清晨,花草、树叶上常持有露珠,这些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它们会慢慢消失,这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__的缘故.(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5.在通常情况下,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沸点是78℃,当酒精在-10℃时是_______态,在90℃时是______态.16.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是物体放在A点的成像图.将物体分别放在B、C、D点,前后移动光屏,观察在____点,光屏上出现放大、倒立的像;在____点,光屏上不会出现像.17.如图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______现象.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看上去十分鲜艳,这是因为月季花将太阳光中的______色光反射进入了人的眼睛.18.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四、简答题19.闷热的夏天,向地面洒些水能使室内感到凉爽些但通常在刚洒上水时并不感到凉爽,甚至觉得更闷热,而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有凉爽的感觉,这是为什么? 评卷人得分 五、计算题20.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是通过光在光缆中来传播信息的,若光在光缆中传播速度为3×108m/s,地球周长约为4×105km,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一周大约需多长时间? 21.王刚和李勇同学做测定声音在铁轨中传播速度的实验,在距王刚730米处李勇用铁槌敲击铁轨,王刚用耳朵贴近铁轨时,听到两声敲击声。两声的时间间隔为2秒,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则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 22.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经校验不准确.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是4℃,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水中时温度为94℃,用它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为22℃.(1)请你计算一下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2)当用该温度计测量时,被测量的温度为多少时读数(测量值)是正确的? 评卷人得分 六、实验题23.如图所示,小明学习好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想亲自再次经历一下实验细节.(1)小明采用左图所示的方法来测量凸透的焦距,该凸透的焦距为_____cm.(2)实验前,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三者的中心位于__________.(3)实验时,小明将凸透镜放在右图50cm刻度处,光屏中可呈现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仅移动凸透镜,光屏中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4)如果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不改变光屏的位置,像呈现在光屏的________(选填“前”或“后”)侧,与________(选填“近视”或“老花”)眼看物体的情形相同.24.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__(填“左“或“右”)图.(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填序号).①得到可靠的结沦 ②减小实验误差25.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将一块透明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像的位置不易确定的问题;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___________.(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__为止;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3)若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A蜡烛烛焰的像.26.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_________.(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_____或____,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_(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848484848505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该物质是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________
参考答案1.C【解析】【详解】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5cm,A不符合题意;B.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是0.1mm,B不符合题意;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C符合题意;D.人洗澡时,感觉舒适的温度接近体温,65℃太热,D不符合题意。2.C【解析】【详解】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即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故应保持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ABD错误,C正确.故选C.3.B【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u=2f=40cm,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故A错误;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减小,像变小,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也适当向左移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小,故B正确;C.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移至25 cm处,此时蜡烛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光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成像规律与投影仪机原理相同,故C错误;D.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移至40 cm处,u=10cmf, 光屏上不能成像,故D错误.4.B【解析】【详解】A.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A错误;B.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故B正确;C.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沸水的温度为100℃,不能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故C错误;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超出了它的测量范围.故D错误.故选B.【点睛】(1)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实验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一般为-15℃~100℃.(2)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体温计由于下方有一小细弯管,离开人体后温度不会下降,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5.D【解析】【详解】A.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B 小红用放大镜看邮票时,若想让邮票再放大些,她应将放大镜远离一些邮票,故B错误.C:彩色电视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错误;D. 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液表空气流动速度、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热风提高了温度,加快了空气流动速度,故D正确;故选D.6.C【解析】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由体温计旁边的数字可以知道,液柱是在39℃以下,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39℃;拿着这温度计去测量病人的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低于39℃,则读数仍然是39℃,如果病人的体温高于39℃,则读数就是实际体温,故甲的体温可能是39℃,乙的体温一定是39.5℃。故ABD错误。故选C7.AC【解析】近视镜是凹透镜,用手摸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故A正确.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说明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镜,故B错误.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用来矫正远视眼,又称远视镜,故C正确.两种镜片都是通过光的折射矫正视力的,故D错误.答案为AC.8.ABC【解析】【详解】A.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实像,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站在岸边我们看到的水里的物体,是由从水中折射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摄影师让我们走得离他近些,物距减小,所以成的像更大.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本选项错误,但不符合题意.9.3.40cm -3℃ 【解析】【详解】如甲图,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4cm对齐,估读为3.40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3.40cm。如图乙,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0℃的下方,所以读数为-3℃。【点睛】刻度尺读数时一定要记住长度的记录结果必须有一位估计值,这是很多同学容易忘记的地方,多加练习形成习惯。温度计读数时首先要看清楚液面在0℃以上,还是以下,再读数。10.近 直线传播 【解析】【详解】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过门缝往外看,眼睛离门缝越近,观察到的范围越大。11.凸透镜 焦点 【解析】【详解】冰可以磨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后面能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焦点的温度很高,物体放在焦点时,达到物体的着火点,物体被点燃.12.液 压缩体积 【解析】【详解】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医院用的氧气瓶中贮存的是液态氧,它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氧气液化的.13.液体的热胀冷缩 100℃ 【解析】【详解】[1]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时100℃,沸水的温度为100℃。14.液化 汽化 【解析】【详解】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液化形成的露珠在阳光下消失,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15.液 气 【解析】【详解】因为酒精是晶体,凝固点是-117℃ ,沸点是78℃.而-10℃高于凝固点低于沸点,故酒精在-10℃时是液态.而90℃高于沸点,故酒精在90℃时是气态.16.C D 【解析】【详解】要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说明物距必须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应该观察物体在C点时成的像;在光屏上不会出现像,说明成的是虚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所以在D点时光屏上不会出现像.17. 色散 红【解析】解答: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月季花是红色的,只能反射和自身颜色相同的红色,而吸收其他色光,因此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当它受到蓝光照射时就失去了光彩;点睛: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②不透明的物体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所决定的;月季花是不透明的.18.放大 投影仪 【解析】【详解】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如图,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19.闷热的夏天,向地面撒水,这些水会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相对温度较低的人体会液化放热,所以刚撒上水时并不凉爽,甚至感觉更闷热;而过一会儿,附着在人体的小水滴汽化吸热,同时地面上的水蒸发吸热,能够降低周围温度,所以我们感到凉爽。【解析】闷热的夏天,向地面撒水,这些水会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相对温度较低的人体会液化放热,所以刚撒上水时并不凉爽,甚至感觉更闷热;而过一会儿,附着在人体的小水滴汽化吸热,同时地面上的水蒸发吸热,能够降低周围温度,所以我们感到凉爽。20.1.33s【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地球周长是:s=4×105 km=4×108 m;由知道,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一周大约需要的时间是:.答: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一周大约需要的时间是1.33s.21.4964 m/s【解析】设声音在空气和铁轨中传播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传播时间分别为t1和t2,且声音传播的距离为s.依题意可有: 将(1)(2)两式代入(3)式中可得.答: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是4964m/s.【点睛】本题有一定的难度,理解题意和利用方程求解,要分辨空气和钢铁传来的声音各自需要的距离是相同的解答本题的关键。22.(1)20℃ (2)40℃【解析】【详解】(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而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4℃,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4℃,中间是9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温度计插入液体中显示温度是22℃,这种液体的实际温度为℃(22)=20℃;(2)根据根据实际温度和显示温度相等,设液体的实际温度为t, ×(t)=t解得:t=40℃23.10.0cm 同一高度 缩小 能 前 近视 【解析】【详解】(1)[1]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示可知透镜与光屏的距离为焦距,光具座上可读出,距离为10.0cm;(2)[2]在实验前,为了使成像在光屏中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应位于同一高度;(3)[3]由图可知,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光屏会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4]移动凸透镜即可同时改变物距和像距,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可以再次得到清晰的像;(4)[5][6]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像距缩小,光屏不动,则成像在光屏前,此时与近视眼类似。24.B 左 99℃ 小于 停止加热 ① 【解析】【详解】(1)图中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故A、C错误,B正确;由图乙知,左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是沸腾时的现象,右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是沸腾前的现象;(2)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99℃;由于水的沸点低于100℃,所以此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将酒精灯熄灭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在此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样可靠的结论.25.B蜡烛 大小 距离 完全重合 垂直 不变 不能 【解析】【分析】【详解】(1)透明玻璃板不仅能成像还能透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像的位置不易确定的问题;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2)点燃A蜡烛,小 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3)若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不变。(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A蜡烛烛焰的像。26.均匀受热 试管底 试管壁 46℃ 48℃ 晶体 a 【解析】【详解】(1)[1]根据题意可知,加热方法为水浴法,可以使固体粉末均匀受热;(2)[2][3]在使用温度计时,玻璃泡不能碰到试管底或者试管壁;[4]根据图示可知读数为46℃;(3)[5][6]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第4分钟到第8分钟温度不变,此时应为熔化过程,温度即为熔点,即48℃,说明此物质为晶体;[7]根据晶体熔化规律可知,a图像为晶体熔化规律图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12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12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docx、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12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江西省九江市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docx、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江西省九江市鹤湖中学12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鹤湖中学12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docx、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鹤湖中学12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