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教学目标】1.能用调试好的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2.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3.知道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细胞并进行比较。2.难点: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教学准备】显微镜、洋葱表皮切片和人体表皮载玻片等。【教学过程】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1.谈话:在小时候,我们或许都玩过积木,你们用它搭过什么呢?2.学生自由交流。3.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吗?4.学生交流。5.提问:如果把我们自己的身体或其他有生命的物体比作房子,那么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又是什么?6.学生思考、推测。7.指出细胞是生命体的微小结构,它们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二、认识细胞的形状、结构特点1.学生观看教材的细胞图,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其他细胞的图片。2.学生交流、汇报:这些细胞的形状、结构有什么特点。3.教师小结,并激发学生兴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大多数细胞都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三、借助显微镜比较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的差异1.激发兴趣:大家想亲眼看到显微镜下的细胞吗?2.教师提供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载玻片,学生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比较。3.教师提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结构有什么不同?4.教师小结:你们做得真好,个个都像小科学家一样,知道了洋葱表皮是由许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格子组成的,每个格子实际上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就是一个细胞。人体表皮也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两种细胞的形状、大小不完全一样,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四、进一步了解细胞1.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细胞,关于细胞知识,你们知道些什么?说一说吧。2.学生交流。3.谈话:关于细胞的发现,还有一段故事呢。(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的资料——《胡克发现了细胞》。)4.提问:细胞是谁发现的?细胞与生命体有什么关系?5.学生回答。6.教师小结: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7.用多媒体形象展现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五、进一步了解细胞有着不同的功能1.讲解: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伤口周围会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这时,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当病菌被消灭以后,炎症也就消失了。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能起着防御和保护作用。2.分组模拟白细胞消灭病菌的游戏。(选定几个学生扮演“病菌”,三四个同学为一组手牵着手扮演“白细胞”,然后“捕捉”病菌,把它包围起来。)3.各组学生代表上讲台表演给全班同学看,从而使学生进—步体会到不同细胞有不同功能。【教学反思】本课教材的编排按照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基本过程,由宏观到微观,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自然的巨大帮助,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正如建造高楼大厦的砖头一样,搭建生命体的最基本结构就是细胞。首先教材利用迁移的方法,由积木搭建城堡这一学生孩提时代喜欢的游戏入手,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本课要研究的课题: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教材选择了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作为研究材料,它们分别作为植物体和动物体的代表来由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可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画下来进行交流,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在这里,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学深度,即只要学生发现到:两者都是由一块一块的“积木”构成的,但“积木”的形状大小是不同的就可以了。关于细胞内部的结构将在初中阶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下册1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导入,学习新课,课堂总结,学生活动手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下册1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落实,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