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3.地球的内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3.地球的内部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地球的内部 --“为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之探究地球内部的美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3节。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对研究性学习有了一定认识和兴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知道地壳、地幔、地核的初步概念,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等知识。同时,它也是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地球的其他方面打下基础。本课分成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视频和文字共同概述,认知人类需要“探索”事物开启未知的“暗盒”;第二部分,了解科学家是怎样通过火山、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引发对地球内部的思考;第三部分,通过观察模型及课件掌握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第四部分,利用所学到的地球内部构造知识点,结合人美版五年级下册《为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美术的造型表现,整合拓展,制作地球内部结构类比图。二、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
2.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 根据介绍地球内部的“大数据”制作地球内部结构类比图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知道地球内部的结构难点:根据火山、温泉等自然现象对地球内部的情况做出猜想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尺子 笔教师准备:地球模型 煮熟的鸡蛋 彩色橡皮泥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学生同音:浩渺的天空中无数新星的发现,辽阔的地球上美洲大陆的发现,远到太阳雨的观测,近到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都应归功于人类的不懈探索,探索与人类如影随形,同始同终。上天,下地,入海是人类向自然界挑战的“三大壮举”。随着高科技的日新月异,人类,已经可以在太空中遨游,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是否也“入地有门”呢?谈话:是啊,同学们,是否也“入地有门”呢?在上节课我们看到了地表上千姿百态的壮举之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地球内部的美。那么,地球上真的有“入地之门”吗?如果我们要了解地球内部,却没有那扇门,我们该怎么了解呢?【旨意:视频导入播放回顾地球形状及地表样貌,有意贯穿前两节所学内容,以询问的方式,使学生积极思索,启发诱导学生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开展对知识的探索。】(二)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个无法打开的盒子,你们会用什么办法知道里面装有什么?(出示手中的模拟地球,师生互动)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许多类似这样的“暗盒”,在无法打开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其他办法来预测里面有什么。1.提问:地球就好比一个大“暗盒”,你认为科学家会从哪儿收集有关地球内部信息的证据?(学生思考,师生互讨)谈话:同学们猜测了这么多可能收集地球内部信息的方法,真的就是你们猜测的这样吗?一起看视频。(出示科学家收集地球内部结构资料的视频)提问:看完视频,同学们知道科学家究竟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信息来推测地球内部是什么构造的?同学们说了这么多,那你也根据这些信息来推测一下地球内部是什么构造呢?(学生回答后揭示地球内部构造图)3.提问:那我们一起看看你们的推测和科学家的推测一样吗?(揭示地球的三大结构名称:地壳、地幔、地核)小结:科学家通过地球上一些自然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构造,利用地震或核试验产生的地震波来推测地球分层。(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据此,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圈层-由岩石组成的地壳、致密的造岩物质地幔、以及主要由铁、镍等元素组成的地核。我们在来看一下具体数据。(揭示地球内部结构的“大数据”) 提问:通过这些数据,你看到地球圈层的哪一层最薄?(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小结:通过这些数据显示,我们了解到地球内部的温度由外至内,越来越高,并且发现,地壳、地幔、地核的厚度是不一样的。通过科学家的数据整理,我们得知:(ppt各圈层厚度数据)谈话: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老师带来了一个模型,请同学们摸一摸。(通过实物加强认知感受。)同时,我这里还有一个熟鸡蛋(出示鸡蛋) 提问:老师从中间切开它,你观察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发现鸡蛋切面与地球内部结构的相似,教师点评,巩固刚才说的钻井14千米连鸡蛋壳都没有钻透。) 提问:同学们,通过你对地球内部结构的初步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学生复述,教师及时补充和小结)【旨意:让学生糊里糊涂的明白,不如让学生明明白白的错误。本节课以提问方式,从浅至深,以学生想要得到和自己获取到的知识为主线,教师进行整理和总结。学生自我探究出的答案,无论对于错,或者是否有偏差,相信学生都是经过了思考而回答,减少教师直接给出答案的过程。】(三)制作地球内部结构类比图模型谈话:同学们,请根据这节课你学到的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知识,制作一个地球内部结构类比图模型。【旨意:类比图是类比教学呈现的一种方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使课堂充满“新”的气氛。激活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与生活现象的类比,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感兴趣的场景出发类比,往往会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制作要求:分组合作。完成《模型制作记录单》并制作模型。完成后进行展示,教师点评。注意:⑴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比例分配;⑵外形与色彩的搭配。【旨意:有效的与美术课程进行整合,使课堂气氛不拘一格,让“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四)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地球内部的结构,初步了解了地球内部结构的知识,得知科学家会通过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来获取分析地球内部的结构,那么,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索——“愤怒的火山”。(引出下节课题火山喷发现象) 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科学家们仍然在继续探究和了解。它是一个无法打开的“暗盒”。科学家解释这些暗盒的方法也有一个共同特征—不断地测试,不断地分析,试探着判断,不作绝对肯定性的结论。面对于科学探究,人类将一直无限接近大自然的真相!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五)板书设计: 地球的内部 (图示)(六)课后反思纵观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初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收获了知识,体验了快乐,同时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培养了他们热爱科学,不断探索的科学素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上册3.地球的内部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3.地球的内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独立自学,自主探究,互动交流,总结评价,运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3.地球的内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暗盒,讨论地球内部的构造,认识地球内部构造,制作地球内部模型,总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