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3.地球的内部教案设计
展开地球的内部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2.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4.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5.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教学目的:
● 熊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做出解释;
●能够查找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
教学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 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知道科学研究中可以用模型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层次2: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但不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层次3: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层次2: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层次3: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做出解释。
教学材料:黑色的胶卷盒3个,分别装着水、细沙、小石块、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 互动性质 |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 二次备课 |
集中话题 | 1.引导学生按书后的活动记录对地球的内部情况做一个推测。 2.相互交流 说说自己的构思,比比谁画的最有可能。 3.观看幻灯,对比验证(介绍地球内部构造的片段) 4.出示鸡蛋一只,讨论:鸡蛋的内部结构会与地球的内部有什么关系? 5、实验验证,弄清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的相似之处。 | 由上一节课的单元总话题引出新课 |
|
探索和调查 | (1)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课前搜集的资料,向全班作汇报。(2)也可以采用师生交流、互动研讨的方式进行教学。 (3)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网络教学,这样能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信息,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 | 展开“地球里面有什么”的研究。 |
|
回顾和解释 | 1.过渡:人类是如何了解到地球的内部构造的? 2.观看火山爆发和地震的有关录像。 3.说说看明白了什么,有哪些疑问? 4.小结: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是根据地震波发生折射的不同推测出来的。地球内部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研究。 5.讨论:现在人们已经想到了钻孔的方法来研究地球。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
| 了解的地球内部情况 |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3.地球的内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上册3.地球的内部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3.地球的内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3.地球的内部教案及反思,共2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3.地球的内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3.地球的内部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