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铁钉生锈了教学设计
展开《铁钉生锈了》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物质在变化》单元的第2课,主要研究铁生锈的原因和理解各种防锈的措施。教材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锈物品,为铁钉生锈原因的假设提供依据,然后设计实验方案,再讨论、交流、完善自己实验设计的验证方案,来证明自己的假设,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铁制品生锈是和接触空气、水分等有关,完成从假设到设计方案到验证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并在动脑、动手、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在探究铁生锈条件基础上,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防锈方法,并根据防锈方法,懂得怎样使我们的铁制品经久耐用,为我国节省更多的铁矿资源。
二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小学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级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后进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所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还是本课训练的重点。
三 教学目标:
(1)了解铁生锈与铁的不同,知道是铁变化后变成新物质。
(2)知道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3)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4)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研究铁生绣的原因。
( 2) 难点:根据铁生锈的原因,懂得如何防止铁生锈。
五 教学准备:生锈的铁钉,没有生锈的铁钉,其他生锈的铁制品等。
六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讲新课之前,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观看一个小视频。学生观察视频之后,教师提出:我们刚才观察到的物品都是由那些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有啥特点?由此进行新课导入: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关于铁的一些相关知识,然后,板书课题《铁钉生锈了》。
(二)探究过程:
1 铁和锈的区别:
(1)由各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在日常生活中哪里见过生锈铁制品。
(2)教师也搜集了一些铁生锈的图片,播放幻灯片。学生观察三个图片:a生锈锁头。b破旧的汽车、古钱币。c生锈铃铛、螺丝杆。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观察汇报,使学生知道有些铁制品用过一段时间或者几年以后往往会生锈,那么铁和铁锈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板书:铁和锈的区别。
(4)学生观察幻灯片并结合实验桌上的铁制品进行实验探究,并把铁和锈的区别写在记录单上。学生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指导小结,从颜色、光泽、硬度方面。
2 铁生锈的条件:
(1)教师导言:通过实验探究明白了铁和锈有本质的区别,据有关资料报告,世界上一年生产的钢铁大约有四分之一被铁吃掉,所以研究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就探究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板书:铁生锈的条件。
(2) 各实验小组讨论交流铁生锈的条件,写在记录单上,并汇报结果。
(3) 教师播放幻灯片,学生读实验内容,教师启发学生回答实验结果。
(4)教师播放幻灯片,公布实验的结果:铁在有空气,有水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5)播放幻灯片,把学生带到知识宝库看一看,并由学生回答:从知识宝库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3 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1) 教师导言: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明白了铁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生锈,那么如何防止铁生锈呢?板书: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2)学生讨论、交流整理措施,并填写记录单,教师巡视指导。
(3)播放课件,学生回答措施:a 擦干水分。b覆盖搪瓷。C制成不锈钢。D制成不易生锈的金属。(电镀)f喷漆。
4 知识巩固: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5 教师总结:在今后的生活当中,我们注意使用铁制品,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铁制品经久耐用,为我们国家节省更多的铁矿资源。
板书设计
1 铁和锈的区别
2 铁生锈的条件
3 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教学反思
钢铁会生锈,这是人人皆知的。铁生锈是个复杂的过程,铁生锈与铁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水分以及各种酸碱盐等类物质有关。本课紧接上课,以学生熟悉的铁钉生锈为例子,让学生在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中,了解铁生锈的原因,进而理解各种防锈方法的原理。在教学我注重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让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铁制品生锈的现象,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对生锈环境的关注,并为后续研究生锈的原因做好铺垫。第二、通过比较铁生锈与铁的不同,知道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生锈的过程是一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第三、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我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基础上,发表他们的不同看法,及有这种看法的理由。由于铁生锈需要一段时间,当堂完成不了铁生锈的过程,我就设计了一个双变量实验,更能突显生锈的条件。我通过播放幻灯片,使学生了解此次实验需要的器材、实验目的、实验结论。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概括铁钉生锈的原因。第四、介绍防锈方法,明晰防锈原理,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铁生锈条件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懂得怎样使用铁制品。
今后在科学课上,我一定要根据自己对科学课标的理解,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对教学活动的过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开发一些具有现实性、有意义、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完成小学科学的教学任务。
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2 铁钉生锈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2 铁钉生锈教案,共7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铁钉生锈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铁钉生锈了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六年级上册2.铁钉生锈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2.铁钉生锈了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比较铁与铁锈的不同,研究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了解防锈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