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苏教版4.探索宇宙教案
展开《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索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岁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意识到人类未来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进展。
2.乐于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3.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整理与探究宇宙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大家喜欢看《西游记》吗?《西游记》孙悟空在天宫中的很多故事很精彩,让我们百看不厌。这就是古人对太空世界的一种精彩的想象与描述,说明古人也想了解神秘的宇宙。
无边无际的宇宙,究竟藏着多少奥秘?从古到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不断地探索者宇宙,这节课我们一起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指导学生认识人对宇宙的探索
(1)讲述: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知道地有多宽,天有多大,宇宙是怎样构成的,为此一直在努力地进行探索。下面,我们来看看人是怎样观察宇宙秘密的。
(2)望远镜的发展:
①折射望远镜:最早的天文望远镜是折射望远镜,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1607年发明的。他用这架望远镜观察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以及木星的4颗卫星。
②反射望远镜:1672年牛顿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能更清晰的观测到比较暗天体。
③射电望远镜:好比是天文学家的“顺风耳”,随着地球的运动,望远镜扫射天空,接受天体发来的无线电波,天文学家就是通过它捕捉来自宇宙的各种信息的。
④空间望远镜:自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全国先后发射了数以百计的人造卫星及宇宙飞行器用于天文观测。著名的哈勃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间望远镜,人们把它的诞生看成是天文学走向空间时代的一座里程碑。
2.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航天大事记。
(1)介绍:人造卫星是利用火箭发射、围绕地球转动的飞行器,在人造卫星上安装各种观测仪器,既可以观测地球上的情况,又可以观测宇宙空间的情况。目前,只有少数国家能发射人造卫星。我国近些年来,已成功地发射了很多颗卫星,并且能使它们自动返回地球。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都是以火箭作动力的载人宇宙飞行器,人们乘坐它可以飞往更远的宇宙空间去观察,甚至可以登上其他星球。现在,人们已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将来还会登上其他星球。通过这些现代化手段,人们探索到很多宇宙的秘密。
(2)介绍我国的航天大事
①1960年,成功发射第一枚自制的运载火箭。
②1975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
③1985年,长征火箭参与国际市场。
④2005年,神州六号成功发射。
3.师生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不仅能在地球上研究宇宙,还可以利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星际探测器等手段进入空间,接近遥远的星球,探索更多的宇宙奥秘。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进一步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
四、梳理小结,当堂检测
谈话: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知识、情感、方法)
谈话:对于我们今天学习的杠杆在生活中又有什么用处呢?希望同学们带着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仔细观察,看那位同学发现的多,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 探索宇宙14 探索宇宙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 探索宇宙14 探索宇宙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创设活动,游戏活动,验证猜想,拓展延伸,总结,练一练,整理,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4.生态平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4.生态平衡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传授新知,巩固应用,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上册4.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4.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