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消失了的恐龙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消失了的恐龙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知道恐龙化石是各种恐龙制品的依据。
2.能根据不同制品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3.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愿意了解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研讨活动。
2.难点: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恐龙相关的资料。
【教学准备】
收集关于恐龙的文字、图片、模型以及多媒体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交流并展示图片资料,然后分散到其他小组进行参观。
二、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
1.谈话:刚才大家看了这么多恐龙的模型和图片,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问题记录下来。
3.各组交流提出的问题。
4.出示一幅恐龙头骨化石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从这幅图上你可以知道关于这只恐龙的哪些信息?
5.学生思考交流。
6.多媒体课件演示化石的发掘、包装及运输过程。
三、为不同形态的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1.谈话:科学家通过恐龙化石的骨架还原出恐龙的原型,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科学家好吗?我们的任务是找出每一只恐龙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2.出示五幅恐龙图,仔细观察比较,找出它们与众不同的地方。
3.学生用语言描述五种恐龙。
4.分组为恐龙找到相应的化石模型。
5.各组交流,要求说出各自的理由。
6.小结:我们的小科学家们都很细心,能够根据恐龙各自的特点找出相对应的化石模型。其实生活中不管做什么,都要用这种认真、细致的态度来对待,这样我们离成功就更近了一些。
【作业布置】
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活动记录最后一个部分的内容。
【教学反思】
恐龙生活在非常遥远的古代,而且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几千万年的史前动物,学生熟悉而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学生平时看过有关恐龙的书籍、动画等太多,比我们老师懂得的还多;说陌生是因为恐龙离我们的生活十分遥远。我想如果教师只凭借一张嘴、一支粉笔进行教学,很难使学生真正地了解恐龙的知识,可能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为此,我鼓励学生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网查询恐龙的相关资料,然后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把资料打印出来或者把重要的内容记录下来,让大家在课上进行恐龙知识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恐龙的知识。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对恐龙图片、模型的观察,对影片的观赏,围绕他们头脑中对这些“恐龙”的来历已经有了的疑问,组织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既反映出了学生的疑问,同时也引发出下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引发了学生对“恐龙”的理性思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接着通过对恐龙化石的挖掘视频的观看,让他们说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目的在于让学生意识到现在的人们对恐龙的认识和了解是源于科学家的不断发掘和研究,是源于对化石的研究,为下一课教学奠定基础。同时也体会到科学家工作的辛劳与艰辛,受到情感上的震撼。然后利用立体拼版模型再现科学家复原恐龙的过程,将复原的恐龙与同类的模型分类摆放,形成恐龙的展示台,从而引入对恐龙消失的启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消失了的恐龙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消失了的恐龙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案背景,教学课题,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行为与创新,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消失了的恐龙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重点,总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