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3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含解析鲁教版
展开一、选择题
(2021·石家庄模拟)新加坡被誉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制定了环状交通加卫星镇的总体规划。新加坡将全国划分为5个人口约100万的大区,5个大区再分为25个卫星镇,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最终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如下图所示),这种做法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据此完成1~3题。
1.新加坡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
A.分散中心城区人口 B.加强城市管理力度
C.疏解城市中心职能 D.促进关联产业集聚
2.新加坡卫星镇建设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是为了( )
A.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B.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减轻城市就业压力
C.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少交通出行压力
D.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城镇化的水平
3.推测位于新加坡卫星镇中心的核心设施主要是( )
A.交通枢纽 B.绿地公园
C.医疗中心 D.批发市场
1.A 2.C 3.A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新加坡在城市中心之外设立了多个区域中心及卫星镇,利于分散中心城区产业、人口,缓解中心城区的“城市病”,A对,D错;城市多中心空间体系,产业、人口分散,会增加管理难度,B错;城市中心对卫星镇有辐射带动作用,其职能是卫星镇无法替代的,C错。第2题,新加坡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了相应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可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少交通出行压力,C对;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主要为产业、人口等提供服务,对产业结构没有明显影响,提供的就业机会也较少,A、B错;在卫星镇建设公共配套设施,有利于加快中心城市人口向卫星镇分散,与城镇化相反,属于逆城镇化,D错。第3题,新加坡卫星镇是在“环状交通加卫星镇的总体规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说明卫星镇主要是围绕交通枢纽发展起来的,因而卫星镇中心的核心设施主要为交通枢纽,A对;卫星镇中心土地价格高,一般不会规划建设占地面积广的公园或批发市场,B、D错;医疗中心一般布局在居民区附近,便于就近为居民提供服务,C错。
依据国家发展新棋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完成4~6题。
4.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 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 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
A.航道建设 B.西电东送
C.劳务输出 D.水土保持
6.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
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
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
C.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
D.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
4.C 5.D 6.A 解析:第4题,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交通、资金、技术方面远不及长三角地区,但川渝地区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土地和用工成本低,成为区域发展的地理优势。第5题,航道建设、西电东送、劳务输出均为经济合作,只有水土保持属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做法。第6题,作为中国极为发达的区域,上海拥有先进技术、充足资金,并占据优越区位,应向高精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
(2020·江苏高考)城市群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支撑全国经济增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建设19个国家级城市群。下图为“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成熟型城市群分布于东部沿海
B.成长型城市群分布于中部地区
C.培育型城市群分布于西部地区
D.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
8.符合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定位的是( )
A.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B.“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性枢纽
C.联系各大城市群的重要节点
D.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高地
7.D 8.B 解析:第7题,读图可以看出,西部也有成熟型城市群,A错;东部沿海也有成长型城市群,B错;东部和中部也有培育型城市群,C错;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人口密度大,我国城市群主要分布于此,D正确。第8题,天山北坡城市群位于“陆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位置,所以发展定位应为“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性枢纽,B正确。与东部的城市群相比,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低,并不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高地,A、D错;天山北坡城市群地处西北地区,与各大城市群联系不便,C错。
(2021·黄冈模拟)城市间创新联系是指区域内城市之间彼此开放、紧密联系,建立更大空间范围内对技术、知识、信息等关键要素的共享,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越高。一般情况下,在城市最大引力线图中,某一城市被连接的次数越多,表明该城市引力越大,中心地位越高。下图为2013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的最大引力线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的主要特征是( )
A.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低
B.西部地区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高
C.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均衡
D.大致呈自东向西减弱趋势
10.与上海市相比,成都市最大引力线更密集,其主要原因有( )
①上海城市服务水平低于成都
②上海市周边创新城市较多
③成都市交通运输更便捷
④成都市创新联系较独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D 10.C 解析:第9题,结合材料可知,经济越发达城市,创新联系强度越高。长三角地区多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大多数城市创新联系强度高;西部地区有些城市经济较发达,创新联系强度高;长江经济带内,东部地区城市被连接的次数较中部和西部少,表明了东部地区创新城市较多,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各城市间联系强度较高,城市联系强度未集中于某一城市,故长江经济带内的城市被连接的次数不均衡,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不均衡;长江经济带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大致呈自东向西减弱的趋势。第10题,上海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整体较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高,各城市间创新联系较强;而成都位于长江经济带西部,周边地区缺乏创新能级较高的城市,成都在区域城市创新联系中发挥引领作用,成都市在省内形成了较强的辐射效应,创新联系较为独立,最大引力线比上海更密集。故C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2018·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图1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图1
材料三 下表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图2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
(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2)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我国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主要结合成渝城市群的地理位置来判断,如该地区位于我国西部,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区域;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地区。第(2)题,目前成渝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具备的基础主要结合图1来判断。据图可知,该地区城市数量多,有两大核心城市(成都、重庆),等级差异明显,具有较好城市体系基础。与南京相比,重庆和成都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结合表,从地区生产总值和产业比重两个角度进行对比。第(3)题,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问题,主要结合材料一关于城市群的叙述和图2,从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等级体系、空间发展差异、功能互补、互联互通等方面描述成渝城市群的不足之处。第(4)题,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以结合第(3)题描述的问题,从核心城市、城市体系、功能互补、互联互通等角度着手分析。
答案:(1)“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
(2)城市等级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两大核心城市;城市数量众多 地区生产总值(GDP)较高;第一、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3)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等级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城市间功能互补不够;互联互通亟待加强。
(4)提升重庆、成都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
城市
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重庆市
17 558.8
7.4
44.2
48.4
成都市
12 170.2
3.9
43.0
53.1
南京市
10 503.0
2.4
39.2
58.4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a href="/dl/tb_c400435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练习</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同步训练题,共6页。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练习: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 [第14题,由图可以看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