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一至十单元教学课件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二节自然灾害的防避课件鲁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二节自然灾害的防避课件鲁教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导学思练,监测体系,应急方案,风险等级,分洪区,乱砍滥伐,水利建设,救生设备,风险性,软弱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常见自然灾害的防避1.地震灾害的防避:(1)社会层面。①加强地震_________建设、地震预报科技攻关、防震避灾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督查。②做好地震_________制订及组织实施等。③加强防震避灾教育,提高公民防震避灾_____及能力。
(2)个人层面。①了解生活所在地的地震_________、居住房屋的结构和防震性能。②地震发生时,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环境,迅速采取有效保护及科学_____措施。③地震后要注意预防和避免_____灾害的影响。
2.洪水灾害的防避:(1)社会层面。①工程措施:兴建_____、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_______,开挖分洪道。②非工程措施:增强对洪灾的认识,提高防洪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_________,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防洪减灾管理体制和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组织灾前_________与防洪减灾科技研究等。
(2)个人层面。①洪水前的行动:了解地势及_____水位;规划逃生路线;做好防灾救灾准备。②洪水中的行动:向_____转移;求救;借助_________或者漂浮物逃离。③洪水后的行动:做好防疫;灾后_____。
3.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避:
二、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1.遥感技术:(1)优点。
(2)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作用:为用户提供精密的_________、速度和时间。(2)特点:全球性、_______、连续性和_______。(3)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_________、发出_________、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
3.地理信息系统:(1)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数据进行_____、处理、存储、管理、查询、_____、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2)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①对灾害进行_________、预报预警。②快速确定受灾情况,为制定_________、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
【探索应用】 2020年7月7日歙县遭遇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道路严重积水、出行受阻,灾情严重!高考歙县考区原定7月7日语文、数学科目考试延期至7月9日举行。要第一时间掌握洪水淹没的区域,需要用到哪种地理信息技术?提示:遥感技术。
基础考点1 防灾减灾【研析考题】例题 防灾减灾(经典高考题)浙江省沿海的洞头岛受台风及其次生灾害的影响较大。当地政府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规划确定了“防灾避险地”。
对照下表中“防灾避险地”的选址条件及其主要原因,填写空项。
【解析】要仔细阅读两幅图,从地理位置、避险空间、地形状况、交通状况等角度来进行避险地的选择;注意表格中是选择条件与主要原因的对比分析。答案:①容纳较多灾民(减少意外伤害;降低建设成本);②与山体保持适当距离;③邻近居民区;④便于转移灾民和运输救灾物资。
【关联知识】关联1 防灾减灾的手段
关联2 自然灾害中自救与互救 (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2)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①防洪准备。
(3)台风灾害的防避措施。
(4)龙卷风的自救①在接到龙卷风预报时,要立即躲进地下室或坚固的混凝土建筑物中隐藏起来。②如果在室内,适当将窗户留出一些缝隙,平衡建筑物内外压力。③如果在野外开阔地,可就近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对点训练】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A.鼠害B.洪涝C.旱灾D.寒潮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人口外迁④房屋加固⑤组建志愿者队伍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
【解析】1选B,2选D。第1题,根据紧急救援强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升高、迅速降低甚至停止这一特点,说明此类灾害是突发性的,并且容易造成较大人员伤亡。鼠害、旱灾都具有渐进性特点,寒潮灾害可能来得突然,但一般不会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第2题,降低震后救灾活动强度的唯一办法就是事先做好预防工作,减小灾后损失。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往往是附加值高的产业所占比重升高,财富密度加大,同等强度地震经济损失会更大;人口外迁不符合实际。
【加固训练】 地震是一种灾难性的灾害,它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因而了解有关避震、自救和互救方法尤为重要。据此,完成1、2题。1.地震发生时,保证安全的关键点有( )①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②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③利用余震之间的间隙迅速撤离④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做出敏捷反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在地震发生时,下列关于地震逃生不正确的是( )A.躲在床下B.躲在桌下C.远离电线D.跳楼逃生
【解析】1选D,2选D。第1题,地震发生时保障安全的关键点有:一要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二要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三要保持清醒头脑,做出敏捷反应。第2题,地震发生时,在家中应躲在床下,在学校应躲在桌下,在室外要远离电线等,跳楼逃生只会增加伤亡。
基础考点2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研析考题】例题 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2020·浙江7月选考)下图为某地用3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流程简图。评价过程中,可以( )
①利用RS获取植被覆盖信息②利用GPS获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③借助GIS进行数据图层管理④通过RS输出生态环境质量专题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选B。RS通过分析地表物体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特征获取其地理信息,GPS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GIS负责对地理信息进行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等,故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关联知识】关联1 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关联2 地理信息系统叠加示意图的判读方法(1)明确地理信息系统图层是由哪些专题图层叠加而成的。不同的专题图层反映不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如上图中的叠加图层分别有水系分布图、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居民点分布图、地形图和土壤分布图。(2)分析不同的专题图层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如从水系图中可以找到河流的上游地带,而河流的上游往往是山地,在地形图中则常反映为等高线较为密集,有一定的坡度等特征。
(3)判断不同图层叠加以后反映的地理要素特征。不同图层叠加之后会形成一个可以反映多个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特征的新地图,在这幅新地图中的某个位置上,我们可以综合考虑各个要素,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场所进行选择评价。
【方法技巧】地理信息技术手段选取的方法(1)“点”与“面”判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对象——“面”。在地理信息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果是“面”则选用遥感技术或地理信息系统。
(2)“想”与“看”区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尤其对于大范围、大面积、人不易观测的地物信息的获取,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遥感技术。
(3)关键词判断地理信息技术。①遥感技术:“获取”空间信息。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导航”“精确”“精密”“精准”等。③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查询”“输入”等。
【对点训练】 台风“海神”于2020年9月1日21时许获得命名,随后向西偏南转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9月4日达到其巅峰强度;此后“海神”逐渐转为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并于9月7日7时30分前后在韩国庆尚南道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有13级(40 m/s)。据此回答1~3题。1.要准确掌握台风的生成、移动及发展状况宜采用( )A.人工拍摄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多媒体技术
2.一艘正行驶在上海沿海地区的渔船遭受台风袭击后,发出求救信号。海事部门要确定出该渔船的准确位置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人工观测3.要准确快捷的统计台风造成的灾害信息,主要依靠( )A.遥感技术B.人工统计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
【解析】1选B,2选B,3选C。第1题,遥感技术可以获取瞬时的云图资料,来及时发现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第2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精确确定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因此渔船的定位需要运用全球定位系统。第3题,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各种检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
2020年2月13日,印度尼西亚日惹特区默拉皮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达2 000米。读图回答4、5题。
4.要获取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雷达
5.如果利用卫星对火山灰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火山灰图片,可以获得( )①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②火山灰漂浮速度③火山灰影响的范围④火山灰漂浮的方向⑤此时段当地的风向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4选A,5选D。第4题,本题考查了遥感技术的相关知识。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是应用遥感技术获得的。第5题,本题考查了遥感技术的应用。从火山喷发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出火山灰的状况,获得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移动方向、速度、影响范围、此时段当地风向等。
综合考点3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御措施的分析思路【研析考题】例1 泥石流灾害的成因与防御措施(2020·浙江7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西北、西南、东南向内部递减。图1为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图1中甲地某年7月30日发生了一次大型泥石流。甲地附近海拔低于其2 000米处有一气象站,图2为该气象站测得的该年7月天气要素统计图。
(1)从大气环流看,青藏高原冰川的补给,西南部主要源于 风(填风向)带来的水汽,西北部主要源于盛行西风带来的 洋水汽。 (2)说出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主要工程措施。
【解析】第(1)题,青藏高原西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为冰川提供水汽;联系亚欧大陆海陆位置,可知青藏高原西北部的盛行西风带来的是大西洋的水汽。第(2)题,本题可以从泥石流产生的原因入手思考防御的工程措施,泥石流产生的原因包括地形、地质、天气、植被覆盖率等,可以进行工程措施干预的主要是地形、地质两方面。地形起伏大容易形成流速较快的地表径流,因此可以从拦水、导流、架桥跨越等方面施加影响。地质不稳定导致岩石破碎,使得碎石随水流冲下形成泥石流,因此可以从护坡方面施加影响。
答案:(1)西南 大西(2)修筑拦水坝;建设排流、导流设施;构筑护坡工程等。
例2 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2016·全国卷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 1.35 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
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思路分析】
【解析】结合材料和图示可知,该地北、西、南三面高,泄洪能力不足;由于河网密布,雨季会导致大量水体汇集,且不易排出,因此加强工程措施的建设,增强河道泄洪、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功能,以减轻洪水灾害。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从洪水预报、洪水警报、洪泛区管理、洪水保险、河道清障(或河道管理)、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等方面入手,以减轻洪灾损失。
答案: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3分)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3分)修筑蓄洪工程(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4分,答出其中2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不得超过4分)
【关联原理】关联1 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 多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综合分析。气象灾害侧重分析气候、河流等方面;地震、火山喷发侧重分析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方面;滑坡、泥石流需要结合内、外力作用综合分析。
关联2 自然灾害防御措施的分析思路 (1)非工程性防御。
(2)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主要有三种方式,如下表所示。
【对点训练】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乌江黄草-涪陵段约为90千米范围内,河床深切狭窄,一般岸坡角10°~30°,峡谷段30°~50°,地形起伏大,发育有较大规模的滑坡24个,尤以集中在土坎-羊角(11个)和小溪河一带(8个)。下图示意乌江黄草-涪陵段地质构造与河流位置关系。
指出乌江土坎-羊角和小溪河一带较大规模滑坡分布较多的原因。【解析】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主要是地形地质条件和气候特点方面;人为原因主要是自然平衡关系的破坏方面。答案:地形崎岖,坡度较大,重力作用明显;背斜或断层构造为主,岩层比较破碎;流水侵蚀作用强,坡脚破坏严重,破坏了坡体的自然平衡关系;筑路、采矿等人类活动加大了坡脚的破坏作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2018年2月1日,法国遭遇50年来罕见大雨,持续的强降雨使得法国西北部洪水泛滥,导致西北部多个城市被洪水淹没,造成居民生活困难。下图为法国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分析本次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2)说出图示区域河流下游防御洪涝灾害的措施。
【解析】第(1)题,从降水、地形和水系方面分析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第(2)题,防御洪涝灾害的措施主要从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两方面分析。答案:(1)降水强度大、历时长,洪水来量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水系稠密。(2)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加强雨情和水情监测预报;制订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新动向·新情境·新预测
【命题新素材】 在2020年抗洪抢险中,江西省水利系统充分运用水文在线监测、无人船、无人机区域组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智慧水利的成果,提前预测、查险会诊、为防汛抢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险情处置过程中,江西省防指启用省水利设计院紧急开发的 “智慧水利专家会诊”系统,200余名专家使用系统巡堤查险600余次,发现险情1 600余处,视频会诊10余场次,及时开出“处方”。省水科院利用无人机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完成了康山蓄滞洪区、三角圩受淹范围洪水态势监测,为灾情的快速评估和灾后重建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句】大数据、云计算、灾情的快速评估、灾后重建【命题导向】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高考新命题】【命题示例】(1)巡堤查险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2)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中有何作用?
给材料 我命题——学以致用【我的命题】(3)(选择题或综合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2)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以及为制订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母材料】1.国际通行的震后互救的五大原则:
震后互救五原则:先近后远、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多后少、先救生后救人。具体来说就是:(1)先救近处的人。不论家人、邻居,还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近处有人被埋就要先救他们,舍近求远,跑很多的路,往往错过救人的时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2)先救青壮年和医生等专业人员,这样可以让他们在救灾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3)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以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救人队伍。(4)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大地震时,丰南县一名妇女,每救一个人时,先把其头露出,使之能呼吸,立刻转救下一个,结果,她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救治了12个人。(5)扒挖接近被埋压人时,不可使用利器,避免给埋压的人造成二次伤害。
另外,公民防险自救与互救的五大原则:(1)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员的安全。 (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4)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措施减轻伤员的痛苦。 (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2.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智慧管理系统: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智慧管理系统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与通信技术、遥感技术、自动监测技术等,实现地质灾害自动监测与预警、信息发布、救援指挥和管理等功能。该系统主要有如下功能:(1)自动监测:包括崩滑体水平、垂直位移监测,建筑物倾斜、变形监测,抗滑工程内部应力变化监测,降雨量、气温、江河水位监测等。(2)预警预报:预警预报模块支持多渠道预警及信息发布。如结合自动监测实现预警信息的自动定向发布、人工预警信息的定向发布、面向应急人员的信息发布、面向公共的预警信息发布等。
(3)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管理模块主要指可视化的地理信息管理,如图层控制,空间分析,灾害评估、模拟和分析。(4) 遥感影像:遥感影像模块要求实时获取关注区域的高清影像,用于日常排查预警、应急指挥救援等。(5)应急定位通信: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快速准确定位;利用北斗短报文、卫星电话实现应急通信。(6)辅助决策:辅助编制应急救援预案,辅助规划救灾路线、群众转移路线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避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防避灾害指导思想,地震灾害的防避,洪水灾害的防避,滑坡灾害的防避,泥石流灾害的防避,自主检测,情境探究,方法突破,应用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避作业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层作业,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避教学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学前预习,知识体系导引,自然灾害研究,灾害管理法规,救援能力,防灾避灾意识,知识与技能,突发性强,监测体系,防震避灾制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