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本章综合与测试免费综合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本章综合与测试免费综合训练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2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考点1 分离定律及其应用
1.(2020浙江1月选考,18改编,)若马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F1均为淡棕色马,F1随机交配,F2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的毛色性状中,棕色对白色为完全显性
B.F2中出现棕色、淡棕色和白色是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C.F2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雌性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3/8
D.F2中淡棕色马与棕色马交配,其子代基因型的比例与表现型的比例相同
2.(2019课标全国Ⅱ,5,6分,)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3.(2019课标全国Ⅲ,6,6分,)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 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
A.250、500、0 B.250、500、250
C.500、250、0 D.750、250、0
4.(2019课标全国Ⅲ,32改编,)玉米是一种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 。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考点2 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
5.(2020浙江7月选考,23,2分,)某植物的野生型(AABBcc)有成分R,通过诱变等技术获得3个无成分R的稳定遗传突变体(甲、乙和丙)。突变体之间相互杂交,F1均无成分R。然后选其中一组杂交的F1(AaBbCc)作为亲本,分别与3个突变体进行杂交,结果见下表:
杂交编号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株数)
Ⅰ
F1×甲
有(199),无(602)
Ⅱ
F1×乙
有(101),无(699)
Ⅲ
F1×丙
无(795)
注:“有”表示有成分R,“无”表示无成分R
用杂交Ⅰ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与杂交Ⅱ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杂交,理论上其后代中有成分R植株所占比例为( )
A.21/32 B.9/16 C.3/8 D.3/4
6.(2017课标全国Ⅱ,6改编,)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7.(2020课标Ⅱ,32改编,)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3个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分别用A/a、B/b、D/d表示。现有表现型不同的4种植株:板叶紫叶抗病(甲)、板叶绿叶抗病(乙)、花叶绿叶感病(丙)和花叶紫叶感病(丁)。甲和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乙和丁杂交,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的8种不同表现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和丙的杂交结果,可知这3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
(2)根据甲和丙、乙和丁的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甲、乙、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 、 和 。
(3)若丙和丁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为 。
(4)选择某一未知基因型的植株X与乙进行杂交,统计子代个体性状。若发现叶形的分离比为3∶1、叶色的分离比为1∶1、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1∶1,则植株X的基因型为 。
8.(2020浙江1月选考,28节选改编,)已知某雌雄同株(正常株)植物,基因t纯合导致雄性不育而成为雌株,宽叶与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将宽叶雌株与窄叶正常株进行杂交实验,其F1全为宽叶正常株。F1自交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数量:宽叶雌株749株、窄叶雌株251株、宽叶正常株2 250株、窄叶正常株753株。回答下列问题:
(1)与正常株相比,选用雄性不育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时操作更简便,不需进行 处理。授粉后需套袋,其目的是 。
(3)若取F2中纯合宽叶雌株与杂合窄叶正常株杂交,则其子代(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F3群体随机授粉,F4中窄叶雌株所占的比例为 。
(4)选择F2中的植株,设计杂交实验以验证F1植株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
9.(2019课标全国Ⅱ,32,12分,)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①:让绿叶甘蓝(甲)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
实验②: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
回答下列问题。
(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 ,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 。
(2)实验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 ,子代中有 种基因型。
(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 ;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 ;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 。
10.(2019海南单科,28,11分,)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矮茎/高茎、腋花/顶花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现有该种植物的甲、乙两植株,甲自交后,子代均为矮茎,但有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乙自交后,子代均为顶花,但有高茎和矮茎性状分离。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可推断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仅通过对甲、乙自交实验结果的分析进行推断的思路是
。
(2)经分析,确定高茎和腋花为显性性状,若用A/a表示控制茎高度的基因、B/b表示控制花位置的基因,则甲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 ,乙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 ;若甲和乙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 。
(3)若要验证甲和乙的基因型,可用测交的方法,即用另一植株丙分别与甲、乙进行杂交,丙的基因型为 ,甲、乙测交子代发生分离的性状不同,但其分离比均为 ,乙测交的正反交结果 (填“相同”或“不同”)。
11.(2019江苏单科,32,9分,)杜洛克猪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对应的基因组成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毛色
红毛
棕毛
白毛
基因组成
A_B_
A_bb、aaB_
aabb
(1)棕毛猪的基因型有 种。
(2)已知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F2。
①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为 。
②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 。
③F2中纯合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棕毛子代的基因型组合有 种(不考虑正反交)。
④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F2中棕毛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白毛个体的比例为 。
(3)若另一对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I、i,I基因对A和B基因的表达都有抑制作用,i基因不抑制,如I_A_B_表现为白毛。基因型为IiAaBb的个体雌雄交配,子代中红毛个体的比例为 ,白毛个体的比例为 。
三年模拟练
应用实践
1.(2020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一期末,)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C和c)所控制,显性基因A、B和C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且增加的量相等。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男性与一个相同基因型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产生七种表型
B.皮肤颜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cc
C.孩子皮肤颜色最深的概率为1/64
D.子女中表型与亲代相同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
2.(不定项)(2020江西临川二中高一期中,)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型的影响,下列关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分离比及可能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易错 )
A.后代分离比为9∶3∶3——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B.后代分离比为5∶3∶3∶1——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C.后代分离比为6∶3∶2∶1——AA个体和BB个体显性纯合致死
D.后代分离比为7∶3∶1∶1——肯定是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3.(2020河南林州一中高一月考,)花椒为落叶小乔木,高3~7米,有香气,茎干通常有增大的皮刺。已知皮刺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S、s控制,基因型为SS的植株表现为长皮刺,Ss的植株表现为短皮刺,ss的植株表现为无皮刺。皮刺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T控制深绿色,t控制黄绿色,基因型为TT和Tt的皮刺是深绿色,基因型是tt的皮刺为黄绿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SsTt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子代的表型有6种
B.子代能够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有4种
C.子代短皮刺、深绿色的基因型有2种
D.子代有皮刺花椒中,SsTt所占的比例为1/3
迁移创新
4.(2019四川资阳模拟,)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型如表,若基因型为APAS与基因型为ASa的植株杂交,子代表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
纯合子
杂合子
AA
红花
A与任一
等位基因
红花
aa
纯白花
AP与AS、a
红斑白花
ASAS
红条白花
AS与a
红条白花
APAP
红斑白花
A.3种,2∶1∶1 B.4种,1∶1∶1∶1
C.2种,1∶1 D.2种,3∶1
5.(2020河北沧州一中高一期末改编,)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图所示,其中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tt、bbTT
B.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Tt,表型全部为花纹蛇
C.让F1花纹蛇与杂合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4
D.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6.(2020河北高三二模,)某多年生植物果皮颜色由A/a、B/b两对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使果皮呈红色,基因a使果皮呈绿色,基因B能使同时携带A、a基因的个体果皮呈粉色,而对其他相关基因型的性状表现无影响。现让红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所得F1全部表现为粉色果皮,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色果皮∶粉色果皮∶绿色果皮=6∶6∶4。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是 。控制该植物果皮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利用F2的红色果皮植株设计实验,从中区分出两种杂合红色果皮植株。请简要写出区分过程。
(3)研究者将题述亲本引种到环境不同的异地重复杂交实验,结果发现F1全部表现为红色果皮,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色果皮∶粉色果皮∶绿色果皮=10∶2∶4。经检测植株没有发生变异,这说明生物的性状受 ,与原产地相比其中果皮颜色出现差异的基因型为 。
答案全解全析
五年选考练
1.D
2.B
3.A
5.A
6.D
1.D 分析题中信息“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F1均为淡棕色马,F1随机交配,F2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可知,马的毛色性状中,棕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A错误;F2中出现棕色、淡棕色和白色是基因分离的结果,B错误;F2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1/4+2/4×1/4=3/8,因此雌性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3/16,C错误;F2中淡棕色马与棕色马交配,其子代基因型的比例为1∶1,表现型为淡棕色与棕色,比例为1∶1,D正确。
2.B ①若植株甲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说明全缘叶为显性性状,且甲为杂合子;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可以说明甲和另一全缘叶植株至少有一个为纯合子,但不能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也不能确定甲是否为杂合子;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为1∶1,杂交类型属于测交,甲可能为杂合子(全缘叶为显性性状时),也可能为纯合子(全缘叶为隐性性状时),因此不能判断甲是否为杂合子;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甲和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故选B。
3.A 基因型为Bb的1 000对个体交配,产生的1 000个子一代的基因型有BB、Bb、bb三种,理论上比例应为1∶2∶1,由于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死亡,故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数目依次为250、500、0,A正确。
4.答案 (1)显性性状
(2)思路及预期结果
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②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③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一种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④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解析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2)分离定律是指杂合子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并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验证分离定律常采用杂合子自交法或测交法。因所给玉米的基因型未知,可采用以下方案验证分离定律。思路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玉米自交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该玉米为杂合子,通过该玉米的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可验证分离定律。思路②: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获得F1,F1自交子代中若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即可验证分离定律。思路③:两种玉米杂交,若F1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F1为杂合子,F1自交后代中若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可验证分离定律。思路④:两种玉米杂交,若后代出现1∶1的表型比例,则说明一种玉米为杂合子,另一种玉米为隐性纯合子,杂合子的测交可验证分离定律。
5.A 分析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表现为有成分R,又知无成分R的纯合子甲、乙、丙之间相互杂交,其中一组杂交的F1基因型为AaBbCc,且无成分R,推测同时含有A、B基因的植株才表现为有成分R,C基因存在时,无成分R,即基因型为A_B_cc的植株表现为有成分R,其余基因型的植株均表现为无成分R。根据F1与甲杂交,后代有成分R植株∶无成分R植株≈1∶3,后代有成分R植株所占比例为1/4,可以将1/4分解为1/2×1/2,则可推知甲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c或aaBBcc;F1与乙杂交,后代有成分R植株∶无成分R植株≈1∶7,后代有成分R植株所占比例为1/8,可以将1/8分解为1/2×1/2×1/2,则可推知乙的基因型为aabbcc。杂交Ⅰ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或AaBBcc和AaBbcc),且比例为1∶1,杂交Ⅱ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故杂交Ⅰ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与杂交Ⅱ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相互杂交,后代中有成分R植株所占比例为:1/2×1×3/4×1+1/2×3/4×3/4×1=21/32,A正确。
6.D 由题意可知,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a基因无此功能,另外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因此,基因型中含有D_或aa的个体都表现为黄色;由F2中表现型的数量比为52∶3∶9,可得比例之和为52+3+9=64,即43,说明F1的基因型中三对基因均为杂合,因此D项中的组合符合杂交亲本的基因型,而A、B、C中,F1只能出现一对或两对基因杂合,不符合题意。
7.答案 (1)板叶、紫叶、抗病 (2)AABBDD AabbDd aabbdd aaBbdd (3)花叶绿叶感病、花叶紫叶感病 (4)AaBbdd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甲板叶紫叶抗病与丙花叶绿叶感病杂交,子代表现型与甲相同,可知甲为显性纯合子AABBDD,丙为隐性纯合子aabbdd;乙板叶绿叶抗病与丁花叶紫叶感病杂交,后代出现8种表现型,且各表现型的个体数相近,可推测乙、丁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1)根据以上分析,3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为板叶、紫叶、抗病。(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乙、丙、丁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3)若丙aabbdd和丁aaBbdd杂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为:aabbdd(花叶绿叶感病)和aaBbdd(花叶紫叶感病)。(4)X与乙(AabbDd)杂交,叶形分离比为3∶1,则为Aa×Aa;叶色分离比为1∶1,则为Bb×bb;能否抗病分离比为1∶1,则为Dd×dd,则X的基因型为AaBbdd。
8.答案 (1)人工去雄 防止外来花粉授粉
(3)宽叶雌株∶宽叶正常株=1∶1 3/32
(4)
解析 (1)正常株为雌雄同株,若用正常株作母本进行人工杂交实验,需要进行人工去雄处理,而选用雄性不育株即雌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时,不需进行人工去雄处理,因为它本身就是雄性不育的。授粉后需套袋,其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授粉。(3)F2中纯合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AAtt,杂合窄叶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Tt,二者杂交,其子代(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雌株∶宽叶正常株=1∶1。F3中的父本全为宽叶正常株(AaTt),母本为宽叶正常株(AaTt)和宽叶雌株(Aatt),且宽叶正常株与宽叶雌株的比例为1∶1,那么父本(AaTt)产生基因型为at的雄配子的概率为1/4,母本产生基因型为at的雌配子的概率为1/2×1/4+1/2×1/2=3/8,所以F3群体随机授粉,F4窄叶雌株(基因型为aatt)所占比例为1/4×3/8=3/32。(4)选择F2中的植株,设计杂交实验以验证F1植株的基因型,应使用测交的方法,即让F1与F2中双隐性纯合植株进行杂交,遗传图解见答案。
9.答案 (1)绿色 aabb (2)AaBb 4 (3)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AABb AABB
解析 (1)依题意可知: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实验①中,绿叶甘蓝(甲)植株自交,子代都是绿叶,说明绿叶甘蓝(甲)植株为纯合子;实验②中,绿叶甘蓝(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杂交,子代绿叶∶紫叶=1∶3,说明绿叶为隐性性状,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2)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实验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有四种基因型,即AaBb、Aabb、aaBb和aabb。(3)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子代紫叶∶绿叶=1∶1,说明紫叶甘蓝(丙)植株的基因组成中,有一对为隐性纯合、另一对为杂合,进而推知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的基因组成中至少有一对显性纯合的基因,因此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绿叶=15∶1(为9∶3∶3∶1的变式),说明该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进而推知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10.答案 (1)若甲为腋花,则腋花为显性性状,顶花为隐性性状,若甲为顶花,则腋花为隐性性状,顶花为显性性状;若乙为高茎,则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若乙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性状,高茎为隐性性状 (2)矮茎腋花、aaBb 高茎顶花、Aabb 高茎腋花∶高茎顶花∶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1∶1 (3)aabb 1∶1 相同
解析 (1)根据甲自交后代出现腋花和顶花可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若甲为腋花,则腋花为显性性状,顶花为隐性性状,若甲为顶花,则腋花为隐性性状,顶花为显性性状;根据乙自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可确定该性状的显隐性,若乙为高茎,则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若乙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性状,高茎为隐性性状。(2)经分析,确定高茎和腋花为显性性状,若用A/a表示控制茎高度的基因、B/b表示控制花位置的基因,根据甲和乙的自交后代均出现性状分离可知,甲和乙均为杂合子,甲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矮茎腋花;乙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高茎顶花。若甲aaBb和乙Aabb杂交,子代中AaBb(高茎腋花)∶Aabb(高茎顶花)∶aaBb(矮茎腋花)∶aabb(矮茎顶花)=1∶1∶1∶1。(3)若要验证甲和乙的基因型,可用测交的方法,则丙应该为隐性纯合子aabb。若甲测交后代中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则甲基因型为aaBb;若乙测交后代中高茎顶花∶矮茎顶花=1∶1,则乙基因型为Aabb,因此甲、乙测交后代的分离比均为1∶1,乙测交的正反交结果相同,均为高茎顶花∶矮茎顶花=1∶1。
11.答案 (1)4 (2)①AAbb和aaBB ②红毛∶棕毛∶白毛=1∶2∶1 ③4 ④1/3 1/9 (3)9/64 49/64
解析 (1)棕毛猪的基因型有4种,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2)①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F1均为红毛猪,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②F1的基因型为AaBb,F1测交,后代基因型及对应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红毛∶棕毛∶白毛=1∶2∶1。③F2中纯合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棕毛子代的基因型组合有4种,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④F2中棕毛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1∶2,其中纯合体的比例为1/3。F2中棕毛个体相互交配,其中Aabb与Aabb交配、aaBb与aaBb交配、Aabb与aaBb交配能产生白毛个体,子代白毛个体的比例为2/6×2/6×1/4+2/6×2/6×1/4+2/6×2/6×1/2×1/2×2=1/9。(3)i基因不抑制A和B基因的表达,所以IiAaBb自交,子代中红毛个体(iiA_B_)的比例为1/4×3/4×3/4=9/64;白毛个体(I_ _ _ _ _+iiaabb)的比例为3/4+1/4×1/4×1/4=49/64。
三年模拟练
1.D
2.ACD
3.A
4.C
5.C
1.D 基因A、B和C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且增加的量相等,后代表型由显性基因的数量决定。如6个显性基因的AABBCC颜色最深,5个显性基因的颜色次之,而0个显性基因的aabbcc颜色最浅。现两个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婚配,后代的基因型中最少出现0个显性基因(aabbcc),最多出现6个显性基因(AABBCC)。根据以上分析,子代显性基因的数量可以是0、1、2、3、4、5、6,即子代有7种表型,其中皮肤颜色最深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CC,概率是1/4×1/4×1/4=1/64,皮肤颜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cc,A、B、C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已知,两亲本的基因型中有3个显性基因,所以基因型中有3个显性基因的子代个体表型都与亲本相同,而子代基因型中有3个显性基因的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D错误。
2.ACD 正常情况下,AaBb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若后代分离比为9∶3∶3,没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说明aabb的个体死亡,A错误;若后代分离比为5∶3∶3∶1,即只有双显个体A_B_的数量比值较理论值少了4份,由此可推测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B正确;若后代分离比为6∶3∶2∶1,则可推测某一显性基因纯合个体AA_ _或_ _BB死亡,即AA个体或BB个体显性纯合致死,而不是AA个体和BB个体显性纯合致死,C错误;若后代分离比为7∶3∶1∶1,最可能的原因是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或者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D错误。
易错提醒
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
(1)胚胎致死
①隐性纯合致死:由于aa死亡,所以Aa自交后代中只有一种表型,基因型Aa∶AA=2∶1。
②显性纯合致死:由于AA死亡,所以Aa自交后代中有两种表型,基因型Aa∶aa=2∶1。
(2)配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例如A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则Aa自交时,只能产生一种成活的a雄配子,A和a两种雌配子正常,形成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1。
3.A 花椒有皮刺性状分为长皮刺和短皮刺两种,皮刺的颜色有深绿色和黄绿色两种,无皮刺性状只有1种,因此子代的表型有2×2+1=5(种),A错误;由题意可知,Ss×Ss的子代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是SS、ss两种,Tt×Tt的子代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是TT、tt两种,因此对两对等位基因来说,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有2×2=4(种),B正确;由题意可知,子代短皮刺、深绿色的基因型有SsTT、SsTt两种,C正确;两对性状分开讨论,子代有皮刺花椒的基因型是SS、Ss,其中Ss占2/3,皮刺颜色遗传中Tt占1/2,因此子代有皮刺花椒中,SsTt所占比例为2/3×1/2=1/3,D正确。
4.C 题述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所以基因型为APAS的植株能产生两种配子,分别是含AP和含AS的配子;基因型为ASa的植株也能产生两种配子,分别是含AS和含a的配子。两植株杂交,共产生4种基因型,分别是APAS、APa、ASAS和ASa。根据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它们的表型分别是红斑白花、红斑白花、红条白花和红条白花,比例为1∶1∶1∶1。因此,基因型为APAS与基因型为ASa的植株杂交,子代表型的种类及比例是红斑白花∶红条白花=1∶1。
5.C 据图分析可知,花纹蛇基因型为B_T_,黑蛇基因型为B_tt,橘红蛇基因型为bbT_,白蛇的基因型为bbtt。根据题图和题意可知,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tt、bbTT,F1的基因型全都为BbTt,表型全为花纹蛇,A、B正确;杂合的橘红蛇的基因型为bbTt,所以让F1花纹蛇BbTt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2×1/4=1/8,C错误;让F1(BbTt)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B_T_)中纯合子(BBTT)的比例为1/9,D正确。
6.答案 (1)AABB×aabb或AAbb×aaBB 遵循 (2)先让F2中红色果皮植株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其基因型为Aabb;后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再与上步得到的绿色果皮(aabb)的植株分别杂交,若后代出现红色果皮∶粉色果皮=1∶1,则可区分出基因型为AABb的杂合子。 (3)基因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或环境条件的影响) AaBb
解析 由题意知,A_bb、AAB_表现为红色果皮,aa_ _表现为绿色果皮,AaB_表现为粉色果皮。(1)由题意可知,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色果皮∶粉色果皮∶绿色果皮=6∶6∶4,根据子代中粉色果皮AaB_占6/16即2/4×3/4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故亲本中两对基因的组合分别为AA×aa和BB×bb,结合亲本的表型可知,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根据F2有16种组合方式可知,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由题目分析,F2中红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让红色果皮植株自交,AABB、AABb、AAbb的自交后代均为红色果皮,只有Aabb自交后代红色果皮∶绿色果皮=3∶1,故可以把该基因型区分出来,又因为Aabb自交后代出现的绿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故可以让其与AABB、AABb、AAbb分别杂交,后代的表型分别为:粉色果皮;红色果皮∶粉色果皮=1∶1;红色果皮。因此可以根据后代的表型再区分出AABb。(3)根据题述,未引种前F2的性状分离比为红色果皮∶粉色果皮∶绿色果皮=6∶6∶4,而引种后F2的性状分离比为红色果皮∶粉色果皮∶绿色果皮=10∶2∶4,二者相比较,由于植株没有发生变异,这说明生物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或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从分离比上的变化来看,引种后原粉色果皮的部分基因型对应的表型在新的环境条件下为红色果皮。引种前粉色果皮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在F2中分别占2/16和4/16,对比引种前后性状分离比变化,可以看出:其中果皮颜色出现差异的基因型为AaB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练习题,共10页。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综合与测试免费课堂检测,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达标测试,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7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