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__以尼罗河流域为例课件鲁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361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__以尼罗河流域为例课件鲁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361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__以尼罗河流域为例课件鲁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361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__以尼罗河流域为例课件鲁教版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3612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__以尼罗河流域为例课件鲁教版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3612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__以尼罗河流域为例课件鲁教版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3612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__以尼罗河流域为例课件鲁教版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3612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__以尼罗河流域为例课件鲁教版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3612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十一至十九单元课件鲁教版专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__以尼罗河流域为例课件鲁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__以尼罗河流域为例课件鲁教版,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导学思练,尼罗河流域,东非高原,地中海,终年多雨,热带草原,生物多样性,毁林开荒,含沙量,土壤盐碱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读“尼罗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尼罗河发源于_________,自南向北注入_______。2.两条支流:(1)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_________地区。(2)青尼罗河:上游地处埃塞俄比亚高原,属_________气候区,下游流经_____地区。3.水资源_____,水电开发率低。
二、不协调的流域开发1.上游地区:过度用水与捕捞,导致___________减少,影响下游地区供水。2.上游、中游地区:_________,导致旱涝灾害加剧,河流_______增多,造成水库泥沙淤积等。3.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___________加剧,工业发展导致污染严重等。
三、走向协作的流域开发1.成立协作组织,统一规划管理。2._______的协调利用与合理分配。3._____的协作保护与统筹治理。
【探索应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每年调水调沙观瀑季,是黄河小浪底最惊艳的时刻。经过8年调水调沙实践,黄河水利委员会探索出了适应黄河各种水情、沙情的调度模式,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做法,既保证了黄河安澜,又实现了黄河不断流,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重大成效。
(1)黄河的调水调沙为什么选择小浪底水库?提示:小浪底水库位于中游与下游交界处,与下游落差大,
(2)冲淤对入海口地区产生哪些影响?提示:减轻海水侵蚀,防止海岸线后退,达到冲淤平衡;河口地区生态补水,改善生态环境等。
基础考点1 流域内部水资源的协作开发【研析考题】例题 流域与流域水资源的利用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据此完成(1)、(2)题。
(1)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D.河湖众多,少泥沙
(2)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 )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B.水位季节波动较小C.占用大量耕地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
【解析】(1)选B,(2)选A。第(1)题,由图可知,挪威地形多山地,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利于发展高水头电站。第(2)题,利用山地地形建设高水头电站一般是大坝和发电机组分离,上游库区可利用天然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淹没面积小。加之挪威人口密度小,山区人口很少,很少引发库区移民。
【关联知识】关联1 流域与流域水资源的利用问题(1)水系与流域。
(2)流域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关联2 流域内的协调发展措施
【知识拓展】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及目的
【对点训练】 (2020·北京顺义区模拟)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区的影响可信的是( )A.携带泥沙增加,海岸线向海洋推进B.洪涝灾害增加,造成巨大损失C.海浪侵蚀加重,海岸线向陆地退缩 D.沿岸土壤肥力增加,土地盐碱化减轻
2.与白尼罗河流域相比,青尼罗河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是( )A.峡谷多,落差大,水能丰富 B.结冰期短,发电时间长C.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级开发 D.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
3.阿斯旺大坝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有( )A.降低枯水期水流速度 B.加大枯水期河床侧蚀C.库区的泥沙淤积严重 D.促进了陆地水内循环
【解析】1选 C ,2选A ,3选 B。第1题,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由于水库的拦蓄,下游地区河水携带泥沙减少,海岸线因海水侵蚀作用向陆地方向后退;由于水库的调蓄功能,导致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减少;下游沿岸河水泛滥减少,因泛滥带来的肥沃的泥沙减少,沿岸土壤肥力下降,泛滥的洪水减少,洪水冲刷地表盐碱的机会减少,导致土地盐碱化加剧。第2题,图中显示,与白尼罗河流域相比,青尼罗河流域河流落差更大,流速更快,因此水能资源更丰富;两地地处热带地区,海拔不到2 000米,因此均没有结冰期,不影响发电时间;青尼罗河落差大,利于河流梯级开发;白尼罗河源于赤道,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相对较小,且有维
多利亚湖的调节,流量较稳定,而青尼罗河流域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区,降水季节变化大,且没有大的湖泊调节,因此青尼罗河流量不稳定,发电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第3题,阿斯旺大坝对下游地区径流具有调节功能,会增加下游地区枯水期的径流量,从而加快枯水期河水水流速度;阿斯旺大坝对下游地区径流具有调节功能,会增加下游地区枯水期的径流量,下游地区河水以侧蚀为主,水量增大,则加大枯水期河床侧蚀;库区的泥沙淤积严重,不属于阿斯旺大坝对下游地区的影响;阿斯旺大坝形成的阿斯旺水库会增加陆地蒸发,从而可能增加陆地降水,促进了陆地水内循环,但这不是阿斯旺大坝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加固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尼罗河流域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全貌图(下图)。
(1)试从气候、地形两方面比较两条河流水系特征的差异。(2)图示两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哪些资源及位置优势?
【解析】第(1)题,尼罗河自南向北流经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中游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沿海的地中海气候区。澜沧江—湄公河上游为高寒气候区,中下游为热带季风气候区。第(2)题,尼罗河中下游地区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优越,农业、运河、旅游是经济支柱。澜沧江—湄公河位于东南亚地区,适宜发展热带作物种植、旅游业等。
答案:(1)尼罗河上游流经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丰富,且上游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平缓,河湖众多,流域面积广;中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支流少,水系不发达。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属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但上游受地形(山脉)影响,支流少,流域面积狭窄:中下游地区多平原地形,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广。
(2)尼罗河中下游地区石油资源丰富,长绒棉出口量大;埃及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缩短了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程,地理位置重要。湄公河流经地区热带经济作物及天然植物资源丰富,如天然橡胶等,矿产资源有锡、石油等。东南亚正当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洲和大洋洲交通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
基础考点2 黄河流域的调沙减淤与水资源调配【研析考题】例题 黄河流域的调沙减淤(2020·成都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病在中游、根在泥沙、害在下游”。长760多千米的下游形成了宽3~20千米的地上河,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地都有决口的可能。有人建议在下游将河床往下挖60多米,以彻底清理黄河沉积的泥沙。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1)从自然地理要素角度,分析地上河“病在中游、根在泥沙”的原因。(2)分析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小的形成原因。(3)有人反对通过深挖河床的方式改变地上河,请简述理由。
【解析】第(1)题,题干要求从自然要素的角度分析,可从气候、地形、土质、植被等角度思考。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崎岖,植被稀少,土质疏松,且气候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河流流经下游地区,流速减慢,泥沙沉积,逐渐形成“地上河”,因此黄河下游地上河“病在中游、根在泥沙”。第(2)题,流域面积小说明支流汇入少。下游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同时为防止地上河决堤,需要人工筑堤束水,从而导致下游地区几乎无支流汇入,因此流域面积小。第(3)题,由上题分析得知,黄河下游地上河“病在中游、根在泥沙”,因此改变地上河的根本在于治理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来源。
其次,根据材料“长760多千米的下游形成了宽3~20千米的地上河”可知,若将下游河床向下挖掘60米,工程量大,投入资金较多,且挖出来的泥沙堆放困难;即便采取该措施挖沙,若中游地区水土流失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加以解决,新的泥沙会继续沉积,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见效较慢。
答案:(1)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崎岖,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加之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为下游地上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沙源。(2)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人工筑堤束水,形成地上河,几乎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小。(3)土石方挖掘工程量大,投资大;挖沙量大,堆放困难;新泥沙沉积量大,清理效率低,见效慢;改变地上河的根本是治理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来源。
【关联知识】关联1 黄河流域的调沙减淤
关联2 黄河流域的断流现象与水资源调配
【对点训练】 读“某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量、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统计图”,完成1、2题。
1.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该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上游来水减少B.水库库容逐渐变小C.库区水污染加剧D.入库泥沙量不断增多
2.2009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土流失加剧B.水库库容变小C.水库清淤D.水库拦截率高
【解析】1选B,2选C。第1题,图中显示入库泥沙量大于出库泥沙量,则该水库泥沙不断淤积,水库会不断变浅,库容必然不断变小。第2题,图中显示出库泥沙量多少主要受拦截率影响,2009年拦截率最低,导致出库泥沙量最大,而该年拦截率突然降低,很可能是人为的水库清淤所致。
【加固训练】 读“黄河流域略图”,回答问题。
(1)西安位于 省,位于黄河最大的支流 (河流)沿岸。(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 乙是 (海洋)。(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 其中①是 平原;②是 平原。 (4)凌汛多发生在 (季节)和 (季节)的黄河 和 游。(5)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特别狭小且无支流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题,西安位于陕西渭河沿岸。第(2)题,甲湖泊是青海湖,乙是渤海。第(3)题,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第(4)题,凌汛多发生在初春和初冬季节的上游段和下游段。第(5)题,黄河从中游带来的泥沙在下游淤积,成为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地面,地表支流无法汇入,因此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特别狭小。
答案:(1)陕西 渭河(2)青海湖 渤海(3)河套 宁夏(4)初春 初冬 上游 下 (5)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地面,地表支流无法汇入。
新动向·新情境·新预测
【命题新素材】 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全长6 67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域生活着大约1.8亿人,属于水资源短缺地区。目前85%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水电开发率仅为10%。 阿斯旺水坝位于埃及境内的尼罗河干流上,在首都开罗以南约800千米的阿斯旺城附近,是一座大型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航运、旅游、水产等多种效益。下图为阿斯旺水坝图。
【关键词句】尼罗河、阿斯旺水坝。【命题导向】尼罗河流域的开发、水坝修建后的环境问题等。
【高考新命题】【命题示例】(1)尼罗河中上游的不合理开发会造成哪些问题?(2)分析阿斯旺水坝修建后下游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给材料 我命题——学以致用【我的命题】(3)(选择题或综合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多,造成水库泥沙淤积等。(2)下游土壤肥力下降;三角洲地区盐碱化加剧;水生生物减少;海岸线后退等。(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母材料】图们江概况 图们江,亚洲东北部河流,发源于中朝边境长白山山脉主峰东麓,江水由南向北流经中国的和龙市、龙井市、图们市、珲春市四市,朝鲜两江道、咸镜北道,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区,在俄朝边界处注入日本海。干流总长525千米,中朝界河段长510千米,俄朝界河15千米。总流域面积33 168平方千米。 2012年,“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获批并启动建设,规划建设成中国面向东北亚合作与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地区重要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单元 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 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教课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教材导读,知识体系,思路点拨,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单元 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 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教课ppt课件,文件包含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4单元第2节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课件ppt、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4单元第2节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doc、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后素养落实13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6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课件,共40页。